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进城(散文)

精品 【流年】进城(散文)


作者:李振娟 童生,702.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3发表时间:2024-12-26 22:25:06

“进趟城才晓得,咱这半辈子白活了。”陆贵祥蹲靠在村口老石磨上,接过人敬的“红梅”香烟一边吸一边喟叹:“城里人住楼房,吃商品粮,那日子过得叫一个滋润。俺表哥穿四个兜的中山装,皮鞋锃亮,大我八岁,走在一起人家愣是把我当成哥。”
   黄河从我老家中卫穿境而过,县城在北岸,我们村在南岸,隔河渡水,村里有的人一辈子都没进过城。这回要不是事情逼到头上,陆贵祥也下不了进城的决心。头年秋收,眼瞅邻村人家施足化肥的稻谷多得粮仓都盛不下,大伙儿眼红得睡不着觉,年前一趟一趟跑公社、跑供销社也买不到化肥。眼看就要春耕,再等下去,这一年又要歉收。大伙儿都晓得陆贵祥有个远房表哥在城里当干部,这些日子都眼巴巴盯着他。他蹲靠在墙脚,思忖良久,吐掉嘴里叼的一截树枝说:“我明儿一早就动身。”第二天清晨,他坐船过河,按早前表哥写给他的地址一路打问到门上,说明来意,表哥拍拍他的肩膀说:“老弟,这个好办,我写个纸条你拿回去递给供销社主任,就安心等着拉化肥吧。”陆贵祥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从表哥家出来,他把纸条小心翼翼地叠放在贴身衣兜里,才放松下来打量起城里的景致。
   常听早年划羊皮筏子过河进城做买卖的陆太宏老爷子说城里稀罕玩意多得很,吃的穿的用的也全乎,街面上戏园子、茶坊、馆子一个挨一个,只要腰里有银子,那日子,神仙也比不了,逛一趟还想第二趟哩。没想到如今自己也真真切切地进了趟城,陆贵祥背着手东瞅瞅西望望,边逛边琢磨老爷子的话,自得地笑了,而今城里柏油马路亮堂堂、小轿车嘀嘀嘀、高楼大厦杵向天,可比老爷子那时候风光多了。他在鼓楼周围逛了一圈,抬头望望,天色还早,就随人流走向百货商店。他想,既然进城一趟,就要开开眼界。进了商店,他惊呆了,这么大,怕是村里的十个供销社都抵不上。再看里面,村里人做梦都想要的收音机、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全有,还有好多叫不上名字的什物。他目不暇接地瞅着,心里暗想,这番回去够俺在村里讲上三个月了。
   那天午后,阳光暖暖的,风儿轻柔地给柳树梳着头,柳树醒了,摆摆身子要发芽。我拽着母亲的衣襟,挤入围在村口老石磨旁的人群里听陆贵祥讲城里的见闻。大伙儿听得入迷,恨不得立马插上翅膀飞进城里。当陆贵祥讲到百货商店里五颜六色的布料时,我低头看了一眼我那身寒碜的土布衣裳,当场就冲母亲嚷嚷着要进城扯布做新衣裳。母亲把我拉到一边,摩挲着我的头神秘地说:“快了,我的娃,你三姨找的对象就在河对岸,等你三姨出嫁时咱们就能过河进城,布票妈都攒好了。”
   我于是天天盼着三姨出嫁。秋天的最后一茬庄稼收割不久,三姨出嫁的日子终于定下了。听说要来一辆东风汽车娶亲,我吃了一惊。我只晓得木船能拉人、拉牲畜、拉马车,还没见过拉汽车的。汽车那么大,怕是会把船压翻吧?不敢坐,不敢坐。我头摇得拨浪鼓一样。母亲说:“怕啥,前月你三姨买结婚衣裳就坐村上的拖拉机过河进城的,船老大能渡拖拉机,就能渡汽车。”“哦,那行。”我点点头,转身跑邻村去找我几个表弟。我大表弟刘鹏飞一听握紧拳头举过头顶一挥说:“这正好,咱们哥几个就思谋着要过河进城逛逛,这下作为送亲的娘家客,咱们都能风风光光坐车过河了。”
   喜日子这天一大早,我们一家、邻村的大姨一家,还有镇上的二姨一家,齐聚在外爷爷家。就要坐车过河了,我和表弟们在院子里有说有笑,过年一样热闹。我把陆贵祥进城回来讲的那些事儿学说一遍,表弟们说:“今儿席一罢咱们就进城,反正三姨新家离城也不远。”
