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煮肉炖烩菜(散文)

精品 【东篱】煮肉炖烩菜(散文) ——故乡的年之六


作者:同淑君同淑君 秀才,2232.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6发表时间:2025-01-11 06:37:34
摘要:但是,过年时不同,如蒸花馍发面、切肉煮肉、炖煮烩菜等,都是男人主动做的事。在乡村,遇到红白之事,厨房里的大厨,当然都是男人;女人则是帮忙择菜洗菜、洗碗收拾,做好准备工作。

除夕上午吃过馄食,大家开始分头忙活煮肉炖烩菜的事。
   煮肉炖烩菜,一般都在除夕。那个时候家里穷,买的肉太少,担心肉煮得早了,吃得太快,如果有客人来拜年,却没有肉菜招待,这是很不礼貌、很没有面子的事情。
   小时候我家大大小小七口人,过年时大概只能买六七斤肉,除去骨头就更少了。在我的记忆中,买肉最多的一年,总共是九斤。那一年,全家欢天喜地,过年时碗里的肉多一些,直到正月十五,肉才吃完,肉炖的烩菜才吃完。还有一年,年前没有钱买肉,直到腊月二十七八,父亲母亲为此事吵架,我和姐姐都不敢出声,吓得弟弟大哭,说:“妈,我不吃肉了,不用买肉了。”后来,不知道父母作了多少难,从那里借了一点钱还是通过赊欠,总共才买到四斤肉!
   说实在的,那么少的一点肉,除了大年初一能吃一点点,其余的主要用来招待客人。如果招待客人还有剩下的,才可以自己吃。即便是这样,大约在正月初十之前,拜年结束了,肉也就吃完了。正因为肉少,人们才想办法多炖点烩菜,一锅烩菜,可以盛两大盆,兴许能吃到十五过后。
   煮肉炖烩菜的事情,主要是父亲做。母亲和我们,洗萝卜切萝卜,准备炖烩菜的料。
   我小时候,日子还是比较传统农耕时代的生活模式。虽然早已是新社会,提倡男女平等,不是严格的“男主外女主内”,但大体上还是男人在干耕种收获、驯养牲畜、拉车搬运重物、盖房筑墙等重体力活。女人也下地干活,但是多做除草摘豆、收割栽种、帮忙装车、打掐芽子之类稍微轻松又费工费时的农活。平时在家里,女人则做纺线织布、缝衣做鞋、做饭照顾孩子、洗洗涮涮、打扫卫生之类的繁琐事务;而男人则负责房屋修缮、家具农具修理、挑水、厕所运土出肥等粗重活计。一年到头,男人女人都在忙碌,都很辛苦,好在只要分工协作,基本上可以解决一家老小的温饱问题,日子还是能过下去的。那个年代,很少有离婚的事情。如果那个村子有人离婚,那简直是大事情,特大新闻,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离过婚的人,日子更难过,在一个小圈子里,他们都会成为人们议论的对象。
   但是,过年时不同,如蒸花馍发面、切肉煮肉、炖煮烩菜等,都是男人主动做的事。在乡村,遇到红白之事,厨房里的大厨,当然都是男人;女人则是帮忙择菜洗菜、洗碗收拾,做好准备工作。
   后来,我跟先生说起过年忙碌的事。先生说,在老家都是这样。过年炖肉做菜、磨豆腐、挂粉条等,都是男人做。男人认为,女人辛苦一年了,过年时自己多做点,让女人稍微轻松一点;而女人呢,也不想让男人独自辛苦,就带着孩子们,打个下手,帮忙洗洗涮涮。也许正是这种比较合理的家庭分工,能够让大家为家庭各尽所能,家庭也可以保证每个人的基本生活条件,这才是家庭稳定的最基本保证。
