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军警文学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小说·家园】董小青

精品 【小说·家园】董小青


作者:秋阳冬雪 进士,10585.7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82发表时间:2010-04-12 16:50:13


  
   6岁小张亮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想要保护备受父亲蹂躏的母亲董小青了。每当张秀山喝得醉醺醺,并对董小青拳打脚踢的时候,小张亮总是小拳头攥得紧紧地,双眼怒视着父亲张秀山,在他幼小的心里,他是个男人,他要保护自己的母亲不再受到伤害,这是他的责任。
   等父亲张秀山打累了,一头倒到床上,睡得如一头死猪的时候,小张亮就会拿出家里的小药箱,帮着母亲清理被父亲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伤处,他的小嘴儿轻轻地为母亲吹着,“妈妈,等我长大了,一定要保护你,不再让爸爸欺负你!”
   每当这时候,董小青都会抱着儿子默默地流泪。
   丈夫张秀山,平时游手好闲不说,还经常跟他的一帮狐朋狗友喝得醉醺醺的,喝醉了就没事找事,不是把家里的东西摔地稀里哗啦,就是把董小青打得鼻青脸肿。等到他酒醒过来的时候,又会跟董小青发誓,甚至给董小青下跪,“老婆,你相信我,我再也不打你了,再也不喝酒了,咱们好好过日子,给我个机会好吗?”每当这个时候,董小青的一颗坚硬的心慢慢变得柔软了,亮亮还小,怎么能让孩子从小就失去父亲呢!不管大人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冲突,可孩子是无辜的啊!也许张秀山有一天醒悟过来真的会洗心革面的做人,做一个丈夫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吧。那时候董小青对丈夫还没有完全彻底失去信心,她的心中还有着一丝希望,希望这个家可以给幼小的儿子带来温暖和关怀。
   可没过几天张秀山又会重演那一幕,醉酒,打骂。
   董小青一次次的原谅,不但没有让丈夫改变,反而助长了张秀山的气焰,他觉得这个女人不能也不敢离开自己,最后连那一点点的歉意都没有了。
   邻里们有时候实在看不过去了,都劝她别跟张秀山过了,这样过下去不会有好日子的,可董小青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什么都没说只是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
   家里的几亩地都是董小青去打理,亮亮还小,她就带着儿子一起下地干活,把儿子安置在地头儿的树荫处,自己就泡在地里一干就是半天,而这时候张秀山不知道在哪里逍遥自在呢。
   小张亮从小就聪明懂事,从来不给母亲添麻烦,乖顺地一个人在树荫处玩。
   这种没有爱情,没有亲情,只有暴力的生活的根本性的转变,却是因为张亮10岁那年的一句话彻底地改变了。
   张秀山酒醉后,又一次对董小青一顿暴打,打完之后他就出去串门儿去了,扔下浑身是伤的董小青在屋内呻吟不止。
   张亮放学后看到母亲的模样,便知道母亲又遭到父亲毒打了,他边为母亲清理伤口边对母亲说;“妈妈你跟爸爸离婚吧,我跟你一起过,好吗?”
   董小青哭了,“孩子,妈妈是想给你爸爸一个改过的机会,妈妈更想给你一个完整的家啊!”
   “妈妈,你跟爸爸离婚吧,我跟你过。”10岁的张亮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异常地平静。
   为什么一个10岁的孩子会那么坚定地愿意自己的父母离婚呢?其中一个原因是疼他爱他的母亲不断的遭受毒打,让他幼小的心灵也备受摧残,另一个原因便是张秀山虽然是他的亲生父亲,却从来对他都是一付冷冰冰的样子,不顺心的时候也会对他拳打脚踢。张亮对这样一个父亲不但没有爱,反而有着更多的恨,他恨父亲对自己的冷酷无情,恨父亲游手好闲而不帮助母亲担负家庭的重担,更恨父亲经常醉醺醺地毒打母亲,在他的内心里只有母亲才是那个疼他爱他的人,而父亲不是,他没有尽过一个做父亲的责任,一点也没有。
   就这样,董小青跟张秀山提出了离婚,张秀山没想到这个女人突然间竟然有了这样大的勇气,他一下子傻了,“小青,你原谅我好吗?你给我一个机会好不好?”他又开始故伎重演,可怜巴巴的跪在了妻子面前。
   “不,我已经给了你太多的机会,如果你不同意,我们就去法院。”心灰意冷的董小青已经不再相信丈夫的任何话了,她希望早些逃离这个不再让自己留恋的家。
   就这样,董小青跟丈夫生活了11年后毅然决然地离婚了,张亮改名为董亮,跟着母亲相依为命。
  
