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梧桐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禅房花木】倾情荐书只为“度”

精品 【禅房花木】倾情荐书只为“度”


作者:天涯伊人 进士,6433.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419发表时间:2010-04-11 21:30:24

【禅房花木】倾情荐书只为“度” 一个爸爸给孩子吹气球,已经足够鼓胀,孩子仍然嚷着“大,大,再大!”爸爸无奈,猛力再吹。结果是:“叭”——气球爆了!有人吹牛说:“我一餐吃下了一只大鹅!”也许有人相信;如果他说:“我一餐吃下了一头大象!”那么,打死也不能让人说出“我信”二字来。看电视剧《大哥的幸福》,大哥一路走来,遭遇多多,却尽在情理之中,让人设身处地,深以为真,因而使人感动、共鸣;看电视剧《大女当嫁》,大龄女大雁婚事多舛,什么霉头都让她一人触上,剧情倒是曲折起伏了,主题倒是充分“诠释”、图解了,但总觉得过巧太假,因而没有了可信度和感染力。水的沸点是摄氏一百度,水的凝点是摄氏零度,零度以下,百度以上,水皆不再是水!
   看来世界上,凡事皆有度。书上说,度是一定事件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有许多谚语说度,国外有说:“比人多跑一步的人是圣人,比人多跑两步的是疯子”。“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国内有说:“欲速则不达。”“贪多嚼不烂。”
   中国有许多成语说度,张弛有度,荒淫无度,置之度外等等。
   古时言美女,“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柏拉图也说:“美,就是恰当。”
   愤怒过度伤神,饮酒过度伤身,聪明过度伤命,三国时的杨仪不就因为玩聪明,反害了卿卿性命吗?而唐玄宗,则太过贪图美色,荒淫无度,终酿横祸,失却大位。
   自然界有度,“日午则仄,月满则亏”……人类社会有度,优点的极端是缺点,自由到顶点就没有了自由……
   所有这些,不都说明世间万事皆有度吗?不都说明“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吗……
   度是数的概念,更是逻辑、哲学的概念,是思维的智慧,是人生的大智慧!守“度”,乃是人生最重要的方略和品德。
   明乎此,我们当会三思而后行,谨言而慎行,说话不过头,办事不逾矩。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上,都认真去把握一个“度”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怎么能让人知错能改?正确地运用批评的手段,是让人认识并改正错误的好方法。你做领导,你当教师,常会祭出批评的武器。而批评教育是一门艺术,恰当的批评艺术,才能让人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从而改正缺点,积极上进。
   懂得“度”的领导和老师一定会悉心研究、尽力讲求批评的艺术。他们总是恰到好处地掌握着尺度,将批评演绎出奇特的魅力,让人在受了批评之后如浴春风。有言“哀莫大于心死”,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人,这种表面“文明”比体罚更伤害人,别人心都死了,谁还在乎你的批评?所以,懂得“度”的领导和教师,他们在批评时也不会忘却表扬,因为,表扬和批评是分不开的一对孪生兄妹,先表扬,再批评,会让人感到善意。他们批评总是对事而不对人,态度鲜明,却该严才严。他们会常常采用暗示的方法去提醒,不一定动辄刺刀见红、狗血淋头。他们会选择批评的适当时机,把握时机、场合的度;他们会注意情感投入,以爱心和诚恳作为前提,像对待朋友那样心怀真诚、理解、尊重与信任,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让人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和指点,因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他们懂得“数人十过,不如赞人一长”,因而会掌握批评的语言艺术,多肯定,少用否定,少用咄咄逼人的问号,甚至用赞扬“代替”批评,循循善诱地巧妙地指出美中不足,让人心悦诚服。
   在所有人际交往中,我们都有必要把握好尺度。比如自尊,自尊是正常交往的需要,应该是既尊重对方,又不压抑自我失却尊严。表达上也讲求适度,切不可过分。否则,会产生感情隔阂而不利交往。
   文艺批评,当然离不得这个“度”字。失度则失真,失善,失美。
   何谓文艺批评?文艺批评或文艺评论,指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运用一定的观点,对文艺家、文艺作品、文艺思潮、文艺运动所做的探讨、分析和评价,它是文艺学的组成部分,它以文艺作品为对象,以文艺鉴赏为基础,按照文艺的特点和规律,对文艺作品进行社会学的、心理学的、美学的诸多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它随着文艺创作的繁荣而发展深化,又反过来作用于文艺创作。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康的文艺批评,因此我们历来高度重视文艺批评。有人将文艺批评比作“啄木鸟”,这是强调了文艺批评的“问题意识”和论说风格上的“锐利”,这也是文艺批评的一个很重要特征。一团和气,互相拱手,只说好话,甚至吹吹拍拍,无疑不利文学新人及作品的成长,并且会毒化了文艺创作的空气。
   有好的文艺批评,才有好的作家、作品,才有好的文艺环境、正气。
   怎样才算得正常的、健康的文艺批评呢?
