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行走田野(散文)

精品 【东篱】行走田野(散文)


作者:简柔 秀才,190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72发表时间:2024-12-28 07:44:40


   每次回岩溪镇,我都会来这片田野走走,这些年为什么如此钟情田野?
   因为我在城市的水泥森林中行走了太久。我曾迷醉于城市的繁华,在一个个购物广场流连,被那些精美的衣物所吸引。我在一条条宽阔的街道上漫步,以为热闹就是有趣的生活。我羡慕别人居豪宅,穿名牌,于是努力赚钱,可是心大能力小,开店多年,勉强糊口。有很多年,我沦陷在一种复杂的、浑浊的气流里,焦虑,不安,烦躁,我不断通过追剧和打游戏来舒缓,通过跳广场舞来释压,可是心绪终归难平。我觉得自己需要换一种环境来调节,于是,我时常回岩溪,偶然间,我发现这片田野,从此它进入我的生活,我频频亲近它,因为它让我心绪趋于安宁,慢慢找回自己。
   当然也有乡愁的驱使。故乡是一个小镇,田野无边,大多数人们的收入,来自田野里收获的粮食、菜蔬和水果,那是希望的田野,那是日子的维系。田野里有属于我家的一片菜园,外婆、母亲日日都要在田野间劳作,那些菜蔬为我家拮据的日子提供了一份有力的支撑。虽然,我走出故乡,也走出了故乡的那片田野,但是我的灵魂深处始终挺立着故乡的田野,每次走向岩溪的这片田野,也是我对故乡另一种形式的回归。
   又是一个深秋,没有枫红叶黄,大雁纷飞,夏天的气息依然在秋日的高空翻涌,我再次奔赴那片田野。田野在岩溪的西北方向,直行,右拐,再右拐,一股静谧的气息在悄然扩散。我想着田野就在不远处等待我,不由眼眸里流出欢喜,嘴角漾出笑意。
   路边有数十株三角梅在倾情怒放,一色玫红,明艳而柔和,长长短短,旁逸斜枝,和城市的三角梅有着不同的风姿。城市的三角梅被统一修剪过,美则美矣,不免刻板、单调,不及这里的三角梅野性恣肆,有着潇洒和奔放的气韵。抵达一座小桥,桥覆盖着重重叠叠的时光,没有精致图案,更没有恢宏历史,它是朴素的,也是寂廖的,朴素得就像大地上的泥土,寂寥得只有少许村民走过,没有文人墨客为它作诗,没有佳人为它歌吟,但是它一直都在坚守,与乡村遥望,与田野相守。一泓碧水从桥下缓缓流过,水是古老的,和这片土地一样的古老。远远地看,水趋于无限地静止,有古井般的安静,世间的风云无法惊动它,历史的浪涛无法席卷它;水又是动荡的,每一滴水都透着新鲜,都在激情地奔赴,奔赴远方,远方有苍茫大海,有山峦叠嶂,有春暖花开,有星辰日月,远方是水梦想的彼岸和归宿。
   水边伫立着芦苇、灌木、野花,这里一片素白,那里一汪碧绿;这里铺着紫,那里盖着红。它们水灵、可爱、玲珑剔透。它们姹紫嫣红开遍,但是不会赋予断井颓垣。它们与水缠缠绵绵,彼此滋养,彼此纠缠,到天涯,到海角,到天荒,到地老。
  
   二
   抵达田野,如桃花飘飞般的喜悦从心头涌起。田野以遗世独立的方式伫立,不悲不喜,不怨不嗔。田野静默,淡然,坚韧,一直都在等待,等待一个女子的眼神轻盈地抚摸,等待一个女子的情感为它倾泻。等待的欢喜与忧伤,唯有田野知道。我觉得自己与田野似乎分别了太久,虽然月余,却似经年,我日日都在惦记它。——当尖锐的噪音如刀般切割着我的日子时,我思念田野的清幽;当浓烈的尾气如潮般涌入我的肺腑时,我思念田野的清新;当城市的风景以最人工的样子呈现时,我思念田野的天然。所以,隔一段时日,我需要奔赴田野,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默契和约定。否则,思念会变成一缕幽怨,化为乌云,黯淡我的天空;会变成一声叹息,化成石,压垮我柔弱的心。
   慈济宫是田野里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那是一栋闽南风格的屋舍,里面供奉着保生大帝吴夲。这个出生于宋朝同安县、救人无数的医者,已被闽南人奉为神,闽南和台湾很多地方都有纪念他的庙宇,大多是民间自发捐款所建,民众把对保生大帝的敬仰以庙宇的形式来怀念,把他的慈悲精神奉为信仰。美好的精神是永不熄灭的光,可以照亮千秋万代行走的道路和心灵的方向。
