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庐陵乡味——泰和早酒(散文)
一
12月22日上午,应中国书协会员冯为民先生之邀,我与一群文青奔赴江西泰和老罗早酒加工店,去体验那独特的泰和早酒文化。车子停稳,陈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让我们在这寒冷的冬日里,心间涌起阵阵暖流。
泰和早酒很出名,而我是第一次来品尝,其他的伙伴们却已来过多次。同行的李记者为了让我喝上早酒,甘愿充当我的司机。初来乍到的我,满怀着好奇与期待,踏入了这个充满烟火气息的世界。
泰和早酒,声名远扬。还未品尝,便听到大家兴奋地描述其奇特菜式与美味。“早上冲一冲,一天好轻松”,“早酒一端,清爽一天”,那些赞美不绝于耳。
泰和早酒,其前身竟是乡下农人的“杀猪饭”。初闻这个名头,脑海中不免浮现出屠夫杀猪牛的血腥画面。可细细想来,这又何尝不是乡村生活最真实、最质朴的一面呢?在那片土地上,人们辛勤劳作,与大自然亲密相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生活,屠宰自古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怎么可以剔除呢。
泰和的“早酒”习惯,源自庄稼人的辛勤日常。在炎热的夏日,他们趁着清晨的凉爽早早地下地干活,一直忙碌到上午九十点钟才停歇吃早饭。因此,早饭便成了他们一天中重要的一餐,准备几个炒菜,几大碗喷香的米饭,再配上几两香醇的酒,活血解乏,让疲惫的身心得到舒缓。就这样,喝“早酒”的习惯在农村逐渐形成,并流传至今。
泰和的早酒店,大都设在农贸市场旁边。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新鲜的食材摆满摊位,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酒的醇香,人们围坐在一起,大声交谈,笑声此起彼伏。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忙,只有最纯粹的生活气息和最真挚的情感交流。
我们围坐在桌旁,一道道美味佳肴陆续上桌。鲜嫩的炒时蔬,香气四溢的沙鳖子,乌鸡,炒心血管,还有那独具特色的本地菜肴,每一道都让人垂涎欲滴。端起酒杯,轻轻抿上一口,酒的辛辣与醇厚在舌尖散开,瞬间点燃了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
二
我们来到泰和有名的老罗早酒加工店喝早酒。这个店的早酒生意一直火爆。
走进店内,厨师们忙碌的身影在炉灶间穿梭,那一道道拿手菜,虽菜名不够文雅好听,却有着最朴实的魅力。“爆炒心血管”在锅中翻腾跳跃,脆嫩的口感与火辣的香气交织,让人忍不住频频动筷。
然而,真正让人陶醉的,是那原汁原味的“牛骨汤”。奶白色的汤汁,醇厚浓郁,仿佛凝聚了世间所有的鲜美。热气腾腾地端上桌,轻抿一口,暖意瞬间传遍全身,那滋味,让人欲罢不能。我竟一连喝了两碗,仍觉得不够过瘾,只想让这美味在舌尖永驻。
这里的早酒,滋味固然迷人,但更让人留恋的,是那独特的气氛。店内,人们围坐在一起,或高声谈笑,或低声倾诉。大家分享着生活的喜怒哀乐,酒杯碰撞间,所有的疲惫与烦恼都渐渐消散。早酒的过瘾处,不在于喝酒吃肉的本身,而在于那份酣畅热烈。在这一刻,人们放下了生活的重压,踏踏实实地享受着生活赋予的闲暇与放纵。
这样的乐趣,如同一颗种子,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滋生蔓延开去,成为许多泰和人的“早酒情结”。它不仅仅是一种饮食习惯,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生活最本真的热爱与追求。
在这喧嚣的世界里,老罗早酒加工店宛如一处宁静的港湾,收留着每一个渴望温暖与安慰的灵魂。家常、朴素、生鲜而绝不造作的美食,以及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真挚情感,让人们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
三
人生有酒须尽欢,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早酒的主角,自然是那神秘而独特的“啤冬”。这“私房”的混合酒,是啤酒与米酒的奇妙交融。
陈校长的介绍,让我对这泰和“早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1:3或是1:2的冬酒与啤酒的比例,看似简单,却调制出了一种令人陶醉的滋味。鲜爽的啤酒与醇厚的冬酒相遇,碰撞出的不仅仅是口感的丰富,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
