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星】遇见老王(散文)
光标在屏幕上一闪一闪地跳跃,我呆呆坐在桌前,任思绪纷飞。
妻子阿凤走过来,见我闷闷的样子,笑着说:“可以写一下那个老王啊?”
“老王?是给我们装修的老王吗?你怎么……”
不想,我的话尚未出口,一个熟悉的身影便蓦然闪现在我眼前,心头顿觉一阵温暖,这温暖迅速在体内不可遏制地升腾开来,仿佛有一双温情的手,在这凛凛冬日,为我推开了一扇向阳的小窗,让阳光陡地照射进来,先是很小的一缕微芒,后汇成很大的一束,最终让我周身披满了阳光。想念你,闪着温暖之光的老王!
初识老王,是在秋日的一个午后。
随着一阵“叮咚”的门铃声,我打开房门,装修公司的李经理带着两位师傅,出现在眼前。就在三天前,我和妻子终于痛下决心,要将现在居住的房子局部整修,于是在网上约了一个外地的装修队伍。为啥?因为局部装修,活少,细碎,利润小,但需要的工种多,又窝工不划算,本地着实没人愿意接手。我心想,如果有外地队伍在此施工,施工间隙揽派人手干这活儿,或许能行。恰巧,在网上联系到市里来的李经理,竟一拍即合。
李经理安排师傅们将物料和器具运上楼,留下一位师傅全权负责这活,便抽身离开。
“一个人能行吗?”我迟疑着打量起眼前的这位师傅。中等精瘦的身材,方正黝黑的脸膛,深邃的眼睛散发着温情的光芒,一身蓝色老旧的工作服,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白浆。显然,他刚从工地赶来。
他木讷地向我伸出双手,想握住,但又立即缩了回去,憨憨地笑着:“叫我老王就好!”踌躇间,粗糙的双手搓在一起,指间隆起的老茧泛着灼灼的红光。
我忙握住他紧张搓动的手,说:“那就辛苦你了,老王!”我觉得,面对有着这样一双手的老王,毋庸多说,一切怀疑似乎都是多余的。
接下来近半个月的日子里,老王便紧张忙碌了起来。每天清晨,他披着朝霞如约而来,下午走时,驮着余辉匆匆而去,有时接到李经理的急电,便又风一样赶到主工地去,犹如一位追赶时间的行者,风风火火奔波在驻地与我的居所之间。
由于局部装修让老王行动受限,我们晚上还要住在这里,这给老王的施工又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他从没一句抱怨,一直默默地干着,给屋顶补白时,先轻轻用剃刀将局部的污迹刮去,再附上一层绷带,然后一遍又一遍,五天内间或刷了三遍,那神情,好似在给伤员细心包扎着沥血的伤口,精心护理着,直到恢复得完好如初。我站在旁边看着,忍不住拍手叫好,不由自主打开了话匣子,和老王师傅天南海北攀谈起来。
“老王,您的手艺真好!”
“还好还好,这活急不得,不能只讲速度的。”自豪感一下子写在他脸上。
“我想,您一定是你们队里的多面手?”
“也算吧,自十六岁出来学木工,在外闯荡已有三十六年,干过所有的工种,这也是李经理安排我干这个活的原因,省人力不窝工。老板待我不错,疫情期间也给我发着工资养家呢。你这活没人愿意干,但不会全活肯定干不了。老板让我干,我要对得住你。”
我生平第一次听到工人在背后满口说着老板的好,这不禁让我对他肃然起敬。老王的内心也是蛮柔软的呢,总是念着人家对他的好。老王说喜欢这份工作,看到房主满意的神情,内心也是一片欢喜。
“你们晚上住哪?”我随口问。
“工地上,”他用手指着刷浆时用的铁架上平铺的木板,笑眯眯地说:“就睡那上面。”
我一下子愣在那里:铁架上,高低两层的横栏,并排错落摆放着稍宽于一肩的木板,天!那上面即使铺上再厚的铺盖,睡觉时也不能自由屈伸转动,这怎能安然入睡?又怎能让他第二天又像打了鸡血一样爬起身来,全然忘掉浑身的酸痛?我的喉咙顷刻被一团软软的东西堵住,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话来,我伸手去揉眼睛,眼前却早已蒙上了一层薄雾,我深深地沦陷在莫名的感动中,久久不能自拔。
该是心怀怎样过人的坚忍,方能支撑着老王从容面对难熬的漫漫长夜?