   二
  
   董小青带着儿子董亮回了娘家,那年她36岁,董亮10岁。
   在农村,离婚的女人带着孩子回娘家住,被看作是“退货”,是要被全村里人笑话的。董小青回到了娘家,连她的父母在村子里都觉得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来了,对女儿的做法不能理解,直到两位老人去世,也没能原谅这个让他们抬不起头来的女儿。
   幸好董小青的哥哥,嫂子都是好心人,他们接纳了他们这对不幸的母子,还时不时的接济一下她们。
   日子总要过下去,董小青在村子里承包了几亩地,又养了几头猪,维持她们母子的生活,日子过得还算安静。
   董小青第一次婚姻的失败,让她对婚姻彻底失望了,她发誓也不嫁人了,就这样跟儿子过下去了。
   董小青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儿子董亮的身上,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人。
   有人上门给她提亲,都被她委婉的拒绝了,连亲生父亲都没有给孩子应有的父爱,她当然不会把希望放到一个跟孩子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男人身上。
   董亮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慢慢地长大的,虽然家里清贫一些,但他的学习成绩却一直是名列前茅的,这让母亲倍感欣慰。母子俩个闲聊的时候,母亲就会语重心长的对儿子说,“孩子,妈妈虽然没有能够给你一个完整的家,但妈妈希望你能够长大做个有用的人,只要你能够上学,我就是再苦再累也要供你上学。”
   “妈,自从咱们离开爸爸之后,我觉得这样的日子要比以前好多了,没有父亲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会努力的上学,将来接你去城里住,再也不受村里人的白眼。”这是董亮最大的心愿,让母亲去城里跟自己享福。
   跟母亲相依为命,让董亮从小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他知道自己只能靠学习走出这个贫困的村子,将来带着母亲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他奋斗的目标,他比条件优越的孩子更加的努力用功,在18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里的重点高中。
   能够上重点高中,将来考上大学的几率就会高得多,可学费怎么办?这么多年母亲董小青吃苦受累也只能维持母子俩的生活,并没有什么积蓄。跟别人借?可谁愿意借给一个还不起钱的“退货”呢?
   这几天,董小青都在发愁儿子的学费,卖了家里仅有的一点儿值钱的东西,还是不够董亮的学费。
   关键的时候,还是哥哥嫂子帮助了她们们母子俩,董小青接过哥嫂手里的钱,感激的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哥,嫂,这么多年,多亏了你们的照顾,才让我们母子俩支撑下来,亮亮,快给你舅舅,舅妈,鞠个躬。”
   董亮深深地给舅舅,舅妈鞠了个弓,“谢谢,舅舅,舅妈。”
   “瞧你说什么呢,你是我外甥,哪有舅舅不帮外甥的?舅舅和舅妈都希望你将来能有出息,让你妈妈也能享享福,你妈妈这些年太苦了。”哥哥憨厚地笑了。
   “等我们有钱了,一定还你们,你们也不富裕啊。”董小青说。
   “我们也只能帮你这么多,亮亮以后的学费就只能靠你自己了。”董小青的嫂子说。
   “嗯,你们放心我会想办法的。”
   董小青和董亮商量的结果是:董亮去县城上学,董小青也跟着儿子进城去打工,来供儿子上学,董小青知道,在农村再怎么没日没夜的干也挣不够儿子的学费。
  
