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烟火】人到六十(随笔)
送走农历2024年最后半个月,就将扑上六十岁。据说秦朝、宋朝、元朝都有“六十活埋”的传说。因此特别庆幸自己没有生在那个荒蛮时代,也非常感恩自己生在文明的新时代。
我也一直感恩自己出生在中国。国家不但提供给比较优渥的物质待遇,而且还分给一个稳定工作,让平凡的自己一直有班可上,一直上至人到六十。天天有班上,天天有歌唱。做人的本分一点没更改。虽然不曾叱咤风云、将来也不可能名标史册,此生注定平凡,想想也曾花香叶芳,很多的如意掬在手上。人到六十仍比较健康,是福气的发酵,更是好政策好制度的加持。自己所有的保障、幸福美好的拥有,不全是自己道德配位的缘故;冥冥之中肯定也有上天的“好生之德”在起着神秘的作用:我是如此的平凡,人生抵达六十许我一马平川尽坦途。
人到六十,开始完全以“老”定义自己,有点不相信,但不能不相信。
记得自己刚上班的时候,在办公室里是最小的。那个时候“尊老爱幼”是普遍现象,当然更侧重“尊老”。看到三四十的人就觉得挺老,始终觉得老与自己隔着遥远的距离。看着把荣誉与享受福利待遇的名额让给年长者,觉得理应当该。自己非常羡慕年长着,希望时光能如梭飞转,希望自己褪掉稚嫩在变老的路上快马扬鞭。那时的“爱幼”基本也落到实处,年长者害怕小年轻因分不到八个金帅苹果会产生失落,耐心开导百般安慰,组长语重心长地说:“谁都有年老的时候。”心灵的熨帖就是这样来的,点点滴滴里春风化雨。有这些谆谆教导,觉得好处让着年长者天经地义。因为谁都愿意知道自己最终走向这样的年老。面对得到表彰的年长者不但没有丝毫的攀比心理,却更多了些祝福与尊敬。这个时候真盼着自己变老。
等经过了春夏秋冬若干个轮回,在办公室里最老的。那个时候当然依旧提倡“尊老爱幼”,但“尊老”仅仅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提法,“你老你下生早!”没人再惯着。老除了成为“懂事”的代名词,“爱幼”才是主流。什么都提倡年轻化,知识化。有荣誉有什么其他好处,第一时间考虑的是年轻人。年轻人的迅速崛起,意味着年老已经不时髦不权威,甚至有逐渐被边缘化的倾向。这个时候真的害怕自己变老。
但是变老的趋势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盼着自己变老的时候度日如年,害怕变老的时候不期而至。
知道自己已经顺利通关抵达垂老的边缘,回头望望,还有一大群后来者摸索着日子紧跟在后。这个时候的自己老而有用,与年轻人发挥着同等作用,对自己的能力仍旧持自信与肯定态度。虽然四五十岁有点老,但老的毕竟不彻底,仍然可以充当骨干与年轻人一道为集体荣誉冲锋向前,风采不输当年。年老的外壳年轻的心灵。想想可以自豪!从一楼到三楼扛着一桶水,再提上一桶水,唱着“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不累不喘。哪里像现在,甩手上个楼梯,还得停下喘口气再上台阶。
老而有用得益于自己有个好身板。自己出身农家,从小干农活,推磨、推碾、推庄稼、甚至推粪。抢收抢种协助大人送过公粮。虽是瘦瘦弱弱一女孩,但自小当男孩使唤。以至于长大后的性格态对应了“邯郸学步”的尴尬,既少女子的柔美又少男子的英武。好在感觉自己人到五十正当年,身不觉的乏力,心不觉的胆怯。看看那些六七岁的人,两鬓苍苍、毛发稀疏、满脸沟壑、伛偻蹒跚,有的颠三倒四,觉得他们真老!出奇地害怕自己变老。
但是老已至矣!
曾经自己眼中的“老态龙钟”很快成为他人眼中的“步履蹒跚”。“老”这个不速之客在某一个清晨或者一个傍晚就叩响了岁月之门。这个不速之客不咳嗽、无提醒,活像游荡在人间莫名就传染的细菌病毒,粘谁谁中招。反正没接到任何通知,忽然就腿疼、腰疼、肩膀疼,牙疼,老年班开始上脸,皮肤变得松弛,眼神开始不济,记忆开始断片,身体臃肿尽显愚蠢样貌,头发大把大把掉落,留在头上的稀稀疏疏之毛,已经类似多年未曾修葺的草屋上摇曳的根根枯草。这个时候的自己有些手足无措,有些恍恍有些惶惶,开始一点忌讳提及自己的年龄。当他人询问年龄的时候,莫名其妙地就起了反感。自己那份坦然自若终于在“老”的樊笼里蜷缩变形。怕与不怕,反正被“老”跟上,好多方面往往事身不由己。
原来,老是人应该怀羞的时刻到了。羞于与人比高论低,不是怯于,确确实实是羞于。矮下去的实力瘪下来的底气散了架的豪气,还有向老投降的体力,统统在一霎时低下头来。
膝盖莫名其妙地就疼了,疼到伸不直、蜷不了。下楼要扶着把手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地挪。贴艾草贴、三七贴、虎骨膏、暖宝宝,还有不知名的膏贴,抹白颜色、黄颜色、棕色的透骨膏,用姜花椒艾草浸泡。脚后跟忽然就万刺扎肉,行走有感觉,停下仍不宁,睡着更纠结。总之疼黏在身上游走,挥之不去。很多的时间用来疼痛,战斗力当然消耗不小。
从小就羡慕电影上的土匪的吃相。抡着鸡腿用牙一撕,大口大口咀嚼,真馋人!猪大肘子扛起来就下嘴,很过瘾。自己也整上一只鸡,一咬咬不动,一咬咬不动。开始以为火候不到,后来才搞明白,原来是牙齿已经不再争气。牙床松动,牙龈红肿,隐隐作痛与急火发作交替进行,某一天牙齿纷纷脱落,搅得人心神不安。牙疼是常事,牙齿缺失再缺失,甚至刷刷牙就脱落两颗。在六十岁走来的时候,身上原有的优点迅速被缺点一一替代。
记得那个弃六奔七的唱角蒲姐说过,六十岁感情好!七十才是衰老的高峰期。按照蒲姐的说法,人到六十岁,仍然属于大有作为的年纪。当找针眼都成一件很奢侈的功能的时候,雄心壮志不由自主就会退潮。被情绪的潮汐操控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博弈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期冀,将不甘心演绎的淋漓尽致。
人不服老必服(扶)南墙,那都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尤其是颗不知道哪早哪晚突然愚钝的脑袋,常常制造出一处处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插曲:明明刚刚周三,就会自作主张地认为已经到了周五,让自己在家待着不上班。明明才周四,硬是喜滋滋地见人喊“周末快乐!”明明早已走出了家门好远,忽然想不起大门是否已经关闭,走到半道不得不踅回确认。原先那个机灵活跃的自己被垂老一巴掌烀在地上。
父亲六十岁时,给他舀好的稀饭、盛好的菜常常忘了吃喝。我那时还生气,还埋怨。现在想明白了,世上的事,故意为之有,但更多的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理解并包容老年人,应该等同理解与包容婴孩。
人到六十,看淡一切,不争不抢才符合人生规律。该放下的就要轻轻放下。因为纵然人生百年,人到六十已经开始由上坡转为下坡。在2025年新春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对自己说,人到六十,努力活好自己。活好自己,才能重新养精蓄锐,才有力量去爱别人。
2025年1月15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