自此,被感动击中的我,会在每天早晨和下午,为老王提前泡好一壶花茶,再放入十数颗冰糖,让他在休憩时,汲取一点点温暖的甜,享受一下片刻的轻松时光。
休憩时,老王也会盯着手机看,脸上挂满了笑意。我以为他在看流量视频,一次从他身边经过,不经意的一瞥,哦,原来老王在看照片,全家福,孙子的近照,以及儿女、老伴的照片,一遍,一遍,又一遍。我的疑惑瞬间便有了答案:是爱和责任啊,对亲人的爱与思念,在强力支撑着他,这世间哪里还有比爱更神奇的力量?
一转眼,到中秋节到了,老王边干活边破天荒哼起了小曲儿。我打趣逗他:“是不是今天可以回家和嫂子团聚了?”他便羞赧地红了脸:“是呢,是呢。下午三点就可以回家了,老婆准备好了各种鱼虾蔬菜,等我下厨做团圆饭呢,每年中秋儿孙满堂,围桌赏月才是幸福的事呢。”老王嘴角流出的笑意,挂了整整一个上午。
可天有不测风云。临近中午,李经理火急火燎地赶过来,对老王说:“本来下午三点就可以回程,该死的资料员把主工程进度照片发在工作群里,老板看到,要求我们今天务必打好水泥地。这活,干一晚上都干不完啊,这突发状况,估计要让中秋团圆饭泡汤了。”说完自顾自蹲在那儿一直骂娘。
老王一定也会失望至极吧,我偷偷向老王看去,想像着他的好情绪瞬间跌入谷底的样子。可出乎意料的是,老王却蹲在李经理身边,心平气和地说:“资料员也没错。老板也不容易,对咱也不薄,估计是进度催得紧呢。咱们还是抓紧干活吧。”然后拉起李经理匆匆下了楼,跨上电动车飞也似的远去了。
我站在窗前,看着老王蜷伏在李经理身后,精瘦的背影宛如趴在墙头陈年的蝉蜕。我突然眼眶一阵发热,眼前竟幻化出另一番景象:路灯下,妻子扯着小孙在巷口等待的身影,屋内儿女望着时钟焦灼的神情,还有,还有……可,那远去的身影,他真的能如愿回程吗?
我收拢目光,双手抚过窗台面,碰到了一个小木块,上面竟然写着四行数字:第一行530第二行630第三行731第四行831。这是啥?不像是量的尺寸呢,像是?一阵冥思苦想之后,我大胆猜测:莫非这是老王四个月的工作天数?倘若是的话,那么四个月来,他就仅在家休了一天。在如此的境况下,他怎能那么平和地接受老板下午赶工的要求?我的心头又划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我竟有些按捺不住,想要急切地见到老王。
次日,比平时稍晚一些,老王跨进门来时,浑身带着一路风尘仆仆,不消问,便知道他已赶了很久的路。
“老王,昨天回去了吗?”我问他。
“回了,昨天的活干了一半,物料不足了,大中秋节的,没处淘换物料,老板就让我们回了家。到家晚上八点,也不晚呢。嘿嘿!”又是一阵憨憨地笑,嘴角却透出丝毫掩饰不住的甜。
“孩子们没有埋怨你回去晚吗?”
“没,一家人能坐在一起,比啥都强。儿子的快递干出了名堂,女儿的小吃店也日渐红火,孙子捧出好多张奖状。十五的月亮真圆,真亮呢。”
我眼前的老王,似乎还沉浸在团圆的幸福里:“和儿女们聚在一起说话的时间还是少啊,还好,早上五点钟,出嫁的女儿约上儿子,开车送我到市里和大家汇合,一路上说了一个多小的话呢。我知足了,儿女们都心里念着我呢。”
再看时,老王的眼睛里已是一汪晶莹,他极易满足。
我突然想起了什么,忙问老王那个小木板写的是啥?老王说,自己小时家贫,没学得什么文化,也不知道怎么表达,长年在外,还是心生很多牵挂,一旦闷了,就看看照片,也会不由自主盘算着离家的日子,有时就用划线的笔随手写在了小木板上,真让你见笑了。
我的脸一下子僵住了。我的猜测显然得到了证实。但,这两者的含义却又是那么不同。我想到的是一行行冰冷的数字,而老王写下的,却是深埋心底岩浆般暖暖的爱啊。这爱,卑微而又平凡,却足以透彻心扉。
我想,这平凡的爱,纵然远隔时空,但那又何妨呢?爱的深了,爱得久了,纵然只是一缕微光,也会汇成一束,一片,一汪,甚至是光的海洋。
广场上,狂欢的人们放起了焰火,无垠的星空弥漫着无尽的爱和希望。老王,在这跨年之夜,你身在哪里?是又忙碌于工地,还是又一次辗转奔赴在归家团圆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