   正常的文艺批评不是歌功颂德,也不是互相攻讦。无论捧杀还是打杀,最后都落在一个“杀”字上,用这两种批评方式对待创作,都会带来危害。正反两方偏执一词,或者软弱无力的中庸之道,都于事无补。
   正常的文艺批评,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学术探讨的规则,对作品本身发表见解。对优秀的文艺作品,要热情推介,帮助人们提高审美鉴赏水平;对有缺点的作品,秉笔直书,真诚帮助;对有错误的文艺观点,敢于批评,以理服人。
   健康的文艺批评,要重视理性。理性是人类走出与自然浑沌一体状态的指南针。巨人辈出的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的欧洲,都是因为用理性来正确分析人与王、人与神的关系,进而分析人自身,分析世间万物,所以才必然引向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理性在现实的文艺批评中,则要求我们不要“跟着感觉走”,而是进行具体分析。
   健康的文艺批评,要讲正气。文艺批评是严肃的事,无谓争论,算不得文艺批评,咒骂和胡闹不是理性的张扬。当学术争鸣蜕变为污秽不堪的“泼妇骂街”,沦落为令人作呕的阿谀奉承,或者演变成赤裸裸的“红包批评”、商业广告,则只会污染文艺批评的生态环境。
   健康的文艺批评应该本着真诚和负责的态度。批评者可以归属不同的学术流派,有着不同的学术观点,但批评之时必须秉持一颗共求进步的公心,排斥一切偏狭的私心、私欲和私仇,不党同伐异,不意气用事。是就是,非就非。唯其如此,文艺批评和文艺创作才可能形成和谐共生的关系。
   健康的文艺批评,不搞绝对化。好的一切皆好,没有进步的余地;差的一切皆差,形同垃圾;自己天下第一绝对高明,别人一无是处统统低能,这些都是绝对化的表现。绝对化不符合辩证法,会蒙蔽智慧的眼睛,把文艺批评引入歧途和荒谬的泥潭。
   学者谭旭东在《今天我们如何做批评》中认为,文学批评不是拆解和贬低文学的社会价值和时代意义,不是充当文学创作的吹鼓手,更不是以话语霸权来强暴文本,而是要推动文学创作的繁荣。文艺创作者与评论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应该在理性和公正的环境中,促进文艺的进步与繁荣。创作者与评论者之间的讨论,既不能为了一团和气而“互相抚摸”,也不能意气用事而“无情鞭挞”。
   做一个好的文艺批评者,不那么容易,没有好的功力和定力是根本不成的。这不是用大话唬人、自命圣人贤人信徒或用自己也不甚了了的“理论”混淆视听,便能凑效的事。那些真正有社会责任感、坚持真理、人格健全的评论家,才值得我们敬佩、学习。
   《文学季刊》在1934年1月1日诞生时就明确表明,来者虽然“作风不同,观点不一,其所信仰的也未免有些歧异,却有一个共同的倾向:以忠实恳挚的态度为新文学的建设而努力。”这“忠实”二字殊为可贵,时代和文明已然进化到今天,难道我们的文艺创作与评论反蜕化到不如当年?
