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星星】养群猪过冬天(小说)

精品 【星星】养群猪过冬天(小说)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20822.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76发表时间:2025-01-09 12:37:32
摘要:原创首发

1
   大春决定养猪,那时候棒槌沟的春天已接近尾声。距离川北离开家都七十天了。正月初六,川北就和棒槌沟的王长江大叔联系好了,坐火车北上吉林一个工地盖楼。川北也不想走,不走怎么成?他木匠的手艺,在城里施展不开。
   大春与川北住进滨海城新华路108号楼四单元后,川北越来越看不起大春,黄脸婆,没工作。大春伺候大儿子,伺候走公婆,在川北看来,统统是想当然。大春就是在川北走后,想回棒槌沟,回老房子养猪。
   大春经常在新华路108号楼,附近的团鲜生超市买菜,割肉。她发现,那些芹菜,生菜、韭菜、卷心菜、茄子,辣椒,不新鲜。甚至蔫头耷脑,被许多手揉搓过,上面落满各种指纹,细菌,病毒。尤其是躺在案板上的猪肉,白乎乎的。那猪是吃饲料催大的,想想一头被饲料喂熟的猪,吃到人的身体里结果如何?大春买过超市柜台里的猪肉,排骨,烹炒之后,吃到嘴里,没有肉香,还散发一股腥气。
   大春在屯里的时候,每年养得肥猪,少不了四百斤,有几年超五百斤呢。叔伯大爷,婶子大娘夸她是过日子的好手。那阵,川北对大春好,一个好字,大春足矣。川北从工地回来,进了院子,把行李往地上一放,抱起大春就转圈圈,大春怕隔壁公婆看见,就叫川北放下她,川北偏不,抱着大春直接进卧室,倒在木床上好一顿翻云覆雨,啃猪蹄似的,亲得啪啪啪作响。大春做饭,川北劈柴禾,抱草生火。一个灶上,一个灶下。川北一回来,抢着拎泔水喂猪。
   杀年猪那块儿,大春比平时有优越感,猪是她千瓢水,万瓢糠,一把一把草养肥的,养壮的,在棒槌沟,一个女人能不能干,首先看她家圈里的猪,柴草垛,房前屋后的果木,鸡鸭鹅群,以及衣襟上有没有大酱的污渍。大春呢?不仅仅猪养得又大又肥,光柴禾垛就三座,草垛一座。大伙碰到川北,免不了竖起大拇指夸大春一番。川北走哪,脸上有光。
   杀猪,关于请谁,川北说,让大春做主。大春,在这节骨眼上,不含糊。平素,亲戚们各自忙,登不了门。杀猪这天,难得聚一聚。也是大春露脸的时候,大春不傻,川北的七大姑八大姨,一个不缺,全请到位。远的,近的,城里的,邻村的。只要和川北有瓜葛,一律请一遍,远的电话请,近的亲自上门请。谁去请?川北呗,大春想过,川北是一家之主,他具有说话的权威,这个面子,大春必须得给川北。至于大春那边的亲朋好友,大春就喊来父亲母亲,尽管舅舅舅娘,姨姨姨夫也请了,人家不来,没招儿。
   川北的堂兄弟,堂叔,还有棒槌沟的组长鞠老六自然到场。队长是哪年没了,改成组长负责制?大春记不住。堂哥青木,杀猪有一手。青木杀猪一刀毙命,猪闷哼一声,没了下文。不像河那岸的老吴,猪捅好几刀,不死,滚下地,在院子里跑。青木杀猪,猪血多,老吴杀猪,猪血有时在肠子里,人吃不上血肠,埋怨老吴啥也不是,老吴说,操!谁愿意杀咋的?往后别找我,多少钱也不干!青木杀猪,挑着人家杀,处得好的,不请自到。不拿对方一毛钱,走时,主人选一根粗血肠,一块腚蛋子肉,盛在他随身携带的布包里。按照市场价,杀一头猪,一百块钱。青木不要钱,大家欠了他人情。头几年,扣草莓蔬菜大棚,来青木家帮衬的人很多。大春也去帮忙,摘草莓,栽草莓秧儿。大春家杀猪,川北自然到场。正日,一大早,腋窝夹着刀来了。青木一来,大春就有精神气儿。大春下婚车,还是青木挑得盖头。青木用一根细竹竿,挑起大春的红盖头,一甩胳膊,盖头像一只鸟儿,落在檐瓦上。有人说,大春一进门就能怀孕。大春才不信这个,大春在被掀开盖头时,与青木四目相对,大春看到青木眼神里的灼热,意味深长。大春想过,他们之间不会有故事。
