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烟火】柴火香(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烟火】柴火香(散文)


作者:如歌四季 布衣,21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0发表时间:2025-01-07 15:32:32
摘要:一簇红彤彤的火焰,发自几根燃烧在灶膛里的干柴,把灶前添柴人的脸映得通红,烤得热烘烘的,冬天很舒服,夏天就够呛。技术不好的人,还会被燃烧过的灰烬弄得满头满脸满手甚至衣裤上,旁边的人看了无不哈哈大笑。

近几年流行起“柴火鸡”,一道用大铁锅架在烧柴火的灶上爆炒出来的鸡肉美食,曾经火遍大街小巷,食客们趋之若鹜,聚餐必点。其卖点就是用以前做饭的方法,用柴火做燃料,大锅爆炒加了各种配料的鸡肉,味道特别香,让你想起了小时候用柴火做出来的饭菜味道,不仅唤醒你唇舌曾经的回忆,还慰藉你心灵里久违的怀旧、温馨感。
   一簇红彤彤的火焰,发自几根燃烧在灶膛里的干柴,把灶前添柴人的脸映得通红,烤得热烘烘的,冬天很舒服,夏天就够呛。技术不好的人,还会被燃烧过的灰烬弄得满头满脸满手甚至衣裤上,旁边的人看了无不哈哈大笑。这是80年代及以前的人都熟悉的记忆。点火可不能直接用火柴对着木柴点,那样点不着。我们那里要用松毛或明子(一种富含油脂的松树细木棍,易燃)引火,点着后赶紧放进灶膛,加上一些易燃的碎木屑、干松球、干树枝、木棍、核桃壳(有几年父亲所在的外贸公司出口核桃仁,剥下来的壳就发给职工当燃料)等等,反正各家自己发挥了,等火烧旺了,才能加柴,柴烧得红红火火时,如果菜还没做完(一般是过节做菜多时或煮难煮的肉类、骨头时),还需要旺火,就要加煤,那样就能烧得更持久一些。后来,有些人家烧蜂窝煤,据说更节省燃料,我家没用过。但我见过别人家用,在旁边会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怀疑那就是传说中的一氧化碳?我想不用也罢。
   九十年代以前,还没有普及电炉、电饭煲、电磁炉、煤气灶、抽油烟机等等厨房电器,做饭菜就只能靠灶了。灶一般是在厨房里靠墙边用砖砌成的一个中空的方形台子,约八十厘米高,中间留出圆锅底的形状,下面就是灶膛空间了,还要留一个灶门。周边留十厘米左右宽的灶台,表面涂一层水泥就可以放锅碗瓢盆(那时还没有瓷砖,后来有瓷砖了,有人家就铺瓷砖),还要引一根烟囱通往屋顶外,把灶膛燃烧过程产生的烟气导出去,要不人在厨房里面会呛得受不了(这也许就是原始的抽烟器吧)。但炒菜的油烟就没法引出去,所以经常做饭的灶台上方的屋顶一般都是熏黑的。
   炊烟,就是做饭时,烧柴烧煤而从烟囱冒出的废烟,人间烟火气,指的就是这样吧。每当做饭时间,家家户户的房顶就升起袅袅炊烟,“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唱的不就是最平凡的人间烟火气吗?外出回家的人,远远看见炊烟,会不由自主加快脚步,好早点回到温馨的家里,吃那可口的饭菜,慰劳辛苦一天的身体;放学的孩子,看见炊烟,也在打打闹闹中,蹦蹦跳跳着回家,准备吃饭、做作业等;乡村里,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房顶的缕缕炊烟,染红了劳作而归的人们、暮归的耕牛、放学的孩子、村边的田野、小河、树林,好一幅宁静、安详的乡村田园画--《暮归图》。
   而如今各家厨房里做饭的各种电器,倒是省时省料,却少了那股烟火气,那种接地气的感觉,做出来的饭菜,始终没有柴火做出的那么香。曾经那香味凝聚了家的温馨、凝聚了父母的辛劳和兄弟姐妹的亲情、凝聚了虽然日子不富裕却充满人情味的幸福感。特别煤气、天然气的气味很难闻,哪里有柴火的气味好闻啊!还记得当年小小的我,坐在灶前的小板凳上,开始还不敢点火柴,怕烧到手指。后来慢慢学会了,还喜欢上闻那火柴燃烧一瞬间的硫磺气味。往灶膛里加柴,热烘烘的火光烤着我的脸,闻着柴火燃烧的气味和锅里冒出的菜香味,那真是一种安稳、愉悦、期待的心情,尽管我已经在灶前把自己的脸弄得像小花猫一样,被姐妹们指着笑呢。
   我家厨房就给我留下了无法忘怀的记忆。虽然厨房又小又黑,也有一个灶台,旁边用木头搭了一个切菜用的长条形案板,有一个三层碗柜,一个饭桌和几个凳子。父亲把屋顶的一半搭了一层简易阁楼,用来储存干柴等,整个厨房就有点低矮,我们一家五口在里面吃饭会显得有点拥挤,却也很温馨。大人做饭,我们小孩都帮忙打下手,比如在灶前添柴、剥蒜、择菜洗菜等等。一家人说说笑笑地,彼此交流每天在学校的见闻、父亲出差期间的见闻等等。碰到过年过节或有客人来吃饭,可以把饭桌搬出来,在院子里露天吃。所以厨房是我们成长过程的一个重要场所,承载了童年饮食的酸甜苦辣和美好回忆。至今还记得勤劳能干的母亲用铁锅在灶上做各种美味佳肴,先拿板鸭焖饭来说吧:把入冬以来就腌好风干的板鸭切小,放进锅里炒出油脂,此时就闻到香味了,加上剥好的豌豆翻炒一下,再放入淘好的米,倒入适量的水和少许盐搅拌均匀,盖上盖子焖。灶膛里火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小,差不多半小时就焖熟了,只听见锅里滋滋的声音,说明水已收干,饭也熟了。这时,把锅抬下来,再焖5分钟。把灶里没烧完的柴撤出来,埋进灶膛下的灶灰里熄灭,下次可以接着烧。时间到,一打开锅盖,哇,香味一刹那就弥漫出来,只见锅里白色的米饭点缀着深红色的鸭肉和绿色的豌豆,我们可以吃好几碗。锅底黄灿灿的锅巴特别香,我们都抢着吃。每年冬天,除了做各种腌腊咸菜,母亲还要在过年前提前做一些菜肴,比如酥肉:买来排骨或五花肉切成小块,加入鸡蛋、面粉,搅拌均匀,放入油锅里炸,至焦黄捞起来,可以吃到过年,放一、两周不会坏;“鬼菜”猪脚冻:买来猪脚,洗干净,用大火煮几小时(这时就需要烧柴和煤的旺火了)。煮至肉烂,捞起来,把筋肉剔下来(我最喜欢吃挨近猪脚上主骨缝里的那小条瘦肉),用刀切小剁碎,然后连汤一起放进一个大盆里,到下午就冻起来了。这样可以放好几天,每次吃前,就用小刀横竖划几刀,把肉冻划成小方块,用铲子铲下要吃的量,用泡酸的水腌菜加入辣椒、花椒、盐等搅拌均匀,就是一道酸辣可口又透着肉香的凉菜了。叫“鬼菜”是因为猪脚冻吃到嘴里,先是Q弹的质感(像现在的果冻),一会儿就被嘴里的温度融化,汁液和着碎肉一下就吞咽下肚了。用酸腌菜及佐料拌,可以化解猪脚的油腻感,总之,那美味的感觉无与伦比。到年夜饭那天也可以用这道凉拌菜凑一个菜。炸洋芋螃蟹:用土豆丝加入鸡蛋、面粉,搅拌均匀,用漏勺捞一勺压扁,放进热油里炸,颜色发暗黄就可以捞起来,还真有点像一只只支着钳子和腿的螃蟹,吃一口,香酥可口。记忆中用柴火做出的其它好吃的菜还有卤鸡脚、烧辣椒摏菌子(辣椒放进烧过的灶膛里烤一下,剁碎后与用少量油焙干的菌子加盐摏成泥状,特下饭)、油渣炒豆豉(这也是我家经典的吃法,在另一篇文章有详述)、搅稀豆粉(用调稀的豌豆粉煮熟成糊状,可以拌米线、饵丝以及拌饭吃;澄凉后可以拌凉粉吃)(这时灶膛里的火候就要特别注意,太大会煮糊,太小就费时,需要灵活掌控火候)、做米凉虾等等等等。可惜母亲走了十多年了,我们就再没有那么丰富的吃食了。后来,老家厨房也重新改装,响应时代的变迁和进步,改用电饭煲、电磁炉、液化气、油烟机等电器做饭了。
   后来最喜欢去农村吃饭,因为大都是用柴火加大铁锅,加上食材出自自家地里,家禽家畜自己养的,所以做出来的菜肴特别好吃,还带着烟火的味道,却只能是偶尔为之,解一下馋瘾而已。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烧柴火在如今是不提倡甚至不允许的,从保护环境的角度来说,烧柴火不仅造成乱砍滥伐,破坏植被(煤也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且燃烧木柴及煤会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污染大气,造成温室效应,进而带来各种不良甚至可怕的后果。人们只能放弃这种烹饪方式,改用简洁、环保的电或气来加工食材。柴火香就只能成为记忆深处的回忆了。

