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留得宝地待风景(散文)
很喜欢一句话:你若决定前行,全世界都将成为风景。而这个句子,总觉得无法解释风景的形成。我想到一个地方的前世今生,有了一点收获:你若留出一个空间,风景也会迤逦而来。
一
山东半岛的尖尖儿上有一个岛叫石岛,石岛是很大的镇,小小的城。它的土地堪称寸土寸金。城区只南北两条马路,也不宽,马路间距也是四五十米。
来过石岛的人说,选一块石岛的石头坐下都是幸运。不是少石头,而是说任何一块石头都可能是风景石。
清代一个诗人写石岛——“蛮逐日中市,牛耕屋上田”。这诗句我得做点解释。“蛮逐”,是强烈地追逐太阳,日中时,石岛西山就收去了日光。百姓的石屋都建在赤山石岛山的峭坡上,牛耕指甲大的一块田,仿佛是在屋顶上悬着。守着山,不肯放弃对山田的耕耘。因为这是他们的饮食生活的风景。
是宝地,永远不会失去价值,这样的诗句,已经成为石岛人的生活骄傲。
随着改革开放,石岛在北扩,但石岛湾之北的一条金沙滩岸,就是不舍得造屋盖楼,硬是给留下了,这个地方东西长十里,石岛人借用古诗词形容——春风十里不如你。有个土名叫“北流”。
留着干什么?留得宝地待风景。这里曾经是北流口,是风水宝地。在规划上,石岛人不肯轻易在沙滩上盖上一幢楼。为了石岛旅游业的发展,20几年前在北流沙滩最东建起了“赤山海景丽呈大酒店”,建设初衷是为了满足游客“醉卧沙滩观日出”,变成了“醉卧客房近日出”。也满足着那些浪漫的游者“枕涛而眠”的愿望。
我是本地人,不舍得钱进去住上一晚。我曾观光那里的客房。落地大窗,低头看海,尽在咫尺,仿佛可以持一只瓢伸手可挹海水,向东南的窗子,无论哪个季节,都有温柔的海风越窗入怀,不必担心冬天,似乎寒风到了这里马上被加温,一样可以让人想伸手抓一把。我想,朝阳若出海面,一定是照顾到每个房间,一道红霞铺在海面上,直接跟临窗的人相近相亲,只是,窗前的人只能看到自己的那一缕。“一道‘朝’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的黄昏诗句改一个字放在这里就合适。至于,能否看见“锦鳞游泳”,那就看运气了。当然,看到鱼儿在海面蹦跳撒欢,那是大概率。给海加上装饰,是多余的,海阔天空,永远是最美的意境。
而享受“枕涛而眠”,要看一个人的睡眠质量了,一般地说,彻夜不眠是常态。石岛人是把最美的风景留给了远来的客,让来客带走“看海上日出”、“枕着波涛睡觉”的别样体验。“丽呈”,就是美美地献上的意思,若住一晚,可能就是最具人生仪式感的一晚,能够排在“洞房花烛夜”之后的美满。
二
若站在北流黄金海岸,也可以饱览山海形胜。如果是温润的季节,可以脱了鞋子,手提着,孤独地走着,做一个随浪而行的“浪人”,将自己放进风景里。北流,给每个人的浪漫留足了空间和风景。
一侧是凤凰湖,围湖的是高楼大厦,层叠拥挤着都向湖而投影。若想长住此,可买下湖景房一个单元,凤凰湖分好几个区,80%的住户都是外地人,都是对湖海风景贪婪的人。有的住户是候鸟型,尤其是在冬季,不能不来,因为西伯利亚的大天鹅来了。与美好相伴,用不着拟写几个挑逗人心的口号,大天鹅就是广告词。有些风景是金钱买不到的,属于邂逅,在于遇见,是一种巧合。
向南看,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休渔时节,那里可是千帆拥挤,一湾画舫。这里有“渔人码头”,小海鲜,一年四季鲜香,要想吃遍码头,很难。如果累了,就赤脚盘坐在北流沙滩,对着渔港去绘画作诗,不然,还真带不走渔港风景风情啊。
