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烟火】泡牛图(小说)

精品 【晓荷.烟火】泡牛图(小说)


作者:日照望乡 秀才,1719.7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3发表时间:2025-01-04 14:22:57
摘要:万物有灵。老牯与老黑,从死敌到盟友,老牯被仇家咱算一命呜呼,亲眼目睹老牯被害经过的老黑最终选择大义灭亲。为老牯报仇雪恨后,绝食而死。二队的社员分食了有救命之恩的老牯的肉,一队的社员埋葬了“忠义”的老黑。

村庄西的汪里,总是泡着一群水牛。北头小汪里泡着的,那是二队的水牛群,牛骨干是一头叫老牯的水牛。
   村庄叫陈庄,可是陈庄里却没有一户姓陈。村庄里共有九姓村民,尉姓有五家,是亲兄弟;吴姓有三家,是亲兄弟;董姓有两家,是亲兄弟;厉姓有两家,也是亲兄弟。田姓系单门独户,他母亲去世父亲再婚,姑姑怕他在后娘手里受委屈,就把他带到这村庄,还保留原姓。其他张、王、朱、杜四姓都是村中的大姓,这些姓氏的住户居多,出五服的没出五服的都有。其中姓杜的住户稍微少一点。张、王、朱三大姓呈三足鼎立之势。并且这三姓都有吃国库粮的“公家人”,有头有脸就有里有面。三大姓氏明里暗里互相较着劲呢。
   村庄西边那个大汪,一堵东西界坝将其一分为二,一大一小,大的面积是小的面积的五六倍。如果天旱少雨,界坝上是可以走人的。如果遇到连阴天雨水大涨,汪里水面迅速上升,泥筑的界坝就会被水淹下沉浸泡。这时候村西那个汪就彻底南北贯通了。村庄多长汪就多长。汪水域很大,水量贮存足,尤其北面的小汪,很深很深,因为深不可测的缘故,轻易无人敢下去洗澡。这是二队的领域,夏季水牛只要不下地干活,泡在小汪里,脊背上的泥巴与牛虻,也会逐渐被机智的水牛巧妙地抖绕到水里。二队的牛最机灵,朱全喜说,全村的牛心眼子加起来,赶不上老牯的一半。这话让一队的朱大有很是不服气。
   村里每年夏季借着汪水浇地,都会用抽水机把水抽干。直到把南边那块大片水域里的水全部抽干,把鱼虾泥鳅统统显露出来,村里这时候就到了分鱼的时刻。大大小小的鱼被分到各家各户了,淤泥里的泥鳅逮出来,带回家喂扁嘴(鸭)。那些小泥虾没有多少要的,让那些过日子的捞去喂了鸡鸭。很多被踩到泥中,有些虾蜷缩在浅水窝里得以苟活。南面那边的大片水域隶属于大队,但是泡着的往往是一队的的水牛群。一队的牛队伍组成成分复杂,有黑水牛,有花水牛,也有许多老黄牛。大汪里的水被抽干后,一队的一群水牛就一溜拴在汪西沿的柳树上,那些牛浑身沾满淤泥,活像古时候秋后问斩的囚犯。有的牛仰天一声哞,看它两眼竟然蓄满泪水,眼眶子里盛不下,在两个大眼蛋子下边有泪珠垂挂。物伤其类的黄牛们虽然蠕动嘴巴似乎漫不经心地在反刍,其实表情似乎也很沉重。只有那些不上嚼子(牛笼)不拴牛缰绳的小牛犊,才可以撒着欢地在田间地头、水岸沟沿自由奔跑。
   一队领头牛,非那头黑水牛莫属。朱大有说,老黑的智谋比人都强。杜全喜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因为在杜全喜看来,有二队的老牯在,任何其他牛的心眼都得大打扣折!再说了,牛本来就是个被人牵着鼻子走的畜生,畜生的智谋会超过人?纯粹笑话!