   父亲将猪肉切成稍微大一点的方块,清洗一下,沥干水分,肉皮朝上平放在案板上。接着要把烙铁烧的通红,准备烫猪肉皮。这时,需要孩子帮忙拉风箱,锅里添的是准备煮肉的水。先把厚厚的烙铁放在灶堂里烧,看着烙铁变红了,父亲拿着烙铁,在猪皮上紧紧按住烙铁,慢慢移动,猪皮瞬间发出“嗞嗞嗞”的响声,冒出一缕一缕黑烟,随即就闻道了肉皮烧焦的味道。烙铁烫过的地方,猪皮变的焦黄,甚至焦黑。两三块猪肉,很快就烫过一遍。
   接着把猪肉放在水里,再清洗一次。这一次清洗,不只是清洗表面,还得用小刀将猪皮烫过的地方反复刮过,直到刮掉烫过的痕迹,肉眼看不到一丁点猪毛为止。
   等到完全刮洗干净,将猪肉全部下锅,加上调料和水,开始炖煮了。等到锅里的水烧开,只能用小火慢慢烧炖。对于那些心急火燎、想快点吃到肉的小孩子来说,煮肉时的等待,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一些平时不大喜欢拉风箱的孩子,表现得也特别积极起来,自告奋勇帮大人拉风箱,大概也是想着能多闻闻肉香,等肉煮熟后能第一个分到肉吃。
   锅上冒出了热气,屋子里已经有了肉的香味,小孩急不可待,大人却慢悠悠地说:“肉要煮熟,还得好久,慢慢等吧。”馋了一年的肠胃,早已想着熟肉出锅,美美地吃上一点点呢!
   那时经常听说这样的事情,某某村子谁家正在煮肉,小孩子迫不及待,趁着大人没有留意,偷偷地从锅里捞肉吃,结果烫伤了手,烫伤了嘴。谁家的几个孩子,为了争抢吃肉,打架、哭闹、撒泼,从巷子里走过的人都能听到争吵,搞得家里大人都不安生。而我们家呢,很庆幸,孩子们都相对斯文,吃东西从不争抢,想吃肉也会耐心等。等到肉煮熟了,父亲亲自捞出来,自然会给我们每人撕一点点排骨上的瘦肉,都可以尝一点点。
   捞出来的肉,依然是猪皮朝上,放在一张倒过来放的箅子上。箅子呢,放在一个大盆子上。假如有肉汁、猪油掉下来,正好掉在盆子中,过一会儿用来炖烩菜。父亲早已准备了涂肉皮的酱,酱是提前买回来的。把酱砸碎,用开水溶化成粘稠的酱汁,趁热把酱汁涂在热乎乎的猪皮上。涂过酱汁的猪皮,变得焦黄焦黄的,像烧烤过一样,看起来香喷喷的。
   煮过肉的汤,直接用来炖烩菜。那时过年贫穷,烩菜里只有白萝卜片、红萝卜块,外加红薯粉条。稍微富裕一点的家庭,会买一点大白菜、海带,切成细丝,加到烩菜中,就算是豪华型烩菜了。
   烩菜炖好了,盛出两碗,就着馒头,全家人一起吃,又是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
   除夕那天,除了煮肉炖烩菜,父亲还要准备一些凉拌菜:红萝卜丝加粉条、白萝卜丝加粉条,凉拌豆芽加粉条等。除了这些,割上一两斤豆腐备用。家里光景稍微好一点的年份,偶尔会油炸一点东西。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曾经把面粉、鸡蛋加点盐、花椒粉加水搅拌均匀,然后用筷子挑出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到油锅中炸,等它变成焦黄色,捞出来。过年时,将炸好的东西切成条状,放入碗中盐水中,隔水蒸一会儿,就是一道美味的菜肴。油炸过的鸡蛋面团,蒸过之后,吃起来爽滑筋道,香而不腻。唯一不满足的是,油炸的东西太少,每个人只能吃一点点,肚子里永远缺油水。
   肉菜差不多都准备好了,过年时做饭,就比平时轻松快捷,也能有休息娱乐的时间了。
  