   大春就是想一想,想一想也不犯法。每次,大春家有事,青木不缺席。青木,表现得很大气,很有派。他不许大春受委屈,包括旁人对大春的指责,川北的絮叨。青木杀猪,也养猪。青木养着一头母猪,春天给青木下一窝猪羔子,冬天又下一窝。一年下两窝猪羔子,青木家扣大棚,还养母猪,产崽儿。青木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川北是木工,挣不过青木。大春每年开春都在青木家选两头猪羔子,一公一母,黑毛的。黑毛猪的肉香,紧凑,纯玉米,稻糠养出来的,五花肉一蒸,入口即化。
   去青木家抓猪羔子,大春拽着川北去。川北不能不去,大春不想被人说闲话。川北的意思,大春一个人去就好,堂兄弟,不方便讲价。大春说,一码归一码,养活一头猪羔子,不容易。卖给别人多少钱,咱一个不亏。青木不是外人,知根知底。到乡农贸集市抓猪羔子,是便宜,不知道底细,万一抓回来的是病猪咋办?
   大春不是没想过养母猪,婆婆在世时,一个算命先生,背着手,绕着大春家门口的石头猪圈,走了几圈,说,这猪圈养肥猪可以,养不了母猪。方向不对,大门戳到前山了。大春不信,川北和婆婆都信。大春也就没坚持,杀猪那天,大春和青木呆在一起的时间,多了。烧菜,灌血肠。撕扒烀肘子,拼凉菜,等等。青木与大春配合默契,说不出的默契。中午,青木举杯,挨桌敬酒。自己也喝得八分醉,走时,嘱咐大春好好吃点。老规矩,一根粗血肠,一块腚蛋子肉。青木接了。
   川北决定搬到滨海城住,棒槌沟的五亩地,一爿果园,交给青木两口子打理。这么安排最合情合理,一来,大春和川北铺了一条返乡的路,回棒槌沟有人接待,有铺炕睡,有碗饭吃。
   大春住到楼里,回棒槌沟就越来越少了。只有川北在腊月末,回去贴春联,提着一壶陈香酒,去看看青木,在他家吃个晌饭,抿一杯酒,叙叙旧。正月十五,清明节,回不去,给青木几百元钱,让他到商店割一刀子纸,买几炷香,替川北去祖坟,给爹娘烧一烧,祭奠祭奠。青木成了川北和大春,从滨海城到棒槌沟,唯一的桥梁。
  
   2
   大春要回棒槌沟,青木说,你确定回来?在城里过得不是好好的?那些起五更爬半夜,给果树施肥,锄草,松土剪枝。露水汲汲,到大田割玉米,割稻谷的日子,你没过够?大春说,我就是想回去,回去后,养猪,养一圈猪。青木说,那几亩地我恐怕倒腾不出来,种上玉米,栽上红薯了。大春说,青木哥,别误会,我不是要收回几亩地。我想,棒槌沟才是我安静下来,能听到我心跳的地方。青木在电话里,叹息一声。青木的叹息,仿佛一把锤子,敲打着大春的灵魂。大春说,我养猪,卖到城里去。你不知道,城里人吃得猪肉,基本是饲料长大的,那将有很多很多人落下病,落下不好治的病。
   大春又说,青木哥,放心。我不是回来收地的,青木说,噢噢噢,那就好,那就好。你懂得,红薯秧都爬蔓了,小红薯估计也有鸡蛋大了,玉米棵儿膝盖高了……
   大春放下手机时,内心五味杂陈,青木的话,像一枚枚钉子,扎在她心上,一下一下,生疼生疼。
