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传奇小说 >> 【心灵】填川筑梦(小说)

精品 【心灵】填川筑梦(小说)


作者:透明秋语 进士,6444.2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50发表时间:2025-01-03 04:43:41
摘要:【原创首发】明末清初,连年的战乱和灾荒让四川损失了百分之九十的人口。为了扭转这个局面,清朝庭动员民众进行了一场影响深远的人口大迁徙活动。这就有名的湖广填四川。没有土地的章有地老汉也带着妻儿踏上了这条道路……

【心灵】填川筑梦(小说)
   是雄鸡报晓的啼音惊退了它们,还是故作镇定煮早饭的举动,让它们最终放弃了看似并无胜算的包围?当黎明到来之时,持续包围了他们大半夜的狼群终于退去了。先是头狼仰天长吠了一声,黑暗中那些幽蓝的亮点很快消失,取代它们的,是月光下那群奔跑的背影。没有喧嚣,也没再嚎叫,眨眼的工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章老汉知道,狼群是冲着那两头小猪崽和两只活鸡来的。他的那辆加长的独轮车上,一边放着一家人的被褥衣服和一部份口粮,一边就是那两层高的竹制栏圈。鸡和猪各住一层。鸡已成年,卢花母鸡正在下蛋,就是在路途中都是如此。隔天一个的蛋放在个竹篓里,白花花的看着喜人。有着一身漂亮羽毛的公鸡很会打鸣,在这长长的旅途上,这只公鸡就是他们计时的沙漏和日晷。公鸡很勤奋,并没因在路途而放弃自己的职责,每天司晨报晓和中午下午的啼叫都没误过。
   那两只一身漆黑,只有眼圈周围是白色的小猪,才满月不久。是东家的那头小黑母猪产的。这是小母猪的头一胎,不会当猪妈,一蹄子就踩瘸了一只,另一只又被压在了身子下面。弄出来时都不会动了。
   东家听说章老汉一家要去四川开荒种地,不再帮他干了,那脸一下就拉下来了。说好的一两银的工钱也寻了个借口给扣了一半,说是余下的就用这俩小猪抵了。其实,章老汉并不是东家的长工,他是临时受顾帮东家打理西瓜地的,等西瓜成熟就结活。他并不想要这两只小猪崽,只想东家把自己的工钱给结清,好让他添在到四川的盘缠里。
   “这是我花大价钱买来的花雕猪。吃得少长得快,膘肥肉嫩。要不是看你干活还勤快的份上,能给你?”东家见他面有不悦,就这样对他说。
   如果依着章老汉父亲那辈算起,章老汉得称呼跟他差不多大的东家为少东家。章老汉的爹就在他家打了十多年的长工。到头来又死在了与他家脱不了干系的土地纠纷上。
   章老汉很无奈,眼看一家人就要远行,他不想节外生枝,只得作罢。他将两只半死不活的小猪放在个破筐里,端着就朝家走。或许是上苍特别垂怜这两条小生命,不肯让它们夭折,在路上一颠,两头小猪竞然活崩乱跳的了。他一喜,赶紧将它们从破筺中抱出来,一放在地上,俩小猪就往人脚边拱,“吱儿吱儿”地吵着要吃的。回到家里,一大碗玉米粥就喂饱了它们,让它们心满意足地安然入睡。