   伫立在一座亭里,我用眼帘把一小片田野收纳,也收纳着亭里的两个石碑。石碑上密密刻着建造慈济宫捐款人的姓名和金额,大概有上千个,数额大小不均,全凭能力和心意,但都代表着岩溪人对保生大帝的敬仰之情,承载着岩溪人的一份温度和情怀。
   亭是古老的,让人想到唐诗宋词,想到兰舟、马儿、古道、箫笛、秋雨和芳草连天,那些优美和萧瑟的意象指向离别,也指向一种古朴的生活形态。离别于古代,因通讯不畅,交通落后,变成生离死别,所以,离别对古人而言,是人生中一个刻骨铭心的情节,也是命运里一份无可逆转的惆怅。此时,亭外没有离别,但有一棵老树,与亭斜斜对望。老树很老,与时光抵御了几百年;老树很年轻,因为它的每一根枝干,每一片叶子,都在昭示着一种蓬勃和活力,镌刻的是青春的痕迹。老树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以它的强悍和坚忍藐视时光,与田野形影相随。
   老树下有石桌石凳,坐着几个老人,他们是附近的村民。在老树下闲坐、泡茶,是他们农活之后的休闲,此情此境颇有唐诗中把酒话桑麻的意境。对着田野,说说桑麻稼穑之类的话题是最适合不过的。当然,对着田野,还可以吟一首诗,画一幅画,我不是诗人,也不是画家,面对田野,只能赋予遥望和静默。其实对着田野最适合倾诉,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命运里,有属于自己的悲喜哀愁,需要倾诉,舒缓心结,但有些话无人能说,有些话说了人家未必有兴趣听,听了也不一定能理解,别人没有理解你的责任,所以我把田野当成倾诉的对象,他像一个善解人意的大哥哥,会懂得你,理解你。我的倾诉不需要语言,我的凝望、我的情感都是我的语言,我想田野都知道。
   行走田野间,泥土的气息在恣意地飘,鸟鸣声如琴音飘入耳内,身心被清爽浸润,感觉自己闲适如清风,无拘无束。村庄就在田野的不远处,村庄的生活日新月异,很多传统在消失,但是田野还在默守曾经。田野赋予村庄以神韵,如果没有田野,乡村将无所依附。
   一条条水泥路把田野切割成一块块,适合行走,跑步;也适合自行车、摩托车、小车、三轮车、拖拉机通过,田间小道的硬化和宽阔让农民的劳作变得轻松。闽南的田野,玉米是最常见的农作物,有的已被收割,少许零碎的细叶不舍离开大地,躺着大地的温床上做着甜美的梦;有的刚长出青苗,无比的鲜嫩,嫩得想上前摸一下,掐一根;有的正在拔节,叶葳蕤,枝干坚挺,其间有人影晃动,轻轻的话语声隐约传来,你却看不到他们的身影。稻田占据着更多的土地,成汹涌之势,逼近成熟,金黄的色泽演绎着一种成熟,把秋天的味道热烈凸显。
  
   三
   果树在田野里各自安然,芭乐树、芦柑树、柚子树有条不紊地穿插于稻田之间,以挺拔的姿势标榜着自己的生命存在。我把深情的眼神更多地投向菜蔬,它们就在路边,在隆起的沟渠上,在你的脚下,你无法忽略,总被吸引。最吸引我的是扁豆花,浅紫嵌着深紫,比花还让人疼。花菜还在孕育,大片的叶向四处张开,承接八面来风,承接阳光和雨露。芥菜长势喜人,绿得让我心动,真想马上抱一把回家,做顿芥菜饭,必定清香撩人。包菜无视周遭,它很忙,忙着把自己包着,深深地包,紧紧地包,“包菜”之名实至名归。白萝卜娇羞地躲在萝卜叶下,总想穿过萝卜叶,出来看看斜阳,可是萝卜叶极尽呵护着……菜蔬们千姿百态,各自忙碌,忙着生长,然后等待被收获,成为餐桌上的一道菜,进入人们的舌尖,完成它们的人间使命。
   菊花在田野的深处,这里一小片,那里一小片,黄黄的很惹眼,菊花的绽放和凋谢鲜有人知,农民只管春种秋收,日出日落的劳作,哪有闲情逸致赏菊呢。菊花无人问津,会不会失落。我想不会吧,它在千年前已经荣光万丈,让陶渊明在东篱采之,让孟浩然格外惦记,让元稹无比倾心,让李清照和它比瘦,菊花绽放在古韵里,灼灼更胜桃花。菊花活得通透:不管是人还是花,都会有起有落,繁华总会退场,荣光终会黯淡,一切都会化为烟云。
   田野里还有无数的杂树和灌木,它们往更远处铺展,像田野的隐者,它们的存在无关人们的日子,但是必须存在,田野里若少了它们,将少却多少丰富和浩瀚。每一种植物都有自身的存在价值,就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责任。
