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家园】习俗与习惯(随笔)

编辑推荐 【家园】习俗与习惯(随笔)


作者:周虎子 秀才,1142.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56发表时间:2025-01-03 17:58:36
摘要:原创首发

习惯与习俗
   周虎子
  
   各地有传承的习俗,习惯则是原生家庭的讲究延续。快过年了,习俗便呈现了出来,习惯也显了出来。
   有些习俗很讲究,不可贸然违反。比如乾县人大年初二是祭祀怀念之日,只有未过三周年的人家待客,门楣上也贴黄底楹联。其它人不可初二乱串门拜年走亲的,否则会认为不识礼数不懂仁事。时代进步了,但乾县初二过白事的习俗还在。
   大年三十下午家家贴春联也是习俗,有人讲究请村人写,有人到商店买印刷品。习惯有些不同。
   有些习惯也变了,与时俱进了。过去年前要用干净的黄土和泥刷遍墙面,再贴上报纸。现在多数人都买了商品楼房,年前也回老家收拾下屋子,到走亲戚时间便直接去了亲戚家,只吃一顿午饭便走了。互相电话联系,不再固定时间。过去过年时,儿女都奔老家,现在老人都奔儿女去生活,也随儿女在外过年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家人在那,那便是家了,不再单指老家。
   社会多元化,习俗仅在老家还有些讲究,离开老家不再讲究了。习惯也在变化,过去北方人讲究吃面吃饺子,现在爱吃啥吃啥,不想做就去饭馆订席了。有人还在外地旅行过年。年轻一代人直率,比如我儿子和外甥都声明不互相给小孩压岁钱了,说给来给去没意思,手机转红包更无聊。现在的人在过年时不再成群结队串门拜年了,亲戚走动也似成了负担,把人情看淡了。
   很多习俗还在某些地方讲究着,但习惯己经变化了。乾县老家传统习俗待客的浇汤面,现在汤配料精细了,但不再回锅,似乎碗小面少了,仅吃个意思。过去必带的大园白馍被淘汰了,代之水果等。似乎见长辈不磕头了,只问个好。
   习俗有其自身的道理,不可全盘否定。习惯也是长期养就,没有对错。一切都在变化着,但传统美德不可弃,良好习惯不必改。比如走亲串友的习惯就好,利于人际交往感情加深。若断亲,虽少麻烦,却自断了一条路还伤了人心。
   不论习俗还是习惯,尊重就好。只要对和谐有益便好。过年是国人最大的节日,也是最讲亲情友情的时刻,团圆是美好的期盼,真情是世上最好的味道,若习俗习惯有背于此,那就改变转变方式内容。春节将至,把爱装在心中,把情用于行动,也许自添福乐了。

共 8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周虎子的这篇《习惯与习俗》,以过年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习俗与习惯在时代浪潮下的变迁,选材贴近生活,极易引发读者共鸣。文中既有如乾县初二祭祀、大年三十贴春联这类典型习俗的细致描述,展现地域文化特色,又敏锐捕捉到习惯与时俱进的改变,像过年地点从老家转移、饮食选择多样化、拜年方式简化等,对比鲜明,凸显时代对生活的重塑之力。文章在阐述变化同时,强调传统美德、良好习惯的坚守,如走亲访友利于维系感情,升华主题,体现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度思考。整体行文流畅自然,语言平实却饱含温情,于琐碎日常中挖掘文化内涵,为读者呈上一道兼具烟火气与思想性的文化小餐。【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5-01-03 17:59:07
  周虎子此文紧扣过年,生动展现习俗与习惯之变。乾县初二祭祀、贴春联等习俗呈现地域风情,而从返乡过年到随儿女异地过年、饮食从单一到多元、拜年简化等习惯更迭,尽显时代印记。可贵的是,在谈变化时不忘强调传承传统美德,行文流畅、语言平实,带读者感受生活与文化碰撞,引发思考。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