   我们站在车头挂了红被面的东风车敞开的车厢里,手扶栏板,迎着风,呜呜呜,很快到中卫永丰渡口。车一停,不待新娘子下车,我们几个先溜下车厢,跑向河岸边的木船。蹲在拴船桩旁加固绳索的船老大喊道:“莫急、莫急,娃娃们让开,车先上船咯。”船老大边喊着,又起身摆手把我们再撵远一些,然后站在宽大厚实的跳板前迎候汽车。只见汽车徐徐开到河岸,车头对准跳板,呜呜两下麻利地上了船,稳稳地停在船上。船老大围着汽车走了一圈,确定汽车已停好,便招呼我们上船:“莫挤、莫挤,一个一个来。”船中央停汽车,我们只能坐船头和船尾。头一次和汽车一起渡河,我紧张得忘记了言语,只是死死地抱住母亲的胳膊。等船离岸了,感觉和以往坐过的船一样稳当,才和表弟们嬉笑起来。
   三姨新家离城只有八里路,吃罢席,我们几个嘴一抹就迫不及待地要往城里跑。母亲说:“娃们,别慌,咱们一起走,还给你们扯布、买好吃的哩。”正说着,三姨婆家有位赶四套马车来吃席的阔绰亲戚也要进城,我们便搭了顺风车。坐在马车上,迎着凉爽的秋风,衣衫抖抖的,好不惬意,几个表弟都咧嘴笑着。我左顾右盼,离城近的黄河北岸一带到底阔气多了,公路铺了沥青,马车走在上面一点也不颠。路上骑自行车的人很多,穿戴也时新。我心里暗暗比较着黄河两岸的差异,只听赶马车的亲戚“唷”一声,马车停住了。亲戚对母亲说:“大姐,城关到了。”并遥手一指,“喏,前面就是鼓楼。”我们欢喜地下了马车,与亲戚道别,向城里走去。这时,“呜——”一辆黑色小轿车从眼前驶过,我兴奋地目送着,心里暗自惊呼:我们也见到小轿车了!再往前走,路上来来往往的陌生人多了起来,一个穿中山装、戴黑边眼镜、上衣兜里插钢笔的男人从我们身边走过去,我望着他的背影肃然起敬,暗自猜度他准是个干部。接着,又过来一个穿米色风衣,长发飘飘,骑斜梁自行车的女郎,她路过我们身边时还抬腕神气地看了一眼亮晃晃的手表,真是羡煞人了。我不禁在心里模拟自己长大后穿风衣戴手表的样子。就在我出神的当儿,迎面走来几个戴墨镜、留分头、穿花衬衣和喇叭裤的男青年,还哼着《甜蜜蜜》,吓得我使劲往母亲身后躲藏。母亲小声嘟哝着:“不三不四的,像什么话,看把我娃吓得。”我几个表弟眼睛都看直了,一连串啧啧夸赞。眼馋地目送男青年们走远,我大表弟鹏飞还对着人家背影吹了声嘹亮的口哨。我大姨揶揄鹏飞说:“你尕娃子要生在城里,一准也是个街溜子。”我们一路说说笑笑逛着,快到鼓楼时,街边的店铺连成长龙,进进出出的人们熙熙攘攘,比村里集市上的人还多,竟然没有一句叫卖声,城里和农村果然处处不一样。
   眼看就要到高高的鼓楼前,母亲和大姨、二姨拐弯向北走去。我抬头一看,好大一座楼!母亲说:“这就是咱村陆贵祥说的百货商店。”我们一听连推带搡往楼里捅。进了商店,我们仿佛一群闯入花丛中的小蜜蜂,一会儿冲到卖糖果的柜台前,一会儿冲到卖麦乳精的柜台前,一会儿又冲到卖糖水罐头的柜台前,兴奋得手足无措。母亲她们几个直叮嘱:慢点逛,不要乱跑。我们哪里听得进去,在柜台前像梭子一样穿来穿去,差不多逛遍了所有柜台。我们完全迷失在花花绿绿的商品中了。待两手拎满包包袋袋的母亲、大姨和二姨唤我们回家时,才如梦初醒。
   走出百货商店,太阳已偏西,母亲她们惦记着家里的活计,大声催促着我们,匆匆赶往回村的渡口。而我和表弟们却频频回头,舍不得离开。大表弟鹏飞说:“城里多好,要啥有啥,咱们以后也要到城里来。”母亲说:“那你们几个回去就好好念书,将来考上大学进城当干部。”平日里一翻书就头疼的鹏飞听后挠着脑袋讪讪地笑了。他跟我们小声嘟哝:“难不成城里人都是大学生?难不成考不上大学就永远当不了城里人?城里营生那么多,总有咱们能干得成的。”我另外几个表弟听他这么一说,异口同声附和:“是哩是哩,总有咱们能干成的营生。”我暗想,我要是能在城里的百货商店当个售货员就好了。
