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烟火】童年况味(散文)
作为服务行业工作者,说话拉呱是家常便饭。遇到善谈的客户或好友,我们便没心没肺地侃大山。要想都聊得开心愉快,务必得是一个能引起大家共鸣的话题,此时,回忆童年便成了喜闻乐见的快事。
当说起一件旧事,对方定会眉毛上扬,兴奋地点头如鸡啄米:“哎,是这样,那会儿日子虽过得清苦,但很快乐,虽缺吃少穿,但很幸福。呀!你要不提起来,我都快忘了。”突然,H开始抱怨自家孩子放学后,便窝在家里不出门。往沙发或床上一躺,拿起手机就是一天,哪像我们小时候,跑出去一天到晚找不见人影。正如H所说,七八十年代,很少有孩子窝在家里。尤其是在假期全都跑到街上、轧麦场里,模仿武侠片搭弓射箭或模仿战争片穿梭在巷子间“枪战”。也会举着木质的弹弓,徘徊在树下打鸟雀……
随后,这些蒙尘的旧事,便被我们顺藤摸瓜翻了出来。
一、拉弓射箭
83版《射雕英雄传》在内地爆火后,一时间,“靖哥哥、蓉儿”家喻户晓。一声豪气万丈的前奏主题曲《铁血丹心》,如雷贯耳且充满魔性。上到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下到呀呀学语的幼儿,都会不由自主地哼唱几句。哪怕没有歌词,仅仅是曲调就特别洗脑,所有乐器配合紧密,音调大气磅礴,浑厚壮阔,让人立马生出壮志凌云在我胸的豪情。
课间或放学后,同学们三五成群聚集在一起,无不在谈论电视剧里的角色以及剧情。还会手脚并用比划着,苦练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欧阳锋的蛤蟆功,梅超风的九阴白骨爪。就连女孩们跳皮筋,都哼着电视剧人物顺口溜:“东邪西毒欧阳锋,南帝北丐洪七公,美丽的公主是华筝,傻郭静,配黄蓉,中间夹着个老顽童。”当主题曲以及序幕结束时,郭靖在一轮巨大红日前拉弓射箭的影子,每次都能让我热血沸腾。
自此,我不仅每天苦练这个动作,还会亲手做弓箭。放假后,来到河沟边柳树上选做弓臂的材料。选材很重要,一是必须选当年新枝,柔韧性好,再就是不能太粗。我年龄尚小,弓臂太硬不易拉开,成人手指粗细最为适中,长度在80cm~1m之间最佳。有了弓臂材料,便开始找弓弦,我会用母亲上鞋的麻绳,有时也会用父亲在工地上带回的白标线,一切就绪,开始做弓。
我把柳枝两头用小刀刻出一圈槽痕,一头置于地上,一头置于胸前压弯。随后绑好弓弦,弹一下紧邦邦的弓弦,一把弓便做了出来。为了美观,我会在弓臂上用小刀画上一些波浪线或写上几个豪气的大字——“天下第一弓”。接下来就是寻找箭了,箭大都选用高粱穗下的葶干。在农村,高粱种植面积虽不如玉米,但也不少,秸秆用来打簸,高粱粒卖给酒厂酿酒,空高粱穗用来做成家用炊帚,高梁穗下的那节约60cm的葶干用来缝制盖垫(盖面盆或放饺子)。
这种葶干每家都有留存,又长又直又光滑,一头细一头粗,最适合做箭。我经常去奶奶家偷来一把葶干,插入我的箭袋。几个小伙伴,聚在一起,开始分配角色。我最大便每回都抢主角郭靖,再推选漂亮的小芹演黄蓉。母亲是四川人的小琴,模样有些异域风采,便让她演华筝,身材强壮的小伟演托雷,其他小伙伴们或根据名字特征或根据形象特征,变成剧中配角。
我把弓套在肩头上,背着箭袋,再佩上树枝改成的弯刀。便与小伙伴们打作一团,箭由于太过轻,射程很近。我便爬上椿树,折上手指粗细的枝干,用斧头剁成1cm多长的木段。椿树木质脆硬,但心却是软的,可以作为箭头来用,有了箭头,箭射程大大增长。随着一声声“靖哥哥、蓉儿、大汗、托雷、华筝……”我搭弓放箭!绷紧后的弓弦瞬间一松,箭“倏”地一声疾驰而去。
奶奶常说“小孩子没长性”。再好玩的东西也会玩腻,跨着弓坐在树下,看着枝桠间蹦跳腾挪的麻雀,我们便开始商量着做一把弹弓打鸟。而一柄柄精致的弓箭便被遗弃在自家大门后的角落。随着风吹日晒,弓臂变得干枯,弓弦老化断裂,箭则弯曲变形。不久的将来会有一柄新的弓箭代替它们。
二、Y字弹弓
弹弓,从我小时候到现在都很常见。儿时的集市上有卖成品弹弓的,但都是一些塑料弓架,且射程极近,只适合幼儿玩耍。大一点的孩子是看不上它的。假期里,小伙伴组团在树林间徘徊,仰着头搜索每个数杈,寻觅着自己心仪的弓架。杨树杈木质太脆不耐用,极易断裂,榆树又太高,且树身上总有密密麻麻的榆树虫,让人恶心,我们不考虑。相比下来枣树杈为首选,枝杈多,找个Y型弓架很容易,但找到特别均匀的也有难度。有时机缘巧合下在野外也会碰到一种野生藤木,质地极其坚硬,是好弓架首选但可遇不可求。
