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百味人生(散文)
岁月匆匆,几十年过去。我因病告老,别离了昔日的文山会海,无休的请示汇报,频繁的上下应酬,烦恼的琐事纠缠,已是人困马乏,倦鸟思归。
如今赋闲在家,或面壁沉思、或翻阅书报、或养花种草;不时出门散步,踽踽独行,信马由缰,茫然四顾。残缺的往事在心中撞击。一些过去熟悉而带微笑的面孔已淡去了颜色。失却东隅,收之桑榆,人心叵测,世道浇漓。阵阵落寞和孤寂袭来,心里感觉着缕缕凄怆和酸楚,以及莫名的空虚和无聊。我真切地感触到了如梦如幻、如烟如雾的百味人生。
追忆童年,我是在贫穷苦度中走过的,而又在荒时暴月中结束了少年。那个年代,由于天灾人祸而穷困。我常因食不果腹、饥肠辘辘而怠慢放羊割草,或不经心上学读书。让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父亲恼羞成怒,使我遭受了不少斥责,因为他把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了我的身上。爱之深才斥之严,难以遂愿的他心里也在流血。他告诫我要“前人不强后人强”的苦苦期盼,在我那阴郁寡欢的心灵,渐渐竖起了做人的铭碑,以至我在上小学的小小年纪,将同学因抄我作业送的三个油炸高粱饼只吃一个解馋,省下两个拿回家孝敬没有吃过荤的爸妈。那时的老师是无愧于灵魂工程师的,时刻没有忘记教导我们要懂得真、善、美,要有理想和抱负。于是我幻想将来成为造福人类的工程师,所以特偏好数理化。还好,在我上初中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活逐渐好起来,从此有了白面馍吃,我也一鼓作气,一路绿灯,以全级第二名的成绩考入镇原一中高中部,三年后,又如尝如愿考上国家建材局直属的四川省一所高校。
参加工作后,在那“支援大西北”的火热年代,我再没有穷究过理想和抱负。除了一根紧绷着的神经苛求自己一切为了服从以外,再没有别的奢求。我的领导不仅以身作则,而且严得可怕,动辄训人。古人说“水至清而无鱼,人极察而无徒”。人们都千口一腔,千人一面,几乎没有个人的新思维和新创造。大家都像木偶般地举动,机器般的运转。虽薪金菲薄,却也安贫乐道。几年后,为了照顾父母,承蒙组织关照,调回家乡一户小型国企工作,不数年,毫无背景的我居然被企业主管部门看中,毫无任何思想准备,一步就跨进了行政单位,端上了“铁饭碗”,自感非常荣幸。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中华大地云蒸霞蔚,万千气象。在这伟大时代的感召下,人们开始焕发出从未有过的精神力量。我也萌生了一点山河般意气,在自己的岗位上敬业尽职。平凡的工作中也有了些许成绩、点滴赞誉的生趣。全国经济形势也扶摇直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的真正和谐和统一是需要一个整合的过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物质上去了,但精神危机的分化现象却显露出来。一些人对“主义”开始困惑、迷茫。腐朽的、堕落的、阴暗的东西沉渣泛起。有的理想和信念在悄然改变、畸形发展、恶性膨胀,疯狂地肆虐着人们的灵魂。金钱的贪欲、政治的交易、情感的物化、人格的贱卖,以及卖官鬻爵、鸡犬升天、礼崩乐坏、学绝道丧、着衣枭獍、沐猴而冠的破败社会风气泛起。茶楼的欢声笑语、筵宴的觥筹交错、舞厅的蹁跹摇曳、牌桌的“真枪实弹”、“豪门”的迎来送往……也是见惯不惊的“时尚”。金权关系的魔力使有的人成了权和钱两条鞭子下万劫不复的陀螺;有的成为名和利两把刀子下顶礼膜拜的混虫。一些人锦衣玉食,酒绿灯红;另一些人背负黄土,缺衣少食。下岗职工“炊烟阑珊”,艰难度日。敛财者日进斗金。跑官者一掷千金。“秀色可餐”的“三陪”女郎不异于旧时青楼风尘。包“二奶”、养“小蜜”成为一些“新贵”们的“专利”。“真情”已不多见,“诚信”多已尘封;有才未必可为,庸人亦能“衣锦”。蝇营狗苟,逐臭争利、污水横流、时弊如雨。社会为之变态,百姓为之忧虑和愤懑。
我不是荷塘芙蓉,也非谦谦君子。我也觊觎人生的潇洒乐园,有过对虚荣的希冀甚或对别人“风光”的仰慕。由于我生性愚鲁颟顸,猥琐怯懦,习性窳劣低俗,既不会烟酒牌茶,更不懂声色犬马;没有呼风唤雨的高朋,更无遮风挡雨的靠山,是地道的政治圈的低能儿,社交场的“刘姥姥”。因而只能低调处世,谨言慎行。对上司无论对错奉若圭臬,对同志挖心掏肺、真诚眷顾。进思尽职,退思补过,从无乔木之迁的奢望。凭天理良心办事,靠夹着尾巴做人。劳生草草,身心两疲,仍免不了“春风着意绿杨柳,山重水复多无奈”的感伤。我没有佼佼者们那种崇高的人生境界,但我深知人品的无价和做贼的廉耻;恪守思不出其位、无欲而则刚的准绳。殚精竭虑谋事,宵衣旰食敬业,寒心销志持家。在应尽之责上勤耕不辍,勉力进取。古人说:“一手之拍,疾而无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是那种拙笨的工匠,要做成一件事,唯有笃信同仁,见贤思齐,闻过即改。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上有好评,下有公论,使自己也有过成功的喜悦。
