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春】时光深处的芍药传奇(散文)

精品 【绿野·春】时光深处的芍药传奇(散文)


作者:玉树临风 榜眼,4650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88发表时间:2025-01-08 18:48:18

这世界花开似锦,这人间人声鼎沸,而我只爱你——芍药;而我只爱你——娘亲。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纵观整个春季,繁花似锦,却又稍纵即逝,花开奢靡得让人来不及细细品味,便已凋零,惹得众人陷入伤春的愁绪之中。然而,春末夏初之际,仿若时光轻启了一扇隐秘的窗扉,芍药,这位遗世独立、风姿绰约的佳人,迈着轻盈如仙的莲步,袅袅娜娜地步入尘世的眼眸。它宛如从泛黄古旧、墨香四溢的画卷中翩然而至,周身晕染着岁月悠悠沉淀而来的典雅韵味,恰似一坛陈酿,馥郁香醇。在繁花渐次凋零、春日即将谢幕的舞台之上,芍药亭亭玉立,独挑大梁,续写一场如梦似幻、绮丽绚烂的花事传奇。
   于我而言,芍药绝非仅仅是一种花,它更像是一个人,一种精神的象征。最初认识芍药,是在自家的园子里,在乡下,它和秫秸花一样,是春天大地上最早冒出头的花儿。园里的土地稍有酥软,它便迫不及待地探出红色的芽尖,那一抹鲜红,鲜艳得如同花朵一般。不过,它的花却要等到端午节前后才肯绽放。我曾好奇地问爸爸,为何芍药需要这么长时间生长,爸爸语重心长地告诉我:“长的时间长,开出的花朵才会更大更美丽。”那时,我就留意到,这般好看的芍药花,在村子里实属罕见,我家这株又是从何而来呢?每当提及此事,爸爸的脸上便会瞬间闪过一抹难色,低声说道,这株芍药是娘在世时,从姥姥家里移来的。刹那间,我对芍药便有了特殊的情愫,原来,它是娘留下的念想。我曾埋怨娘走得太早,留下的东西太少,而这株芍药,恰好弥补了我内心的遗憾。爸爸还曾感慨:“阿荣,花是通人性的,自从你娘走后,这芍药花就长势不如你娘在的时候,其实我也精心侍弄了。”我听后,心中不禁泛起狐疑,难道它也想追随娘去往另一个世界?这般深情的花,实在令人动容。好在,它年复一年,依旧如期绽放。
   每至芍药开花的时节,还未推开小院的木门,那隐隐约约的香味便已弥漫开来。寻香而去,定能大饱眼福。几簇芍药恰似一群含苞待放的娇俏少女,羞怯地簇拥在一起。她们身着层层叠叠、薄如轻纱的罗裳,紧紧裹住那盈盈一握的娇躯,仿若怀揣着世间最珍贵的秘密——满心馥郁醉人的芬芳,只等一个温柔的契机,便要将这美好尽情倾吐。瞧,那饱满圆润、仿若饱含汁水的花苞,恰似画师手中蘸满缤纷颜料、蓄势待发的笔锋,随时准备在岁月这张广袤无垠的画布上,晕染出一抹抹最为明艳动人、摄人心魄的绮丽色彩。微风恰似一位善解人意的知音,轻轻拂过,她们便随之款摆腰肢,轻轻摇曳,似在悄声诉说着春末那缠绵悱恻的情话,又仿若正与过往的清风立下一场盛大而庄重的绽放之约。小时候,我总觉得含苞的芍药花是最美的,那般含蓄,富有生命力,总能给人无尽的期待与向往。其实,面对如此美好的花,不必急于它迅速开放,等待的过程亦是一种幸福。
   尚在等待绽放的芍药已然足够醉人,仿若枝头挂着的晶莹朝露,惹人爱怜;而当她们全然舒展娇躯、肆意盛开,那景致更是美得惊心动魄,仿若夜空中璀璨夺目的烟火。花瓣层层叠叠,徐徐舒展,薄如轻盈剔透的蝉翼,却又奇妙地兼具坚韧之质,恰似一位外柔内刚的女子,有着独特的风骨。那色彩由淡雅若雪的浅粉,仿若晨曦初照时天边那一抹轻纱似的薄云,逐渐过渡至浓烈似火的深红,恰似晚霞尽情燃烧天边时的绮丽壮观,过渡得那般自然流畅,仿佛神来之笔,又若画家耗费无数心血、精心调和而成的绝美画卷。花蕊呈明亮璀璨的金黄之色,亭亭玉立在花心深处,犹若皇冠顶端最为耀眼的明珠,散发着熠熠华光,将整朵花映衬得愈发雍容华贵。每一朵芍药,都宛如大自然这位鬼斧神工的巨匠,倾尽心力、精雕细琢而成的稀世艺术品,以一种极致的柔美风姿,娓娓诉说着生命的蓬勃力量与绚烂华章。
   每当这时,我常常在花旁伫立良久,仿若依偎在娘的身旁。年幼的我,心中亦有心事,不与娘说,又能向谁倾诉呢?在我的潜意识里,我总觉得娘就活在这芍药里,我说的所有的话她都能听得见,而且她一定在天空的某个地方,或者这株花就是她派到人间来守护我的。我望着芍药的花朵在春风里摇曳,看着看着,泪水便模糊了双眼。可以说,这芍药花开满了我整个童年。故而,在我心中,没有任何花朵能取代芍药的位置,就如同没有人能代替娘在我心中的地位。
   多好啊,人世间有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把控的,就像娘,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身患重病,最终没能战胜那揪心的心脏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娘活出了自己的尊严,走得干干净净。这便足够了,在她三十多年的美好年华里,为了救姥爷的命,她远嫁至贫穷的爸爸家,用心操持生活,刺绣贴补家用,辛勤种地养活全家。她的生命,如同芍药一般,美丽地绽放过,这就已然足够,她活出了生命的宽度与厚度。也是在那时,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活出个样来给人看。
   随着对芍药了解的逐步深入,它愈发深深地扎根于我的内心。回溯至《诗经・郑风・溱洧》所描绘的上古时光,其间便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的浪漫记载。彼时,春和景明,草长莺飞,青年男女们趁着踏青出游的美好契机,面颊绯红,互赠芍药,以此表明彼此间纯真无邪的结情之约。那一朵朵娇艳的芍药,便承载起了这世间最质朴、最炽热的爱恋,于悠悠千载的岁月长河之中,源源不断地传递着那份令人心醉的心动感觉,仿若一条无形的红线,串联起无数美好的情愫。
   时光流转至大唐盛世,刘禹锡挥毫写下“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千古名句,乍看之下,诗句似在极力夸赞牡丹的雍容华贵、倾国倾城,可细细品味,便能发觉其中芍药那艳丽妩媚、别具一格的风姿早已跃然纸上。她仿若一位身着华服、顾盼生辉的佳人,与牡丹并肩而立,于繁花争艳的舞台之上各绽光芒,平分春色,毫不逊色半分,共同演绎着花界的传奇。古人们对芍药的钟情由来已久,“立如芍药,坐如牡丹”,这般精妙的形容,将女子的温婉婀娜与芍药紧密相连,赋予了芍药一种倾国倾城的绝代风姿。
   在世人眼中,芍药又岂止是容貌姣好的象征,它更是绵绵情思的绝佳寄托。在那悠悠流淌的诗词长河里,芍药屡屡承载着离人的伤心泪、相思的愁苦意。瞧,“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诗人眼中的芍药,仿若一位多愁善感、我见犹怜的佳人,在春日朝露的润泽下,眼眶盈盈含泪,惹人无尽怜惜。即便隔着千年的时光,我们依然能凭借这寥寥数字,真切地触碰到那份缱绻缠绵、直击人心的柔情蜜意,仿若能看到一位佳人在花下黯然神伤的凄美画面。
   芍药的花期虽说不上漫长无垠,仿若昙花一现,却能以最为惊艳绝伦的姿态,在春夏交替的短暂时光中热烈绽放、璀璨燃烧,仿若夜空中划过的流星。一旦花期悄然逝去,它亦绝不贪恋枝头那曾经的繁华盛景,花瓣簌簌而落,宛如一场凄美而庄重的告别之舞,最终零落成泥,无怨无悔地回归大地温暖的怀抱,静静蛰伏,默默等待来年重生的曙光。这般从容淡定、洒脱释然的气度,让它在百花丛中愈发显得超凡脱俗、遗世独立,仿若一位不惹凡尘的仙子。
   身处喧嚣纷扰的尘世之中,在心中深藏一株芍药,宛如一场命中注定、不期而遇的美好心路历程。它用那娇柔婉约的身躯,为平淡的时光添上一抹温润如水的温柔亮色,仿若夜空中的启明星;用馥郁迷人的芬芳,轻轻抚慰一颗颗疲惫倦怠的心灵;更用短暂却无比灿烂的一生,无声地教会我们敬畏生命的伟大与神奇,珍视每一刻花开的瞬间。唯愿在往后的岁岁年年里,我们都能如期赶赴与芍药的唯美之约,再度重逢这份独属于春夏之交的浪漫绮梦,仿若与久别重逢的娘相聚,共赏世间美好。
  