   三
  
   开学了,董亮顺利地进入县城的重点高中,缴纳了学费,住宿费,服装费之外,还剩下几张可怜的十元钞票,董小青留下一张,其余的全部塞到了儿子的手里。
   送走了儿子上学,母亲董小青便去了人才市场,她要找一份工作供孩子上学,可自己能做什么样的工作呢?听说城里人很多家都雇用保姆,干些家务活,但愿我的运气好,能够找个保姆的工作。
   人才市场人山人海,大多数是年轻人来求职的,对于文化程度不高,年纪又不小的董小青来说,找个保姆的工作也是不容易的。
   董小青蹲在一个角落里,热切地望着每一个来这里招工的人,虽然董小青已经年近50了,她容貌端正,慈眉善目,身穿一身素花的的确良衣裤,给人一种干净利索朴素大方的印象。
   这时,一个年纪较大的老学者模样的人,站在了董小青的面前,上下打量着她。
   董小青局促地搓着自己的手,忐忑地问:“老先生,你家里需要保姆吗?”
   老先生点了点头,微笑地回答,“是啊,我就是来这里找保姆的,年纪大了确实需要个保姆照顾了。”
   董小青一听老先生正是要来找保姆的,心里就盼望着能够得到这份工作了,“老先生,您看我去您家里做保姆成吗?”她热切的望着老先生。
   “从年纪上看还可以,你都会做什么?”老先生问。
   “我什么都能做,什么苦都能吃!洗衣做饭,打扫房间我都能做。”董小青掰着手指头打着保票。
   “哦?你都会做些什么样的饭菜?说实话,我希望找一个当地的保姆,我不习惯外地的饮食习惯。”
   “我是下边从村里上来的,我保证让你满意。”
   老先生点了点头,领着董小青回了他的家,董小青就这样开始了她做保姆得生活。
  