我把弓架锯成长短适中,用小刀仔细把树皮刮干净,一副白色弓架就做成了。跑去村子副食部,买上两根气门筋,再找一块皮革或母亲针线框里的碎布,开始组合绑制。为让弹弓看起来更精美,更气派,我会在弓架上用小刀刻上龙字,并涂上染料。随后便跑到街上向小伙伴们炫耀。
接下来就是找弹丸。屋檐下找被雨水冲刷到光滑的碎砖或石子堆上挑一些比较适中的石子,再不就抓一把玉米粒或黄豆放到弹袋里。几个人在树林间徘徊,望向树杈上的鸟雀,一个个眯着眼睛瞄准。只听“啪……啪……啪!”数颗石子快如闪电飞向鸟群,受惊的鸟雀腾空而起,慌忙逃命。弹丸大多打在了树干上,树叶上,几枚树叶和几根鸟毛飘落到地上,鸟却飞得无影无踪。其实打鸟的过程要比打到鸟更让人兴奋。
实在打不到动态靶,我们便打静态靶。一个啤酒瓶、一个药瓶子又或是一块单薄的瓦块。瓶子破碎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后来,集市上有了一些精美的弹弓,弓体大多为铸铁式,而且做工精美,皮筋弹性更足,皮兜也更加标准,射程越来越远,精准度越来越高,却少了几分童年乐趣。有一次瞎猫碰到死耗子,歪打正着打中了一只麻雀,当看到麻雀在我面前痛苦地扑棱着翅膀,心里难受很长时间,从此再也不打鸟。随着年龄增长,我开始玩男子汉该玩的东西,那就是枪。
三、链子炮枪
每年寒假,我喜欢住姥姥家,因为表兄弟多玩了也多。其中二表哥是我最崇拜的对象,倒不是他学习好,而是动手能力强。他喜欢玩炮子枪,也喜欢做炮子枪。炮子枪由木质或铁丝枪柄、钢丝撞针、五六扣废旧自行车链条、自行车内胎皮筋圈组装而成,我们也叫它“链子炮枪”。
它像是体育老师的发令枪一样,只有动静,但不会射出子弹,所以只能用来唬人,但伤不了人。把它们巧妙地组装好后,刮一些火柴头或鞭炮里火药放到链扣洞里。扣动扳机,被皮带勒紧的钢针猛然释放撞击枪膛里的火药,发出剧烈的响声,顿时硝烟四起像极了电视剧里的真枪。
每个男孩子都有一个扛枪的梦,所以能得到一把链子炮枪,在当时是一件幸事。每年我求着表哥为我做一把,但他却极为吝啬,像是做一把枪得耗费他多大心神似的。后来表哥去了河南嵩山少林寺学武,他那把精致的链子炮枪便落到了我的手里。
我爱不释手,把它放在枕头下,冬夜的梦里,我变成在战场杀敌的大英雄。白天跟小伙伴们显摆,我便拿出家里的鞭炮,拆出里面的火药,轻轻倒于链子扣里。初次开枪,难免紧张,我便站在土墙拐角处,把手伸到墙的另一侧扣动扳机。随着“砰”的一声巨响,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袭上心头。随着胆子越来越大,我开始敢在面前开枪。
看着小伙伴们眼红的神情,我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从一扣火药升到两扣火药,欲望一次次加大,最后竟装下四扣火药。随着我扣动扳机,一阵火光爆闪,炮子枪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右手明显感受到巨大震动。耳朵顿时嗡嗡作响,待烟雾散后,链子炮枪竟被炸膛了。好在威力不算太大,除了链子被炸断,并没有伤到人。这件事让我长了教训,为怕表哥回来打我一顿,我曾想把它组装起来,但无奈技术有限,做出来总是不尽人意。
表哥学成归来,毕竟是出过远门的人了,他没再问起链子炮枪,我也侥幸逃过一劫。不然凭他的功夫,即使我拿真枪也未必打得过他。上初中后,在一次寒假收拾卫生时,发现了被我遗弃的炮子枪。枪膛上的链条已经锈迹斑斑,撞针也锈在里面,皮筋粘连在一起,就连扳机也是锈迹斑斑,木质枪托已变成了黑褐色,散发着朽木的味道。它已没有了当年的英姿飒爽,随着我远去的童年,消逝在炸膛那个冬天。
当听到这些童年往事,大家的眉宇间透露着兴奋,眼神里重燃久违的激情。所有往事不只属于我,而是属于那个时代,属于那个时代里的每一个人。每当谈论起这些旧事,人们心灵深处便会自主分泌出曾经的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