   北头那小片水域从来不抽水。因为那块小小的水域里从来不生鱼虾。信不信由你。不但是没有,而是彻底绝迹。没人能够明白其中缘由。有一年二队有人特地投放了许多鱼苗虾种,过了三年,抽水捉鱼逮虾。出人意料地是竟然不见一尾鱼虾,甚至连一条泥鳅也没瞅见。二队动用了三台抽水机,连轴转地抽了三天三夜,大家才终于看到了北头小汪的真面目。只见黄泥汪底,有三个暗洞一直汩汩冒着水泡,冒出的水十分浑浊并且粘稠。停了抽水机汪底就会马上有水,必须三台抽水机一齐作业。几个人分组下去对付那三个冒水的洞洞。五人一组,有掘的,有运土的,有往外舀水的,大家期待能发现宝贝。第一洞深挖,挖出半块瓮碴子,第二个洞深挖,挖出一个石头碌碡,第三个洞深挖,挖出一个半铁半木的类似齿轮打麦机的东西。三个洞挖出的都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是把那三样东西动了以后,汪底的水就砖红粘稠,远望似血。三组人马立刻把各自发掘的东西胡乱往里一塞,掘动黄泥胡乱回填一番。那三个洞口的出水量立刻变得有气无力。等把汪重新贮存满水,汪水仍旧异常浑浊,掬起水细观,似有许多细丝状悬浮物。沉淀了大半年,小汪里的水终于褪去了血色,水质呈黄褐色,且很浑浊,而且不生芙蕖与浮萍,大小鱼虾也难以寻觅。不像南边那块水域,若无风,沿着汪四周,一块又一块的长满蒲草、荷花、还有稀稀疏疏的荸荠苗沿着往沿生长,汪水清澈见底,鲢鱼跳跃,鲫鱼游动,鱼儿追逐着沿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摇头摆尾在水面甩出一个个涟漪。同是汪水,竟然有另一番天地。一队的牛儿泡水上岸,奶牛的大乳房上附着许多浮萍。
   北头水域的西岸,是二队的队部。小汪浑浊的水里,泡着七头水牛。其中那头剽悍的牯牛,就是老牯,是横行霸道的牛首领老牯。饲养员与保管会计们都叫他老牯,其他社员叫他“虎牛”。不是赞扬这头牛劲大如猛虎,而是说他行事仗着牛劲缺乏驯养。其他六头水牛自然而然地臣服于老牯。强者走遍天下,畜生也是。水水牛们泡在水里,轻轻地扭动一下腰肢,摇摇头上两只号角的雏形,瞪着大眼看苍穹。惟有那头公牛,也就是老牯,冷不丁就甩动长长的尾巴,抽打同伴的屁股与脊背。老牯近乎挑衅的举动,搞得同伴一干牛一副敢怒不敢言的表情,都没有反抗的迹象。大牯牛也很狡猾,因为有瞎眼虻(牛虻),司机叮咬揩油水。同伴牛不停地抖动身子企图不让虻近身。老牯不这样,任凭瞎眼虻在它身上作威作福,它忍住疼,准许他们尽情吮吸。瞎眼虻以为遇到了傻牛,茹肉饮血也不至于受到驱赶戕害。不料,瞎眼虻完全是乐极生悲,大牯牛猛地潜水,多少有点机警的牛虻振翅奋力逃逸,沉迷于醉生梦死之辈,随着大牯牛的突兀翻转,稀里糊涂坠亡而魂沉水底。置虻于死地,老牯靠的是心机而不是体力,且一劳永逸。其他同伴牛使用的是时时防御战术,容易助长瞎眼虻的嚣张气焰。
   大牯牛具备一犋之力,不像那些同类,拉犁拉耙还得再套上一头女牛佐力,竟然有时还要套上小牛犊!即便是这样了,还摆出一副挣命的架势,负重前行的样子实在丢牛眼!大牯牛不用,难耕的涝洼之地,碰犁耙的瓦砾贫瘠之土,长满盘根错节茅草的盐碱地,大牯牛拉起犁拖起耙来就如同田野散步。老牯有自恃力大的资本。所以老牯在水里混账一阵,或到同伴的槽头整两口草料实则去挑逗一番,是他经常干的事。老牯如同那些横行霸道的人类,不耍耍威风就找不到存在感似的,需要不停地做一些出格的事博博牛眼球。
