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黄花山游记(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黄花山游记(散文)


作者:风雨潇潇 白丁,4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25发表时间:2025-01-04 19:35:34

  黄华山位于河南省林州市林虑山主峰东侧,每年仲春,连翘花竞相绽放,满山黄花夹带着桃花的香气沁人心脾。一到秋天金色的菊花灿烂如锦,又是一副多彩画图,故古人有天工开图之美誉。
     黄华山我过去也曾登临几次,只不过来去匆匆,只窥得一鳞半爪,总觉得如饮美酒,意犹未尽。再则与众人游不敢逞强紧走慢赶,往往不能尽兴。如果有美景错过,也觉得辜负造化。也许本人喜欢游山玩水,常常乐此不疲,所以总想重游故地。
     原计划十一月五日,趁星期天自己有空妻子无事,正好以慰前几次的遗憾。谁料到十四日夜晚风雨交加,天不作美,秋雨绵绵,顿觉失望!大概十五日中午,雨停了,云仍徘徊。但泛黄的树叶却满地都是,一阵风过,落叶便打着旋转,跳着舞,成群结伴的好似跳水运动员,享受着叶落归根的美感。看着我无精打采的样子,妻说:“想去,下午就能去,我看了天气预报,雨没有了”。 
    下午两点下午,我们驱车向西奔黄华。此时东边已经有了亮光,西边依然阴云笼罩,太行山把头埋进云里,半山腰云气升腾。透过车窗我对妻说:“此时观天地犹如太极,怪不得古人说天圆地方,我们此时就像在一个巨大的蒙古包里旅行,天地分不清彼此,太行山就是大户人家垂落的流苏,又似一幅壁画。”妻说:“你看天上的云,向东南疾飞,考考你看云识天气的知识。你平时老是吹嘘自己学富五车,今天用农谚说明白。”谚语说:“云往南,水漂船;云往东,一场空。今天你难为我了。”
     车行到了红旗渠岸上,离太行山更近了。远远望见太行阁,我不仅感慨万千,林州一大半风景都在红旗渠 岸上,林州的一大半财富都在红旗渠里。当年的祖辈父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着肩挑手扛,铁锹、铁锤、钢钎等简单工具,没日没夜的战天斗地,用血和泪创造了人工天河红旗渠,令世界瞩目,改变了林州一穷二白的恶劣生存环境,给我们留下了红旗渠精神这样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多么令人感叹的呀!我们不能躺在这种财富里睡大觉,我们应当有赶超先辈们的雄心壮志。黄鹤楼因为崔颢写的黄鹤楼而声名鹊起,滕王阁因为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扬天下,这太行阁又会因为林州的誰而名垂千古呢?
     小汽车在黄华神苑的大门口停下来,此时 游人很少 ,刚下车颇觉有些寒意。缘路而行,不觉大吃一惊,前几次来时,对往山里的路颇有微词,此次登山,路焕然一新,漆黑的柏油路直通山顶,我不觉伸出大拇指点赞。回望南山苍翠,状若馒头,其下有沟,沟水欢快,泠泠作响,乱石乱卧,千百形状,山风呼啸,松涛起伏,如老妇低语,如孩童夜泣,不觉惊喜。路左下有药王庙,西有翠竹,南植古松,中间有石头路穿行,未有百米,就是觉仁寺,也称下寺。红砖院墙,古木大门,拾级而上,里面是个四方大院。进的大门,左有钟楼,右有鼓楼。堂屋屋是大雄宝殿,及诸位佛家弟子;南面是观音及一众菩萨;正对大门有一座香炉,很是高大。院中有几棵古树,依然茂盛。此寺源远流长,始建于隋朝,兴盛于元朝,历史上与少林寺同宗齐名,为佛家圣地。此地依山傍水,藏风聚气,四面环山,前有一大片空地。门外有一棵百年银杏树,古木参天,枝叶茂盛,上面有成千上万挑红绸,是有名的许愿树。
  