   他本来不打算带这些活物上路的,但两个孩子坚决要带上。儿子章小地说:“我们到四川干啥去?不就是奔着土地和好日子去的么?到了那里你不喂猪养鸡行吗?”
   “路上带着不方便。要喂可以到了再去买。”记得那时候他是这样说的。
   二丫头章小娥却说:“放着现成的不养去花钱买呀?要买也买得买到呀!我都听说了,那四川死的人多得去了。一个村一个村的死,几十里都没有户人家……我们这一去就得把这些活物带上,到地方就有个家的样子了。要不然还真没处买去……”
   “我们不是没几个盘缠吗……”章老汉说。
   “你不带它们就有盘缠了?”儿子反问了一句。
   这时,孩子的母亲发话了:“孩子叫带就带上吧。都说公鸡打鸣是辟邪的,说不定还能给我们带来好运呢!”
   在家里,章老汉的妻子说话还是管数的,这和章老汉是上门女婿有着直接的关系。
   “七零八碎的东西太多了,怎么带呀?总不能老放在破筐里端着吧?”章老汉看着长不盈尺的两只小猪仔,还是有些发愁。
   “这个就交给我了。”章小地说着就提了把柴刀出去,从自家屋边的竹丛中砍了十来根竹子,弄了个上下两层的圈。为了防止上面圈中的鸡粪漏下来,洒在小猪身上,人家还编了两块很厚实的隔板……
   栏圈占了独轮车一边的多半,下面放着家里唯一的那个樟木箱子,里面的东西金贵,有几吊铜钱和几两散碎的银子,这是家里全部的空当。余下的空间放了棉垫子,就成了娘亲途中乘坐的地方。娘亲尹氏是小脚,最多走十来里路就疼得不行。这个时候,就由章老汉和儿子轮流推。儿子那副半新的箩筐里,则装着一家人在路上的一半口粮,另一半放在章老汉推的小车上,就压在那些被褥的下面。至于开荒种地必不可少的锄头和镰刀等,也得要带上。锄把太长不好带,就锄头和锄把分开,锄头放在背篼里由丫头背着,几根锄把捆扎好了,绑在父亲的推车边上。虽说朝庭的告示上说了,到了地方后,官府要发农具和种子,但对于庄户人家来说,自家有才是最好的。就是口粮,章老汉都想省一些下来当种子。因此,那些苞谷粒就留了些没有磨成粉。毕竟没到手的东西都不是自己的。
   两只小猪仔小得让人心疼,它们挤挤挨挨地卧在圈栏里,一路都在“吱吱儿”地叫,再加上歇气时放它们出来拉屎撒尿,走两步活动活动。这家人手里有鲜肉的信息顶风都能传出几里地去,作为这荒山野岭上的狼,不盯上你才怪。
   其实,在进川的人群中,带着家畜上路的还真不少,章老汉一家都遇到过带着牛牵着驴的比较殷实的人家。这些人大都是从一些大家族中分出来,专门到四川寻梦的,站得住脚就在四川发展,实在不行退回来也有吃饭的地方。家畜是农家的宝贝,有了它们才能开出更多的地来。像章老汉这样的小门小户更多,他们在老家没有地,也就没有退路。只有铁下心来在四川干了。
   带着家畜走这么远的路,的确有许多不便。昨天夜里,章老汉一家暂住的破屋外,狼嚎不断,吓得女儿小娥把脸扎在她妈的怀里。儿子小地勇敢,手执祖上留下来看瓜驱兽用的小弩,就要冲出去,被章老汉一把拉住了。那小弩打个兔子、獾的还行,外面可是狼,还不只一只!他朝火堆里加了些柴,让它燃得旺旺的,以阻挡那些狼们。你要闹就闹吧,这破屋可是烧着火的,谅你也不敢从火堆上闯进屋来。
   现在好了,那些凶残的野狼终于去了。
  