   一个小山坡旁有一小片柚子林,柚子熟了,几个人在摘柚子,笑语声、柚子香盈满山野,让寂静的田野变得热闹。一辆小车停在田埂上,后备箱敞开,似乎在等待一篓篓柚子的进入。
   几棵桔子树缀着些许金黄的桔子,一大筐刚采摘的桔子坐在路边的一个电动三轮车里,一个六十岁左右的妇人正准备驾车归家,一老者头发皆白,扛锄气定神闲地走来,妇人似乎和他很熟,赶紧捧起一把,塞在他的口袋里,乐呵呵地说:“来,尝尝,没打农药的。”老者剥开一个,打趣说“甜死个人”。妇人笑得脸上开了一朵大大的菊花。
   丰收的气息在四处乱窜,秋天的味道醇厚如茶。
  
   四
   不管往哪个方向走,我都在田野之间,这是一种美妙的感觉。我被农作物的气息、植物的气息殷勤地包裹,这是一种惬意的享受,一种愉悦的状态,心轻易抵达柔软,在城市坚硬的大地和高楼居住久了,我的心仿佛也变得坚硬,有衍变成冷漠的风险。所以,我惊喜于这份柔软的感觉,看一切生出缠绵之意,俯视一只丑陋的小虫子,都觉得它可爱;一片枯萎的菜叶我似闻到花的香气;聆听水沟里水的流动声,我仿佛感受到江河的力量。此时,我的胸怀如花蛤般打开,如泉水般的情怀缓缓注入,灌满全身,渗透灵魂,让我的思绪不再逼仄,不再专注于琐碎和柴米油盐,而是专注于思考,我思考这片土地的过去,——在洪荒时期,它曾是一片海洋,所有的生命都隐藏于海洋的底部,在大地的深处酝酿。经过漫长而又惊心动魄的演变,海洋褪去,泥土呈现,各种植物来此安家,动物们在此活跃,一片荒野被时光深情捧出。然后陆续有人来此开荒,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一代又一代,经过无数代人的辛勤付出,造就了今日的岩溪,造就了这片田野的丰饶和富足。
   浪漫想象尾随思考而来,——真想变成田野里的一棵树,一朵菊,有点阳光就灿烂,有点雨水就酣畅,悠闲地看看月光,数数星星,和蝴蝶嬉笑,和小虫子过家家,一棵树的生活也许单调,一朵花的生命也许短暂,但是活得简单,没有困顿,没有纠葛,无须为生活而操心,从这点上,做植物比做人强。
   我爱上这片田野,把这片田野在心里悄悄唤为“我的田野”,但是它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它只属于自己。
   当我遇见江山文学,我觉得自己的生命又多了一个田野,这是精神的田野,我感到自己如此的富足。文字组成这片田野里的风景,有自然山水的呈现,有生活的本真;有小桥流水的浅吟低唱,有大江东去的激越雄浑;有平淡的家常,有诗意的火花,这是一个滋养精神和灵魂的田野,是一个可以让心灵栖息的地方,会让人忘记人间烦忧,忘记红尘滚滚。漫步在这片田野中,我从不敢懈怠,我愉快地开垦出自己的一片小菜园,虽然逼仄,甚至简陋,但种植着我的童年、青春、故乡和梦想,我用心泉辛勤浇灌,我要让自己的菜园永不荒芜。
   从此我的身心在自然的田野和精神的田野中自在穿行,生活有了期许和意义,我无比的陶醉。
  

共 437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钟情于土地,就会以脚步丈量着每一寸田野。作者生活在繁华的都市,一直记得都市才是灵魂的归宿。乡愁常归岩溪,重新发现田野对自己的好。故乡的田野,有平常的粮蔬的收获,有乡亲亲人的味道。在作者心中,故乡就是那片可爱而干净的田野。这个秋天,秋愁又把作者唤回故乡的田野。不加修剪的三角梅,恣肆着。尽管没有谁为之作诗和歌吟,但它依然守着自己的土地。田野的水,充满了激情,带着梦想,寻找着归宿。谁滋养了花草,花草和田野有了相陪到老的意境。田野的桃花,不刻意摇曳,而是遗世独立的姿态。恬然的田野,在作者心中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启迪,似乎是一种约定,曾经的暂离,带不走作者的回归之心。慈济宫就是田野的人文存在,田野有了慈悲的信仰。石碑刻记着捐款人的名字,释放着人们对这片田野的温度。一座亭,一棵树,为什么守在田野,因为它们要衔接田野的古今。树下的石桌石凳,将田野人的生活陈放,面对田野,倾诉着心事,他们心中明白,田野什么都懂得。行走田野,更有感受,村庄可以消失,但田野还在。农人的田野可以规划,切成土地的糕点,开出田间小路,在路上检阅着田野的丰收景象。