   能够在炎炎夏日待在水里的老牯不怒自威,靠的也是实力。老牯牛威竖立起来,迫使同伴天生打怵,默认他的牛地位。老牯在牛的世界一副王者风范。
   村庄南边也有一个类似的水塘。一条东西路把水塘一分为二,路北面那个水塘里浮萍二指厚,水永远是黄绿色,小蛤蟆小青蛙在浮萍上弹跳。靠近水位,横着腐臭的老鼠的死尸。一条路割开了,一条小桥贯通南北之水,南边那个充其量是个深坑。一群水牛泡在里面。那是三队的牛,只有五头。没有二队那样的老牯,没有领头牛,牛队显得有些自由散漫。
   村东面一口池塘,是芦苇的集约地,也是飞鸟栖息的乐园。百鸟叽叽喳喳开着鸟会。四面环水独造一个小洲,将村庄的烟火之气用一方水土抵挡,成方寸世外苇源。苇塘的静谧与喧嚣更替交叠,成为村民近在咫尺的远方。浩渺的水包围着天籁之音的发祥地,这口池塘四面仍旧都是芦苇,郁郁葱葱,非常是茂盛。在东南角一个犄角,水很浅,是荸荠的密集之地。一根根细细的绿色小葱伫立从水里窜出尖梢,等水位消退,那块泥里的水牛眼蛋大的荸荠被大人小孩抠出来,就是美食。
   村东这口大池塘是村里男人女人天然的洗澡塘。西北角是男塘,脱得溜光的男人扑通扎进水里去,俯身狗刨蛙蹿,仰身停摆歇神,随心所欲。为了练习洑水,也是为了纳凉。东北角是女塘,女人们脱得一丝不挂泡在水里,忙着洗头洗澡。不用害怕走光或被人窥视,因为东西之间还有水中陆地,也是站满芦苇的水中陆地。芦苇是天然的屏障,让女人们有了随心所欲的自由。隔着芦苇可以说些荤话,意淫也可以有,但是没有眼福。
   村庄三面环水,北面是并排着的四个场。打麦子、打豆子的场。场东面西面以及北面,都是一个个坟冢。村子里人群密集,村子外坟茔座座,阴阳就这样和平共处与苍穹之下,共看泡牛图,共看人沐浴图,很自然的存在。
   老牯牛如果不惹事,村庄的和谐不会被撕裂。但老牯在自己的队伍称王称霸已久,早已养成无法无天的德性,在外队其他牛那里,老牯的跋扈依旧不加掩饰。
   老牯牛下地拉车送粪归来时,一队的一头花奶牛与老牯牛发生了肢体摩擦,一队另一头公牛老黑心生嫉妒,冲出来捍卫本队女牛的清白。老牯是有脾气的牛,他在自己的牛群里一贯有声望,面对挑衅,他岂有不迎战之力?仰天长叫,两只牛就开始搏斗。
   一队那头牛老黑,与二队的老牯想比较而言显得有几分羸弱。不几个回合,老黑身上已经挂花,眼蛋子也被老牯用牛角戳伤一只。都是有血性的勇敢的牛,且都处在年富力强的档口,两只牛战得难舍难分,从一队的大汪里,缠打到二队的小汪里。从二队的队部门口,又打斗到一队的苞米地,秧苗踩踏不成样子。一队的饲养员朱大有与二队饲养员的朱全喜心急如焚,急急乎乎召集人来,用一棵碗口粗的杨树棒,十几个人才把斗红了眼的两头犟种牛抬开。两头牛被拉回,在各自的队部门口大喘粗气。朱大有看见自己喜欢的老黑伤痕累累,眼角还流着鲜血,朱大有见状岂有不心疼之理?想也不想上前把在队部门口放着的犁耙打向老牯。试想老牯是什么牛脾气?老牯饶不了牛,更饶不了人的挑衅。朱大有心思老牛吃这一下,为老黑找回几分公道。谁料老牯跋扈惯了,哪里肯吃这亏!又哪里压得住满腔怒火?老牯一头頂去,继而伸出了左牛蹄。
