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海沙(散文)

精品 【东篱】海沙(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6506.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69发表时间:2025-01-13 08:11:15
摘要:海沙很平常,是沙子,我们可能有的只是一些反感,例如鞋子里进了沙子,我们要诅咒几声。可海沙的作用很多,不能不为海沙正名。海沙,也是一种语言,一旦和一些食物发生关系,它就释放出独特的味道。


   大海,对岸边的贡献就是不断推送着海沙,亿万年如此,从不懈怠。这也是为游人和情侣创造了浪漫的抒情场地。
   多少人的认识,可能就是停留在这里。还有,我们站在一线如金的沙滩外,阳光普洒,闪着耀眼的光,给了我们灵动的审美。
   当一个人的心情烦躁,可以选择去海滩,来一场“踏‘沙’行”,绵软的沙粒,就像温柔的语言,呢喃的情语,脚下听得见,心上听得见;细小的沙粒,痒着脚丫子,逗得心痒,烦恼被赶走。很多时候,海沙,海滩,是用来慰藉心情的。
   年轻时,喜欢那些充满哲理的精粹名言,每当捧起一抔海沙,耳边就朗诵着那些启人心智的句子——
   沙子,握得越紧,漏掉的就越多。
   沙子,抓得太紧,流失得就越快。
   这“多”和“快”,强烈地震撼着我们。很多东西,是不适合抓得紧、握得紧,例如对爱情的把握,随风移,随浪推,或许就是应有的状态。但这样的警句,却不适合我们对时间,对岁月的态度。哦,我明白,沙子不是时间,也不是岁月,假如是,我们也只能用器物装起来。
   其实,很多时候,包括春夏秋冬,我都要去海边,在海沙的温柔里走一走。春天来了,海沙吸纳阳光的温度,变得暖起来,草木更新是对春天的表示,海沙多情地粘上了春暖。夏日里,把自己埋进海沙里,来一场“海沙浴”,比在浴池搓澡打盐巴还省钱还舒服。秋天来了,昨天的温度,海沙一直保存在每一粒中,北风呼啸,沙子却带着暖意,让我觉得海边是没有秋天的。冬天,喜欢换上一双北京老布鞋,软软地踩在海沙上,海沙把些微的温度给了一双脚。海沙,总是不弃一点点细碎的金光,点亮了我们的心情,记得一句广告词——给心灵放个假。真好!有时候,海沙被汹涌的潮水冲击了,海滩留下了皱纹,甚至是伤口,但大海还是会温柔而细心地去一次次抚平。把自己放在海滩,那些沙子,总是让人产生想法。我常常想,那些顽童都喜欢在海滩奔跑,他们说不出道理,但一定感觉出海沙的温柔,回头看看踩在海滩的脚印,那就是留下的童年一串串的笑。
   我常常想,那些孩子为什么喜欢在海滩用海沙筑起城堡,他们也知道,下一次海浪奔来,城堡就被摧毁了,但那城堡就是孩子的梦,摧毁了,就是一次梦想而已。如果我们大人也有这般轻快的心情对待自己的努力,那该多么好!