   二
   章老汉并不老,也就五十来岁。但生活的艰辛让他很出老相,从那张满是沧桑的脸来看,六十都不止。
   章老汉大名章有地,在老家那个有着百多户人家的程家村里,章家是外来户。他是十来岁时跟着父母逃荒到这里的。那时,一家人别说有地了,连住处都没有,就在一个半塌的砖瓦窑旁搭了个窝棚住了下来。没有土地的农家是悲惨的,生活无着的父亲只好给村里最富的程老财家当了长工,半大的章有地也在财主家谋了个放牛割草的活儿,一家三口勉强度日。
   程家财主待人很刻薄,总要找点错处克扣工钱。那时,章有地的父亲年轻气盛,在又一次被扣工钱后,一气之下辞了工,开了块江滩荒地,凭着自己一手西瓜种植的技艺种起西瓜来。那年夏天,父亲种植的西瓜获得了不错的收成,西瓜又大又甜,周遭种瓜的人少,能卖不少的钱。父亲就想着有了钱后,置上几亩地,种出能养家活命的粮食来。眼看着一家人要翻身了,程老财的管家却拿着张地契,带着十多个精壮的汉子找上了门。说那一片地包括河滩都是程老财家的,没经允许就偷种了他家的地,这还了得?将出产的西瓜尽数抢去。
   父亲和那些人理论却被打伤,咳血不止,一口气上不来就昏了过去。父亲在床上躺了七天,一直都在咳血,请郎中看了,说是伤了肺。吃了十多剂汤药也不见好,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里,父亲拉着他的手说:“有地,庄稼人,就得要有,要有……自己的地……”话未说完就与世长辞。不久,母亲也一病不起,随父亲去了。
   那时,有地已经十七岁了,他不愿意把自己绑在一家地主身上,就到处打短工,自己养活自己。有一年夏天,他从涨水的河里救上来一个不慎落水的姑娘,姑娘的父母见他单身一人,又是种田的好手,还会盘弄瓜地,就招他做了上门的养老女婿,这才有了个家。那年他都三十多了。老丈人家也不富裕,只有几亩山地。丰年打下的粮食勉强够吃,遇上灾荒还是要饿肚子,很多时候还得靠有地到处揽活打短工来维持生计。
   随着两个儿女的出世,家里的开销也在增加。加上两位老人都上了年纪,疾病缠身,在一个荒年,双双病倒在床。有地和媳妇尽心侍候着,在床前尽着孝道。为了给二位老人治病不得已借了程老财的高利贷,二老去世后,办后事又借了一次,这饥荒一欠就到了年底,家里能够换钱的都卖了,只能将几亩薄地抵给了人家。这一来,有地又变得两手空空,再次无地了。
   官府让人去四川开荒种地的告示贴出后,章老汉动心了。开出的地都是自己的,三年不交税,还发给农具和种子。这样的条件太诱人了。种了大半辈子地,也做了大半辈的土地梦,到头却是一场空。如果去了四川,开出荒来,那这个梦不就圆了吗?回去和老婆孩子一合计,大家都说好,与其在老家等死,不如去闯一番,成了,那好日子不就来了吗?有地老汉带着儿子就去官府报下了名……
   出门已经月余。没入川时,还能日行三十多里,可自打进入四川境内,行走的速度就慢了许多。道还是官道,能通过一辆马拉的大车,但却陡峭崎岖。两个孩子大的十五,小的十三,虽然还没成年,走路却没多大问题。麻烦的是他那小脚的婆姨,川道坎坷不平,她走得很是艰难。但是一想到那诱人的土地,一家人就又鼓起了勇气,怎么着也得赶到那儿去。
   饭煮好了,很简单的饮食。就是一锅掺了野菜的苞谷面粥。老家的房卖了,换成了粮食,还买了必不可少的咸盐。二丫头心细,把家里的干咸菜全都切细装进个布袋里,这一路就吃着它们。赶着采摘到折耳根和野山葱,洗净用盐腌一下,就全当改善生活了。
   昨晚歇息在官道旁的一处垮塌了半边的民房里,那时天已昏暗,并没仔细查看,这会儿才见靠墙角的地方有一个瓦罐,里面还有几斤颗粒均匀的黄豆,想来是留的种子。章老汉朝空中拜了三拜,就连罐一起收了。他打算开出荒来后就把这黄豆种上,这样就能自己推豆腐了。
   一人两碗掺了野菜的稀粥下肚,身上就有了劲儿。把鸡和小猪放出来,喂了,再装回到圈里,一家人踏着晨曦又上了路。
  