   黄河边一辈辈人都是规规矩矩的农民。他们种土地,靠土地,睁眼闭眼都是土地,在他们心里安安分分侍弄土地才是正道。虽说住黄泥屋、睡土炕,饭菜也没多少油水,但安稳、踏实。20世纪90年代初,大表弟鹏飞考高中时毫无悬念地落榜了。大姨父没骂他,说考学要看造化,命里没有,想也白搭。考不成学,那么俯下身子老老实实种地,把犁地、播种、撒化肥的本事样样拿下来,守着黄河边这些肥田,不愁没好日子过。可现今这些娃子变了,放着安生日子不过,翅膀硬了就想往外跑。我和母亲到大姨家走亲戚,大姨和大姨父正为鹏飞发愁,说鹏飞铁了心要进城,九头牛都拉不住。鹏飞拧着头说:“现在不比过去,城里挣钱的路子多的是,比蹲在家里种那几亩地强。再说,我只是进个城,离家又不远,隔条黄河罢了,人家还有坐火车到南方打工的哩。”
   第二天一早,鹏飞就着咸韭菜扒了一碗扁豆子黏饭,背上铺盖卷,拎着塞满衣物的蛇皮袋,说:“我要到渡口赶船,得早点进城先把住处寻下。”说罢,头也不回大步流星走了。大姨站在院门口泪眼婆娑地叮嘱道:“娃儿,城里落不下脚就回来,别硬撑。”
   进了城已是晌午,城里没有亲戚,也没有熟人,鹏飞站在鼓楼旁的马路边徘徊张望一阵,有些茫然,不知上哪里去。愣怔一会,他看见前面有个电线杆,想过去靠着缓缓劲。走到近前,他发现电线杆上贴满花花绿绿的广告,就仔细瞅起来。有一张招聘启事上写着“诚聘汽车维修学徒工,包吃,包住。工资面议”。鹏飞眼睛亮了,先不说挣钱多少,包吃包住,起码有个窝巢,先安顿下来再说。他在路边捡了个烟盒,掏出上衣口袋里的钢笔,抄下地址,就近找了个馆子,卸下行李,美美吃了一碗蒿子面。
   吃罢午饭,鹏飞按烟盒上的地址一路寻到汽车修理厂。这个修理厂在中卫东门汽车站旁边一个围墙低矮的大场院里。场院里停满各种车辆,空气里散发着浓重的机油味。绕过车辆往里走,是一排维修间。他走进靠边的一间,一个戴帆布手套、穿油腻工作服的修车师傅正站在汽车下面的地沟里拿着扳手敲敲打打地检修,有人进来他也不理会。鹏飞背着铺盖卷站了一会儿,场院里有个夹着文件袋的男子向他招手:“小伙子,你是来应聘的吗?过来,跟我来。”鹏飞点头应承着,跟男子到院门口一间房子里。“来,坐下登记下你的情况。”男子伸手打出一个请的手势,鹏飞卸下行李,坐在桌前的椅子上。男子说:“我姓李,叫我李师傅好了。”然后询问鹏飞的年龄、家庭住址、学历、健康情况,鹏飞如实回答。李师傅做完记录,满意地点点头说:“刘鹏飞,你被录用了,分给你的师傅就是刚才你瞧见的那个。他姓赵,叫赵厚才,修车十来年了,啥样的车都经过手,是院里的大拿。”然后起身说:“跟我来,去宿舍先洗把脸,领你去拜师傅。”
   待鹏飞在宿舍整理好床铺到修理间找赵师傅,赵师傅已在维修间隔壁的休息室等着。赵师傅坐在放了一圈茶杯的大铁桌前,耳朵夹着一根香烟,端着一个套着油腻塑料网套的保温杯喝着茶。李师傅说:“小刘,快喊师傅,以后你就跟着师傅好好学技术,学成好早点独立修车。”鹏飞恭恭敬敬地向师傅鞠了一躬,喊了声“师傅”。师傅放下茶杯嘱咐道:“好,好,既来之则安之。学修车是个苦差事,要有吃苦的思想准备。”师傅又端起茶杯呷了口茶,说:“但以后汽车会越来越多,修车行当也会越来越吃香,学成就是铁饭碗,要上心学。”鹏飞感激地看了看李师傅和师傅,郑重地点了头。
   进城第二天,鹏飞换上一身蓝色劳动布工作服,站在修理间的地沟里开始学修车。自此,他每天面对扳子、钳子、撬杠、汽油、柴油,头顶的天空永远是汽车底部。有时还会遇到锈死的螺丝,要用撬杠使劲撬,他的手上总是旧伤未好、又添新伤,但他已经习惯手上的小剐小蹭,破了皮也不包扎,该干嘛还干嘛。鹏飞说,最受罪的是冬天,柴油刺骨冰凉,手和脚生了冻疮,晚上睡到半夜会被疼醒。他心里也曾犯过嘀咕,这苦日子啥时候是个头。但转而又想起师傅的话:“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手。”学精技术,不愁在城里立不了足。想着以后能在城里站稳脚跟,他的劲头又足了。当学徒三年里,虽说进了城,却没有逛过城,每月一百二十块钱的工资原封不动存起来。三年后,鹏飞出徒,单独修车,恰好赶上中卫黄河公路大桥通车,路上南来北往的车辆络绎不绝。由于技术过硬,每天找他修车的老主顾不少,他的工资也涨到了一千块钱,跟城里吃商品粮的干部不相上下。要是不乱花钱,一年就能成万元户。鹏飞庆幸当初进城的选择,要是在家种地,哪能挣这么多钱,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