向西看,是闻名遐迩的赤山。这里有唐代至今的法华院,不管你信不信佛,端坐沙滩,听暮鼓声声,虽不能得到“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韵,但可得内心一片宁静的风景。好地方有好风景,天下名山佛占尽,一点不假。如果喜欢光和影的组合风景,就待日落时分,赤山的影子落入石岛湾,只是无法找一个好的角度拍下这壮阔的风景。很多东西,无法带走,甚至连模拟出来,都不能。风景的美,可能就是为了悦心的,所以,一旦处在风景里,就不要生妄想之心了。一个人的富有,在当下,可能除了财富,再就是见过多少风景了。如果把风景也视为财富,所闻的晨钟暮鼓,就会成为压心底(不是压箱底)的东西了。我常常想,一定要在心底留得一块宝地给风景,不要只是满足于曾经看过。亟亟而行,直取目的地的过程中,也要把沿途的风景留住。可能风景干扰了脚步,但一定是走过之后收下的最好东西。
向东看,那一柄刺进深海的岛屿叫镆铘岛。那是一把远古就蜚声闻名的宝剑,这把宝剑,比任何尚方宝剑的历史都遥远,如果百度查查历史,你一定会感慨一番。金庸笔下的“三十三剑客”都不曾佩有,我们拥有了。海水天天拭,宝剑光不失。或许,还能够从这样古老的风景里,找到一些值得留下的东西,镆铘剑是带不走的。“干将”在哪里?如果想象力足够惊人,就沿海去寻找那把雄剑吧。
其实,石岛很小,东西南北的风景相距很近,于是让我感觉,这里每一寸都有精致的风景,甚至给人以惊喜的尖叫,这种体验是不可多得的。
三
从地理上看,石岛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用“海之一隅”形容不为过。但它有着独特性,人文的风景也不断走进来。
北流的海岸公路直抵西边的赤山峭壁,不觉惊险刺激,而因为前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的一句题词,让人对石岛的风景有了温暖的认可。“石岛人民欢迎你”,沈鹏是把自己当成了石岛人,反客为主。沈鹏的字,结体如草,若不是红色,还真的和峭壁上的草木融为一体,难分字体。石岛特产石岛红石头,但名品石头绝不乱刻字,石头给有名气的题字留着空间,名人也是一道风景,石岛人懂得名人的脚步,名人的留字留言,对于风景的审美,有着特别的视觉。就像我们的先人那样,那么喜欢苏轼能够走到他们的家乡,哪怕是苏轼被贬免职,摘去乌纱,都愿意让他成为一道风景。我们的家乡,在一个外乡人眼中,到底是什么样子,名人的留字留言,完全可以读出味道。我懂得,石岛人特别在乎别人眼中怎么看他们。就像当年,孙中山先生给石岛送了一个“小香港”(《建国方略》)的名字,至今,石岛人就按照小香港的目标在建设,他们相信,风景好,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名人关注,产生名气。这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积累,是风景里的骨头和灵魂,风景再怎么变,灵气却不能飞走。
好的风景有凝聚力,就像磁铁。看过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人都认识演员李保田,他息影之后就到石岛北流定居了。李保田不缺钱但钱不多,足够生活所需了,他一生不接广告,说自己演一个角色都难以理解到位,对商品更是不了解,但他喜欢风景,北流的风景为他而留。这些年,他只有一个朋友叫“石岛鸟人”,结伴而行在石岛的风景里,宣传石岛,号召环保。石岛的风景里有一个小老头,这话就是给李保田的。为什么一个出生江苏的人,来石岛定居呢?他说自己来外婆(母亲是胶东半岛人)的身边度过晚年。于是,在北流沙滩,几乎每日都看见李保田悠闲地荡着秋千。他说,外婆居住的地方就是风水宝地,不然那么多人到周庄都要站在外婆桥上喊一声“姥姥”……李保田低调而多情,一个真正的老戏骨,也是一个懂得尊重内心的人。石岛的风景好像是为他留着的。石岛人这样说。
四
夏秋两季,有多少风景可看,冬春是风景的留白期,而在北流,冬天和初春风景这边独好。原来十里长滩,是给大天鹅留出的越冬栖息地。在石岛漫长的历史中,自春秋时期始,都没有大天鹅的身影,“留得长滩在,不愁天使来”,这是一种强烈的环保信念,房地产开发,收入最快也最高,石岛人有着长远的期待,那些年,大天鹅已经飞临荣成的天鹅湖、烟墩角,樱花湖,龙山湖,怎么就越石岛湾而不入?