共 29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通过对“柴火鸡”的详细描写,唤起了读者对传统烹饪方式的怀旧情感。文中,作者细致地回忆了过去用柴火做饭的种种经历,生动地展现了那种独特的烟火气和家庭温馨。文章不仅描绘了柴火烹饪的过程,还传达了作者对母亲辛劳的感激与对童年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作者也反思了现代厨房电器的普及带来的便利与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强调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与平衡。一篇语言流畅、主题鲜明的乡土散文,文章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令人感同身受。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1-07 15:33:52
  文章以“柴火鸡”为引,细腻勾勒出传统柴火烹饪的温馨场景与独特风味,唤起了人们对过往岁月的怀旧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时代变迁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引发读者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思考与珍惜,情感真挚,充满生活气息。好文,值得细细品读!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1-07 15:35:21
  文章巧妙地以“柴火鸡”为载体,生动再现了柴火烹饪的全过程,唤起了人们对传统烹饪方式的温暖记忆,彰显了烟火气中的亲情与家的味道。同时,也折射出社会发展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冲击,引发人们对传统与现代的反思与平衡,情感细腻,富有生活哲理。为老师获点赞、敬茶献花!祝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如歌四季        2025-01-07 16:40:31
  感谢老师辛苦编按,问好,敬茶献花!!!
3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08 07:47:34
  这篇文章写得太有韵味了呀!它围绕着 “柴火鸡” 引出往昔用柴火做饭的种种回忆,从灶膛生火的细节、厨房的构造,到炊烟营造出的人间烟火气,再到家中厨房承载的温馨记忆以及那些用柴火烹制出的美味佳肴,都描述得细致入微、饱含深情。虽然如今出于环保等原因,柴火烹饪已逐渐成为过去,但字里行间那浓浓的怀旧情怀和对往昔生活的眷恋,却让人深深沉浸其中,仿佛能闻到那记忆中柴火饭菜的独特香味呢。
回复3 楼        文友:如歌四季        2025-01-08 14:26:33
  感谢老师的深情赏评,问好,敬茶!!!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