     出下寺大门向左有砖铺小道,未几可走到柏油路。路左是山沟,路右是大山山体,山上是一棵挨着一棵的树,大的约有碗口粗细,走着走着,你就会发现人工修建的走廊,这些走廊貌似简单,实则极具匠心,偶有几处小景,颇有可观之处。走廊尽处 ,转过小弯,迎面是黄华水库和一座大山,北面山脚下有一个石台阶,台阶两边是彩旗飘飘,台阶上面就是中寺。中寺在半山腰,是个典型的四合院,面积不大,里面主要有两尊大神,一位是千手观音,另一位是赵武灵王。我对千手观音知之甚少,但对赵武灵王却心怀崇敬。赵武灵王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历史人物,一个能够打破传统,适时创新,通过胡服骑射,使赵国一跃成为军事强国的国王。据说赵武灵王在此聚众商议改革之事,此等人杰曾暂住于此,令人震惊。
     中寺出门,向南有一条小道,向上行二十几米,就到了黄华水库,水库后面是上寺,黄华水库是一个不错的景点。站在水库向东望,东部豁口处,就是林州市区,一排排楼房鳞次栉比,此时此刻,谷中昏暗,向外展望林州市金光灿灿,犹如仙境,游客无不称奇。提到黄华水库,前几次来时水库几乎干涸,近处野草丛生,这次来看,水势浩大,风过之处,细浪远行,水鸟不惊。
     上寺是个地地道道的道家神仙集合地,前院是黄华老奶奶和道家诸位神仙。地基是整整齐齐的石头砌成,房屋是砖混结构,正殿是仿古的卯榫建筑,雕梁画栋,琉璃瓦脊古色古香。里面有两位神仙我觉得很是新奇,一位是关公,一位是包公。关公素以讲义气而闻名天下,包公则是铁面无私主持正义的化身。看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也需要修正,也需要与时俱进,在人们千呼万唤中包公关公也走进了神仙班列。古人云:“天听自我民听”,神仙都注重民间的呼声,那么人间更需要谛听民声了。后院是个两层楼,是妥妥的现代建筑。二层有一个抄手走廊连接起来,四通八达。后院边墙就是山体,站在房内就可以看到山上的各种各样的树。
     后院左侧是一片空地,站在其上,南面黄华水库尽收眼底,北面有个景点叫玉皇顶。通天阁直通其上,是大理石台阶,大约有两百四十几个,台阶两边大理石护栏,石护栏上雕刻着十二生肖,一个个栩栩如生,上面是玉皇阁,里面供奉着道教里面最大的神仙叫玉皇大帝。玉皇阁是个四合院,里面除了焚香炉外,还有一棵大树,树上有个大钟,时有游人撞钟,钟声不绝于耳。且撞钟有寓意,一到十寓意不同,比如一声是一帆风顺,十是十全十美。看到有人撞钟,妻也来了兴趣,撞了六下,然后撺掇我也试一试,我撞了九下,妻鼓励我再撞一下,我停了下来。妻不解,说:“为什么不十全十美?”我回答说:“人生不如意十八九,谁能够十全十美?”妻笑而不语。
     看看天色,的确不早,看来要把全部景点游玩已经不可能了。遂与妻高高兴兴回去,期待着下一次把黄花山看个够。
  
  
  

共 23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风雨潇潇的散文《黄花山游记》是一篇典型的游记,作者漫游黄花山,沿途的所见,描写细腻,循章按理,既有风光美景,又有夫妻对话,灵活生动,介绍景物,有精雕细刻,又有历史原委。从下寺到中寺,最后到上寺,各种不同之处写得很醒目。后院介绍由远及近,由大到小,顺序感很强。前面经过红旗渠,也顺带介绍了这个宏伟的工程地点伟大之处,表达了对前辈的贡献的赞许和肯定。拜读欣赏!【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5-01-04 19:40:09
  登临祖国大好河山,领略祖国的壮美,增强爱国情怀。感谢赐稿菊韵,期待更多精彩!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楼        文友:风雨潇潇        2025-01-04 21:37:27
  黄华美景实在美,特别是春秋两季。里面不仅峰高山险风景秀丽,有很多景点值得观看,寺庙文化独领风骚,欢迎朋友们来领略
3 楼        文友:竹青        2025-01-05 23:36:19
  学习老师佳作,祝创作愉快!
用真实的文字记录生命中的每一程山水,每一份磨炼和每一份感动。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