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希望】簟仙庙的嵊州时光(散文)

精品 【丁香·希望】簟仙庙的嵊州时光(散文)


作者:剡溪钓鳌 秀才,1724.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6发表时间:2025-01-06 17:35:26
摘要:初临簟仙庙,是在一个细雨如丝的春日。彼时,空气中弥漫着新绿与泥土交织的芬芳,细密的雨丝如大自然洒下的珠帘,淅淅沥沥地垂落,为整个庙宇蒙上了一层朦胧的帷幕,仿若一方被轻烟缭绕的桃源圣境。庙宇的轮廓在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从历史深处缓缓走来,带着岁月沉淀的古朴与庄重。

在嵊州人民心中,有一种情感纽带,将他们与家乡的土地紧紧相连,那便是对本土文化的深厚眷恋。而位于嵊州东部麻车村庙山脚下的簟仙庙,就像这条情感纽带中最坚韧的一股丝线。它历经岁月沧桑,静静伫立,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情感的寄托、记忆的珍藏;它诉说着往昔故事,承载着岁月痕迹,传递着和谐共生、心怀敬畏的人文精神,维系着一代又一代嵊州人的情感脉络。
   初临簟仙庙,是在一个细雨如丝的春日。彼时,空气中弥漫着新绿与泥土交织的芬芳,细密的雨丝如大自然洒下的珠帘,淅淅沥沥地垂落,为整个庙宇蒙上了一层朦胧的帷幕,仿若一方被轻烟缭绕的桃源圣境。庙宇的轮廓在庙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从历史深处缓缓走来,带着岁月沉淀的古朴与庄重。
   沿着蜿蜒的青石小径前行,便能看到簟仙庙的山门。斑驳的木门,在岁月的侵蚀下,泛出淡淡的古铜色,其上的门钉虽已有些磨损,却依旧坚守着岗位,似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门楣上的匾额,字迹虽已略显模糊,但“簟仙庙”三个大字,仍透着一种古朴雄浑的气息,仿佛在向每一位到访者宣告着它的不凡身世。跨过高高的门槛,踏入庙内,一种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
   庭院中,几株古柏参天而立,它们的枝干粗壮而扭曲,犹如蛟龙盘旋,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岁月在它们的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每一道沟壑都宛若一部无言的史书,记载着簟仙庙的兴衰荣辱。在古柏的荫蔽下,香炉中袅袅升腾的香烟,带着人们的祈愿,缓缓融入雨幕之中,犹如将尘世的喧嚣与庙宇的宁静分隔开来。
   走进主殿,簟仙的神像便映入眼帘。神像栩栩如生,慈眉善目,目光中透着一种温和与悲悯,就像在俯瞰着世间万物,洞察着人间的悲欢离合。在神像前,人们虔诚地跪拜,祈求着平安、幸福与丰收。此时,我不禁陷入沉思,簟仙,这位被人们世代供奉的神灵,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又为何能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被人们铭记与敬仰?
   询问村里的老人后得知,簟仙的传说与嵊州的竹编技艺息息相关。相传,在很久以前,嵊州一带的百姓以竹编为生,但制作工艺却十分简陋。有一天,一位仙人下凡,传授给百姓们精湛的竹编技艺,使得竹编产品不仅美观耐用,而且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业,百姓们的生活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为了感恩这位仙人,人们便修建了簟仙庙,世代供奉。这个传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神话故事,它更蕴含着嵊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大自然馈赠的感恩之情。
   竹,作为嵊州的一种自然资源,成为了百姓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嵊州人民深知,是大自然的慷慨赐予,才有了他们的安居乐业,而他们通过精湛的竹编技艺,将竹子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也是对大自然的一种回馈与尊重。
   临近簟仙庙有一片宁静的村落,粉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绿水之间,宛如一幅天然的田园画卷。村子里,家家户户都传承着竹编的手艺。老人们坐在门口,手中熟练地编织着竹篮、竹席等器具,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孩子们则在一旁好奇地看着,眼中闪烁着对这门古老技艺的向往与好奇。在这里,竹编不仅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生活的态度。每一根竹条,在匠人们的手中,都被赋予了生命与灵魂。它们或编织成精美的工艺品,走向世界各地;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器具,默默陪伴着人们度过一个个平凡而又温馨的日子。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簟仙庙所传递的精神内核——和谐共生。
   当大地从沉睡中苏醒,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之际,村民们便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播下希望的种子;待阳光愈发炽热,山林愈发葱郁,他们穿梭于竹林之中,挑选着最适合编织的竹子;而当金风送爽,田野被染成金黄,金黄的稻穗与翠绿的竹林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丰收图景;到了寒风凛冽,天地银装素裹之时,村民们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继续编织着来年的梦想。每个时节,都有着不同的劳作与收获,而这一切,都与大自然的节奏紧密相连。
   簟仙庙还承载着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情。这种敬畏,并非是盲目的迷信,而是一种对未知力量的尊重,对道德准则的坚守。在过去,每当遇到重大的节日或自然灾害时,村民们都会聚集在簟仙庙前,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他们献上丰盛的祭品,虔诚地祈祷,希望簟仙能够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在祭祀的过程中,人们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反思自己的行为,审视自己与自然、与他人的关系。这种敬畏之情,让人们懂得了克制自己的欲望,珍惜大自然的恩赐,尊重每一个生命。
   时代的发展,簟仙庙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嵊州的变迁与发展。尽管现代文明的浪潮席卷而来,但簟仙庙所承载的精神力量,却从未褪色。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学习竹编技艺,他们将现代的设计理念与传统的竹编工艺相结合,让这门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特别是在簟仙庙的影响下,嵊州的旅游业也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座庙宇的独特魅力,领略嵊州的风土人情。而当地政府也十分重视对簟仙庙及周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簟仙庙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在这个喧嚣的现代社会,簟仙庙如同一片宁静的港湾,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当我们置身于庙中,感受着那份宁静与庄严,聆听着古柏在风中的低语,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的隧道,与历史对话,与古人共鸣。在这里,我们可以放下心中的浮躁与喧嚣,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找回那份失落已久的和谐与敬畏。
   离开簟仙庙时,雨已渐渐停歇。天边露出了一抹淡淡的晚霞,给庙宇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回首望去,簟仙庙在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更加古朴而神秘。我深知,这座庙宇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一个传说,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对和谐共生、心怀敬畏的永恒追求。在未来的日子里,愿簟仙庙的故事能够继续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在它的滋养下,懂得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原创首发)
  