  
   二
   其实,我对海沙的认知,曾一直停留在实用主义阶段。
   高中毕业的前两年,父亲就时常安排我去海边用架子车运回几袋沙子,积少成多,门外居然堆砌了沙山。我以为是父亲种植韭菜用到沙子,其实不是。后来我知道,这是父亲在准备建屋用沙。海沙是咸的,不能用作建筑,若用来和水泥,凝固以后会泛出白色的咸碱。但放在外面,风吹雨打,海沙可以逐渐“脱碱”,变成可用之材。那时,我真的认识了,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时间很奇妙,可以把一文不值的东西变成有价值的东西。闲聊的时候,父亲站在这堆沙山前说,世间七味,麻辣酸甜香咸苦,每一种味道都是味道……是啊,只是我们没有去认真体味而已。味道是复合的,也是变化的,如此,就不会吃着苦味而抱怨,吃着甜味就自喜。欣然地接受每一种味道,就算懂得了什么是生活。
   房子盖起来了,我应该感谢海沙,早点准备,未雨绸缪。时间改变了海沙,时间也会改变一种口味,改变一个人的现状。所以,耐心的人,一旦遇到不能马上办成的事情,就交给时间。当然,有些东西,时间是无能为力的。就像日本“京瓷”的创始人稻盛和夫说的,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真正能够治愈你的,从来都不是时间。他强调释怀和放下。读他的话,我又想到手中握住海沙的细节,漏掉和流失,何尝不是办法。漏掉和流失的不都是我们需要的。
   面对一堆海沙,母亲眼馋了,“眼馋”是父亲的话。海沙是咸的,最接近生活的滋味,馋,才是对生活的深度热爱,不因贫穷而减少一份滋味。平时母亲买鸡蛋,换回酱醋盐,盐巴不贵,还是要花钱,母亲心疼。那段时间,母亲一人挣钱全家花,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这是真的,不是夸张。冬夜里,吃地瓜,一会就饿肚子,母亲将冻过的地瓜饯(老家这样称)放在海沙锅里炒,海沙在锅里加温,地瓜饯倒进去翻炒,酥黄的皮儿,出锅一屋的香。咬一口,是真正的咸香,是咸味入鼻,甜味沾满舌尖。咸香,是前几年我才听说的一个词,是咸和甜的复合,原来早就有了,只是现在的年轻人特别钟爱。
   冬夜,母亲早就把海沙放进锅里加热,邻居六母、振东叔、洪珠叔来串门,母亲就下坑炒咸豆,豆子在海沙里,附着咸味,又是另一种咸香。撩几粒咸豆入口,咯嘣香脆,冬天的屋子有了不一样的声音。长大以后,走得地方多了,第一次吃蚕豆,既甜又咸的口味,马上就想到母亲在海沙里炒咸豆。
   我所处的年代,老家街头巷尾还没有完全兴起爆玉米花的生意,很少,有的只是支一口小印的铁锅,炒到爆花了就可以,各家用葫芦瓢端着玉米,还要加上一两角钱,也怪心疼钱的。母亲不让孩子“缺嘴”,也用海沙炒玉米花,结果就是比街上爆炒的好吃。也是咸香味儿,母亲还捏几粒糖精放进去,有咸有甜。想到今天的网络语言——可甜可咸,也可说成可甜可盐,可爱是甜,霸气是咸,两种风格可以瞬间转换,也能融合,难以分辨。怎样理解呢?应该是一种活泼的自由状态吧,是时光里的的微妙蝶变。不知这个词的诞生,是否与老家的海沙炒食物有关。
   文化,和食物是有着难分的关系,习俗文化,太多都是根据口味得来的,我们这个经过苦日子磨砺的民族,总是有着独特的文化,最为深刻。
  
   三
   美食传统,永远不会轻易就丢掉的。这几年,寒冬夜,我喜欢往崮山前村跑,这个村是传统古村落,叫“海草村落”,离海很近,有着广袤的海滩,海沙也出名,非常白净,就像美女的脸搽了粉,捧一抔,都不舍得放下,晶莹剔透。几乎家家户户门边都有一堆海沙,这是为冬夜美食准备的“炒材”。
   村子的主街,每晚灯火通明,有着不息的烟火气。在空地支起一口大锅,锅内早就烧热了海沙,走近,咸气缭绕,一股鲜美的味道就让人禁不住吞咽几口。原来这是村中好事的人,每冬要做的公益项目,是义务服务的,只要村民背着花生米花生壳(未剥粒的花生)来,不用花钱,就可以来一锅海沙炒花生。