   大春明白,回棒槌沟不告诉别人,也得告诉青木。在滨海城八年,家里的老房子,大块田地,苹果园子,是青木在照顾着。大春家的五间瓦房,青木隔三差五来烧烧炕,扫扫院子里的落叶,挥舞镰刀割一割杂草。收拾后,坐院子的老井旁,抽一支烟。想着叔婶在世时,这房子的欢声笑语,想着大春和川北,他们在城里过得怎么样?青木有理由相信,川北离开棒槌沟,在城市活得不错,风光谈不上,至少住着高楼,房贷还清了,回家开着一辆北京现代。青木打听过棒槌沟出去的年轻人,说川北的北京现代,没个八九万买不来。八九万呢!青木和老婆起早贪黑,摆弄大棚,养母猪,一年纯利润就六七万,川北有房有车,算成功人士了。回棒槌沟走一圈,大伙都很客气,川北递上去的烟,也是好烟,玉溪。每年春节回来,不忘给青木一条玉溪,好几百呢!青木有时在午后,或者黄昏。躺在川北那张木床上,想想过往,也想过大春。大春哪都好,人漂亮,苗条,还咬文嚼字,不像老婆大美,咯吱窝狐臭,不讲个人卫生,一个月的不洗澡,青木想起他给大春掀开红盖头,那一瞬间,他惊呆了。大春纯净的眸子里,有他想要的东西。这些年,他把那份隐忍的情愫,埋在心底。夜深人静时,任它野蛮生长。大春是川北的女人,他不可以动堂弟的女人。心中的那股欲火,一次一次燃烧,又一次一次被理智浇灭。
   青木碰过大春,嗯,只是后背碰过。那年二叔病了,去乡卫生院。黑灯瞎晚的,川北又不在家,大春硬着头皮找青木帮忙。大美没说什么,咋说也是青木的二叔,不让去,显得自己不懂事。就嘱咐了一句,要青木路上小心。那会子,青木的二叔已被棒槌沟的马二开面包车送卫生院了。大春是家属,必须去陪护。婆婆岁数大,去不了。马二开走面包车,脑壳探出车窗吆喝大春,赶紧跟上来,他负责送乡卫生院,就得回来睡觉,凌晨三点去县城赶早市,卖菜。若要不是组长鞠老六的面子,马二才不出车呢。
   七月的晚风,有些闷,燥。杏树,桃树,梨子树,挂满果子,风一吹,有果子啪嗒落地,芙蓉花,袭来阵阵香气。青木的车吱嘎停在大春身边,上车吧。大春扭捏坐在车后,青木的车朝前一缓冲,惯性使然,大春的前胸牢牢贴在他的后背。三十岁的大春,一枝花,两座蒙古包依然坚挺,饱满。贴在青木身上,他有了那份感觉。青木使劲咽唾沫。平时,骑摩托车托两筐草莓蔬菜去赶大集的这条土路,那一夜很短很短。他希望那一夜的路长一点,再长一点。
   大春闻着青木身上的烟草味,有那么一秒钟,不,一分钟,她把青木当成川北。川北一走就是六个月,抑或一年。大春还不老,白天干活忙,想得就轻。一闲,大春就难受。结婚时买得长虹彩电,也没有无线网。用一根松木杆顶着天线,收不到几个台。
   北一周往家里挂个三俩电话,也是晚上打。没有甜言蜜语,就问一问庄稼长啥样,儿子的成绩,爹娘的身体。再无其它,有时说不到五分钟,便挂断了。长途呢,省点是点。大春就骂他,憨种,不懂风情。月色泼在窗前,大春索性看书,陈忠实的《白鹿原》。里面有男女性的细节描写,读得大春浑身燥热,大春有洁癖,她是不会像田小娥那样,怎么办?大春憋急了,用手解决。右手很辛苦,很卖力。
