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我的恩师衡永波(散文)
我的恩师衡永波
35年前,在卫校的课堂上,衡永波老师为我打开了儿科学的大门。那时候,他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对医学知识的热忱,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得清晰透彻,引领着我们这些懵懂的学生叩响医学的大门。一堂堂课下来,我们逐渐入门医学,对儿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光飞逝,一晃35年就这样悄然过去了。
再次见到衡老师,是3年前小孙子小玉米发热,我带他去金湖县人医儿科就诊。当我走进诊室,看到坐诊的医生竟然是衡老师时,惊喜瞬间涌上心头。我激动地问:“衡老师,您还记得您的学生吗?”衡老师听到我的声音,停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来,目光在我脸上停留了大约一分钟。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我也紧紧地盯着衡老师,试图从他的眼神中找到熟悉的感觉。终于,衡老师开口了:“我有印象,你是卫校的第一届学生,你姓什么?”我连忙回答:“我姓戴哦。”衡老师点点头,说道:“我记着,我记着有这样的印象。”在衡老师的精心医治下,小孙子小玉米的感冒发热很快就好了。就诊过程中,我再次被衡老师那热情接待每一位患者的态度所打动。他耐心询问小孙子晓玉米的症状,仔细检查,眼神中满是关切,这让我对衡老师的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更加敬佩。
前二年,我有幸和衡老师有了一次长谈。那次,我向他倾诉了卫校毕业工作5年后,我毅然辞职下海,投身于热爱的文学创作的经历。衡老师静静地听着,时而点头,时而露出欣慰的笑容。听完我的讲述,他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咸明啊,你放下了心仪的医学,去从事心爱的文学创作,这是好事。但你要知道,文学之路漫长且艰辛,通道狭窄,竞争激烈,有太多人在这条路上奋力前行,你一定要谨慎对待。尽可能多去参加一些研讨学习活动,去进修提升自己,广泛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而且,要善于与身边的人交流学习,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有这样,你的作品才有可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衡老师稍作停顿,目光炯炯地看着我,继续说道:“其实,医学和文学是相通的。你有医学的基础,再去学习文学,利用文学来弘扬医学的正能量,这对你来说是一条捷径。你学习过内外、妇产、儿科学,还有药理、生理、病理以及医学化学、中医等知识,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你要用文学的爱好,为医学的疾病医治、宣传以及教育铺就道路。”在近一个半小时的交流中,衡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如同点点繁星,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他的告诫和指引,让我茅塞顿开,为我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
从那以后,衡永波老师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位启蒙恩师,更是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我愿意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毫无保留地倾诉给他,而他也总是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传授给我,把他认为最重要的创作要点耐心地指引给我。
如今,每当我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一些成绩,哪怕只是成长了一个小小的阶梯,我都会第一时间在微信中向衡老师汇报。而衡老师,每次都会为我鼓掌,给我鼓励和赞美。他的每一句肯定,都成为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我常常想,如果没有衡老师当年在儿科学课堂上的启蒙,我就无法打开医学儿科这扇大门;如果没有衡老师后来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指拨,我可能会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感到迷茫和无助。衡老师的教诲,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生命中的不同阶段,成为我人生旅程中最宝贵的财富。
衡老师,咸明心中前行的灯塔!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