   灶膛的柴火呼呼地烧着,人们围着大锅说笑着,“上锅”的,忙着舞动着铁铲子,唰唰的翻炒声音,滋滋的咸香蒸汽,灌满了一条街。那些村妇,喜欢聚集,谁家的炒好了,一定抓一把,送人分着吃,海沙炒花生,一个锅里的,味道一样,但吃一把别人家的,味道就变了,就有了温暖馨香的体验。黑夜里,村民看得出我是外来客,熟悉的,陌生的,都要抓一把炒好的花生塞给我。因为这项习俗,人们不再称呼七婶八姨的,统一称为“炒客”,于是诞生了一个文雅的新词。相邻村子的村民也有背上花生来炒上一锅的,崮山人绝不拒绝,总是唠一段家常,问问认识的人现在怎么样了……这是一种村民文化,从乡俗之语,过渡到文明用语,真让人听了便觉新奇,仿佛有一种别样的典雅之气袭来。
   我有亲戚在崮山前,我隔了多日不去,有炒客就问,是不是吃崮山海沙炒花生吃够了?“炒客”和“麦客”可不一样,也没用到你弯腰割麦子……这些是闲话,却让人心中一暖。其实“麦客”是一个即将消失的词,割麦子用的是收割机,镰刀成为一种记忆,挂在闲草屋里。
   海沙炒花生,是一道地方名小吃,海沙的热传导相当好,还有吸湿性,只要掌握好火候,炒出的花生鲜香浓郁而脆口。他们将海沙炒花生传到网上,制成抖音,让这股特别的烟火气飘得更远。
   有村民夜炒花生,白天就坐公交车到城里转一圈,一会就售完。有了好的口感,好的名声,有人就加微信,提前订购,生意做大了,外地买家打款快递,到过年时很忙,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村子有快递收发点。当然,这也得益于“荣成大花生”这个农产品牌,曾获得“2011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是独特的地理标志产品,价格不菲。
   按照中国哲学的说法,万事万物都在关系中存在。谁会想到海沙和食物,和大花生拉上了关系。要勾连上这种关系,靠的是智慧和尝试。
   沙子,可以成为生活哲学的来源。沙子给我们的永远是细节,微小的东西往往也会启迪我们的智慧,沙子的形态也可千变万化,一粒沙子也能创造出美丽。我想到一句诗意的话——珍珠是沙子的语言。珍珠,原本是一粒沙子,并非每一粒沙子都可以成为珍珠。当我们把眼光放在沙子上,我们的思维,我们的生活,可能因此而改变。蚌可以把沙子变成珍珠,人可以在海沙中找到很多价值。
   去海边捧起海沙吧,我相信,诗人也一定会在海沙中找到灵感,咏出精美的诗句,不会总是看到“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佛禅说,一粒沙子一世界。表达的是包容的宇宙观,强调的是见微知著的哲学思想。一粒沙子,也可以看见生活的美好,就像半瓣花上讲人情,一团花中装着天堂,莫嫌微小,红尘,沉沙,铺垫了我们平凡的日子,带着恒温,沾满了烟火气。
   一个人,多么像一粒海沙,加上热,海沙就释放出咸香,有味道的人生,不在乎身份是卑微还是高贵。
  
   2025年1月13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6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大海边的沙滩,是浪漫的抒情场地,给人灵动的审美。心情烦躁,去沙滩吧,来一场“踏沙行”,可以慰藉心情,这是作者的生活情调。爱情就像沙子,握得越紧失去越多。海沙在四季都能给人温暖的感觉。海沙让哲人生哲思,让孩子生乐趣。海沙还具有实用性,父亲用海沙建屋,这是时间的改变,也是父亲的智慧。母亲让海沙变成“炒材”,炒地瓜饯,豆子,玉米花,香了一屋子,香了家人和左邻右舍的嘴,这是母亲的节俭和灵巧。崮山村附近的海滩有着晶莹剔透的海沙,物尽其用,被村民用来炒花生,彼此品尝,多么温馨温暖的体验,他们被称为“炒客”。海沙炒花生,成为当地名小吃,走进城市,走进抖音,成就了村民的致富之路,这是村民的勤劳以及灵敏的商业头脑所致。不要忽略每一粒海沙,也许一粒珍珠就此诞生,也许让诗人有了灵感。作者笔下的海沙,灵动四溢,飞挪腾移,经得住海水的冲刷,受得住火的烘烤,能下能上,能低能高,大雅又大俗,既绽放浪漫之花,也喷吐着咸香的烟火气。海沙的暖,人情的暖彼此融合,让海沙变得热气腾腾,充满温度和内涵。作者对海沙有着自己细腻的感受和丰富的审美观,还有着生活的深刻认知。走,捧海沙去。【东篱编辑:简柔】【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13003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柔        2025-01-13 08:15:15
