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齐鲁文苑 >> 短篇 >> 现代诗歌 >> 【齐鲁】凉亭(外二首)

编辑推荐 【齐鲁】凉亭(外二首)


作者:朱文朝 布衣,240.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76发表时间:2025-01-02 13:08:25

   
   风推着风,挤进
   逼仄空间
   多棱镜反射的光
   交媾风伸出的一只只指头
  
   涂有津液的立面
   以各种失真的形状俏立
   暧昧,如花般展开
   流转在多姿的眼角
  
   每一片不一样的天空
   点缀着一簇簇变异花朵
   如火如霜
   在蝴蝶深色的翅膀
   升降
  
   ○蜗居
  
   基因分割的地平线
   狮子脚印,开阔我眺望眼睛
   我努力分泌涎液去交媾
   交媾“天神”脚印里遗落的气息
  
   欲望涂抹的天空  金色
   压弯生命枝条
   追逐在风里
   笨拙手脚拉长路的遥远
   时光像一只不住晃动的轮盘
   不停变换可以参照支点
  
   叹息
   哀怨成奄奄一息游丝
   濒死欲望高举回光返照
   最后一次撞击
   坠入深夜的窗口
  
   一只乌鸦
   睥睨在颓败枝头
   嘴角有不可捉摸笑纹
  
   ○听雨   
                 
   细细的 分研  
   穿入耳膜的音帘
   迸放的花朵 
    心湖里  
    荡起层层波漪
  
   是时侯
   或许不该有那份紧促
   云遮雾隐的世界
   求真的心绪
   该是一份轻柔的飘逸
  
   是谁  
   能分清那细微的曲率
   是谁  
   能记住多少点滴的音符
   飘逸的、急剧的、空灵的、肃杀的 ……
   辗转过多少道春夏秋冬
   记下了多少愁绪和怅寥
  
   也许不该细数那划破宇空的奏响
   也许不该拘泥于形色的虚相
   真实的世界
   这迸放的花朵
   也许该有无数不同的回答
  
   该拥有的就该拥有
   该告别的就该告别
  
   当拥有的世界
   能在雨色中找到一个平静的心湖
   蓦然回首
   那告别的尽头
   是一道亮丽彩虹
    
  

共 7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三首诗,《凉亭》《蜗居》和《听雨》,每一首都以独特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诗人内心深处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蕴含着对生活、世界以及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反思。第一首《凉亭》从意象运用与象征意义上透析,诗中 “风推着风,挤进逼仄空间” 描绘出一种压抑且局促的场景,“风” 在这里象征着外界的力量,它们的拥挤暗示着现实环境的紧迫和无奈。“多棱镜反射的光,交媾风伸出的一只只指头” 这一奇特的意象组合,创造出一种奇幻而迷乱的氛围。多棱镜的光象征着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与风的 “交媾” 则暗示了现实与虚幻、自然力量与人为感知之间的混沌交织。“涂有津液的立面,以各种失真的形状俏立”,“涂有津液” 可能象征着某种诱惑或者表面的润泽,而 “失真的形状” 则进一步强化了现实的扭曲和不可捉摸,仿佛凉亭这个原本简单的空间被赋予了诸多不真实的修饰,反映出诗人对所处环境的困惑与质疑。从主题表达与情感传递上分析,整首诗通过这些独特意象的构建,传达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迷茫和对真实的探寻。诗人似乎被困于一个看似熟悉却又充满陌生感和扭曲感的空间中,内心交织着不安、好奇以及对真相的渴望。诗中的暧昧氛围和奇异景象,正是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外在投射,暗示着在现实生活的纷繁表象之下,人们往往难以把握真正的本质,从而陷入一种精神上的迷茫与挣扎。第二首《蜗居》,其相对密集的“意象”背后,有着强烈的象征色彩,“基因分割的地平线” 和 “狮子脚印” 这两个意象极具冲击力和想象力。“基因分割的地平线” 暗示着世界的构成和秩序仿佛被某种内在的、不可见的力量所划分和主宰,体现出一种对世界本源的深邃思考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渺小感。“狮子脚印” 则象征着强大而神秘的力量,可能代表着生活中的权威、机遇或者挑战,诗人 “努力分泌涎液去交媾”“天神脚印里遗落的气息”,这种看似荒诞的行为实则反映了人类在面对强大未知力量时的本能欲望和挣扎,想要与之建立联系,获取力量或者某种意义上的认同。这首诗从主题与情感的角度所描绘的 “欲望涂抹的天空,金色,压弯生命枝条” 生动地展现了欲望对生命的沉重压迫。诗人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被欲望驱使,在狭小的生活空间(“蜗居”)中苦苦挣扎的生存状态。“叹息”“哀怨成奄奄一息游丝” 表达出内心深处对这种生活的无力和悲哀,而 “濒死欲望高举回光返照,最后一次撞击,坠入深夜的窗口” 则将这种绝望与不甘推向了高潮,暗示着即使在困境中,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依然在做着最后的挣扎,但最终可能还是无法逃脱被黑暗吞噬的命运。整首诗蕴含着对人性、欲望和生存困境的深刻批判与深沉叹息。第三首诗《听雨》则在意境层面独具特色,“细细的,分研,穿入耳膜的音帘,迸放的花朵”,诗人将雨的声音细腻地描绘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仿佛雨丝是被精心雕琢过的艺术品,轻柔地穿过耳膜,化作一朵朵绽放的花朵。这里的雨不仅是自然现象,更象征着一种能够触动心灵的美好事物,营造出一种宁静、柔和且富有诗意的意境。“心湖里,荡起层层波漪” 则进一步将这种外在的自然之美与内心的情感波动相融合,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敏感与细腻,暗示着雨能够唤起人们内心深处那些被遗忘或者潜藏的情感。诗中 “云遮雾隐的世界,求真的心绪,该是一份轻柔的飘逸” 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纷繁复杂、充满迷雾的世界时,对内心宁静和真实的追求。“是谁,能分清那细微的曲率,是谁,能记住多少点滴的音符” 等问句,不仅仅是对听雨这一行为的追问,更是对人生中那些难以捉摸、转瞬即逝的美好和真理的探寻。总的来说,这三首诗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通过独特而丰富的意象、深刻的主题表达和细腻的情感传递,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全方位的观察、思考与感悟,使读者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文字的美感,更能引发对自身生活和内心世界的深入反思。期待作者新的精彩!【编辑:明月沧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沧海        2025-01-02 13:09:19
  期待作者新的精彩!
明月沧海:本名宁利强,1976年生于山东莘县,1993年开始文学创作。
回复1 楼        文友:朱文朝        2025-01-02 19:14:06
  谢谢老师您的鼓励和抬爱
回复1 楼        文友:朱文朝        2025-03-04 07:11:50
  感激老师您的编辑,谢谢老师您的鼓励和支持
2 楼        文友:土木禾刀        2025-01-03 15:02:45
  读明月老师的编按,对诗歌创作大有益处。
回复2 楼        文友:朱文朝        2025-01-07 05:12:18
  老师您说得很对!明月老师的诗评,总能透过表像,直达内核。会给人无限的启发
3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1-21 20:04:22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