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岁月】情深意长王石凹(散文)

精品 【金文`岁月】情深意长王石凹(散文)


作者:王金启 举人,368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0发表时间:2024-12-29 12:55:13

在连绵的群山怀抱里,有一座煤城小镇,就是王石凹煤矿。
   王石凹(wà)煤矿位于陕西渭北高原群山之中,从铜川市向东,沿着山路蜿蜒而上大约三十里的一座山里。爬上一座巨大的山坡之后,越过君台岭,这时候从车窗向外看,远远便能望见那王石凹煤矿各种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建筑,横七竖八爬满了山上山下,王石凹煤矿遗址依然屹立在天地之间,恰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守望着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王石凹煤矿的楼房爬满了岁月的痕迹,那斑驳的锈迹像是它征战时光的勋章,默默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艰辛。曾经,这里是热闹非凡的工业战场,每日里,机器的轰鸣声交织着矿工们爽朗的笑声与豪迈的呼喊,奏响一曲曲雄浑而激昂的劳动乐章。当年的王石凹煤矿,曾经源源不断地承载着矿工们的希望与梦想。他们头戴矿灯,身着厚重的工作服,怀揣着对生活的炽热向往,毅然决然地踏入那黑暗深邃的地下世界,仿佛一群无畏的勇士奔赴没有硝烟的战场。站在高处向下俯瞰,王石凹煤矿就是一个巨大的聚宝盆。如今,几代人都渐行渐远,王石凹煤矿早已经停产,只留下王石凹煤矿遗址供人们观赏。王石凹煤矿的兴起与衰落,就像文章中的标点符号,曾经有过很多感叹号,而如今只剩下了说不尽的省略号。
   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到了王石凹的马车点那个山坡,就算正式进入了王石凹煤矿居民区。王石凹煤矿的居民区分几大块,山上分东山、西山、南山、北山,山下分马车店、三矿、汽车库等地方。当年很多矿工由于没有房子居住,就沿着山坡,挖窑洞、建简易牛毛毡房,其中最著名的地方就是在市场山下的虞城沟,那里住着一批河南虞城人。路旁那一排排整齐而略显陈旧的矿工宿舍映入眼帘。这些宿舍,多是砖石结构的平房,墙壁被岁月侵蚀得有些发黄,屋顶的瓦片也在风雨的雕琢下略显残缺。然而,就是这些看似普通甚至简陋的房屋,却承载了一代又一代矿工家庭的欢声笑语、悲欢离合。每一间屋子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历史容器,装满了矿工们辛勤劳作后的疲惫与欣慰,妻子们等待丈夫归来的焦急与温柔,孩子们在狭小空间里嬉戏玩耍的天真与烂漫。屋前的小院,曾经被矿工家属们精心打理,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蔬菜。夏日的傍晚,一家人围坐在小院里,伴着微风,闻着花香与菜香,分享着一天的趣事,那温馨的场景,如同矿区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点亮了平凡生活的诗意。
   在王石凹煤矿的岁月长河中,矿工们的生活无疑是一部充满酸甜苦辣的传奇史诗。他们的工作环境艰苦卓绝,每一次下井都如同踏入鬼门关。狭窄的巷道里,阴暗潮湿,弥漫着煤尘的气息,头顶上的岩石仿佛随时都会压下来,让人喘不过气来。然而,面对如此恶劣的条件,矿工们从未有过丝毫退缩与畏惧。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黑暗中挖掘着光明,在艰苦中坚守着信念。
   有很多老矿工,王石凹煤矿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年轻时,他们满怀豪情地来到这里,在这里打拼,追求梦想。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把无数的煤炭挖掘出来,运往全国各地,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获奖台上,没有他们的身影;纪念碑上,没有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追求,他们的奋斗精神,却永远激励后人。
   除了矿工们的拼搏奋斗,王石凹煤矿的家属们也同样令人敬佩。她们默默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用柔弱的肩膀为矿工们撑起一片温暖的港湾。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洒遍矿区,家属们便早早起床,为丈夫准备好热气腾腾的饭菜,目送他们奔赴井下。白天,她们洗衣做饭、照顾孩子、打理家务,还要参加矿区组织的各种义务劳动。到了傍晚,她们又会守在井口,焦急而又期待地等待着丈夫平安归来。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她们心中充满了担忧与牵挂,但眼神中却始终透着坚定与温柔。她们是煤矿背后的英雄,是矿工们心灵的慰藉,她们的付出与奉献,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王石凹煤矿这片干涸而又充满希望的土地。
   矿区有一座略显沧桑的职工俱乐部。这座俱乐部,曾经是王石凹煤矿的文化殿堂,是矿工们心灵的栖息地。它的建筑风格带着浓厚的时代烙印,外观朴实而庄重。走进俱乐部内部,宽敞的大厅里摆放着一排排整齐的座椅,舞台虽不大,却见证了无数精彩的瞬间。曾经,这里每逢节假日都会举办盛大的文艺演出,矿工们自编自演的歌舞、小品、相声等节目精彩纷呈。那些平日里在矿井下辛勤劳作的粗糙双手,在舞台上却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舞动出灵动的身姿,他们用最真挚的情感和最质朴的表演,抒发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煤矿的深情。舞台下,观众们的掌声、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与烦恼都被抛诸脑后,整个矿区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
   王石凹煤矿曾经有两个职工图书馆,一个在山上一个在山下,八十年代的时候,这两个图书馆曾经有很多书,为传播文化丰富职工业余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今都没有了,很多人为了生活已经远在他乡,很多书籍已经被当作破烂处理掉了。每次想起王石凹图书馆,我都是非常痛心的。当一个地方都被金钱和权力所占有的时候,文化根本一文不值。当文化差不多被毁灭的时候,也就是一个地方衰落的开始。原来的森林不见了,曾经繁荣的矿区不见了,当年那种艰苦奋斗互相帮助的热情没有了,有点门路有点实力的人大都离开了王石凹煤矿,走向了远方。但王石凹煤矿矿区依然要继续,这里的老弱病残依然要生活。不知道将来的王石凹生活区如何发展,我内心一点也不乐观。
   在王石凹煤矿曾经是聚宝盆的时候,他们只知道挖掘、开采、透支,是否有人想到过这里的未来?我之所以特别怀念王石凹煤矿,是因为王石凹煤矿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的父亲王存善在这里奋斗了一生,他从十三岁开始离开河南老家参加了支边大军,先后在青海甘肃工作,十七岁父亲就来到了王石凹煤矿,先后在王石凹煤矿维修区工作了三十五年,就在父亲即将退休的时候,为了抢救一个年轻人的生命,父亲却因为工伤事故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因为父亲的离去,我的母亲、我的全家人遭遇了从天而降的残酷打击,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痛断肝肠的痛苦。在王石凹煤矿,我相信像我家这样遭遇的家庭至少有几百家。每次想起王石凹煤矿,我是满怀痛心,既难以忘记父母的恩典,又刻骨铭心父亲的失去生命。当年的父亲,是一个多么努力多么乐观的人啊,他在王石凹煤矿奋斗了一生,最终也难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父亲去世了,我们只有眼泪;母亲去世了,我们只有眼泪。但在我们心里,父母亲才是在王石凹煤矿最伟大最值得纪念的人。
   多少次,我从梦里哭醒过来,眼泪止不住地涌流,是因为我对王石凹煤矿怀有非常复杂的感情。我之所以无限怀念王石凹,是因为我无限怀念父母亲的亲情,怀念父母亲那一代人。
   随着时代的变迁,王石凹煤矿的开采逐渐走向衰落。曾经热闹非凡的矿区渐渐变得冷清寂静,机器的轰鸣声不再,井口也不再有矿工们忙碌的身影。然而,王石凹煤矿并没有因此而被人们遗忘。相反,它以一种全新的姿态走进了人们的记忆深处,成为了人们心中永恒的精神家园。
   如今,王石凹煤矿被开发成了工业遗址公园,那些废弃的井架、厂房、宿舍等都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井架被重新修缮,在灯光的映照下,宛如一件巨大的艺术品,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厂房被改造成了煤矿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各种各样的煤矿开采工具、历史照片、矿工生活用品等,生动地展现了王石凹煤矿的发展历程和矿工们的生活风貌。游客们穿梭其中,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宿舍区则保留了部分原貌,让人们能够近距离地触摸到曾经的生活气息。
   在这片工业遗址公园里,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摄影爱好者们纷纷前来,用镜头捕捉那些充满历史韵味的画面;文学创作者们在这里寻找灵感,用文字书写王石凹煤矿的传奇故事;艺术家们以煤矿为主题进行创作,绘画、雕塑等作品琳琅满目,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领略到王石凹煤矿的独特魅力。每逢节假日,许多曾经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的人们都会带着家人回到这里,他们漫步在熟悉的小道上,指着那些曾经无比熟悉的建筑和场景,给孩子们讲述着过去的点点滴滴。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眷恋;脸上洋溢着笑容,那是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与自豪。
   王石凹煤矿,你是一部写满故事的史书,每一页都浸透着矿工们的血汗与泪水,每一行都铭刻着家属们的奉献与付出;你是一首悠扬动听的老歌,旋律中回荡着机器的轰鸣、矿工的欢笑与家属的呼唤;你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描绘着矿区的繁荣与衰败、奋斗与希望。你的情深意长,如同那地下的煤炭,虽历经岁月的沉淀,却依然炽热燃烧,温暖着每一个与你有缘相逢的人的心窝。无论时光如何流转,你都将永远屹立在铜川这片土地上,成为人们心中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激励着后人勇往直前,去追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梦想与荣光。