   三
   时值盛夏,天气正热。
   官道两旁的高树上不时停下几只鸟来,花尾巴的喜鹊叫声单一,而鹧鸪的啼声怎么听都像是在喊:“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不知是不是预示着什么。黑色的渡鸦三五一群,总是追随着官道上行走的人们。知了却不顾一切地高声恬躁,全没把行人放在眼里。特别是停在低矮灌木枝条上的那些颜色鲜艳的小个头知了,你伸手去捉它了,它才尖啼着飞走。
   选择在大热天上路是为了能赶在寒露前到达目的地,好将麦子和葫麻豌豆等杂粮种下去,这样明年夏天就能收获一季粮食了。秋凉了再走人不遭天热的罪,却会误一季收成。这个帐谁都会算。
   官道拐过一个急弯,前方出现了不一样的境象。昨天遇上的王姓那户人家,竟然还滞留在前方不远的地方。那时,章老汉劝过他们就近过夜。但他们说这一段地势平,又是个明月天,正好多赶点路,就朝前去了,谁想这会儿才走到这里。章老汉加快了脚步,还没到跟前,就见王家当家的老大迎着他走了过来。一见他就说:“章老爹,可把你们等来了!我们在这儿被那个畜牲挡了半晌了。轰也轰不走,打又不敢打,我寻思着你们手里不是有家伙么?让大兄弟给它一箭,打死了还能落二百斤肉吃!”
   “等等,你等等,得容我看看才行。是遇什么野物了,让王大当家的犯了难?”
   章老汉走上前去,只见前方的官道上赫然出现了一头野猪的身影。那家伙个头大得快赶上小牛犊了,一身黑灰的粗毛,嘴里的两根獠牙又粗又长。只见它在路上头朝着人来的方向卧着,那张大嘴不停叭叽,弄得白沬翻涌。见人盯着它不走,就站起来,朝这边快跑几步,直到把人逼退到弯道后了,这才停下脚来。
   怪不得人高马大的王家三兄弟都害怕,那头大块头的野猪可能正处在“犯吵”之中吧,一直烦燥不安。“犯吵”是乡里人对动物发情含蓄的说法。长这么大章老汉也没与一头大野猪狭路相逢过。他听老父亲讲过,在山里有三恶,一虎二猪三狗熊。在一头孤单的野猪面前,连黑熊都得要避让三分,何况是人了。
   天过晌午,气温正高。关在竹圈里的俩小猪饿了,发去尖利的讨食声。这声音明显刺激了那头孤单的野猪,它抬起头来,四下嗅着,仿佛是想弄清这小猪仔是在何处叫。章老汉心想,野物都怕火,干脆点上火把照它冲,看这样能不能把野猪赶走。正想着,却见儿子小地朝前冲了几步,对着大野猪就放了一箭。只听“嗖”的一声,那箭矢直直地插进野猪的背上。然而,磨尖的竹箭却穿不透野猪厚实的皮,那一箭对它造不出致命的伤害,疼痛反而把野猪惹恼了。它睁大了眼,就朝着人们冲来。而此时,章老汉手里的火把也点了起来,怕野猪伤人,他挥舞着就朝那野物逼进。毕竟是大晌午,火把并没多亮,野猪没被吓着,还在朝前冲,此刻,章老汉反倒冷静了下来。他站了下来,挡在路上,待野猪冲到跟前张嘴咬人时,顺势将燃烧着的火把插进了野猪的喉咙里。野猪皮虽厚,但嘴里却是柔软的,这一捅烫得不轻,那野物扭头就跑,嘴里还发出护痛的声音。

