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 ·爱心】安山寻古,心履幽径(散文)
在尘世的喧嚣纷扰中久居,心灵好似困于樊笼的飞鸟,迫切渴望一方静谧之地,能让疲惫的灵魂得以栖息。听闻新昌的安山古道,承载着岁月的斑驳与自然的馈赠,隐匿在时光深处。怀揣对未知的憧憬与对宁静的向往,我毅然踏上了探寻安山古道的旅程。
初临古道入口,便被那连绵起伏的青山所震撼。它们好似大地蜿蜒的脊梁,以一种雄浑而磅礴的气势,在天际勾勒出优美而壮观的轮廓。山峦一座连着一座,有的如巨龙卧伏,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有的似巨人屹立,顶天立地,彰显着无尽的威严与力量。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为那葱茏的山林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叶片在微风中闪烁着细碎的光芒,仿佛是无数颗璀璨的星辰在林间跳跃,如梦如幻,美不胜收。而那被称作“十里天梯”的古道石阶,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从山脚缓缓地延伸至山林深处,它静静地躺在那里,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历经了千年磨砺的青石板,承载着无数前人的足迹,那或深或浅的脚印,犹如一部部生动的史书,记录着历史的沧桑变迁。当指尖轻轻划过石板的纹理,仿佛能触摸到岁月的温度,感受到那曾经的繁华与落寞,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沿着古道前行,一座建于1928年的金锁桥横跨在潺潺溪水之上。溪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映照下波光粼粼,如同一条流动的银河,闪烁着迷人的光彩。桥身的石块虽历经了风雨的洗礼,却依旧坚固如初,它们紧紧地相依相偎,共同支撑着这座古老的桥梁。桥墩上的石狮子,虽其纹路因岁月的侵蚀而变得模糊不清,但那威严的姿态却依旧不减当年,它们就像忠诚的卫士,默默地守护着古道的岁月记忆。遥想当年,古人建造这座桥时,除了为了交通的便利,更是赋予了它锁住财富的美好寓意,期盼着此地的人们能够生活富足、财运亨通。站在桥上,俯瞰着那潺潺流淌的溪水,思绪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看到了古人在此劳作和生活的场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先人的敬仰之情。
过了金锁桥,便能看到那曾倾颓荒废、后于2018年重建的护国庵。它是由从天台迁至安山村的富商捐资建成的,在那漫长的岁月里,一直是过往村民的歇脚处。踏入庵内,一股古朴宁静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顿感身心舒畅。院内的香炉中青烟升腾,那淡淡的檀香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墙壁上的壁画虽经过修复后色彩鲜亮,但仍保留着岁月的痕迹,那边角的斑驳之处,难掩当年画师精湛的技艺。画中人物栩栩如生,仿佛要从墙壁上走下来一般,他们或站或坐,或行或止,似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如今的庵堂焕然一新,却又不失那份古朴宁静,让人不禁遐想当年旅人们在此歇脚时,谈论家常、分享见闻的温馨场景,那是一种怎样的惬意与自在啊。
行至山腰,安山村依山而现。这座始建于北宋天禧年间的古村落,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踏入村子,仿佛瞬间穿越回了那个古老的年代,时间在这里仿佛凝固了一般。民居沿山势错落而建,青石台阶上下贯通着家家户户,那台阶经过岁月的打磨,变得光滑无比,每一级都承载着村民们生活的印记,记录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村前的群山如黛,云雾缭绕,那独特的地形与错落有致的建筑相得益彰,“江南小重庆”的美誉可谓名副其实。这里还流传着“十里天梯红军行”的佳话,当年红军战士们曾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为这座村子增添了一抹红色的历史光辉,让这片土地更具传奇色彩。漫步在村中,仿佛能看到当年红军战士们矫健身姿,听到他们那坚定有力的脚步声,心中涌起一股对革命先辈们的崇敬之情。
离开安山村继续前行,没过多久,小泉溪村便出现在眼前,它展现着原始的乡村风貌,宛如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村民们聚族而居,世代在这里耕作,屋舍间弥漫着古朴的生活气息。田埂上嫩绿的禾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一群穿着绿衣的小精灵在翩翩起舞。错落有致的农舍白墙黑瓦,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格外质朴,它们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炊烟从烟囱中缓缓升起,袅袅娜娜地融入蓝天白云之中,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田间的老农们辛勤地劳作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待,那是一种最纯粹、最真挚的情感。孩子们在田野里嬉笑玩耍,他们那清脆的笑声在宁静的土地上回荡,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临近山顶,一棵700年树龄的苦槠树映入眼帘,它枝繁叶茂,需好几人才能环抱。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宛如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见证着古道的历史变迁,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粗壮的枝干向四周伸展着,像是是在拥抱着这片天地,树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是在诉说着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树皮上的沟壑纵横交错,记录着岁月的痕迹,每一道都似一部等待解读的史书,蕴含着无尽的历史文化信息。站在树下,仰望着它那高大挺拔的身姿,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感叹着生命的顽强与伟大。
古道沿线,那历经风雨侵蚀的碑刻随处可见。它们或立在路旁,或嵌在石壁之中,虽字迹模糊,但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这些碑刻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它们犹如一位位沉默的历史证人,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有的碑刻记载着当地的重大事件,如抵御外敌入侵的英勇事迹,让后人能够感受到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爱国情怀;有的碑刻赞誉着某位名人,或许他曾在此留下过感人的诗篇,或许他曾为百姓做过诸多善事,他的品德功绩被后人铭记于心;还有的碑刻表彰着捐资修路者,他们的善举让古道得以畅通无阻,他们的名字和事迹也随着这些碑刻流传千古。当指尖轻轻触摸着碑刻上那模糊的字迹时,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历史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感受到那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登上山顶,极目远眺,连绵的群山尽收眼底,那浩瀚无垠的云海在脚下翻腾。远处的山峦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让人陶醉其中。我张开双臂,尽情地呼吸着山顶那清新的空气,其中夹杂着泥土的芬芳与青草的气息,那是一种大自然独有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在这广袤的天地间,人显得如此渺小,而大自然的伟大却尽显无遗。站在山顶,我感受到了自己与天地的紧密相连,心中满是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激之情。
下山途中,夕阳洒下金辉,为山林披上一层橙红的霞衣。整个山林仿佛被笼罩在一片璀璨的光芒之中。山林中的鸟儿归巢,它们的歌声在山谷中回荡,时而清脆婉转,时而悠扬嘹亮,为这宁静的山林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我沿着古道缓缓而下,心潮起伏。这安山古道,不单单是连接古今的交通要道,更是一座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宝库。它见证了岁月的更迭、无数人的悲欢离合,它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在古道上的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令人心旌摇曳。
走出古道,回首望去,那蜿蜒的古道在暮色中更显古朴神秘。夜幕降临,远处的村庄亮起了灯火,那星星点点的灯光在夜空中闪烁,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安山古道之行,让我在自然的怀抱中寻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也让我对历史与文化有了更深的领悟。安山古道,它不只是脚下的路,更是历史与自然交织的脉络。每一块石板、每一座桥庵、每一棵古树,都凝聚着岁月的深情与智慧。它让我明白,在这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应当适时停下脚步,去古老的遗迹中触摸历史的温度,在自然的胜景里感知生命的奇迹。唯有如此,方能在这喧嚣的尘世中,寻得自己心中的安宁与本真。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