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烟火】鸡鸣张家界的浮想(散文)

精品 【晓荷·烟火】鸡鸣张家界的浮想(散文)


作者:心梦王水 举人,3469.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14发表时间:2025-01-05 19:27:55
摘要: 似有一声鸡鸣,唤人从浅睡中醒来。前日的一夜火车颠簸和轰鸣,昨日的一路奔波,本会早早沉睡,只因生性忌生,即使在这中高档的宾馆里,也只能转转反侧多时,过了子时,才在朦朦胧胧中睡去。清晨寂静时刻,哪来的鸡鸣声,是梦中的的情节吧?梦闻鸡鸣,据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潜力的象征,预示着吉祥和好运。颇有欣然自得之快,天亮还早,便闭目自乐。就在此时,一声鸡鸣清晰清亮地传入耳膜。不是梦境,是现实,是真真切切的鸡鸣!

似有一声鸡鸣,唤人从浅睡中醒来。前日的一夜火车颠簸和轰鸣,昨日的一路奔波,本会早早沉睡,只因生性忌生,即使在这中高档的宾馆里,也只能转转反侧多时,过了子时,才在朦朦胧胧中睡去。清晨寂静时刻,哪来的鸡鸣声,是梦中的情节吧?梦闻鸡鸣,据说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潜力的象征,预示着吉祥和好运。颇有欣然自得之快,天亮还早,便闭目自乐。就在此时,一声鸡鸣清晰清亮地传入耳膜。不是梦境,是现实,是真真切切的鸡鸣!
   听着鸡鸣,儿时老家的底片一张张从脑海拉过。清晨的那声啼鸣,曾经多少次从儿时的美梦唤醒,而睡眼蒙眬间的又一声高亢激扬的鸡鸣,似一针振兴剂,催我腾身起床。
   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上小学了。老师在教室后面墙上挂了早到榜,前三名就会在榜上插上一面三角小红旗。于是,我们都争抢早到,争取前三名,特别是第一名,那面三角旗特别大。有一个月我的名字后,就是长长的一排红旗队伍,好雄壮,好自豪。那时我们听老师的,老师也早早来指导我们早读。而我的成绩也慢慢向前排列。三年级那年期末,成绩名列第一,受到老师表扬。回到家,我把半碗米饭奖励给打鸣的公鸡,那米饭可是当时我们最贵重的食品、生命的补剂。高小时,老师讲“闻鸡起舞”的故事,东晋将领祖逖和他的好友刘琨半夜听到鸡鸣,就起床练剑,刻苦锻炼,以期实现自己的抱负。老师激励我们也“闻鸡起舞”,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抓住时机,刻苦学习,发奋图强,取得好成绩。“鸡叫三遍天下白”,这第三遍的鸡鸣就是我们的起床号,接着我们踏破岛镇街巷清晨的宁静,迎着曙光走向东边面朝观音山的学校。而我们的成绩不断上进,并表示要再接再厉,更上一楼。老师拿着我们决心书读着读着,就停下来,在黑板上写上“再接再励”,问我们对不对,我们说对啊,不就这样写。老师说,“励”错了,不是鼓励之“励”,是磨砺之“砺”,又写作“厉”。老师告诉我们,这个成语出自唐朝韩愈《斗鸡联句》中的“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描绘的是一幅生动的斗鸡图景。“再接再厉”描写的是公鸡相斗,每次交锋前都要在地上磨一磨嘴,使其锋利的景象。用以比喻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越来越振奋勇猛。原来这“再接再厉”跟打鸣的公鸡有关。于是,赳赳公鸡的形象贯穿了整个童少时期。奶奶养的家禽里就有肉冠鲜红高隆,尾毛彩丽高翘的公鸡,那鸣声天天相闻,那形象日日可见,鸡鸣是号角,鸡斗是奋勇,那是奋发的意象……
   沉思着,靠着床头坐起来。同室贺老师见我在动,就疑惑地说,这张家界是旅游城市,怎么还有鸡鸣声。在这高楼林立的城区,在这以“新商旅、深睡眠”为核心品牌价值的中高档酒店,能清晰听到鸡的鸣唱,那声源虽不是近在咫尺,但绝不远过百丈。附近有养鸡场?城管不查?怎么只一只鸡啼鸣声?我们讨论了好久,没有答案。很快对张家界鸡鸣的探讨,成为朋友群的热点。甲友说,张家界的土家人养白羽乌鸡,是家宴主菜、宴请佳肴,这鸡鸣有宣传的意味;乙友说,白羽乌鸡是本地的“报喜鸡”“吉祥鸡”“祭祀鸡”,鸡鸣陪伴土家读书人寒窗苦读,啼叫出了土家人的万丈豪情。张家界鸡鸣有声,也许有传承文化的意味……
   鸡鸣有声,也许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自然因子。悠悠历史,重重文化。“鸡既鸣矣”“东方明矣”,先秦的那一声唱响,穿越千万年的历史尘埃,在自然的葱茏中奔涌驰骋,于是,那唱声在唐诗中欢亮,在宋词中清亮,在元曲中脆亮,在明歌中豪亮……岁月与生命,曾在报晓的鸡鸣声中流逝,正如清朝魏源《晓窗》所语:“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生活在啼声中走过,这么简单,这么悠长,这么有声有色。
   在张家界,四个清晨,天天醒来,都能闻到鸡的歌唱。宁静的清晨,整洁的酒店,悠闲地躺在床上聆听那天然本真、清脆而高昂的鸡鸣暖暖地入耳,便有一种振奋,还有一种宁静。也许,聆听鸡鸣,是根植于我们内心的自然情结。古人以鸡为德禽,说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德禽之声是豪壮之声,仁勇之声,吉利之声。我们千岛古城的那一段凄壮的历史,浮上心头,那一阵清越仁勇的鸡鸣,似在耳边回响……
   那是明朝末年,鲁王逃到舟山,在东海抗清名将张名振等辅佐下,屡次击败清军。清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清朝总督陈锦等率兵分三路向舟山攻来。鲁王闻警,作出部署,由相国张肯堂率兵六千留守定海城,自己与张名振率领主力部队,向北进攻吴淞,以图牵制清兵。清兵见鲁王主力攻打吴淞了,就集中攻打舟山。八月二十二日大雾弥漫,清兵积集进入定海港的重要水道——螺头门。因气候原因,造成卫士守护失当,清兵蜂拥登岸,直逼定海城下。城中六千兵力和居民,坚守了十多天。九月初二,刘世勋等率全城军民与攻入城内清兵进行激烈巷战,因寡不敌众,守军火药尽,到了黄昏之时城终失陷。清兵占领定海城后进行了残忍杀戮,下令杀到天亮鸡鸣为止。转眼就过了人定之时,清兵举着火把,闯门捣户,边杀边放火,火光烛天,尸体遍地,血流成河,史称“屠城”。
   忽然一声鸡啼划破夜空,百鸡呼应啼叫。屠杀被浙鸡鸣中止。这一声鸡鸣,使得当时的舟山人没有被斩尽杀绝。据传,屠城后,定海城中只留七姓人家,第一姓为竺家弄刘家。鸡鸣之时,清军刚屠到竺家弄口,刘家人虎口余生,以不食鸡肉报答公鸡救命之恩。于是刘家“除夕不杀鸡”的风俗,就世世代代流传下来。
   舟山定海东海云廊的海山公园段和文房四宝院区似乎都有公鸡的彩雕和字牌,来纪念那公鸡的啼鸣。忽然想,如果有一天,像张家界那样,一声鸡鸣从竺家弄响起,会有何等反应,我们的自然情结,能否安然自在,畅通无阻?……
   聆听着张家界的鸡鸣声,我想,那鸡鸣是一首奋发之歌,鸡鸣戒旦,鸡鸣馌耕,闻鸡起舞;那鸡鸣,是一首光明之歌,人们欢唱“鸡叫了,天亮了,解放了”,迎来新中国的诞生;那鸡鸣,是一首吉祥之歌,护佑生命,于是舟山就有了除夕不杀鸡的习俗流传……
   多年没闻鸡鸣啼,张家界的鸡鸣,似乎唤醒对自然对本真的鸡鸣的向往,不尽浮想盘桓在心头……
  

