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热爱】吃饺子(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热爱】吃饺子(征文·散文)


作者:五色鲜人掌 童生,689.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9发表时间:2025-01-07 15:29:15

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日那天吃完午饭,我打开手机发现微信朋友圈里清一色的全是晒幸福——吃饺子的。我不解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全是吃饺子的?一看日历我才得知那天是每年一度的冬至节。哦,难怪人们都赶着在今日吃饺子。
   古人云:“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相传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后,一年冬天他发现许多百姓因为寒冷而冻坏了耳朵。于是,他用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一起将羊肉熬煮后切碎,再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的“饺耳”分发给那些冻坏耳朵的百姓,每人两个“饺耳”及一碗饺耳汤。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百姓的伤耳朵都痊愈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每年冬至都会吃饺子。
   看到人们跟风一样赶在这日吃饺子,我心下不免感慨:现如今人们生活好了!手里有钱了!物资丰富多彩了!平日里无论你想做什么美食,市场各类食材如:猪、牛、羊、鸭、鸡、鱼肉、海参等及各类蔬菜都是应有尽有。即便是你某日想偷懒不想做了,现成的美食佳肴也多得数不胜数!当你打开美团APP的“美食”按钮,那简直是满足口腹之欲的“天堂”!一列列色香味俱佳的美食看得你如同二八年华的青年才俊在美人堆里挑“媳妇”,多得你竟然不知该选哪样美食才好!
   同事小苏常常吃饭前抱怨。“哎,每天遇到吃饭点我就发愁!”
   我不解。“吃饭是件多么快乐的事情?你干吗发愁?”
   “因为不知道吃什么而发愁呀!”
   我听后默然。如今的年轻人简直是太幸福了!她们哪里体会的到我们小时候那种缺衣少食的可怜光景?
   小时候,我们家每天餐桌上都是高粱面馒头、高粱面卷、咸菜、玉米渣子粥,就连饺子都是每年过年时才有得吃。至于,冬至日的饺子我们从没吃过。也从没听玩伴们说过他(她)们家里在冬至日吃过饺子。不是母亲不给我们包着吃,是因为那时候的农村物资极度匮乏!人们普遍贫穷,即便是粗茶淡饭,只要一家人能够填饱肚子就已经是万幸了,哪里还能吃得起冬至饺子?想都不敢想!
   别说是小时候,即便是二零零四年春节,我们一家人穷得差一点都吃不上饺子了!记得,二〇〇三年腊月是个小月,没有三十,腊月二十九便是除夕。那一年,从北方来深圳过春节的人特别多!可怜我的父亲帮我排了五天五夜的队才给我买到一张从兰州开往广州的火车票。我们娘仨坐了两天两夜终于在除夕那天下午四点钟到达广州火车站。当老公把我们从广州火车站接到深圳的出租屋时已经是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时分。
   那年,因为老公投资失利,不但没赚到钱,而且赔掉了我们家中所有的积蓄,还倒欠了十几万元的外债。年幼的两个孩子倒不知愁苦是什么滋味?每天嬉戏玩闹如常。然而作为父母,我们再难也得想办法使他们不冻着、饿着并且有书读!一下子没了进项,对于已经债台高筑的我们家来说,犹如迷失在大海中的一叶小舟,突然失去了前进的方向!
   每日一想起家中欠下的十几万外债,仿佛一座大山压在我的心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我愁得每日以泪洗面,又怕我的过度伤心会影响老公的情绪。毕竟,他自己心里也不好受,我不能帮他重振家业,但绝不能给他伤口上撒盐!为使老公尽快振作起来,我鼓励他,“我们还年轻,不就是欠了十几万元的外债吗?多大点事?你千万别放在心里!往后余生里,只要我们两夫妻一条心踏踏实实地过日子,我们的日子很快会好起来的。”老公是个意志坚强的人,很快他就重新振作起来了。
   后来,我们曾想过再次投资做个小生意。然而,“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上次投资失利,对老公打击很大。一则没有资金可投,即便是有,老公再也提不起勇气去投资做生意了。既然,不能投资做生意,那就只有投资人力,外出打工挣一份辛苦钱养家。
   二〇〇三年九月中旬,老公找朋友借了三千块钱,给自己带了一千五百块钱作为来深圳路上的花销。给我留了一千五百块钱作为我们娘仨的生活费。那年,深圳的工作不好找,老公住在一位远房亲戚处。为尽量少打扰亲戚的正常生活,老公每天早晨六点钟出门随便吃点东西。然后,买一份报纸查看招聘信息。为节省车费,他每天走十来公里路去人才市场找工作到天黑才回到住处。直到农历十一月中旬,老公才找到一份货车司机的工作。他考虑我们家里的经济状况,怕我一个人带两个孩子长期在家里心情郁闷,时间久了身体会出问题。于是打电话要我带着两个孩子来深圳。他说即便是讨饭吃,我们一家人待在一起互相也有个照应!
