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奖】父亲的养生之道(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奖】父亲的养生之道(散文)


作者:如歌四季 布衣,21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07发表时间:2024-12-27 11:28:34

生于解放前几年的父亲,从小身体就不太好。从他记事起是解放后几年,百废待兴,老百姓生活困苦,父亲家家境也不大好,食物匮乏,小孩都营养不良。但父亲头脑聪明,勤学好问,在读完高中后,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成了一名炮兵战士(我们猜正是因为当炮兵,当时被炮声震多了,他的耳朵到现在都有点背)。炮兵经常要随炮车走,就需要坐车,别人羡慕他们可以经常坐车,可是父亲从小会晕车,就怕坐车,每次坐车结束,都是面色苍白、冷汗直流、手脚无力,甚至呕吐不止。尽管这样,父亲还是靠自己的实力--朴实、能干、吃苦能力强、特别是写作能力强,每年都能评上“五好战士”、标兵等等,两年就当上了班长。当时在部队,正是“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时代,有一个战友家里实在太穷,父亲还把自己本来不多的津贴分成三份:一份寄给家里,一份寄给这个战友家里,留很少的一份给自己。直到多年后,这位老战友都对当年父亲对他的帮助念念不忘。到退伍时,省日报社来招人,有写作功底的父亲就被推荐去了。刚开始,新人被分配去报社的印刷厂工作锻炼。当时的条件不是太好,经常加班,吃饭不规律,父亲就得了胃炎。宿舍旁有个锅炉房,天天烧煤,煤灰四处弥漫,导致父亲得了鼻炎。这期间,父亲一直坚持写作,后来就调入日报社机关工作,成了一名记者。当记者要坐车到处去采访,父亲很珍惜这份经常写作的工作,就咬牙坚持下来,每次坐车前抹清凉油、风油精、吃晕车药。直到现在,这个习惯还伴随着父亲。当时也是因为经常出差在外奔波,导致他也慢慢患上了关节炎和慢性肾炎。当时父亲也看了医生,吃了药,但有些是慢性病,不容易恢复。基于这几种病,爱看书的父亲就买来相关的医书,自己研究出自我保养的一些手段:穴位按摩、经络敲打,包括坚持每日锻炼以及食疗。当然,父亲不抽烟,过节聚会时偶尔喝酒。经过多年的坚持,除了鼻炎比较顽固,父亲硬是通过穴位按摩和经络敲打把自己原有的胃炎、关节炎和肾炎给治好了。
   估计正是当年当过兵的身份,让我母亲看上了父亲,经人介绍认识并相处一段时间后,他们就结婚了。可惜母亲是个典型的“家乡宝”,舍不得离开家乡,适应不了大城市的繁华。即使父亲在省城联系好一份适合她的工作,母亲也不愿意离开老家,离开外婆。最后父亲只好忍痛割爱,离开工作十余年的报社,调回老家,干了几年外贸,又调到党史研究室,继续他的文字工作,直到退休。
   母亲和父亲这辈子,也是磕磕碰碰、吵吵闹闹过来的。父亲在兄弟姐妹大家庭里比较老实、温和,从不与人争斗。而母亲性格好强,一方面喜欢仗义执言,帮助别人,一方面也不会对欺负到头上的事忍气吞声,加上生了我们三个女孩,虽然也对爷爷奶奶孝敬有加,在爷爷奶奶面前却还是不大受欢迎。可惜母亲也不学着父亲保养,还笑父亲太惜命。经常打击父亲是老实巴交的文弱书生,动手能力差。但父亲年轻时经过部队的锻炼,让他很勤快,会做很多家务包括做饭洗衣。母亲做咸菜,父亲也能带我们三姐妹帮忙。母亲虽然工作繁忙,却特别勤快,闲暇时不仅要在合适的节令做一些咸菜填补一下食物的匮乏,还要去外婆家帮舅舅收稻谷、卖鱼等等,父亲自然也会一起去。因为在市里工作的原因,见多识广加上人仗义,亲戚们都爱找母亲帮忙,她也是尽力帮。谁家要借钱,她也不会小气,能借就借,对自己和我们却节约到令我们忿忿不平,想买一件新衣服都要犹豫几天。两个舅舅家的表妹、表弟来市里上学,住在我家,母亲也是无怨无悔地照顾他们的吃住,关心他们的学习等等。最后母亲因太过操劳,患上了高血压,她也不在意,不喜欢吃药。父亲要给她按摩穴位降压,母亲也不愿意。父亲和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常催她吃药、按摩等,后来她还产生了厌恶及抵制情绪。退休后没几年,母亲在一次辛勤劳动了一天后就倒下了,再也没有醒来。父亲伤心了很久,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他常常独自坐在院子里,看着母亲生前种的那些花花草草念叨:你就是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操心了这家又操心那家,怎不操心一下自己?我对你的关心你也不在乎。你不在,我该怎么办啊?!悲痛之余,我们姐妹安慰了父亲很久,他才慢慢走出来。后来父亲总结说,从母亲这事,说明人一定要自我保养,保持心态平和。不要太操心,不要殚精竭力,发现病情,就要及时干预、治疗。
   母亲走后,父亲坚持一人住在老家。每天早上一醒来,就开始从头顶的百会穴按摩到脚底的涌泉穴。然后起床、喝水,出门慢跑,跑到体育场,做广播操、八段锦,然后去入个大厕。回家后吃早餐,自己煮面条或外面买的包子、馒头。吃完去外面逛,逛到超市、菜市买点菜,回家看会儿电视,然后做饭。吃完午饭,午睡一会儿,就走去老年活动中心打桥牌,打完回家做晚饭。吃完晚饭,出门散步一会儿,回家看《新闻联播》、《海峡两岸》等等,边看边按摩穴位、敲打经络等等,睡觉前泡泡脚,这就是父亲充实的一天。心情好时,父亲还拿出珍藏的歌本自己唱唱歌。父亲唱的歌都是影视歌曲或听来的流行歌,比较与时俱进,比如《怀念战友》、《木古风云》、《下马酒之歌》《蒙古人》、《卓玛》、《骏马奔驰保边疆》、《最美的歌唱给妈妈》、《我和我的祖国》、《套马杆》等等。