端起一杯“啤冬”,凑近唇边,轻轻抿上一口,口感极好。啤酒的气泡在舌尖跳跃,带来一丝清爽,而冬酒的醇厚则缓缓散开,温暖着喉咙,直至心底。如此独特的味道,让人一杯接一杯地畅饮。
我这个本不擅长喝酒之人,竟不知不觉饮下了8杯,身心特别舒畅,毫无醉意。一向少碰酒的冯先生,几杯下肚,脸色红扑扑的。酒意氤氲,氛围温馨,此刻的美好,深深印在心中。
在这早酒的氛围中,人们忘却了烦恼,放下了疲惫。大家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笑声与碰杯声交织成一曲清晨的乐章。无论是辛勤劳作的农民,还是忙碌的生意人,此刻都沉浸在这片刻的欢愉里。
四
在泰和的饮食文化画卷中,“早酒”无疑是那一抹独特而浓郁的色彩。喝酒必有下酒菜,而这里的沙鳖子、乌鸡、炒心血管等,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泰和美食的皇冠之上。
沙鳖子,这种在河滩上生长的小精灵,虽形似小甲鱼,却永远长不大,因而被本地人亲切地称为沙鳖子。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因其据说具有防癌的功效,而显得尤为珍贵。如今,野生的沙鳖子在河滩上已难觅踪迹,然而那道红烧沙鳖子的美味却深深烙印在人们的记忆中。色泽红亮的沙鳖子,在锅中炖煮得恰到好处,肉质鲜嫩,入口即化,那独特的鲜香令人陶醉。
炒心血管,这道曾经被人嫌弃的菜肴,如今却华丽转身。每头猪仅有一根筷子长的心血管,要凑成一盘,至少需五根。过去,它是买肉者眼中的“搭稍”,无人问津。如今,却“一管难求”,摇身变成了餐桌上的宠儿。大火爆炒之下,红辣椒、青辣椒与大蒜的香味完美融合,赋予了心血管爽脆可口的口感,吃起来竟有石耳般的奇妙滋味。
而作为“乌鸡之乡”,泰和乌鸡在“早酒”的菜单中自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母鸡煲汤,汤汁浓郁,营养丰富,每一口都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公鸡红烧,色泽诱人,香气扑鼻,让人食欲大增。这最普遍的做法,却蕴含着最地道的泰和风味。
走出店门,阳光洒在身上,带着早酒带来的满足与温暖,我深知,这平凡而又珍贵的早酒时光,将永远留在记忆的深处,成为生命中一段美好的回忆。而老罗早酒加工店,也将继续在岁月的长河中,书写着属于它的烟火传奇,用那独特的味道和氛围,温暖着一代又一代的泰和人。
五
在庐陵古郡泰和县,晨曦初现,街头巷尾的早酒店便已热闹起来。这里的早酒文化,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民俗画卷,展现着这座千年古城独特的魅力。
泰和,这座古老的郡县,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在岁月的长河中,它历经了数次战乱带来的人口大迁徙,接纳了来自南京、北京、山东、湖南、湖北等地的世家大族。他们带着各自的文化和风俗在此扎根,融合成了泰和独特的人文风貌。抗战时期,泰和又以其鱼米之乡的丰饶,敞开温暖的怀抱,接纳了来自广东的几万难民。于是,北方的豪气与南方的精细,在泰和人的性格中奇妙地交织。
泰和早酒,便是这种性格的生动体现。走进早酒店,热情好客的主人会立刻为你摆上一桌丰盛的佳肴。桌上的菜品,既有南方的精致烹饪,又有北方的豪爽分量。酒杯斟满,那是自家酿造的米酒,醇厚香甜。老冬酒,带着淡淡的甜味,初尝时让人陶醉,然而其粘稠度高,几杯下肚,胃胀作饱之感便会袭来,不胜酒力之人很容易便沉醉其中,无法尽享眼前的美味。
但智慧的泰和人怎会被这点小难题困扰?他们想出了用啤酒兑冬酒的妙法。啤酒的清爽与冬酒的醇厚相互交融,既降低了酒的度数,又增添了独特的风味。大家推杯换盏,一饮而尽,感觉置身于水浒传奇中,感受着英雄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酣畅淋漓。
十几二十杯下肚,人们的脸上泛起红晕,话语也多了起来。豪言壮语在空气中回荡,谈天说地,笑声不断。从家长里短到世事变迁,从田间农事到国家大事,无所不谈。这一刻,所有的烦恼都被抛诸脑后,生活的压力在酒杯中消散,唯有真挚的情感和豪迈的义气在心中升腾。
太阳渐高,早酒店里热闹非凡。弥漫的酒香,爽朗的笑声,交织着泰和的往昔与今朝。沉醉于这烟火人间,不愿离去。感谢陈校长的盛情,邀我们共品早酒。泰和早酒,令人难忘,有机会定要再来!
2024年12月27日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