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茶语(散文)

精品 【东篱】茶语(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6506.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519发表时间:2025-01-07 05:57:11
摘要:能够和茶对话,或者听听茶语,是最近几年有的的体验,或许是因为那些年的心到底还是没有闲静下来,心在吵闹,怎么听得见茶语呢?要我解释茶语,又不能像翻开网上的花语,摘录几个华丽的辞藻,我只能用一些给与茶的故事,来理解茶语了。

茶语,不是茶会说话。我们喝茶,对着茶自言自语,只能勉强算是“茶语”,确切地说是与茶语。沸水煮茶,滋滋作响,这是物理之声,也不算是茶语。我觉得,茶能带起我们的很多故事,故事才是茶的最好语言。一壶一茶,让人相聚,有了故事,因茶而得故事的香。茶的故事,就是精粹的语言,茶,不生糙语俗言,甚至连拙言也没有,即使无言无语,有时胜千万言。就像喝酒的人说,要说的话都在酒杯里,茶语就在茶杯茶壶里。
  
   一
   算来也是喝茶几十年了,尤其是退休之后,几乎每日不离茶,可以说入了肤浅茶境,古人对人无话说,与茶便有千万言。古人吟“竹下忘言对紫茶”,(钱起《与赵莒茶宴》)看看,对一浓翠竹不知说什么了,回头入座对紫茶便有了语言。于是,我也觉得,喜欢喝茶的人,应该懂得茶的语言,人和茶,能够共处一个语言系统,那就是最高的境界了。
   茶语,即茶的语言;茶又无语,人有话要说,也是茶语。或者说,是茶唤起了我们的语言灵感。
   怎么佐证呢?好多年前盛行年终“茶话会”,一盏茶,一圈人,围坐着,因茶有了说话的兴致。茶是话的引子,茶可激发说话的灵性。我记得我在学校工作期间,我们校长年终要准备个茶话会,就逐个走我们主任的办公室,捏上我们茶叶盒里的一点茶,放进纸袋,原来是准备茶话会。算不上“百家茶”,是大杂烩,但不影响茶话会的品质。后来这种朴素的茶话会就淡了,总要吃一顿,人们疏落了茶,不再品茶说心里话,变成说酒桌上的醉话。那日见到也退休的校长,提及这段,他说还想凑一起说说茶语,开个纯粹的茶话会……
   茶语,就是说话自在,自得一份茶香温馨。
   茶,最好是共品,因为我们看重的是茶语,只在品茶中才有。白居易说“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山泉煎茶有怀》)没有什么话说,不必说一个喝茶的理由,彼此相知了,这就是茶语,听不见,却感受得到。
   好几年了,我天天走进我们一帮子退休老者办的茶舍。因病,我“旷茶”几年,那日再去,老面目更亲,又多了新面孔,自然是一番责备,说,老茶换了一年又一年,年年新茶等我来……坐下,茶舍壁上贴了纸条,写“来者不拒,自带茶香”。我有些窘迫了,我没有带茶,老者说,明天带着,尝尝你每日喝的什么茶。这都是闲话借口,但给人一种迅速融暖的感觉。茶无语,茶香自结缘,无需一语,胜千万言。
   很多茶故事,品起来特有滋味。茶友老谭有自己的生意,有出差机会,每次归来,就把在宾馆没有喝的茶包带来。茶友并不觉得他贪小便宜,拆开一包,居然读出了一个城市的口感滋味。当然,有人知道他去了那座城市。一包茶,人们看成是一个城市的馈赠。说茶话跑题可不行,就说城市的茶语,从茶品,到茶名,再到茶味,城市不知,我们却在远方和某个城市对话。
   那些年,我出差住宾馆,喜欢带走一盒火柴,他们说,是点燃一个城市的温度;老谭带走一包茶叶,是带走一个城市的口感。
  
   二
   有了茶,就有了亲切的语言。我突然想起那年我到深圳的一段“茶往事”。忘记了茶叶店的名字,进门说话的腔调,让老板直接拿出莱州绿茶。于是我们有了因茶而生的乡愁。我说我有同学家在莱州朱桥镇,他说,正是产自朱桥的茶。我距莱州百公里,相比我到深圳几千里,莱州就像在家门口。买了老乡的茶,他又包了几包莱州绿茶,只说记住在这个城市还有老家的味道。这是最有味道的茶语,好像30多年过去了,时不时想起,他的话,成了时光里不会消失的语言。
   从此我相信茶语了,不必费口舌,一盒茶就是一个音箱,无需接上电源,只要打开就有了温馨的茶香茶语。去年秋末,我去北京昌平求医寻药,遇到蒙医医院的守门大哥,去他的门卫值班室给手机充电,顺便从车的后备箱摸出一盒茶给他,留下了微信联系方式。时常收到他的问候,问我病情好转没有,什么时间再来……我相信了,那盒茶真的会说话。大哥是河北张家口人,他连何时回老家的日程也告诉了我,生怕我扑空看不见他。他是懂茶的人,一直舍不得喝,我记得拿的是一盒菌类茶,我说氨基酸很多。他说,比不上情意重。