共 24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鸡鸣张家界的浮想》犹如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之旅,作者从张家界的一声鸡鸣起笔,牵出了记忆深处儿时老家的种种画面,那些与鸡鸣相伴的求学岁月,充满了童真与奋进。文中既有对个人成长经历的细腻回忆,又巧妙地融入了文化典故,如“闻鸡起舞”“再接再厉”等成语背后与鸡相关的故事,使文章在个人情感与文化底蕴之间找到了美妙的平衡。作者通过与同室者的探讨以及朋友群的交流,引发了对张家界鸡鸣背后文化传承意味的思索,进而将视野拓展到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从先秦到明清,鸡鸣声在岁月里回响,串联起历史的片段与生命的轨迹。文中对舟山“屠城”历史的讲述,赋予了鸡鸣更深层次的意义,让其承载着生命的救赎与感恩之情,使得文章情感更加深沉厚重。这不仅是一篇关于鸡鸣的散文,更是对过往生活、传统文化以及人性情感的深情回溯与礼赞。它提醒着我们,那些看似平凡的自然之声,实则蕴含着无尽的精神力量与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去珍视、去传承,让心灵在岁月流转中始终保有对本真的向往与敬畏。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0700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05 19:29:16
  文章选材独特,以张家界的鸡鸣为切入点,却能洋洋洒洒地串联起儿时回忆、文化典故、地方历史等丰富内容,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视野。作者的叙事手法细腻而生动,儿时为争早到榜的努力、老师讲解成语的场景等,都如在眼前,让读者感同身受。文中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庄重而详实,“屠城”一段更是增添了文章的历史厚重感和情感张力。语言优美且富有韵味,古诗词的引用恰到好处,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和艺术感染力,是一篇引人深思、令人回味的佳作。
回复1 楼        文友:心梦王水        2025-01-06 18:31:43
  谢谢同宗文友的精彩优美点评。新年好!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05 19:30:00
  《鸡鸣张家界的浮想》是一篇令人陶醉的散文。其结构精巧,从现实鸡鸣引入,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到文化与历史的深处,过渡自然流畅。作者的情感真挚饱满,无论是对童年求学时光的怀念,还是对家乡历史的沉痛追忆,都能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温度。文中关于鸡的文化解读丰富多样,使文章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整体来看,文章在情感表达、文化内涵和文学技巧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读罢让人沉浸其中,对鸡鸣这一平常却又被忽视的现象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实属难得的上乘之作。
回复2 楼        文友:心梦王水        2025-01-06 18:33:24
  谢谢精妙的评议,不把文章的意蕴读得深刻有味。向你学习。
3 楼        文友:何叶        2025-01-07 18:20:33
  恭喜精品!加油老哥!
何叶
4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2-05 17:48:03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