果树和菜蔬,是田野的奉献,只有懂得的人,才吃得出田野的厚重味道。秋菊不只是属于陶渊明,元稹,李清照。田野不会排斥某种花草树木,悉数尽收,无比包容。田野的人,是田野塑造了他们的性格,他们也如菊花一样发出醉人的微笑。故乡岩溪,是田野的典范,成就田野的经典的是无数人的付出,我爱田野,以上我可以冠名“我的田野”。江山文学,是作者遇到兵建设的心灵田野,文字乐园。一个人的诗意可以在远方,也可以放在田野。作者对田野有着朴素的理解,也有着诗意的表达。骨子里有爱,田野就有了温度,即使有冷风吹过,也是释放田野温度的方式。这篇散文的内容相当丰盈,将作者眼中田野的风物加工之后,搬到自己的田野,构筑了一处精神的田野。其实,想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田野,只是有的人在繁华里,忘记了自己曾经的田野,文章回答了什么才是意境敞亮的乡愁,田野就是。这样的乡愁,已经冲出了那间茅舍,那条小路,那片菜园。一个人心中装着田野,他的境界就是广袤的,装着田野就装下了田野呈现的诗。很欣赏作者笔下的风物,总是赋予细腻唯美的色彩,这源自热爱生活的态度。从行文看,作者一直也在寻找自己的那片精彩的田野,这样,文章的格局和意境不断扩大,给了我们充分而辽阔的审美享受。力荐乡愁佳作,让我们奔赴自己的那片田野吧!【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29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2-28 08:45:01
  我相信,这不能看作是对田野风景的偏爱。应该是作者的心需要一片大的田野来装下。作者笔下的田野很古朴,也很丰盈,邀来风景万千,让自己行走在田野,用精美的文字把田野装饰城画廊,这样的心情和特别的审美,真令人喜欢而向往。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遥握,问候冬安,2024年即将过去了,愿简柔老师在乙巳年心情更好,事业大成!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简柔        2024-12-28 15:35:21
  感谢怀才老师精彩编辑和鼓励。城市的大多数人都是从田野里走出,对田野的热爱是每个人骨子里的乡愁,是故乡的一次回归。我的心里装着大片田野,我期望把田野搬到我的窗前。一大早去了趟泉州,刚回,回复迟了见谅。祝福老师。
2 楼        文友:枫桦        2024-12-28 09:33:07
  来到南方,才知道三角梅是一大丛一大丛生长着的,而且非常的多。在南方田野里行走,多的是情趣!如老师所写的,那般精美!无限的壮美面前是容易培养心性的!行走在田野,释放天性,收获自然,怡然自得啊!
回复2 楼        文友:简柔        2024-12-28 15:37:40
  谢谢枫桦老师关注鼓励。三角梅在闽南很常见。在田野里行走,很自在的感觉,非常放松。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12-28 10:36:18
  这是一篇生长乡愁的田野,走进老师的田野,我就仿佛回到了故乡。老师用脚步,向田野倾诉内心的思绪,将生活的诗意写在了田野上。江山是老师的精神原野,在此,我们一起耕种收获。唯美的语言,深刻的感悟,读罢令人回味绵长,不忍掩卷。拜读学习老师佳作,顺祝冬日愉快,艳阳高照!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简柔        2024-12-28 15:39:20
  谢谢韩格老师关注鼓励。故乡有无边的田野,每次在别的地方看到田野,我都会想起故乡,所以喜欢田野,看到了感觉特别亲切。
4 楼        文友:吴孟友        2024-12-28 10:41:05
  一个在喧嚣的城市待久了之后,来到静谧的乡村,走进恬然的田野,心徒然安静下来,所有的烦恼随风而去。只有阳光,只有花香,只有新鲜的空气。我经历过,老师的文章引我共鸣。好文拜读学习,问好老师!祝冬祺!