   他说,等他打开,就放在值班室,为那些到医院看病的人进来歇脚,就斟上一杯。他说自己不善言语,就以茶来说话,给患者一个问候。
   记得一副对联——坐,请坐,请上座;茶,上茶,上好茶。在恭敬上,多了几分世俗的味道。茶分等次,为求郑板桥的墨宝而已。每琢磨这副对联,真希望茶无语,客人自会品出个三六九等。世俗的欲望,让茶语多了些怪味啊。
  
   三
   大部分时日居家,写作、喝茶,成为常态。我深切感知,有茶的日子并不寂寞。
   记得有人发问过,一个人自处是寂寞孤独的,那么两个人面对,就一定不会寂寞孤独?是啊,很多人想尽办法消弭自己的孤独感,却孤独还是来袭。我觉得茶就是我们可以和它说说话的另一个人,是打消我们孤独的影子。茶的影子和香韵,就是禅意的表达,很多的语言,随着茶香在荡然的汤汁中泛出超然物外的韵味来。电影《山河故人》一句台词说,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过一段路。而茶香,则可以陪着我们走很远,只要我们愿意,默默无语地陪着,又似有千言万语,始终带着暖心的温度。孤独,常常让人们有对着空气说话的无聊感,而茶氤氲出茶香茶气,却好像在倾听一个有情调的人的心事。
   茶的语言在于我们去联想,一颗闲淡的心,才适合品茶听茶语。就像一匹骏马奔驰于草原,带来的是潇洒无羁;一杯茗茶涤荡心境,通透了肠气,便有荡气回肠之感。如果只是理解茶可润舌,能解渴,能消磨时间,此时茶无语。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开花,不是所有的情感都能有一个结果,不是所有的虔诚都能如愿,不是所有的悲悯都可因此而觉醒……一样的道理,不一定每一次品茶,都能获得禅意的境界,心不静,再好的茶,都难以听见它的好。感恩每一壶粗茶,不挑剔,用心与茶厮磨,就听得见茶的呢喃之声。
   有时候我们真的无法获得诗和远方,但有了茶道,我就不大在乎去极远的地方寻觅什么,把自己放在茶香袅袅之中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意境。
   我特别欣赏白落梅的一段“茶话”,一个愿意让自己活得简洁的人,一定听得见茶语。“简单的人其内心清和,越容易参透禅理。修佛亦如品茶,将一杯苦茶喝到无味,这就是禅的境界”。茶语,并非是在茶汤最浓时就嘤嘤入耳,而是在淡雅的时候,我们才懂得了那种滋味,由浓而淡,淡而至于无味,这个过程有着多少人情意味。有多少品味在乎的是茶本身的味道?淡了可以捏一簇入壶,也可以不管淡薄,考验我们的舌尖功夫,自淡中品出厚味。往往是经历过纷繁与浓厚之后,才有了一种深刻的获得。我觉得白落梅表达的是一种深刻的生活态度。
   我想,一缕茶香,绝不是放在“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情境里才出味,反倒是兵戈生锈,敛帐归家之时,捧一盏茶汤,才感觉出兵荒马乱之后的静谧厚味。不少人期待着退休之后的清闲生活,可一旦到了退休,日子的素淡就受不了了。想想如此茶境,还有一壶茶滋润着平常日子,还有什么可抱怨别扭的。
  
   四
   其实,就是凡夫俗子,也都是被平常的日子打败的,茶可添浪漫,早出晚归时,也有一壶茶,品茶闲话,与家人,与自己的内心,何尝不好?只是我们的曾经都看不起那壶茶,也不懂得茶语。不必羡慕别人可以牵手浪漫在海滩广场,如果情调来了,可以推窗,临风而不把盏,风中也无香。风可与茶絮语,风尘之中还有一壶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的。多少人,此时正往工地赶,加一个夜班,许多人在归家的路上,比较之后,有什么不踏实的,一壶茶是莫大的奢侈了。
   其实,每壶茶都在和我们说话,只是我们充耳不闻了。翻阅古诗人的“茶句”,会豁然开朗。
   苏轼的《品茗歌》唱道“瓦壶水沸邀清客”,看看吧,这就是茶语。“客来能解相如渴”,司马相如的糖尿病,不是茶水可解的,需有客来。茶水代相如说话,患病也有情调。“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还是苏轼读出茶的滋味了,不仅闻茶语,还能见茶如美人。真正懂茶的人,都将茶纳入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好的东西,都有意境,茶无语,却相邀;茶在沸水里形乱,却有佳人气质。
   所有人都有忙碌时,即使闲无事,却觉得心在忙乱。我觉得,在一壶茶面前,一切紧张忙碌都成为了过去时,仿佛茶语说,放下吧,别辜负一壶茶。紧簇的双眉会被氤氲的茶气给润平,舌尖儿一碰,便觉跃动的茶叶无语相迎。一旦靠近一桌一壶茶,一切都变了,包括我们可能准备发牢骚的语言,都要吞回去。我始终觉得,茶的存在就是为了邀人共语的,是味觉的语言,也是心上的语言。