“留得枯荷听雨声”,雨滴喜打枯荷飞秋声;“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诗人王维偏爱襄阳,以为田园留给他来种。功夫不负天鹅意,终于在2016年之冬,近百只大天鹅展翅盘桓于石岛湾的上空,石岛湾,本不在大天鹅越冬的记忆里,但金黄的沙滩入了天鹅眼,轻轻推送的暖浪使天鹅感知了温度,当晚,沙滩上撒遍了金色的玉米粒,这是石岛人的接风盛宴,真的就感动了大天鹅们,纷纷如雁落平川,鹭巡春溪,大天鹅似乎也懂得了这是石岛人留给它们的风景,从此,每冬都要呼朋唤友相约而至。于是,一道精美的风景就这样诞生了。人们看大天鹅,有了专有名词“北流天鹅”。不到十年时间,每年到此的大天鹅近千只,北流,就成了“天鹅之乡”。在大天鹅眼中,石岛人都是它们的外婆家里的人,天鹅可不是疯疯癫癫的外甥,要在北流住上5个月,11月来,3月归,大天鹅再去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
十里北流十里金,曾经觉得空荡荡,有点萧条荒凉;如今是,十里北流十里白,嘎嘎声起,也引来海鸥水鸭,相戏惹趣。每年到北流以看天鹅为主题的旅游人络绎不绝。风景,可能是自然的遗留,也可能是人为的创造,风景之所以成为风景,都是有原因的。石岛人是留着空间,静待风景。这种打造风景的思路很特别,可能就像人们热衷招商引资,商资看重的是营商投资的环境。
在北流的海岸线上,也看得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句子,这是新时代的价值观。绿水青山黄沙滩——大天鹅在这里把家安。这是石岛人的献词,也是他们对这处最美风景的情怀表达。
每到冬季,荣成的公众号,要有一半的篇幅给大天鹅。那些最美的句子,将冬季写成了热烈的诗。
不知疲倦的情侣,贪恋着十里风景,哪管人眼凝视,对着风景,秀着恩爱……
曲岸残阳,眠沙卧水,天使们找到一方宝地,尽享着丰盛的晚餐……
什么是风景?十里长滩不荒凉,大天鹅不远万里来,寻找的就是最美的风景。那些带着欣赏的眼光而来的人们,也在寻觅着风景。没想到,来观光风景的人,也成了风景。
最好的风景就是一片磁场,风景等着风景。风景,好像被诗人已经说透了,等风,等雨,也等你……
石岛人留出空间,等着风景来,来的都是风景。人的品质是养成的,风景也是养成的。所有的地方都是风水宝地,“善养”者,风景总归会来……哪怕是一个再普通的人,石岛人都会视你为风景,献出热情款待。我是石岛人,(老家是石岛)懂石岛人的脾性。
遇到一个可以创造风流景奇的时代,十年二十年可胜过百年千年。所有的空间,好像都是为风景预留的,只怕我们的审美眼光跟不上……
2025年1月1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