共 11951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许多人知道当年山东人闯关东,如今黑水白地上生活的大部分人祖籍源自山东。却很少有人得知中原一带人迁徒福建,湖广、江西一带人迁徒四川。这是历史,如果从正史中没有解读到这些外来人员迁徒途中的艰辛,甚至遭遇不幸,那么就认真阅读这篇作品吧。为了生存,当年的官府动员人口稠密的地区朝荒蛮之地迁徒,一方面解决更多人的生存,另一方面开发荒芜之地,多打粮食多收税。在这个背景之下,由江西出发的章老汉一家四口人上路了。那时所谓的官道,不过就是稍许宽一点的土路,加之蜀道难,山高林密,虎狼随行,路途险情丛生。章老汉系上门女婿,家父、岳父饱受当地财主的欺凌剥削,惨死故土,被逼无奈才匆匆走上迁徒之路。但天下穷人一条心,关键时刻出助手,在途中巧遇当地川人杨正奇,在留宿他二叔家时,半夜群狼来袭,凭着机智射死头狼,为二叔报了一箭之仇。离别时又托口信,希望遇见其妹妹杨正玥后,代问思念之情。真是无巧不成书,到了目的地的路途上,正好巧遇。而且,妹妹的官人正好是刚刚上任的县令。作品脉络清晰流畅,情节跌宕起伏,沿袭了作者一贯风格,有着细腻的场景描写,生动的人物刻画,以及自然的铺垫承接。一篇佳作,倾情推荐共赏。【编辑:黄皮人】【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04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皮人        2025-01-03 04:46:00
  又是一篇上乘之作,拜读后感慨不已,一段正史通过小说人物展现于读者眼前。
北京市某机关退休人员,多年来喜欢文学,并尝试创作了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散文。退休后,热衷于旅游,并撰写了大量的游记,诚与文学爱好者结识,以提高文学素养,丰富老年生活。
回复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1-03 06:56:03
  谢谢社长一早的编辑!辛苦了,敬礼!
2 楼        文友:黄皮人        2025-01-03 04:48:16
  多才多产的作者,祝贺你新年出手新作,一股侠气柔肠,填川筑梦。
北京市某机关退休人员,多年来喜欢文学,并尝试创作了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散文。退休后,热衷于旅游,并撰写了大量的游记,诚与文学爱好者结识,以提高文学素养,丰富老年生活。
回复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1-03 07:00:45
  谢谢老师的夸奖。这个题材酝酿了很久了,直到现在才写出来。
3 楼        文友:黄皮人        2025-01-03 04:49:15
  寒冬至,天大冷,敬请保重贵体!
北京市某机关退休人员,多年来喜欢文学,并尝试创作了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散文。退休后,热衷于旅游,并撰写了大量的游记,诚与文学爱好者结识,以提高文学素养,丰富老年生活。
回复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1-03 07:02:05
  谢谢您的关心,您也多保重!
4 楼        文友:黄皮人        2025-01-03 04:49:53
  祝新年愉快!家人安康幸福!
北京市某机关退休人员,多年来喜欢文学,并尝试创作了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散文。退休后,热衷于旅游,并撰写了大量的游记,诚与文学爱好者结识,以提高文学素养,丰富老年生活。
回复4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1-03 07:03:21
  感谢您的祝福!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5 楼        文友:刘德正        2025-01-03 06:53:53
  读后感:《填川筑梦》——历史长河中的坚韧与希望
  