   还是想起赠茶的故事。去看望一个朋友,临走,他赠我一份“冻顶乌龙茶”,朋友说,你看,五个字,我就知道其中的“茶”字,根本不懂茶,喝不出名堂。
   这是朋友的茶语。他不像很多诗人那样,总是能够吟出茶的好。我略知这是档次较高的茶,这茶产自台湾,在海拔近千米之上,品质属于“高冷”。
   每一个品种的茶,到了我们的口舌,都有着来历。我也不懂得这种茶的茶语,但我懂得朋友的相敬之意。我知茶语,便每次品茶就斟一杯放着,心中喊着朋友来“把盏”。朋友不见,还可以想着。
   花有花语,茶有茶语。每一种茶都有独特的语言,我可能只是浅听茶语,就像识得几个英语单词,我只能用一些故事,来写写茶的叙事语言。
   如果我喝茶入境了,听见了茶的“情话”,一定写出来。我是相信,常听茶语,渐渐地会听到茶的“情话”。
   老百姓的日子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置于生活必需品的最后,是压轴。我记得我的老家老乡,很少人家曾经有资格与茶相语,茶是高档的东西,修养浅薄,一时难懂茶语。生活贫穷,也难为自己置一壶茶。我与茶语,很幸运,我给自己下达了一个任务——每品茶,听茶语。
  
   2025年1月7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8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茶,是人类的朋友。作者喝茶几十年,相处久了,能听懂茶的话,也有话对茶说。多年前盛行的茶话会,就是佐证,茶唤起了大家的语言灵性,因茶,大家有了话题。茶,最好是共品,作者看重的是茶语,只在品茶中才有。喝茶,没有理由,彼此相知,便是茶语,听不见,却感受得到。康复回归退休老者办的茶舍,忘了带茶,但仍觉迅速融暖。茶无语,茶香自结缘,无需一语,胜千万言。出差带回宾馆未喝的茶包,拆开一包,从茶品,到茶名,再到茶味,城市不知,自己却在远方和某个城市对话。有了茶,就有了亲切的语言。作者曾深圳出差,买到了家乡莱州的绿茶,这是最有味道的茶语,多年过去,茶店老板的话,成了时光里不会消失的语言。去年到北京昌平求医寻药,遇到蒙医医院的守门大哥,作者因手机充电,送给他一盒茶并留下微信联系方式,时常收到他的问候,那盒茶真的会说话。作者大部分时间居家写作,有茶陪伴,并不孤独,很多语言,随着茶香,泛出超然物外的韵味。茶香茶气,仿佛能听懂人的心事。一颗闲淡的心,才适合品茶听茶语。心静,才能听见茶的好,用心与茶厮磨,就听得见茶的呢喃之声。茶语,并非是在最浓厚之时嘤嘤入耳,而是在淡雅之时,才懂得了那种滋味。凡夫俗子,也都是被平常的日子打败的,茶可添浪漫。作者认为,每壶茶都在和我们说话,只是我们充耳不闻了。翻阅古诗人的“茶句”,会豁然开朗。茶的存在就是为了邀人共语的,是味觉的语言,也是心上的语言。花有花语,茶有茶语。作者相信,常听茶语,渐渐地会听到茶的“情话”。柴米油盐酱醋茶,茶置于生活必需品的最后,是压轴。作者给自己下达了一个任务——每品茶,听茶语。这是一篇别具特色的散文,作者用一颗禅心感受茶的呼吸,用天长日久的陪伴和茶对话,人茶合一,两情相悦,读之,如在品茶,如在听茶私语,令人陶醉其中。深度佳作,倾情荐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07003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1-07 05:57:36
  这是一篇视角独特立意奇崛的散文,把品茶带入禅境,把茶用笔唤醒,非普通作者能为。我反复读了两三遍,才晓其中寓意,才解其中滋味。向孜孜不倦深耕散文的老师致敬!感谢怀才老师赐稿,顺祝新年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07 09:17:01
  谢谢韩老师的精彩编辑,谢谢你的美评鼓励。我生怕小文说不清茶语是什么,所以在开头加上我对茶语的理解,我觉得那些与茶有关的故事,哪怕是片言只语,都是茶语,故事是一种语言,不求华丽,在乎情结叙事。写品茶的散文,太多,怎样才能写出自己的味道,我琢磨很久,有了这个切入点,茶可以唤醒我们的创作灵感,也能够拉久远的故事拉到眼前。大家都有品茶的习惯,只要细品,多点悟性,茶就有了自己的语言。韩老师磨目了,浅白的小文,为难了韩老师,不好意思啊。创作的快乐的,我解其中味。你也解。让我们在东篱这块沃土上不断笔耕。遥握,问候冬安,期待韩老师的美文,谨祝创丰!
