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我和贾平凹的故事(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我和贾平凹的故事(散文)


作者:戴咸明 秀才,1284.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78发表时间:2025-01-09 16:57:00

我和贾平凹的故事
  
   我是江苏金湖戴楼这片质朴而充满诗意的土地上的一个文学爱好者,经营着一家小的农庄,过着春种秋收、夏耘冬藏的田园生活。身为一名文学爱好者,诗歌、散文、小说创作于我而言,是生活里最温暖的慰藉与最璀璨的梦想。
   2021年,对我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凭借着对文学的一腔热忱,我有幸加入了陕西文化传播协会。得知协会的名誉会长是大名鼎鼎的贾平凹老师时,我满心皆是敬仰与激动。贾老师的作品,或细腻描绘生活的烟火,或深刻剖析人性的幽微,在文学的浩瀚星空中熠熠生辉。能与这样的文学大家同属一个协会,于我而言,是莫大的荣幸。
   自加入协会后,我便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与灵感。与协会里左海正会长和副会长以及诸多优秀的同仁们交流探讨,成为了我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我们穿梭在群里,热烈地讨论着文学创作的新主题、新方向,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如同点亮了一盏明灯,为我照亮创作道路上的迷雾。时光飞逝,四年的时光在一次次热烈的交流、一场场精彩的研讨中悄然流逝。
   在这四年里,我是多么渴望能与贾平凹老师见上一面啊!无数次,我在脑海中勾勒着与见面的场景:或许是在一座宁静的图书馆,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户洒在书架上,我们站在摆满书籍的书架旁,轻声探讨着文学的奥秘;又或许是在一间古朴的茶室,茶香袅袅,我们面对面而坐,分享着各自的创作心得与生活感悟。然而,现实却如同一堵无形的墙,横亘在我与贾老师之间。身为农庄的农场主,我每日被繁重的农事缠身,既要照料田地里的庄稼,又要打理农庄的各项事务,根本无暇去拓展人脉与渠道,通往贾老师的见面之路,始终未能展开。
   但即便未能与贾老师相见,我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也从未停下脚步。我的作品在协会里得到了会长、副会长以及其他老师们的关注与肯定。特别是得到了贾平凹文化艺术研究院艺术总监孙见喜老师提携了书名《走进心田》,他们不辞辛劳地为我点评作品,指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让我得以不断改进。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下,我如同一只羽翼渐丰的鸟儿,在文学的天空中尝试着更广阔的翱翔。经过反复的修改与打磨,这几年来,我有幸出版了几部作品,这些作品承载着我的梦想与努力,也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
   我的作品不仅在协会内部得到认可,在全国、省、市、县级的文学比赛中,也收获了荣誉与奖项。每一次站在领奖台上,听到台下响起的掌声,我心中都充满了对文学的感恩,也更加坚定了继续创作的决心。而在这一路的创作历程中,贾平凹老师始终是我心中高悬的那颗启明星,虽未谋面,却一直给予我无尽的激励与指引。
   四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而过,协会迎来了换届选举。此时,我听闻贾平凹老师不再担任名誉会长一职。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有不舍,有感慨,更有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在这四年间,贾老师虽未与我有过直接接触,但他的文学成就、他在协会中所营造的浓厚文学氛围,都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怀着这份复杂而深厚的情感,我决定在金湖戴楼我的农庄里,创作一部名为《我和贾平凹的故事》作品。我想通过文字,将我这四年来与贾平凹老师之间,虽未谋面却紧密相连的情感纽带展现出来。我回忆着自己在协会中的点点滴滴,从最初加入时的懵懂与憧憬,到在老师们指导下不断成长的喜悦,再到在创作过程中以贾老师为精神支柱的坚持。每一个瞬间,每一段经历,都如同珍贵的珍珠,被我用文字串联起来。
   当这部作品完成后,身边的同事得知内容后,纷纷投来了质疑的目光。有人问我:“好雨,你见过贾平凹老师吗?就写和他的故事。”我坦然回答:“他是我们协会的名誉会长,这就如同一家有九个孩子,一个爷爷,一个奶奶,一个爸爸,一个妈妈,哪怕一个孩子说爷爷是自己的,这难道有错吗?”然而,对方却不认同,他们觉得贾平凹老师是中国著名的作家,我在作品里写和他的故事,却从未见过面,这似乎构成了侵权呀。
   面对这些质疑,我并非没有过动摇与思考。但我深知,我创作这部作品的初衷,绝非恶意侵权或博人眼球。我只是想通过文字,表达我对贾老师的敬重与感激,以及他在我文学创作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我固执己见,继续坚持完善这部作品。因为我坚信,我这四年来在文学创作上的努力,得到了陕西文化传播协会其他老师和会长们的认可与首肯,同时也得到了金湖文联主席和各位老师的肯定,这些鼓励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完成作品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找到了县融媒体的杜生先生。杜生先生认真阅读了我的作品,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好雨呀,人有时候爬得高,可能会摔得很惨”。你写《我和贾平凹的故事》,确实会引来侵权风险的争议。但我依然鼓励你,只要你坚持写下去,我赞成你的勇气。如果你能凭借这部作品写出名堂,在文学领域获得成就,我会更加为你高兴。你知道,你是协会的会员,贾平凹老师作为名誉会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有义务为会员的成长提供指引。我看过你的陕西文化传播协会会员证,也了解陕西文化传播协会章程,这一点毋庸置疑。你未曾与他谋面,并非你的过错,贾老师事务繁忙,而你扎根底层,是整日劳作的农庄场主。我相信,倘若贾平凹老师了解到这些情况,他会理解你的,也会坦然面对这部作品。即便将来真的因为这部作品产生了争议纠纷,你被诉侵权了,这也并非什么可耻之事。你既没有偷,也没有抢,只是在真诚地表达自己对文学前辈的敬意与感激,不必为此感到害怕。”
   听了杜生先生的话,我心中豁然开朗。我不再犹豫,不再彷徨,带着对文学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我将这部凝聚着我心血与情感的《我和贾平凹的故事》完稿,期待它能带着我的梦想,飞向更广阔的天地,也期待有一天,贾平凹老师能看到这部作品,理解我这份跨越距离与身份的深深敬意。
   2025.01.09

共 231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情感真挚,生动地讲述了一位文学爱好者与贾平凹虽未谋面却紧密相连的故事。作者以自身在农庄的田园生活为背景,展现了对文学的执着热爱。加入陕西文化传播协会后,虽因农事繁忙未能与贾平凹见面,但在协会的交流与学习中不断成长,其作品也得到了诸多老师的关注与肯定。在贾平凹的影响下,作者坚持创作,即使面对质疑也毫不退缩。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如对见面场景的想象、创作过程中的坚持等,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作者对贾平凹的敬重与感激之情。同时,也引发了关于文学传承、敬意表达与侵权争议的思考。杜生先生的话更是为故事增添了深度,让人看到了作者的勇气与坚持的价值。整体而言,这是一个充满温暖与力量的故事,激励着更多文学爱好者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真诚表达对文学前辈的敬意。【编辑:田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田冲        2025-01-09 17:04:49
  文章讲述文学爱好者与贾平凹虽未谋面却情谊深厚的故事。作者在协会中成长,面对质疑坚持创作,表达对贾平凹的敬意。情感真挚,引发思考,展现勇气与坚持,激励文学爱好者勇敢追梦,是一篇充满温暖与力量的佳作。
出版长篇小说《迷局》(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散文集《春暖花开》诗集《守望家园》。西安市新城区作协主席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