共 30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情感真挚、文笔优美的散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芍药之美,将其视为春末夏初的花事传奇,展现了芍药的典雅韵味和绚烂姿态。文中不仅对芍药的外形、色彩进行了生动描写,如“花瓣层层叠叠,徐徐舒展,薄如轻盈剔透的蝉翼”,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芍药的美丽与魅力,还通过“微风恰似一位善解人意的知音,轻轻拂过,她们便随之款摆腰肢”等语句,赋予芍药以人的情感和动作,使其更加生动鲜活。文章巧妙地将芍药与母亲联系起来,借芍药抒发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从最初得知芍药是母亲留下的念想,到觉得母亲活在芍药里,芍药成为了作者与母亲情感交流的纽带,承载着作者童年的心事和对母亲的眷恋。这种将花与人的情感紧密融合的写法,使文章充满了温情与深度。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上,作者追溯了芍药在《诗经》、唐诗等中的文化意象,展现了其在历史长河中承载的爱情、相思等情感,丰富了芍药的文化内涵,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此外,文章的主题富有哲思。作者从母亲和芍药的生命历程中,感悟到生命无论长短,只要美丽绽放过便已足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整体来说,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文化内涵丰富,主题深刻,通过芍药这一载体,将对母亲的爱、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完美融合,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感谢赐稿绿野,问好玉树临风老师,祝福佳作不断,期待更多精彩。【编辑:鹦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09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鹦鹉        2025-01-08 18:54:22
  拜读佳作欣赏,这篇文章写得非常不错,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文化内涵丰富,主题深刻,通过芍药之一载体,将对母亲的爱、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启迪。感谢赐稿绿野,问好玉树临风老师,祝福佳作不断,期待更多精彩。
2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15 09:31:16
  再次阅读老师优秀作品心中充满敬仰和钦佩。老师创作手法灵活,写作构思精巧,通过芍药之一载体,将对母亲的受、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颂扬和热爱。感谢老师精彩分享,祝老师创作快乐!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