   青木是第一个知道她要回棒槌沟养猪的人。大春跟他说这个事儿,本以为他会激动,开心。没料到,青木的态度变得寡淡,青木关心的是大春是不是对那几亩地动心思。五亩地,一年一亩地收获八百斤黄豆,五亩就是四千斤。市场上黄豆的价格很贵,一斤二元呢。四千斤卖八千元,地交给青木两口子,也没收他们一分钱地租。川北和大春偶尔回去一趟,青木摘点草莓,或者满院子追一只公鸡,给川北带回城里。对川北来说,青木已经很讲究了。大春俩人进了城,地就落在青木手里,青木扣草莓大棚。乡政府管农业的镇长,大许开车过来,号召青木和棒槌沟的很多守家在地的老爷们,扣大棚,乡里有扶持资金,可以到银行贷款搞。青木一开始不相信大许的话,他觉得大许是为了自己有政绩,往上爬,才动员大家搞,搞不好呢?销路咋整?棒槌沟虽然距离滨海城只有六十里,那会子路况不中,坑坑洼洼的,没铺柏油。草莓那玩意娇贵,抗不了颠沛。有果贩子来棒槌沟大批量收购,还有搞头。大许用一根牙签,剔了剔牙,一块韭菜叶被剔了下来。随风就刮来一股烂韭菜的臭味,大许说,我跟大伙签下军令状,到草莓上市,若没来水果贩子,就找他,他全权负责。青木想了想,从地上站起来,说,成。口说无凭,立个字据吧。有人就扯了一张卷烟纸,大许掏出公文包里的一支油笔,白纸黑字,落款写上他的名字,在场的七八个男劳力,都写下名字。大许捏出包里的红戳,将那张纸放在膝盖处,盖了戳。
   大许说话算话,青木最先扣得大棚,收益了,其他人家群起效仿。青木挣多少钱不清楚,反正,他是换了一辆新嘉陵摩托,进城去捯饬回来一台手扶拖拉机,翻地,种地。大棚活不忙了,他就开着手扶拖拉机,揽别人家的地种,钱,雪片似的飞来。转年,青木翻修五间琉璃瓦倒置房,上下两层。上面一层住人,下层搁农具,停放摩托车,手扶拖拉机,谷子,稻子等。有青木做示范,棒槌沟的男女老少,都羡慕,眼馋。大许干脆怂恿青木,把棒槌沟做为草莓生产基地。向外乡镇扩展草莓大棚的栽植,青木是二十多家草莓户的带头人,负责招待城里来的果贩子,征收果户草莓。果贩子来了后,赶上中午,青木就吩咐大美割一刀子韭菜,上鸡窝摸几枚热乎乎的笨鸡蛋,烧一盘菜,煮一盘咸鸭蛋,拍个黄瓜,就着散篓子,造一顿,等青木出去将各户的草莓上了秤,码齐,点好数目。果贩子也麻达一觉,醒了。
   青木这几年也老了,脸上的褶子纵横交错,像棒槌沟,长长短短的河叉,事实上青木也刚五十八岁,不到六十岁。大春看着青木的一张脸,不知为何,有流泪的冲动。大春想起青木那天的电话,洇在眼窝的泪,又咽了回去。
  
   3
   城市太吵,大春只想回棒槌沟。大春忘了一件事,青木和川北是兄弟,不是亲兄弟,但也是一个老祖宗。大春想回棒槌沟,给青木打了电话,青木在想。咋没听川北说过大春要回棒槌沟养猪?头些日子,川北还在工地联系过青木,也就是哥俩唠唠嗑,问一问对方的近况。亲戚也好,朋友也罢。常不联系,情感就淡了。再一琢磨,大家都为生计奔波,哪有空撩闲?生活压力也大,索性彼此不打扰,落个清静。有急事招呼也不晚,以川北的性格,他有什么事,大事小事,一直以来喜欢和青木商量。当年,搬家到滨海城前,青木和大美都知道。田地,果园,老房子,老院落托付青木管着。青木不是外姓人,自己的堂哥。川北尊重青木,爹娘走了,除了大春的父母,儿子小鱼,青木是川北重要的亲人。大春没想到青木会直接打电话问川北,川北从几百里外的工地坐飞机跑回来,吓了大春一跳。川北有房门钥匙,他一进客厅,就凶巴巴地问大春,想一出是一出,回棒槌沟作死啊?当初是谁一门心思要来滨海城?说种地辛苦,一年也攒不了几个钱,冬天死冷死冷,夏季又热死狗。嗯?都是成年人了,能不能成熟一点,稳重一点?棒槌沟不是以前的棒槌沟,你不清楚?年轻人都不愿回去,留下一些老眉咔嚓眼的,守着棒槌沟,走也走不了,去哪不是香饽饽。你回去养猪?我看你连自己也养不活。那几块地,我答应青木哥,一时半会收不回来,养猪得成本,没有玉米,你拿屁养?乡下没有地,你回去喝西北风?猪也跟着你喝西北风?你有本钱吗?一场猪瘟,能赔得你光腚!