回复4 楼        文友:简柔        2024-12-28 15:40:39
  谢谢吴老师关注鼓励。城市住久了,容易烦躁,有时到乡村走走,在田野走走,可以洗涤心灵。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12-28 12:42:34
  老师的这种感觉跟我的是何其相似!拆迁以前,我每次回家,必须要到小东山走走,看看水渠、花朵、蒿草,杂书、蜘蛛蚂蚁,这心就一下子打开了,舒缓了。可惜,自从搬迁后,故乡只剩下零零星星的土地,再也不见炊烟村庄,好在村民都在,都是熟悉的乡音。老师的文章总是那么深情曼妙,又带着淡淡的忧伤。我们有同样的心路,老师比我幸运,还能看到田野!祝老师万事顺意,冬暖笔丰!
回复5 楼        文友:简柔        2024-12-28 15:42:55
  谢谢湘莉老师关注鼓励。越来越多的乡村被城市占据,乡村的一切风物都很天然,很朴素,比城市的繁华又是一番味道,在田野走走,真的神清气爽。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4-12-28 18:54:04
  简柔无比钟情于田野,因长期居于城市混凝土中,尾气、噪音、工作的琐碎等令人压抑,于是利用假日毫不犹豫地奔向田野,扑向混合着泥土气息的庄稼、树木、菜蔬,还有若隐若现的身影,那是一幅幅曼妙动人的画卷,是令人身心俱醉的自然风景画!好文,想象丰盛,情真意切,笔法精粹,有诗的节奏,有小桥流水的明媚,有清新脱俗的表达!盛赞才思,问候简柔,冬祺如意!
回复6 楼        文友:简柔        2024-12-28 19:56:34
  城市的气息有时令我烦躁,我喜欢静,可能是因为城市的闹,所以向往着田野的静。以前在九宫山太静,又渴望城市的闹,我就是这样的莫名其妙,得不到的就惦记。谢谢莲香关注鼓励。
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12-28 19:38:10
  和简柔老师有着同样的爱好,我回老家,喜欢去田野走一走,没有时间就在旧村的街道走一走,看一看,满眼都是变化。乡愁,不是让我们给村子捐款多少,而是那份感情对我们的温柔。丈量曾经走过的田野,知道自己从哪来。真的是这样。受得住薄地三分,可抵繁华三千。这种看似是大话,但的确发人深省。祝简柔老师愉快,经常会故乡走一走。
怀才抱器
回复7 楼        文友:简柔        2024-12-28 20:01:09
  怀才老师所言甚是,乡愁,和捐款无关,而是可以柔软人心。行走在岩溪的田野,有回到故乡的感觉。田野的自然清新可以舒缓人紧张的情绪,释放一下内心的疲敝。故乡的田野都荒了。再谢怀才老师留墨。
8 楼        文友:石叶六        2024-12-28 19:39:19
  家乡的田野真美,“一只小丑陋的小虫子”都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韵味与灵动,那一棵棵芭乐树,芦柑树,柚子树,想着秋收散发的果香,让在北方的我很是垂涎,特喜欢芭乐独有的味道。老师在自然与精神的田野里播撒创意,异彩纷呈!拜读学习美文,祝老师冬安,开心快乐!
回复8 楼        文友:简柔        2024-12-28 20:05:32
  北方的田野秋天如油画,如今该是白茫茫的吧。闽南的田野秋的感觉淡淡的,冬天也没有雪。老师喜欢芭乐,我倒是吃得少,不是很爱吃。走在田野里,性子似乎变得柔和些。谢谢石叶老师关注鼓励。
9 楼        文友:佳华        2024-12-28 23:57:32
  非常优美的文字,如行云流水,如田园牧歌。田野是一片静土,足以抚慰人心。田野是一个港湾,足以停泊心灵。
回复9 楼        文友:简柔        2024-12-29 10:47:37
  谢谢佳华老师鼓励。是的 ,在这个纷扰的人世,田野,是一个可以安抚心灵的净土。
10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12-29 21:42:47
  五楼是我的留言,忘了退出来了,估计您看得莫名其妙吧,哈哈!
回复10 楼        文友:简柔        2024-12-30 09:28:46
  哈哈,谢谢天方老师关注鼓励。天方老师奔波于商场,想必有更多的压力。在北京大概是更难看到田野了。没有炊烟村庄的乡村感觉没有味道了。到田野走走,与自然相拥,心境会打开。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