   进入21世纪,人们的钱袋子鼓起来,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街边的汽车修理部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汽车修理厂之前排队修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时常半天等不来一辆车。物价年年涨,鹏飞的工资却原地踏步,在城里买商品住宅的梦想也只能一直停留在梦想里。心里愁闷,他约上在城里打工的儿时伙伴刘玉华一起吃烧烤喝啤酒,玉华支招让他买大车跑运输。听车友说,跑新疆一个月能挣万把块,干上几年,啥都有了。鹏飞是个干家子,没有过多犹豫就掏出所有积蓄,又贷了十万买了辆大车,跑起了长途运输。果然不几年,他在城里买了楼房,娶了村里人见人夸的秀玉。鹏飞蹚出路子,几个表弟都跟着鹏飞入了行。几年下来,一人一辆大车,长途运输跑得红红火火。逢年过节兄弟几个开大车回村,把半个村道都占了,引得村里人竖起大拇指直夸。

共 723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对于世代在田间耕作的农民来说,进城曾是他们心头热烈的渴望。陆贵祥为了帮村民们买化肥进城求亲戚,被琳琅满目的百货商店惊住了,回村跟村里人显摆了好几个月。“我”就是因为听了他的话,才对进城充满了向往。三姨出嫁时,“我”和表弟们终于得偿夙愿进了城,也见到了神往已久的百货店,鹏飞表弟并由此在心里种下了要到城里生活的种子。初中毕业后,他拎上行李一头扎进了城市,先是在汽修店当学徒,成为修理工,后来买了大车到新疆跑运输,终于挣了足够的钱在城里买了房,扎了根,弟弟们也跟着他的脚步走进了城市,成为光鲜的城里人,这让村里人大为羡慕。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国家乡村振兴政策的推出,曾被父辈们担心的土地撂荒问题迎刃而解,以鹏飞为代表的新一代农民看见了农业农村的广阔前景,他们回归农村,采用大数据智能化种田、养殖,实现了兴农富农。进城成为老一辈的养老首选,而年轻人选择了返乡创业,或许这就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就是城市和农村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篇情感丰沛,内容厚实,语言生动流畅的散文,读来引人共情,佳作,编者力荐。【编辑:闲云落雪】【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27004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4-12-26 22:31:36
  我家所在的村离县城有50里,全程土路,我小时候也对所谓的城,其实是县城,充满向往,终于考进了县城一中,看见了想象中的火车,那份激动和快乐至今难忘。老师的文很引人共鸣。
   感谢分享,祝写作愉快。
闲云落雪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12-27 21:04:21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1-01 23:07:30
  恭喜佳作摘精!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