2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1-07 07:37:46
  好茶,我也爱品茶,每天必备,一日三餐后,几乎也是一日三茶。茶诗:茶,敬茶,敬香茶,
   坐,请坐,请上坐。古人的含义不同,今天就是请爱品茶之人上坐喝茶。
   怀才抱器老师佳作美文真好!点赞问好老师!早安!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07 09:22:07
  谢谢枫叶老师的美评。一日三茶,是幸福的生活状态,羡慕枫叶老师的日子,向你学习。古人的茶和坐,很多讲究,也道出了人情世故,仔细琢磨,冷暖分明。
   茶能打发寂寞,用心品茶,消弭无聊,品而思,也是一种休闲的样子。茶到底给我们说了什么,真记不住,而那些与茶有关的故事却记住了,故事就是茶语。遥握,问候冬安,谨祝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1-07 08:52:57
  这篇散文以独特视角写茶语,作者用禅心与茶相伴对话,人茶合一。从共品之趣到生活中的茶缘,茶不仅是饮品,更是心灵伴侣。语言优美,令人陶醉,仿佛能闻到茶香,听到茶的私语,堪称佳作。我天天喝茶写不出这么美的散文,问候怀才老师,祝你身体健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07 09:24:54
  老师客气了,看你有时候发图到群里,知道滴善斋老师也是爱茶人。一定有着很多的故事,你的茶语会更精彩。我倒是有喝茶的固定场所,这几年患病,极少去,是怕给茶友带来一些不快,时而看看,难忘一段茶友故事。谢谢滴善斋老师的美评,期待你的美文,希望笔耕不辍!
4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1-07 09:07:06
  我在想象,怀才老师手捧香茗,临风而立,茶香氤氲,气韵袅袅,作者眼里有茶,心有茶意,耳畔有茶语,口中茶汁弥漫,茶味、茶境在升腾、扩散,茶与人仿佛两个相似灵魂的相遇,相知,相惜,一切茶语皆情语,一切美好入禅境。在如溪水淙淙的描述中,茶文化与故事相融,品茶人与浪漫契合,这是怎样曼妙至极的体验?唯美灵动的笔触,精妙绝伦的表述,茶音温软,情韵款款。拜读佳作,感佩文思,问候怀才老师,喝茶愉悦,安好相随!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07 09:31:35
  谢谢罗老师的精彩赏评。茶具置办了不少,不如意就换一下,总希望不能对不起这份日子,不是喜新厌旧,也不是乱花钱,我把这份情感给了茶,也给这个退休的日子,启窗临风,手中的茶杯,就像心爱之物,多了一份闲趣,看楼外的路上车来车往,人来人往,大部分人无得这份闲情,能不满足吗?与茶相知,与茶语,茶不会辜负我们,也不会反驳,但只有我们的悟性浅,可能对不起那杯茶了。每一个故事,都因茶而回忆起来,茶的媒介,懂得我们的感情。写点茶话,安慰一下自己的心情吧。很长时间未读罗老师的文章了,甚念。遥握,问候冬祺,谨祝创丰!