共 239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簟仙庙的嵊州时光》散文,老师写的真好,用娴熟的语言,将簟仙庙剖析的淋漓尽致,展现的栩栩如生,写出了深意,写出了真情,读后处处打动人心,令人感慨万千,回味无穷。“沿着蜿蜒的青石小径前行,便能看到簟仙庙的山门。斑驳的木门,在岁月的侵蚀下,泛出淡淡的古铜色,其上的门钉虽已有些磨损,却依旧坚守着岗位,似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门楣上的匾额,字迹虽已略显模糊,但“簟仙庙”三个大字,仍透着一种古朴雄浑的气息,仿佛在向每一位到访者宣告着它的不凡身世。跨过高高的门槛,踏入庙内,一种庄严肃穆之感油然而生。”“庭院中,几株古柏参天而立,它们的枝干粗壮而扭曲,犹如蛟龙盘旋,向人们展示着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岁月在它们的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每一道沟壑都宛若一部无言的史书,记载着簟仙庙的兴衰荣辱。在古柏的荫蔽下,香炉中袅袅升腾的香烟,带着人们的祈愿,缓缓融入雨幕之中,犹如将尘世的喧嚣与庙宇的宁静分隔开来。”老师将簟仙庙描写的入木三分,语言生动,立体感强,有深情厚意。还有更精彩的“时代的发展,簟仙庙依然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嵊州的变迁与发展。尽管现代文明的浪潮席卷而来,但簟仙庙所承载的和谐共生、心怀敬畏的精随着神,却从未褪色。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和学习竹编技艺,他们将现代的设计理念与传统的竹编工艺相结合,让这门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老师文笔反映了仙庙的整个过程和竹编的技艺,弘扬了正气,加深了人们的理解,对当地生产和文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好文推荐,阅读欣赏,推荐精品。【丁香编辑 闰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07003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闰土        2025-01-06 17:43:15
  老师写意深,文章含蓄耐读,语言功夫好,画面感强,字字句句闪耀着美的光辉,越读越爱读,读后受益匪浅,向老师学习、致敬。
2 楼        文友:闰土        2025-01-06 17:48:06
  “在簟仙庙的影响下,嵊州的旅游业也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感受这座庙宇的独特魅力,领略嵊州的风土人情。而当地政府也十分重视对簟仙庙及周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簟仙庙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庙推动了地方的文化和经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楼        文友:剡溪钓鳌        2025-01-06 17:58:59
  感谢社长编辑,感谢社长肯定。
以三寸鸡毛书写余生的光辉。
4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5-01-06 17:59:32
  好文已拜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5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1-06 20:00:59
  好文一睹为快。
6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1-06 21:23:42
  好文拜读。
7 楼        文友:张若俞        2025-01-07 13:44:16
  神佛文化,历史久远。嵊州时光,发古幽思!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