共 12889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养群猪过冬天》的小说,融合了乡村生活的质朴、动物的温情与人性的复杂,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以下是对我本文的点评:1.情节与主题:小说以冬季为背景,通过描述主人公大春决定养猪,与猪群之间的日常生活,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与乐趣。主题上,不仅关注动物的成长与命运,更深入挖掘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在这种特殊环境下人性的光辉与阴暗。2.角色塑造:小说中的角色,无论是人类还是猪群,都被赋予了鲜明的个性。大春与川北是夫妻俩,堂哥青木却在心中爱恋着大春,使得这些角色的塑造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多彩,引人入胜。3.语言与风格:小说的语言通常朴实无华,但又不失生动与细腻。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小说中也不乏幽默与诙谐的元素,还有情感的细腻描写,如:“大春在被掀开盖头时,与青木四目相对,大春看到青木眼神里的灼热,意味深长。大春想过,他们之间不会有故事”。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能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又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4.情感与深度:除了表面的情节与角色塑造外,这类小说还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与思想。它们通过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动,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人性的复杂多变。这些深层次的探讨使得小说具有了更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5.阅读体验:看着这篇小说,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世界。读者可以感受到冬日的寒冷与猪圈的温暖,可以体会到主人公与猪群之间的深厚情感。同时,小说中的美食、劳作、节日等元素也为读者带来了丰富的阅读体验。6.总体评价:养群猪过冬天的小说以其独特的情节、鲜明的角色、朴实的语言、深刻的情感以及丰富的阅读体验而备受读者喜爱。它们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面貌,更深入挖掘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人性的复杂多变。对于喜欢乡村题材和动物小说的读者来说,这类小说无疑是一次不可多得的阅读盛宴。好文推荐欣赏!【编辑:燕双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12002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1-09 12:40:23
  感谢红叶老师的带给我们的文学大餐,问好作者,期待更多佳作!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诗情画意,悦读人生!
回复1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5-01-09 14:57:43
  谢谢老师辛苦编辑,今年很忙,没有及时回复,请见谅。
2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1-09 17:02:59
  笔墨间流淌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你的灵魂与才情。读你的文章,如品香茗,韵味悠长,心生欢喜。遇见你,如逢花开,缘分十足。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诗情画意,悦读人生!
回复2 楼        文友:满山红叶        2025-01-09 19:47:06
  愿一起在文学世界,努力追逐梦想和远方。
3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1-10 10:09:43
  感谢红叶老师,我真的很享受编发你的稿件,我也想像您一样写得这么好,而且天天发给。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诗情画意,悦读人生!
4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1-10 10:11:46
  感谢红叶老师,我真的很享受编发您的稿件,我也想像您一样写得这么棒,而且天天发稿。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诗情画意,悦读人生!
5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13 21:17:25
  点赞红叶老师的精美小说《养群猪过冬天》。老师精美优雅的文笔给读者展现一副养猪谋生、以猪为乐、看猪抒怀的农村真实生活场景。老师将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描绘的绘声绘色淋漓尽致,让农村的艰苦、农民的不易、农活的劳累富有诗义的联系在一起,给读者还原一个真实本真的生活现实和生存场景。文中堂哥青木对大春的爱恋就是一种质朴无华的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让我们这些从农村生活的贫困孩子再一次陡增对家的热爱。点赞精彩,谢谢老师分享!祝老师创作快乐,蛇年新喜!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