   在老公的坚持下,我带着两个孩子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从兰州的妈妈家来到深圳。初来深圳的我们,穷得简直跟乞丐没什么两样。二〇〇四年的春节,可以说是我这辈子过得最寒酸、最可怜的春节!
   除夕那天傍晚,当我走进老公提前租好的出租屋时,眼前的一幕让我傻眼了。八成新的一房一厅出租屋在一楼,看样子盖了没多久。里面空落落的除了两张半旧的双人席梦思床,别无他物。卫生搞得倒是彻底,地板拖得连一根头发丝都看不到。窗子也擦得很明亮。老公说他一休息就来屋子里搞卫生,整整搞了两天才搞出目前的样子,看来之前的租户非常不讲究卫生。
   现在想来,当时当日的我竟然没因为贫穷而产生一丁点的不快乐!记得我们到出租屋时,老公在深圳打工的外甥女听说我和孩子们来深圳了。远离家乡的她也满心欢喜地带着她的表妹来和我们一起过春节。
   除夕晚,邻居家全家人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看春晚直播、吃丰盛的年夜饭、守岁!
   非常惭愧!我们穷得竟连个像样的年夜饭都准备不起!可怜外甥女和她的表妹也跟我们一起受罪——每人就吃了一碗泡面算是年夜饭了。好在我们一家人都很乐观——穷也穷得开心!大家在一起说说笑笑、打扑克守岁。
   二〇〇四年春节特别冷,我感觉那是深圳这二十年来最冷的一年。那年从年三十到正月初二都是阴云密布、细雨绵绵。阵阵冷风袭来,仿佛冰水里浸过的皮鞭湿冷湿冷的甩得人寒彻骨髓!如此寒凉的夜晚,出租屋里没有任何取暖设施,幸亏有那两张半旧的双人床。外甥女和她表妹就盖了我带来的两张毛毯,将就着合意睡了一晚;我和丈夫盖了他花三十元钱买的一床到处透亮的薄被子;两个儿子盖了丈夫的一件军用大衣。早晨起来,个个人冷得发抖,唯有两个儿子睡得小脸红扑扑的,似乎没冻着。
   年初一那天吃过早餐,我们一家人去附近的超市买年货。记得当日只买了一袋面、一斤多猪肉、一根大葱、一颗大白菜、一张直径一米二的圆形二手木餐桌、四个红色的塑料凳子及一台二手的二十九寸彩色电视机,老公就没钱了!我感觉没花什么大钱呀!只记得买桌子花了二十三块钱,四个凳子用去三十二块钱,电视机还是老公从一位同事那里赊来的,三百块的电视钱直至老公三个月后才还给人家。七七八八就买了这点东西,我们就已经身无分文了。
   毕竟是过春节,中午我们想包顿饺子吃。奈何没有钱买煤气,我们只得向外甥女借了一百元钱,花九十五元钱买了一瓶煤气。终于凑齐了包饺子的食材。可是,当我和好面、调好饺子馅,准备擀饺子皮时却发现没有擀面杖!没办法我只得用啤酒瓶来代替擀面杖……
   二〇〇四年春节的那顿饺子虽然吃得不容易。但一家人能从几千里之外的北方老家相聚在深圳,也是一种幸福!我们倒没觉着不快乐。一家人有说有笑、热热闹闹也算过了一个吉祥快乐的春节。
   人常说:“礼仪生于富足。”现如今,人们生活条件好了,每年一度的冬至日,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人们都争着吃饺子。并在微信圈里晒一晒,给这个冰冷、萧瑟的冬季送上一份团圆、温馨、快乐、祥和的仪式感!