   四
  
   雇用董小青的老先生,是位大学退休的教授,姓张。张教授六十多岁了,妻子因病已经去世了,唯一的儿子在美国工作,身边没有亲人的照顾,年龄又大了,他这才去人才市场找回了董小青来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
   董小青特别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她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张教授日常生活,把张教授的家打理地清清爽爽,饭菜也是尽着心地变着花样儿地给张教授调理,张教授因为有了保姆董小青的照顾,没有了琐事缠身,更觉得自己一下子年轻了很多,他和这个勤快的保姆相处地也不错。
   没事的时候,两个人也会闲聊,张教授这才了解到董小青是为了供应自己的儿子上学才出来做保姆的,这样一来,张教授的心中便多了份儿同情。他对董小青说:“咱们在人才市场讲好了,我每个月给你800块钱的工资,现在我给你涨到1500块钱,只要你能够尽心尽力地把我照顾好,把家里打理得干干净净就成了,你也不用多想,我也是为你减轻一些负担。”
   董小青很是感激张教授这样待她,做起事儿来也更加尽心了。
   周末,董小青接儿子董亮的时候,董亮对母亲说:“妈,我们学校好多同学的爸爸都是开着小车来接他们的,要是我有个这样的爸爸,该多好啊!”
   董亮上了重点高中以后,学习上虽然还是像以前一样地刻苦努力,但是,潜移默化中,还是改变了很多。
   董亮一直生活在农村,虽说他一直生活在清贫的环境中,但那时候他周围的同学也都生活在农村,差距并不是很大;现在县城高中的同学,却来自四面八方,大多数还是县城的孩子,相对来说,经济条件都比较优越,周末的时候,父母来接孩子的,开小车的也就不在少数,这就让一惯清贫的董亮有了一份向往的成分。
   董亮的一席话,让做母亲董小青很不是滋味,儿子10岁的时候,自己就跟他爸爸离婚了,一直生活在缺少父爱的环境中,也难怪儿子会有这样的感慨。一个女人一个人抚养孩子,有多难只有她自己知道,到现在还要靠一份保姆的工作,才能维持着儿子上学的各种费用。
   忽然,董小青想到了张教授。对啊,张教授待我这么好,他老伴已经去世了,儿子又不在身边,如果我能跟张教授结合,那么一切事情似乎都可以解决了,不但有了陪伴自己的人,房子有了,供儿子上大学的钱也不用发愁了。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单纯朴素的董小青在行动上就有了变化,她对张教授的照顾更加无微不至了。她想,如果张教授有一天离不开我了是不是就会?
   可是,很长时间过去了,张教授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待自己不错,但从没有更亲近的表示,即使有时候董小青在言语或行动上有所表示,张教授也只是一笑而过,似乎根本就不懂这个保姆处心积虑的做法。
   董小青终于沉不住气了,她抽空去了小区社区找到了李大娘,李大娘是个热心肠,一听说董小青让自己保媒,欣然答应了。“你等着,我去帮你说,过几天你听我的好消息。”
   几天后,董小青出去买菜回来,遇到李大娘,李大娘告诉她,“我帮你问过了,张教授说他没有续弦的想法,他觉得一个人挺好的,也不准备再婚了。”
   董小青再回到张教授家的时候,心里便沉甸甸的了。
   没事的时候,董小青就会想自己的事儿,我已经快50岁了,一个保姆在这个家里就是一个雇工,早晚要离开这个家的,辛辛苦苦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积蓄,再过些年,等我动不了了,那时候我怎么办呢?未成年的儿子该怎么办呢?她越想越是心灰意冷。
   正在这个时候,张教授在美国的儿子发生了车祸,截掉了一条腿才保住了性命。
   儿子车祸并截了肢,这个打击让一直乐观的张教授萎靡不振,陷入了不能自拔的境地。
   董小青一看机会来了,便想法设法地安慰张教授,为他做合口的饭菜,给他讲一些乡下的一些风俗,有时候还给他讲些小笑话。
   三个月后,张教授才从悲痛中解脱出来,恢复了以往的乐观,张教授很感激这个善解人意的保姆,渐渐地也习惯了她的照顾。
   一天,董小青和张教授告假,她说:“张教授,我在乡下的姐姐生病了,想回家几天看看姐姐。”
   张教授听董小青这样说,很是理解,“嗯,你去吧,不用急着回来,多照顾照顾你生病的姐姐。”
   “我这一次回家,可能就不回来了。”董小青说地吞吞吐吐。
   张教授一听董小青说不想再回来了,有些慌了,“为什么不回来了呢?是找到更好的工作了?还是嫌我给的工资太少了?”
   “您看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能在外面干几年?虽说在老家收入少一些,但毕竟是自己的家,身边也有些亲近的人,可以互相照顾。”
   张教授听董小青这样一说,心想,我已经习惯了她照顾我的日子,她这一走,我可怎么办呢?又一想到儿子的情况,儿子还不一定能不能回来呢,我以后指望谁给我养老送终呢?不行,我得把她留下来,可怎么才能留下她呢?
   “你探视完你的姐姐后还回到我这里照顾我,到时候咱们签个协议,你一直照顾到我去世,给我养老送终,等我死了之后,我的房子给你,我的钱留给我的儿子,你看这样行不行?”
   董小青一听张教授这样说,一直阴郁的心情一下子便开朗了,一套房子也能值几十万了,几十万自己几辈子也挣不来啊,将来给儿子,或者卖掉,供儿子上大学到毕业都没问题了,总算自己没有白白的付出辛苦,董小青听到张教授这样说时虽然兴奋不已,却还是装作很平静的样子说,“成,我探望完姐姐一定回来!”
   董小青从乡下回来后,张教授没有食言,真的和她签下了一份“遗赠扶养协议”,一式两份,并到保证处作了公证手续。
   董小青依旧照顾着张教授,但她的心里又有了微妙的变化,什么时候这套房子才能真正的属于自己呢?他看到身体健壮的张教授心里就不是滋味了,如果张教授总是这样健康,这套房子中就不会属于是我。
   不管董小青怎么盼望着张教授生病而疾,但那也只是心里的想法而已,说到底她还是纯朴善良的女人,有时候,她也会责怪自己的贪婪。
   几年后,张教授在保姆董小青的悉心照顾下,因心肌梗告别了人事。
   董小青得到了那套价值几十万的房子,并过户到了她的名下,而此时她的儿子董亮也已经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董亮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母亲不再遭受村里人的鄙夷的目光,跟自己在城里好好享享清福了。

共 586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不堪忍受家庭暴力的小青终于在儿子的鼓励下,走出了令人心悸的围城,独自一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在儿子进了县城后,自己也谋得了一个保姆的职位,顾主是个善良而又有文化的老者,通过接触小青有了新的想法,托人说媒不成,就想离去。老者最后答应把房子过户给她,算做报偿。小青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小说在平淡中,解读生活。推荐。【编辑:锦妤】【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004013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锦妤        2010-04-12 16:59:07
  文章结尾部分稍显平淡,可以深度挖掘一下,如果换个结局会更出色,实话实说了,见谅!
我的江山,我的梦想。
2 楼        文友:凤凰连城        2010-04-13 09:36:23
  以家庭暴力开篇,以幸福美满结尾,小说的基调是宣扬人间真情,为什么人总是在自身与社会产生强烈的紧张关系时,自我意识才会觉醒呢?
福建连城人,个人微信nike2546844697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