  海沙,可踏,可赏,可建房,可做炒材,能孕育珍珠,可入诗人的笔下。海沙在作者笔下,得到很有力的表现。一篇佳作,推荐阅读。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3 09:19:02
  情调来自细微,生活离不开琐碎。都是一个道理。于是看到海沙就想起生活的故事,尤其是融入崮山前夜里海沙炒花生的氛围,生活的温度和滋味都是满满的。非常感谢简柔老师的精彩编辑,读着编按,仿若读一首散文诗,精粹有味,给小文增色。一粒沙子,有着多样的用途,不能不佩服人们的智慧,红尘,沉沙,都是生活的铺垫,总能改变我们的日子。记得一个诗人写沙子,说自己就是一粒沙子,发着微弱的光,那不是阳光的发射,而是沙子的本质。大约是这个意思,我觉得写完这篇散文,我对这句诗的认识深刻了一点。沙子变成珍珠,我们看得见,我们珍惜,而沙子在成为珍珠之前,是不入眼的。想到这些,我们的思维就有了深度。年底了,简柔老师会很忙的,注意身体,劳逸结合。遥握,问候冬祺,期待你的佳作,谨祝成快乐,万事胜意!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1-13 08:39:47
  作者笔下的海沙,浪漫与实用兼具。它是抒情之地,慰藉心灵;蕴含哲理,带来乐趣。从建房、作“炒材”到成就致富路,海沙温暖且内涵丰富。作者细腻的感受与深刻认知,让海沙灵动四溢,充满温度。 问候怀才老师,祝你身体健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3 09:25:39
  真的是,生意也是开动脑筋不断摸索出来的,尽管海沙炒花生还没有形成什么规模,但却是一项很有钱途的产业。谢谢滴善斋老师的精彩留墨。面对海滩一岸的海沙,我们总是觉得是一道风景,实际上还是最有哲学韵味的风景,我们从中提取了太多的人生智慧。不可忽视。遥握,期待老师佳作,笔耕不辍。问候冬祺,谨祝创丰!
3 楼        文友:枫桦        2025-01-13 09:23:43
  我们这是也有沙子炒苞米的,更多是看中那里爆出的米花!海沙有这么多的妙用,真是了不得!我们这里是靠山吃山!老师那里是靠海吃海!名符其实!大海总让人浮想联翩!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3 09:28:55
  淡水泊上来的沙子可以用来炒苞米花,海沙炒花生,物尽其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和口感。如枫桦老师所言,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山海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谢谢枫桦老师的美评。遥握,问候冬祺,期待枫桦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4 楼        文友:佳华        2025-01-13 10:48:28
  海沙炒花生,不知道是不是带点微咸,若是微咸,口味就更好了。炒花生,可能也是北方农村的一种过年习俗,至少在我的老家就是这样。我们用的是河沙,可能没有海沙炒的好吃。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3 10:50:54
  海沙炒花生,是一绝。我们这里有千里海岸线,不乏海沙,可能是因为费事,城里的人,大都是买来吃。农村一直沿用着海沙炒花生的办法。海水的盐分不大,海沙沾染的咸味释放到花生上,正合适呢。谢谢佳华老师留墨。期待佳华老师的美文,谨祝创丰!