   自从母亲走后,父亲一个人住(姐姐、妹妹家他都表示不愿意去住),没人管着,有一段时间,就开始放飞自我了。街坊邻居中有一个离婚的女人,看他一个人生活,就主动关心他,给他送各种吃的、用的。父亲慢慢陷入了她的温柔陷阱,我们劝阻他说,两人年龄差距大,那女人估计是看上父亲的退休工资高。女人以前做点小生意,没有退休工资。父亲反而认为我们干涉他的晚年幸福、阻碍他的老年人权益,差点和我们决裂。我们不敢管了,只好由他。父亲觉得找到一个关心陪伴他,可以托付后半生的人了,带着那女人到北京、郑州、西安等地旅游了一大圈。给女人买好几万元的养老金;女人的女儿结婚、生孩子,父亲去帮忙撑场面,都给了大红包;女人的女儿买房子,父亲更是给了超级大红包(他不告诉我们给了多少,说那是他的自由);女人的老妈去世,小几岁的父亲也去参加送葬,也给了大白包......两人如胶似漆,差点打了结婚证。我姐妹回去看他,好像去到了别人家,而我们是外人一般尴尬。逢年过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陪父亲过节,父亲也不希望我们打扰过长,住几天就催我们快走。妹妹买房,想找父亲借钱,他居然说没有多少了。按他退休多年的工资积累,应该是很可观的,他却说没有,仔细分析就知道他都给那女人了。但我们没有和他吵,只是善意提醒,他却听不进去。我们姐妹三人曾一度伤心、难过,觉得母亲走早了,她一辈子省吃俭用,亏待自己。当年她一砖一瓦操心盖的房子,现在也拱手让给外人享受了。自从工作后,我们三人几乎都没有和父母伸手要过钱。父亲现在难道连我们三个女儿也不想要了?我们对他的孝顺他也毫不在乎了?过了差不多八年左右,父亲才慢慢发觉那女人不停和他要钱,无论大钱、小钱,他也觉得自己好像是她家的摇钱树或银行。有一次父亲听老同事聊天说,外人包括后来找的老伴再好,也不如自家的儿女亲,到临终时多半还是自己的儿女在身边......父亲才幡然醒悟,是自己不对了,不知多久以前就疏远了三个孝顺女儿。还好父亲悬崖勒马、及时回头,在那个女人又一次无理要钱的时候,严肃批评了那个女人,果断中止了两人的关系,回归了和我们三个女儿的大家庭。我们庆幸之余,只有更尽心更好地尊敬、孝顺父亲。
   现在因为父亲每天坚持保健,让他整个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他脸上几乎没有老年斑,皱纹也不多,黑头发多白头发少,除了耳朵背,出门要戴助听器。和老朋友、老同事打牌、聚会,大家都问他吃什么保健品,保养得这么年轻。他笑笑说,哪里吃什么保健品,就靠自己多年坚持穴位按摩、经络敲打。连比他小五岁的三叔和他在一起,别人都以为三叔是哥哥,看上去比父亲大好多。
   近年父亲多了一个保健途径--每天早上去艾灸馆做艾灸。艾灸是中医的一种治病、保健手段,对人好处多多,我们说好呢好呢,坚持去吧,就是不要被别人劝诱了买一些无用的保健品。父亲说他清醒得很,不信也不会乱买所谓的保健品。去年父亲还告诉我他多年顽固的鼻炎好久没发作了,应该是好了。艾灸馆、老年活动中心经常搞活动,请爱好唱歌的老人演唱,父亲也经常大方地献唱。他说唱歌能给人自信和愉悦,唱完心情好,心情一好,身体就好。我们都赞同,唱歌本身也是一种健身,有机会就唱(现在我们一家人过年聚会时都会搞一个唱歌表演,每人都要唱。我自己也爱唱,过节时经常在单位演唱)。
   也许是一个人生活久了,事事要自己做主,父亲秉承了以前负责任(工作时当领导养成的习惯)、爱操心(母亲当年爱操心各家的事,父亲也耳濡目染而形成的习惯)的性格,有时候还会胡思乱想、猜疑。我们姐妹三人每家过得怎么样,儿女学习怎么样,他还经常过问着。姐姐的女儿从工作到婚事,父亲也没少焦虑、操心。我们回去过节,父亲也要操心每天吃什么菜,大清早就出门去买很多菜(过节期间艾灸馆、老年活动中心也一同放假),安排好一日三餐的菜肴,我们说不用他操心,我们会安排的,他却说闲不住。让他少操心,对有些事糊涂点,不用较真,不要杞人忧天、无事自扰等等,他又说他不可能不思考啊,要不得老年痴呆呢。我们说他这样担心也对,只是不用过于操心、焦虑。经过我们反复耐心劝说开导,妹妹还买了几本心灵鸡汤的书给他看,父亲现在很多事想开了,人也更豁达了,还劝我们趁早保养身体。父亲经常想起并和我们聊起我们小时候的事,想起以前和母亲的事,连我们小时候过中秋节他给我们讲的故事都还记得清清楚楚。
   目前,经常有人-卖保健品的人、老熟人、亲戚、养生馆的人,甚至卖保健品的电话(也包括诈骗电话)都在向父亲推销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保健品,父亲都保持一颗岿然不动的心,不予理睬。他常常说自己就是一个现身说法的例子,他身体好,吃得下、睡得着,体检各项指标正常,甚至有些比年轻人都好,还需要吃什么保健品呢?我们也都引以为豪,父亲从年轻时开始保健、保养,完全是靠规律的作息,清淡的饮食,远离烟酒,随和乐观的处世态度。所以,到现在八十多岁,他依旧身体硬朗、生活自理、思维清晰,我们都要向他学习呢。