   朱大有被人从老牯眼皮子底下抢下时,朱大有已经奄奄一息了。被抬回家,只等咽了最后一口气,好上灵床。
   二队的杜全喜把老牯狠狠地抽了几鞭子,呵斥几句。老牯才有几分不甘心地跟着杜全喜回队部。夕阳下,老牯也没有了往日的嘚瑟,哞哞的叫唤无牛应答。老牯有点被孤立。
   二队的老黑眼看饲养员朱大有倒下被人抬走,死活不进一队的队部。老黑站在二队门口,显得异常焦躁,也显得异常愤怒。老黑粗壮的带有之分悲怆的牛喊,声声入耳全部扎进老牯的心脏。老黑这是在公然叫嚣,是可忍孰不可忍!对于一队老黑的叫嚣,老牯的反应是,挣脱了缰绳,一步跳跃牛槽,牴穿牛棚木栅栏,冲到队部门口,顶飞队部的木大门,一头拱向门口叫阵的老黑。说时迟那时快,老黑还没有反应过神来,已经訇然倒地。
   好牛不吃眼前亏。老黑眼见老牯两只牛眼瞪得似铜铃,血丝纵横,一副你死我话的敢死神态,不由得改了策略。好牛报仇等等不晚,老黑就势一个打滚,伺机起身,躲过老牯的第二次剿杀,头也不回地逃回了一队队部。老牯也不追赶,也没有表现出多少胜利者的狂傲与对失败者仓皇逃窜的轻蔑,老牯也没有顾忌自身那些血迹斑斑的伤口,而是向着小汪奔去,一头扎进汪里,只露着一只牛头开始生牛气。杜全喜怎么呼唤怎么哄欢老牯都不上岸。杜全喜说:“老牯你还来了本事!你又伤人又伤牛,你就等着被杀叫人吃肉吧!”
   倔强的老牯硬是在浑浊的小汪里泡到黄昏。
   杜全喜回家的时候,妻子说,弟兄几个找他一块去给父母上新麦坟,怎么也没有找到,人家他们都去了。杜全喜说他们上了就行了。妻子不依。妻子说,弟兄五个,四家去上了坟,闪下一家像怎么回事?杜全喜说,叫牛折腾得没有一丝劲了,明天再说吧。妻子说,明天就六月六了,过了六月六不上新麦坟你不知道?
   杜全喜被妻子唠叨的心烦,就打了些烧纸,挎着笎子去给老祖们上坟。
   黑乎乎的天,去坡地上坟,坟场有些阴森森的。杜全喜找到父母的坟,点着了烧纸,又给爷爷奶奶坟前点着烧纸,真才想起老爷爷老奶奶的坟前没烧纸,就从爷爷奶奶坟前已经引燃的纸里抢出一叠,拿着已经着火的纸走向老爷爷老奶奶的坟。天本来静静地无一丝风动,平地里刮了阵小旋风,父母与爷爷奶奶坟前的已经点着的烧纸全部扬起,带着火焰的烧纸分散到最东边的那个场。霎时间,东边那个场火光冲天。四个场挨得都很近,都堆满麦洋垛,麦糠堆。火势一起,天干易燃,火光顿时冲天,四个场连成了一片火海。人们都提着水桶从二队的小汪里提水灭火。老牯望着火光映红的北半天,哞哞叫着,跪卧在界坝上。
   明火很快被扑灭。浓烟下暗火容易死灰复燃。但是风开始刮的急了,火场离村庄太近,需要看守仍在冒着烟的场。一队二队三队四队各出一个人蹲守,发现情况及时回村叫人。众人拿着提水工具散去。风凉夜寒,火场没有什么动静,看守的人也离开。
   等到后半夜,村庄里的人忽然被牛叫与撞击门板的声音惊醒,人们起来一看,村子后边一排人家的屋顶上的屋草起了火焰。又是半夜的救火,人们发现,是老牯撞击门板叫醒人的。
   二队的社员说,虎牛有一颗好心。
   杜全喜说,一村人活在老牯手里。
   一队的人反驳:“朱大有在家等着咽气,他不是死在老牯手里?”