   那日,我也未脱俗套地赶着在中午包了一顿猪肉白菜馅饺子。可孩子们都出门拼他们的“天下”去了,只剩下我们老两口,怎么吃也吃不出那个团圆、热闹、祥和的氛围了……

共 305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冬至吃饺子这一传统习俗的描绘,深刻反映了时代变迁下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与情感的演变。冬至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节气,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蕴含着温暖与团圆的象征。文章开篇以个人的生活体验为切入点,描绘了现代人们在物质富足的背景下,如何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幸福与快乐,形成一种新的节日仪式感。然而,作者通过对比自身的成长经历,揭示了过去艰苦岁月的真实记忆。那时的冬至,饺子并非家常便饭,而是过年时才有的奢侈品。文章中提到的“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古训,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困境与对温暖的渴望。作者的回忆不仅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更让我们思考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是否仍能珍惜这份温暖与团圆的情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作者的家庭经历了从贫困到相对富足的转变,然而在这转变中,家庭的团聚与亲情的维系始终是最为珍贵的。文章通过对2004年春节的回忆,展现了在困境中依然能够找到快乐与幸福的能力。尽管物质条件匮乏,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扶持与乐观态度,成为了抵御生活风雨的力量源泉。文章以细腻的回忆和对比手法,生动描绘了时代变迁下人们生活的转变与情感的坚守,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亲情的深刻感悟.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吃饺子已成为一种流行的习俗,然而这种习俗的背后却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对亲情的重视。作者在最后提到的“团圆、热闹、祥和的氛围”,更是对现代人情感生活的一种反思与期待。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或许我们更应该停下脚步,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个节日,感受那份来自传统的温暖与幸福。文章不仅仅是对冬至习俗的描述,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无论生活多么富足,真正的幸福在于家庭的团聚与亲情的温暖。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不忘传承那份珍贵的文化与情感。文章以细腻的回忆和对比手法,生动描绘了时代变迁下人们生活的转变与情感的坚守,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亲情的深刻感悟。编辑在此推荐大家共赏。【编辑:沙场秋点兵】【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08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沙场秋点兵        2025-01-08 18:57:58
  这篇文章以冬至吃饺子这一传统习俗为线索,串联起作者对过去与现在的深刻回忆与感悟,读来令人动容。文章开篇便以现代人冬至吃饺子并晒朋友圈的场景切入,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当下人们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也愈发丰富的时代图景。然而,作者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巧妙地将笔触延伸至自己的童年记忆,那时的冬至,饺子是奢侈品,是过年时才能品尝的美味,那份对食物的渴望与对温暖的向往,透过文字直抵人心。文章中对2004年春节的回忆更是震撼人心,一家人在困境中相互扶持,用乐观与坚强诠释了幸福的真谛,让人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亲情的陪伴与心灵的满足。作者以饺子为媒介,跨越时空,串联起不同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情感体验,深刻地揭示了时代的发展带给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在岁月更替和变迁中,始终不变的那份对亲情的珍视与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回复1 楼        文友:五色鲜人掌        2025-01-08 19:46:09
  感谢老师费心费力编辑我的拙作!编者按语很精彩!学习了。老师辛苦了!给您敬茶!祝您冬安!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5-01-09 12:46:0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2 楼        文友:五色鲜人掌        2025-01-09 17:08:55
  感谢社长精彩点评!
3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5-01-13 16:27:01
  这篇文章初看题目时,我是已经把它放弃的状态,后又返回来阅读是因为有“红豆”指引。
   其实,冬至吃饺子这个习俗中有两个词,一个是冬至另一个就是饺子。冬至作为一个节气它是永存的,不被任何因素遗忘的,但饺子就不同了,正如老师讲述的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的提高,人们对食物的需求是随着自己的兴趣来的,不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来食用。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会在冬至这天吃饺子,说明我们的传统节日还是得到了传承。
   老师通过对2004年,哪一个特殊的除夕夜的场面描写,心里活动,带着读者感受了一个寻常的年。最后回到了主题,吃不吃饺子并不影响一家人开心、快乐地在一起团聚。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回复3 楼        文友:五色鲜人掌        2025-01-16 12:08:24
  感谢老师来访点评!祝新春快乐!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