共 350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以王石凹煤矿为核心,细腻而深刻地描绘了它的兴衰历程,以及与之紧密相连的人情冷暖、时代变迁,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1. 情感真挚深沉:作者对王石凹煤矿的怀念和对父母的深情贯穿全文,令人动容,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作者内心复杂而真挚的情感。2. 描述细致生动:对王石凹煤矿的过去,包括地理环境、建筑风貌、矿工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描写十分细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如“王石凹煤矿的楼房爬满了岁月的痕迹,那斑驳的锈迹像是它征战时光的勋章”等语句,生动形象。3. 主题有深度:不仅展现了煤矿的兴衰,还探讨了煤矿发展过程中的得与失,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4. 结构清晰:以煤矿的过去、现在为线索,从煤矿的繁荣写到衰落,再到如今成为工业遗址公园,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总的来说,这篇散文情感真挚,笔触细腻,以王石凹煤矿为载体,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一篇充满感染力和深度的佳作。它让我们在了解王石凹煤矿的同时,也对历史、人性、文化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力荐阅读,申请获精!【金文编辑:东夷三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1231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4-12-29 12:56:21
  欢迎各位老师品读!
2 楼        文友:汤文来        2024-12-29 12:58:15
  生动形象,欣赏了
回复2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2-29 16:14:37
  谢谢老师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2-29 16:14:17
  感谢东夷三子老师,致敬老师
4 楼        文友:云的故乡        2024-12-29 19:12:16
  感情真挚,文笔娴熟,读着老师的文章,不由得想起了《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
回复4 楼        文友:王金启        2024-12-30 07:49:00
  致敬老师,向您学习
5 楼        文友:婉影        2025-01-01 15:35:34
  情深意长,耐人寻味,欣赏佳作!敬茶!
回复5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1-01 19:13:34
  致敬老师,祝福愉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