5 楼        文友:简柔        2025-01-07 10:08:27
  我也喜欢喝茶,一杯茶在手,仿佛握着一杯春天,被茶香萦绕,神清气爽,被茶水滋润,日子有了味道,心变得安静。怀才老师把茶当成良朋,当成知己,懂得茶的好,品出茶的味,所以才能聆听到茶语,才有了那么慧语,这是对茶的礼遇和厚爱。从对茶的领悟中,可以看到怀才老师旷达的心境和乐天的情怀。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07 10:17:01
  简柔老师也喜欢喝茶,那就是同道之人了。简柔老师喝茶,一定有更细腻的品味和感觉,我听茶语,简柔老师得茶趣,期待简柔老师写出来,根我这茶语配对吧。常常想,若没有茶,只有咖啡,我们能不能天天拿在手里品喝?大概是不能的,所以我们还是要爱上茶,当然喜新厌旧,最好是新茶。哈哈。谢谢简柔老师的美评,遥握问候冬安,谨祝创丰!
6 楼        文友:武汉廖生斌        2025-01-07 10:33:21
  怀才抱器老师大作,学习了,为老师点赞,祝老师冬安!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07 13:02:52
  谢谢廖老师的点评,磨目了。加入对咯的创作队伍,感受创作的快乐,廖老师加油!遥握!
7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5-01-07 14:29:13
  先看看是否坐稳了,摔跤的感觉真不好
以我心,写我字。纤指一动,素语如馨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07 14:54:30
  素心老师好,东篱等着你来呢,遥握,期待……
8 楼        文友:石叶六        2025-01-07 14:56:29
  喜欢这个文题“茶语”,散发着茶香,享受着悠然,浸润着禅意,让我看到的是一道雅致的风景,一篇醇厚的美文。我喝茶就难入眠,断断续续的始终没养成喝茶的习惯,很眼馋老师喝茶的那份意境和品味,看来创作与喝茶都得向怀才老师学习,祝老师腊八快乐!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07 15:16:47
  白天喝茶,茶淡一点,晚上不能喝茶,不然就容易精神抖擞的,睡不着。坚持喝茶,养成习惯,逐步适应了茶的兴奋就好了。这是我的经验。石叶老师可试试,要一个姿态吧。谢谢石叶老师的美评。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9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5-01-07 15:09:49
  一花一世界,一茶一禅意。茶,从来都是雅趣,都是情调。茶,其实本身不分雅俗。雅者入殿堂,俗者入陋室。茶喝有情有趣人,而有情有趣人本没有贵贱高低之分。一颗有趣的灵魂,即便是在荒野里泡一壶淡茶,也能喝出千山万水,桃红柳绿。茶心向阳,向顶峰,越是高山之巅越醇厚谧香,正如人心向暖向上,才可以不断超越自己。茶得天地精华,沸水中重新打开自己,舒展自如,香漫肺腑,让浮躁沉淀,让喧嚣安静。茶,生来就是遗世而决绝的,从来不迎合,从来不喧哗。所以懂得喝茶的人,内心都是自有山水趣味的,都自带一份清香与孤傲,都有风雨不可奈何的强大。
以我心,写我字。纤指一动,素语如馨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07 15:50:37
  谢谢素心老师为怀才小文精彩留墨。茶是将生活安排得有滋有味的元素,是伴侣。雅俗在心,给生活一点仪式感,茶就成了首选的东西。为了生活给了我们什么,追求一点可能的高雅是可取的,当然首先要扛起生活的担子,不是图安逸。居家没有风景,就自己给自己造一个风景,欣赏起来,是对自己的好。喜欢上茶,就觉得生活里不能没有茶,因为茶给了我们非常愉快的滋味,生活的苦,也可以用一杯茶来冲淡一下。谁没有走过风雨的路,风雨之后,坐下来品茶,就是好滋味,我觉得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可能不同,选择的方式就不一样。素心老师的文字,精美如诗,读之为之一震。很爽。遥握,期待素心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10 楼        文友:纤指素心        2025-01-07 16:06:30
  受爷爷影响,也喜欢喝茶。尤其是人到中年后,除了咖啡与茶,别的水喝来都觉无味,但是,体质的原因,却对茶多安与咖啡非常敏感,喝后晚上就失眠。所以,既爱又不敢随意喝。喜欢泡茶的感觉,也喜欢看茶叶翻滚沉浮,更喜欢茶香四溢满口芬芳。老师说的的非常好,给自己一种仪式感,给自己开一扇风景。
以我心,写我字。纤指一动,素语如馨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07 16:12:59
  可能很多人,因为这因为那,对茶都是爱着有度,尽管喝茶了会影响很多,但人们没有给茶一些非议之词,还是如故的喜欢。我是特别喜欢绿茶那种口感,在舌尖上,一直是一种徘徊状态,经久不散。每日喝几杯,成为习惯,茶对每个人的影响不同,素心老师节制着茶的爱吧。谢谢素心老师再度留墨。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