共 40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这篇温暖人心的文字中,我们跟随一位不屈不挠的父亲的脚步,了解他的整个人生。他的生活是一部充满挑战与智慧的史诗,让我们见证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风雨中砥砺前行,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健康之道。文章开篇,我们看到了一个在解放前后艰难岁月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虽然他的生活条件艰苦,但他的意志却像钢铁一样坚强。他用智慧和勤奋书写了自己的传奇,从一名营养不良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受人尊敬的炮兵战士,再到一名才华横溢的记者。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一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在部队的日子里,他不仅克服了晕车的痛苦,还用他的朴实、能干和写作才华赢得了“五好战士”的荣誉。他的无私精神,将微薄的津贴分给更需要帮助的战友,展现了他金子般的心。这种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他人生的道路,也温暖了周围的人。退伍后,他的生活并未变得轻松。作为一名记者,他经常奔波劳碌,但依然坚持写作,用笔尖记录时代的变迁。即使面对胃炎和鼻炎的折磨,他也未曾放弃,而是用自我保养的智慧,逐渐恢复了健康。他的故事,就像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告诉我们健康和幸福从来不是偶然,而是长期坚持和努力的结果。在家庭生活中,他和妻子虽然磕磕碰碰,但也共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虽然在妻子去世后,他一度陷入孤独,但最终在女儿们的关爱中找到了温暖。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家庭和爱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如今,他依然坚持着每天的保健习惯,艾灸、唱歌、穴位按摩,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让他的生活充满了活力。他的故事,就像一首悠扬的歌曲,旋律优美,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面对推销和诈骗,他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所动。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健康和幸福不是靠保健品堆砌出来的,而是靠规律的作息、清淡的饮食、远离烟酒和随和乐观的处世态度。一篇语言流畅、主题鲜明的作品,这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它让我们明白,无论生活给予我们什么,只要我们保持乐观、坚持自我保养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就能找到通往健康和幸福的钥匙。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12-27 11:29:14
  拜读佳作,为老师点赞、敬茶献花!祝老师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12-27 11:30:48
  作者以真挚感人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父亲不平凡的一生,展现了他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智慧,以及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深刻理解。从军人到记者,再到晚年的自我保养,他的故事传递了乐观、坚持和爱的力量,激励着我们珍惜健康、家庭和生活的每一刻。好文,值得细细品读!
回复2 楼        文友:如歌四季        2024-12-27 13:21:44
  感谢老师的辛苦编按,问好,敬茶!!!
3 楼        文友:汪震宇        2024-12-31 08:51:36
  这篇文章生动展现了父亲丰富的人生经历。从参军入伍到工作变迁,再到家庭生活的种种,详细叙述了父亲的坚韧、善良与责任感。同时,也描绘了母亲的勤劳善良以及他们婚姻中的磕绊。父亲晚年的情感波折与自我调整,体现出他的成长,令人感慨且深受启发。
回复3 楼        文友:如歌四季        2025-01-02 21:24:39
  感谢老师的赏评,问好,敬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