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1-13 11:32:00
  在沙滩,小孩子玩得最欢,堆沙成塔,挖沙找水。外国人玩海沙玩得最开放,裸体沙浴,只露一张脸。海沙炒玉米花、花生,一定别有一番味道。老师对海沙有自己的认识,除了那些实用的方式,还有哲思和禅意。视角独特,立意新奇,是一篇非常耐人咀嚼的精美散文。拜读学习老师佳作,顺祝身体健康,写作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3 11:44:26
  细细 想想,生活中关于海滩海沙的活动真不少,我们这的孩子,几乎都在海滩上用海沙搭起了最初的梦想,筑起了自己的童话小屋。外国人更钟情于海滩,似乎吃完饭就在海滩躺平了,我们中国人的日子何时也像那样,不过,我们喜欢海滩海沙是另一种方式。海沙炒,咸香丰盈,闻之舌尖发急,想想胃口张开。可能那些对沙子的认识没有超出别人的见解,但我觉得通过文章加深一下,更好。生活应该不断汲取智慧,智慧的生活,才有安宁。乐于夜里去崮山前炒花生,抓一把,把咸香带走,吃是其次了。沙子有故事,只是我们不大注意,忽略了,谢谢韩老师的美评,遥握,问候冬安,期待你的美文,谨祝创丰!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1-13 17:25:27
  作者由海沙的可观赏性写起,又写到海沙的实用价值,父亲用海沙建屋,母亲让海沙变成“炒材”,炒地瓜饯,豆子,玉米花,崮山村附近海滩的海沙,被村民用来炒花生,海沙彰显出父母亲的智慧灵巧与村民的善于持家。曼妙质朴的美文,给人温馨愉悦的阅读体验,盛赞才情,问候怀才老师,创作辛苦,冬安大吉!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3 17:38:40
  谢谢罗老师的留墨,辛苦了!以现在的处境,跟文学挂钩,海沙海滩,让我首先想到它的观赏性,而且和浪漫联系着,要生活,要建房,父亲算是未雨绸缪,让我懂得了海沙可以在风雨的时间里退去咸度,母亲为了增加一点口感,盯上了海沙,炒制的食物有了美妙的咸香,这些对我是启发,崮山前的村民在大街上开热锅,让烟火气浓到了极点。这些都给我强烈的心灵冲击。我觉得,我们的成长,并非一天长大,任何一物都可能是我们成长的元素。把美好留住吧,写出来释然,我也懂得了沙子。算是。遥握,快放假了,罗老师应该好好休息,闲暇时,执笔写一点,我觉得罗老师是攒了一肚子的文章了。问候冬祺,谨祝快乐!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1-13 18:07:23
  海沙成就了荣成的花生,也成就了一篇美文。不花钱的东西往往是最原始的食材,生产出来的是原汁原味的食品。我小时候生活的河流有河沙,我们当地人也用它炒这炒那,至今要有那味道藏在心中。美文佳作,学习了!祝老师健康快乐!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3 18:17:02
  相信老百姓的智慧吧,很多东西,是老百姓发现的,从前买不起食盐,炒制食物就想到海沙,海沙帮助了人们的生活,成全了人们的口味。我喜欢那种咸香,就像现代食品有咸味的,但人工制造的成分多,加上这,掺入那,吃起来不够安全了。海沙无害,口味纯粹。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丰!
8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14 08:36:22
  清晨问安!拜读老师《海沙》抒情散文,心灵顿然间受到洗礼和震撼。老师用优美的文笔和精准的文字向我们讲述一个普通的人生哲理,爱情就像沙子,握得赶紧失去越多。生活要向海沙一样一年四季都要能带来温暖温馨和甜蜜甜美,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珍视亲情,关爱友情,满藏热情,生活就会如同海沙一样释放出咸香,让人生更有味道!感谢老师精彩分享,祝老师创作长虹!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4 08:41:58
  梅林老师留墨,辛苦了。谢谢你的关注。守着海,有很多趣事,想想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靠海吃海,靠海闻味,有人走在海边,喜欢闻见那种海腥味,有人就说,这种味道就是咸香。我不大理解,可能是爱还的人的情感吧。我写这个海沙,多了生活里的,也涉一点哲理,不深,小白文。我喜欢海味,可能生在海边。老师有兴趣来胶东尝尝海沙炒花生吧。这是地道的口味。谨祝老师创作快乐!
9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1-14 09:26:59
  老师信手拈来皆文章,拜读学习老师美文!祝老师身体健康!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4 09:56:31
  海边人,接触海沙,如果没有文学关照,这些如沙一般的东西也就漏掉了,搬出来,用文字记录一下。谢谢塞翁老师留墨。遥握,期待你的美文。
10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1-14 17:23:35
  拜读怀才抱器老师佳作问好老师!真是一篇极度美文!点赞问好老师!遥祝安康!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4 17:27:25
  谢谢枫叶老师的点赞鼓励。能够以美感染人,方向不错。遥握,问候冬祺,谨祝枫叶老师创作快乐!
共 14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