   近来,某文学网站杂文栏下有一场不大不小的鏖战,一方猛烈抨击编、评、写作人员背离文艺伦理、相互取暖,成为“人情尿布”等等,一方指斥批评者态度恶劣,语出极端,自以为是,破坏了大家本来的“好心情”、好环境……双方各执已见,不可开交,弄得黑云压城。
   有鉴于此,我想向大家推荐学者、文艺理论家李文庠,钱同舟编著的一本书,书名叫《度:凡事皆有度》。书讲日常生活中的“度”处处可见,讲如何掌握好度的尺寸,恰到好处;书中以无“度”的故事,用前车之鉴,分析了在艺术、科学、人生、交际等活动中,如何掌握“度”和万事不必苛求完美的道理。真值得我们认真一读啊!
   如果能细读此书,又再把握一点关于文艺批评的理论,相信某文学网的争论会更加理性、专业,也更加有益。

共 33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度:凡事皆有度》这本书我倒是没有读过,不过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作者的文章里,我们就学到了很多关于“度”的哲理。凡事皆有度!说话、做事、为人、美貌,皆有其度。度是数的概念,更是逻辑、哲学的概念,是思维的智慧,是人生的大智慧!守“度”,乃是人生最重要的方略和品德。而作者这篇文章,主旨是针对目前某些文学网站上所出现的文艺批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要有度”。作者告诉我们,健康的文艺批评要做到哪能?其一要实事求是地对文章本身发表见解,其二是讲正气,其三是不搞绝对化,要做到这些才能准确掌握文艺批评的正确尺度。作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耐人寻思的话题,那就是怎么在文艺批评中正确地处理争论!感谢作者赐稿!推荐阅读!----绕指柔【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004012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绕指柔        2010-04-11 21:31:07
  《度:凡事皆有度》这本书我倒是没有读过,不过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作者的文章里,我们就学到了很多关于“度”的哲理。凡事皆有度!说话、做事、为人、美貌,皆有其度。度是数的概念,更是逻辑、哲学的概念,是思维的智慧,是人生的大智慧!守“度”,乃是人生最重要的方略和品德。而作者这篇文章,主旨是针对目前某些文学网站上所出现的文艺批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要有度”。作者告诉我们,健康的文艺批评要做到哪能?其一要实事求是地对文章本身发表见解,其二是讲正气,其三是不搞绝对化,要做到这些才能准确掌握文艺批评的正确尺度。作者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耐人寻思的话题,那就是怎么在文艺批评中正确地处理争论!感谢作者赐稿!推荐阅读!----绕指柔
最真的心书写最真的我!
2 楼        文友:绕指柔        2010-04-11 21:34:02
  天涯兄,看到你文中的杨仪,我起初还以为是杨修,后来百度了一下,才知道是我才疏学浅,原来三国时也有一个杨仪的。学到了不少知识!呵呵!也改正了几个错别字,想来这次写文后没认真检查。呵呵!总算是小妹找到了你一处错!
最真的心书写最真的我!
3 楼        文友:笑若灵舞        2010-04-11 21:34:53
  很有哲理的文章,同意作者的很多观点。
不管我坠入怎样的一个无缘,都要给我透明的羽翼,如果佛前也冷,它可以做我永久的披肩。
4 楼        文友:天涯伊人        2010-04-11 21:59:45
  三国时尽管也真有一个杨仪,但文中真该是杨修,忙中有误了,谢绕指柔的指正.
天涯逸人----泛自由人,时有梦想,缀梦成文,不赚喝采,聊以自慰。
5 楼        文友:依心阁主        2010-04-14 10:26:23
  伊人君的文,哲理性与思想性融通,当是佳作!远握!
依心做人,依心做事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