   二〇二五年一月六日星期一
  

共 24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讲述了作者在孩童时期,每到除夕日,家里准备猪肉炖烩菜的温馨往事。年夜饭是除夕之夜的盛宴,在作者的家乡炖肉和烩菜是不可或缺的传统佳肴,烟火人间,它不仅味道鲜美,更承载着家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过去的感恩。美食好吃且有着时代的烙印,七囗人的大家庭,买肉最多的时候,全家欢天喜地,没有钱买肉的时候,父亲母亲因此吵架,为了过年赊钱买肉。记忆中的除夕,买四斤或九斤的肉,给家里带来的喜怒哀乐,是那个年代经济不发达的缩影。平日里虽大多是“男主外女主内”,在过年时,如蒸花馍发面、切肉煮肉、炖煮烩菜等,都是男人主动做的事,作者详细讲述了父亲做烩菜的过程,为我们呈现了一副温暖动人的生活画面,流露着家的和谐与关怀,也是家庭生活中最动人的风景线。这是作者故乡的年系列之一,文章萦绕着除夕的喜庆团圆的氛围,细腻真挈的描述着煮肉炖烩菜蕴含的精彩,带入感强,美文佳作,力荐品读。【东篱编辑:石叶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12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石叶六        2025-01-11 06:39:58
  文章萦绕着除夕的喜庆团圆的氛围,细腻真挈的描述着煮肉炖烩菜蕴含的精彩,带入感强,美文佳作,祝老师冬安,开心快乐!
回复1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1-12 07:45:43
  非常感谢石叶六编辑精彩的编者按!正如你说的:“一幅温暖动人的生活画面,流露着家的和谐与关怀,也是家庭生活中最动人的风景线。”除夕风俗,无论做什么吃什么都好,关键是全家人团聚,热热闹闹。问好石叶六文友!冬日顺祺!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1-11 08:04:21
  这篇散文回忆作者儿时除夕的猪肉炖烩菜,展现了传统佳肴承载的美好祝愿。买肉带来喜怒哀乐,过年时男人下厨,呈现家的和谐。文章氛围喜庆团圆,细腻描述精彩,让人沉浸于那个时代的温馨与烟火。 问候同淑君老师,祝你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1-12 07:50:11
  非常感谢滴善斋文友的精彩点评!人们常说,在一起共患难可以,但是同享富贵却不容易在一起。小时候生活艰难,一家人在一起互帮互助,不离不弃。而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可是社会上的离婚率却上升了。也许有人说这是社会的进步,也许这也是人们各自为自己打算的一种表现。问题复杂,让人唏嘘不已。问好滴善斋文友!祝你生活愉快!
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1 10:57:15
  曾经的肉,是个很高端的字眼,我看作者家中,还割肉最多到了9斤,不简单。我们这里,割肉一二斤就算多了,七八口的人家,只在除夕和初一的时候,才尝尝肉的滋味,孔子说,三月不知肉味。我们那时是一年未知肉味。这篇怀旧的散文,围绕着肉炖菜,写出了曾经的日子模样,寄托了浓浓的乡愁。那时的民风非常淳朴,关于离婚,我没有看见,但看见夫妻干仗的,最终还是选择在一起。可能是社会进步了,但婚姻的牢固度不如从前。
怀才抱器
回复3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1-12 07:55:18
  非常感谢怀才社长的关注与鼓励!也许合阳地处关中平原,无论如何,相对来说还算是一块风水宝地,即使生活困难,也不至于太过贫困。跟社长家那时候过年只能买一两斤肉相比,我们的生活确实还算不错。至于平时,没有菜、缺少油,肉就更别提了。一年一次。过年的时候买一次,再要吃大概得到明年过年了。所以,小时候的生活状态,大概都是一年不知肉味!问好社长!祝你生活愉快!
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1-11 19:03:32
  这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情,不然写不得这么具体。曾经缺吃的年代几乎都是一样,父母为一家的生计绞尽脑汁,为过年能吃到肉,将仅有的肉要尽量多吃些日子。美文,学习点赞,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回复4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1-12 07:59:22
  非常感谢红花草文友的精彩点评!是的,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记的这么清楚。一个人,记忆中最清楚的事情,莫过于儿时。也许在那年年代大家的生活状态都差不多。好在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物质条件丰富了,这得感谢赶上了这个好时代。但愿咱们的国家富强,山河无恙!问好红花草文友!祝你生活愉快!
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1-11 19:36:14
  这文看完,我流口水,也想流泪。文中的日子我都经历过,过年,买几斤肉都是问题,那时的中国人,多苦啊!我很喜欢吃烩菜,文中的烩菜有点类似我家乡的乱炖,下饭。细腻的文笔,深情的回忆,拜读学习老师佳作,冬暖,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5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1-12 08:01:49
  非常感谢韩格拉图文友的精彩点评!“文中的日子我都经历过,过年,买几斤肉都是问题,那时的中国人,多苦啊!”是啊,从前的日子是苦,好在已经过去了。珍惜当下,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其实炖烩菜就是乱炖,有什么放什么,好吃就行。问好韩格拉图文友!祝你生活愉快!
6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1-11 20:50:53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6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1-12 08:02:19
  非常感谢纪昀清文友的关注和鼓励!问好文友!祝你生活愉快!
7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1-12 08:05:17
  东北有名菜猪肉炖粉条,其实我想我们老家过年时的炖烩菜也差不多,当然多了一个字,我们是猪肉汤炖粉条。一字之差,缺少了肉。那是那个年代特有的烩菜吧。也许现在的炖烩菜,也有不不少肉呢!
8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1-13 08:02:47
  好友陈玲说:“生活的细节娓娓道来,似乎很久远,又好像在昨天。那浓浓的年味,想要抓住,其实它早已浸入骨髓。”真的是这样,生活正如她说的这种感觉,是浸入骨子里的,刻在心底的记忆,所以每逢佳节常常想起。
9 楼        文友:同淑君同淑君        2025-01-13 08:05:22
  小朋友亚莉说:在她的老家,过年也炖烩菜。也许陕西、河南过年习俗有许多相近的地方。无论怎样,过年都是全家团圆,大家喜气洋洋地聚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庆祝。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