“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这是先贤们有过的困惑。我也原本谥美有加、道载口碑的,却因世事的复杂境遇及其锱铢必较的利益作秀,倏忽间非议迭起,成败倒悬。宽容是挫伤的最好解药。道路纵然崄巇,曲直终有廓清。正如哲人们说的,时间是试金石,也是改革家,它可以说明一切,也可以改变一切。
月满则亏,人满自损。我也有志得意满,恃才傲物的时候。岂料路边梧桐树,任人论短长,谁会买你的“功名”。尤其因过于自负而在不敛锋芒触动了别人痛处时,不免招至落井下石,以至食肉寝皮的嫉恨。有的凡欲必取,缘木求鱼,每与相左和不予顺意,也将陷你于不义。这种自取其辱,进退维谷的尴尬确也令人疾首蹙额,啼笑皆非。
孔孟之说,“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友”,或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又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这都是做人的大道。但是,不读书、少教化、缺德性的人已不鲜见;阴狠狡黠、刻薄尖酸、工于心计以及“犹大的接吻”之尤让人不寒而栗;像法国作家莫里哀的《伪君子》中答丢人那种负心忘恩,虚伪奸佞而又不温不火者,仍会使你无可奈何。等等,等等。这等际遇沧桑,很是磨砺人的心性。只有那智园行方、极物穷理、胸中洒落、光风霁月的贤达们,才能彰往而察来,利足而不迷,负石而不坠。我孜孜以求,却相去甚远。这便是我人生遗憾中的遗憾。
一个人只要有点人味,大都愿做好事的。人说种牡丹得花,种蒺藜得刺。我确是种了许多牡丹的,但有不少已变异成了蒺藜。有的把我的真诚与友善当作可利用的工具,到头来,要么弃之若敝屣,要么鸟尽弓藏、兔死狗烹;遭遇刺痛更是在所难免了,任人穿鼻也是无可奈何的事。真玉不可能毫无瑕疵,只有赝品才会貌似完美。我等庶人,自然会满目疮痍。人贬、人骂、人算计也在情理之中,只有认命而已。
常理说,维系人际关系“情”之一字。有的人精晓“势利”,情”为何物?有“势”时,叫你“娘亲”也不觉脸红;无‘势”时,叫他“亲娘”也未必动容。或见而远之,或陌同路人。过去唯恐不能套近,如今避之唯恐不及。“势利”情态,各极其致。身处其中的心境谁不感到苍凉。有位老艺术家曾为之感慨说:“从外貌看,人比狗高贵得多,但不懂感情的人,却比懂感情的狗低贱得多。”此比喻已是经典到家了。
彰善瘅恶,激浊扬清之国家利器正锋芒崭露,冬去春来,便是风清月朗的时光。“不尽长江滚滚来”、“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古典名句就是时代潮流的颂歌。“屈轶无佞人可指,獬豸无繁刑可触”的新时代盛世太平终会扬帆而至。岂不见举世滔滔,仍有那许多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的良家诸君。他们在浊流横生的现实面前独善其身、端行正坐,不罚私怨、不赏私劳、心系黎民,临财勿苟得,出污泥而不染,过市廛而心净。他们中有我的老领导,也有我的同事和朋友。他们是做人的标杆,是灿烂的明天和希望。这也庶几自慰和慰人了。
如今有幸,儿子为传承我父亲“前人不强后人强”的夙愿,已学成兴家,让我随迁。我走进了喧嚣的省会城市,却又被周围坏境的陌生而淹没。年轻人也已淹没在忙不可开交的事业里了,当老人唯一的享受,就是和孙儿的陪伴和嘻闹。
如今,孙儿将步入幼教,我也将回归故里,省会城市虽然繁华,却不是我的所爱,天伦之乐只是画饼,我的人生不再憧憬未来,只有今天的阳光和昨天的回忆做伴。
尘埃落定,前嫌尽释,心如止水。我时时眷念那些难忘的岁月和已经少有而十分难得的莫逆之交。有的如日中天,正在走向事业的辉煌。随时日的流逝,他们已渐行渐远,我却到了“寂寞向秋草,悲风千里来”的黄昏时节,不免要“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的。人生百味,尝尽了了。
神情朦胧中,我幻想,如果死亡能通向另一个生命的话,我宁愿选择死亡。让我的另一个生命从头做起,重新来过。让人生也灿烂起来,以不再留下诸多苦恼和遗憾。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