共 652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在文学的广袤天地里,每一篇佳作都似一颗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心灵的角落。此刻,我们满怀感激地向赐稿晓荷的作者致以诚挚谢意,是您用生花妙笔勾勒出陈庄这一充满烟火气与生命张力的乡村世界,让我们沉浸其中,感受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深沉。文中的陈庄,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民俗画卷,姓氏的多样、村民间微妙的关系,展现出乡村社会丰富的层次。而那村西的汪与灵动的水牛群,更是这幅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老牯这一核心形象,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其勇猛与狡黠、霸道与温情交织的性格特质,引领我们深入牛的情感与本能世界,进而引发对生命尊严和动物灵性的思考。从老牯与老黑的恩怨情仇,到它们生死相依的转变,无不牵动着读者的心弦,让我们看到动物间纯粹而坚韧的情感纽带,这情感跨越了物种界限,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内心。作者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将乡村生活的琐碎与宏大、平静与波澜娓娓道来,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见证着陈庄的岁月变迁。这不仅是一个村庄的故事,更是对自然、生命、人性的深度探寻与颂歌。我们期待晓荷能继续为我们带来更多如此扣人心弦、富有内涵的作品,与广大读者共赴一场又一场的文学盛宴,在文字的海洋中领略生活的百般滋味,感悟生命的真谛与美好。佳作推荐共赏,愿这份来自陈庄的感动,能在更多人心中泛起涟漪。【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05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04 14:24:35
  这篇文章太精彩了!陈庄的故事在其笔下生动鲜活,乡村景致与牛群生活跃然纸上。老牯和老黑的形象塑造丰满,二者的恩怨情仇扣人心弦,让人深刻感受到动物情感的真挚。细节之处尽显乡村生活的质朴,情节起伏引人入胜,是难得的佳作,值得反复品味。
回复1 楼        文友:日照望乡        2025-01-04 21:40:18
  小时候的好多印象早已经变得很模糊,唯有两头水牛的打斗场面,仍有记忆。把起写进小说,酝酿了好几天才下笔。感谢汪老师的肯定与鼓励!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04 14:25:10
  读完此文,深受触动。作者把陈庄描绘得栩栩如生,牛群的刻画细腻入微,尤其是老牯和老黑的故事充满张力。从争斗到和解,展现出生命的顽强与情感的坚韧。文中融入的乡村元素,使故事更具底蕴,足见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实为一篇上乘之作。
回复2 楼        文友:日照望乡        2025-01-04 21:41:43
  谢谢汪老师对拙文的肯定与评价!
3 楼        文友:日照望乡        2025-01-04 21:26:00
  细细地研读汪老师的编按,字字珠玑,闪烁着文彩的光辉。对文本的解读精准到位,给我许多新的启迪。谢谢汪老师!
4 楼        文友:日照望乡        2025-01-04 21:35:33
  感谢汪老师奉献如此精美编按,使得小文更上一个台阶。
5 楼        文友:何叶        2025-01-05 17:03:35
  恭喜精品!日照姐厉害了!
何叶
回复5 楼        文友:日照望乡        2025-01-05 21:13:35
  谢谢夸奖,我再继续努力!
6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2-05 17:49:09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回复6 楼        文友:日照望乡        2025-02-07 20:20:05
  谢谢!向小雨老师问好!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