   在阅读了透明秋语的小说《填川筑梦》后,我被深深地触动了。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重现,更是对人性、生存与希望的深刻探讨。小说通过章有地老汉一家的迁徙之旅,展现了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大迁徙的历史背景,以及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状态。
  
   小说中,章老汉一家的遭遇让我感同身受。他们面对的不仅是自然环境的严酷挑战,如狼群的袭击和野猪的阻路,还有社会环境的重重压力,比如地主的剥削和官府的征召。这些困难和挑战,无疑加剧了他们迁徙路上的艰辛。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章老汉一家的坚韧不拔和对土地的渴望显得尤为突出。
  
   在阅读过程中,我被章老汉对土地的执着深深打动。土地对于农民来说,不仅仅是生存的基础,更是希望的象征。章老汉一家的迁徙,不仅是为了逃离战乱和灾荒,更是为了追寻那片能够让他们安身立命的土地。这种对土地的渴望,是那个时代农民最真实的写照。
  
   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紧张感和不确定性。每一次的危机和挑战,都让我为章老汉一家捏一把汗。然而,正是这些危机和挑战,塑造了章老汉一家的形象,让他们的坚韧和智慧得以展现。特别是章老汉在面对野猪时的冷静和勇敢,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农民在绝境中迸发出的力量。
  
   透明秋语的文笔质朴而富有力量,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物的情感和故事的氛围。小说中的语言简洁而生动,对话自然而真实,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经历了章老汉一家的迁徙之旅。
  
   读完《填川筑梦》,我不禁深思。这部小说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人性、社会不公和生存斗争的深刻反思。它让我思考,在极端困境下,人们如何保持希望,如何相互扶持,以及如何面对和克服困难。小说中的人物虽然生活在几百年前,但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填川筑梦》是一部让人深思的小说,它以深刻的历史视角、生动的人物塑造和紧张的情节推进,成功地再现了一个时代人民的生活画卷,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这部作品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对人类精神的赞歌。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回复5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1-03 07:09:19
  谢谢先生这么细致地点评在下的作品。先生的点评让作品更加易读。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
6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03 09:21:35
  透明秋语老师创作的《填川筑梦》是一篇构思巧妙、情节跌宕、故事生动的传奇短篇小说。老师通过优美细腻的细节刻画和真实逼真的历史还原,生动本真的逢述清末明初迁徙逃离,改天换运的生活场景和悲苦不堪、困苦难耐的生存现状;现实中的无耐和生存中的艰辛曾一度让贫苦不堪的章老汉生活弥艰,饱受程家财主的欺凌欺诈,惨遭落后贫穷的奴隶奴役,生活辛酸的无可鸣状,父亲章老汉无地无房靠打长工谋生养家,因不堪忍受财主苛扣工钱,选择在江滩荒地种西瓜,因西瓜又大又甜,长势喜人,眼瞅着丰收赚钱,却被程财主带人抢夺霸占,人也被打成重伤,最终父母双方不治身亡,残酷的人生际遇和痛苦的辛酸无助,让章有地重新捡拾起生活的希望,带领全家申报官府去四川落户安家,一路上艰辛异常,频受虎狼侵袭和饥寒胁迫,过程十分曲折艰辛,也倍感孤寂失落,稍有不谨就会出现命丧黄泉的悲恸境地,这种生活的万般艰辛在老师详细细腻的场景描写和生动细致的人物刻画中得以绝美呈现,尤其是在与大自然、狼群、老虎及四川报到地死尸横野的蛮荒之地勉强抗争中,老师的精美文笔再一次让读者心潮起伏、心情跌宕、心神难安,通过细节的营造和氛围的渲染再一次将文章推向一个望尘莫及的高度,让小说的传奇二字更富神韵,真实原景地呈现出对那段不堪回首历史记忆的倾情回顾和真诚敬仰;拜读老师的小说,人就如同置身那段艰辛无助的苦难岁月,身不由已地随着老师的笔触和故事的演译慢慢带入到一个无声悲情的世界。作品文字考究、文笔精细、文墨流畅、文心雕龙,具有很强的现实震撼感和浓郁的亲情感召力,是一篇非常感人肺腑的传奇小说,是老师又一篇创作精美的优秀作品,推荐共赏!谢谢老师的精彩分享,祝老师蛇年新安,新岁新象,安康快乐每一天!
回复6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5-01-03 10:38:35
  感谢梅老师对作品详细的点评。老师的雅赏和点评让人感动,是对我的支持和鼓励。致礼!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