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奶奶的爱,我的“新”滋味(记叙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年的热闹在王安石的诗里欢腾,新岁将至,旧年的回忆纷至沓来。过去这一年,有件事似暖流,淌过心间,暖了寒冬,让我品出别样“新”意。
打我记事儿起,家里的晚饭就被奶奶“承包”。奶奶的厨艺像被岁月定格,总是那几盘家常菜,调料也翻不出新花样。起初,饭菜虽算不上佳肴,但也能填饱肚子。可日子久了,味蕾开始“抗议”,哪怕饭菜可口,反复吃也没了兴致,中午在学校吃饭时,我就开始为晚上的饭菜发愁,眉头不自觉地拧成麻花。每到饭点,望着桌上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饭菜,我就像霜打的茄子,筷子都懒得动。这时,奶奶总会念叨:“乖孩子,可不能浪费粮食,这都是奶奶的心血,多少吃点。”我虽不情愿,但也只能硬着头皮往嘴里塞。
有一天,奶奶身体抱恙,躺在床上虚弱地喘息。我着急忙慌地跑去照顾,又是端水又是拿药,心里满是担忧。可没一会儿,我的心思就飘到了晚饭上:奶奶病了,谁来做饭呢?正发愁时,妈妈贴心地给我点了外卖。外卖一到,香气扑鼻,我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颐,那味道,简直妙不可言。
第二天,奶奶病情稍有好转,就挣扎着要下床做饭。我赶忙跑过去扶住她,心疼地说:“奶奶,您身体还没好,咱今天吃外卖吧,您歇着。”奶奶却轻轻推开我,拿起围裙,蹒跚着走向厨房,边开门边说:“外卖多贵呀,咱家过日子得省着点,在家做饭便宜,省下的钱能给你买不少好东西呢。”我无奈地站在原地,看着奶奶的背影,心里嘀咕:唉,看来今晚又要吃“老一套”了,奶奶这厨艺啥时候能进步呢?
然而,不知从哪天起,奇迹发生了!餐桌上悄然出现了可乐鸡翅、红烧萝卜、扬州干丝……我惊讶得眼睛瞪得像铜铃,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这还是奶奶做的饭吗?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好吃!
又一天,我在书架上发现了几本崭新的菜谱,调料架上也多了几个陌生的瓶子。妈妈看到我一脸疑惑,笑着摸摸我的头说:“傻孩子,你奶奶为了让你吃得开心,天天捧着菜谱研究,学做菜可上心了,比你学习还认真呢!你呀,以前就知道挑三拣四,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听了妈妈的话,我的脸“唰”地一下红了,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股脑涌上心头。想起以前对奶奶厨艺的嫌弃,对奶奶辛苦付出的漠视,愧疚的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
从那以后,每一顿奶奶做的饭,我都吃得格外香甜。这不仅仅是饭菜的味道变了,更是我内心的感受焕然一新。曾经对奶奶的不理解和抱怨,如今都化作了浓浓的爱与感恩。妈妈说,这是我长大懂事的标志。
是啊,当我真正懂得奶奶深沉的爱时,我仿佛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个全新的我。这份爱,如同冬日暖阳,温暖着我成长的每一步,让我在未来的日子里,也懂得用爱去回馈,去珍惜身边的一切。、
作者:上海青浦区崧文小学五年级崔吕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