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岚山烽火:岁月长卷中的红色回响(散文)

编辑推荐 【星星】岚山烽火:岁月长卷中的红色回响(散文)


作者:燕双鹰 布衣,380.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14发表时间:2025-01-16 22:17:43
摘要:原创首发

【星星】岚山烽火:岁月长卷中的红色回响(散文)
  
   东方欲晓,
   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
   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
   更加郁郁葱葱。
   这首《清平乐·会昌》写于1934年7月,是毛主席在江西赣州会昌登上岚山后所作,当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由博古,周恩来和李德(德国人)“三人团”领导。毛主席被排挤出了领导集团,在会昌“养病”。“踏遍青山人未老”就是他的这种精神的艺术写照。作者自己曾说:“1934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会昌》词的基调是昂扬的,语言是雄奇的,反映了毛泽东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但是字里行间也隐约表露了词人的忧虑和愤懑。这就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身处逆境,心中所想的,始终是党的事业,始终对未来充满信心。
   江西会昌,这座赣南大地上的古老县城,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而岚山,恰似其中最为激昂壮烈的篇章,承载着烽火岁月的记忆,静静诉说着往昔的峥嵘。
   初次听闻岚山之名,是在一个炽热的夏日午后。彼时,蝉鸣在枝叶间此起彼伏,屋内的风扇吱呀转动,我翻开一本讲述革命历史的书籍,会昌岚山的名字赫然映入眼帘。书中短短几行字,却像一把神秘的钥匙,开启了我对那片土地无尽的遐想。那时的我,只觉岚山是一个遥远而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却未曾想,多年后自己竟有幸踏上这片圣地。
   当我终于站在岚山脚下,仰头望向那葱郁的山峰,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亲切感。眼前的岚山,在悠悠岁月的洗礼下,静谧而安详,很难想象这里曾是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场。山风轻拂,仿佛在低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四周的树木枝繁叶茂,像是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这座承载着厚重记忆的山。每一步,都像是踏入了时光的隧道,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红军战士们矫健的身影,听到了他们坚定有力的脚步声。山路崎岖,却无法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他们怀揣着对革命的信仰,对胜利的渴望,在这片土地上浴血奋战。
   在山腰处,有一座古朴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身虽历经风雨侵蚀,却依然矗立不倒,庄严肃穆。碑上的字迹,犹如历史的眼眸,凝视着过往的一切。抚摸着那些镌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我能感受到当年那场战斗的激烈与残酷。这里,曾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土地,他们为了理想、为了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英勇事迹,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这片天空,也照亮了后来者前行的道路。
   关于岚山的烽火岁月,在会昌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其中,有一位年轻的红军战士,名叫阿强。他出生在会昌的一个贫苦农家,自幼便饱受生活的磨难。然而,正是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铸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红军来到会昌后,阿强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队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战士。
   在岚山的一次战斗中,阿强所在的连队负责阻击敌人的进攻。敌人的炮火如雨点般倾泻而下,阵地瞬间被硝烟笼罩。阿强和战友们毫不畏惧,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简陋的武器,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但阿强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绝不能让敌人前进一步!
   在激烈的交火中,阿强不幸身负重伤。但他依然咬紧牙关,顽强地举起手中的枪,继续向敌人射击。当战友们试图将他背下战场时,他却坚决拒绝了,他说:“我还能战斗,我要和大家一起保卫岚山!”就这样,阿强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
   这个故事,如同岚山上的一颗青松,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中。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不惜牺牲一切。他们的奉献与付出,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站在岚山之巅,极目远眺,会昌县城的全貌尽收眼底。如今的会昌,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远处的贡江波光粼粼,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穿城而过。江边的公园里,孩子们嬉笑玩耍,老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处处洋溢着安宁与祥和。这美好的一切,与当年的烽火硝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望着眼前的景象,我的心中感慨万千。岚山的烽火虽然早已熄灭,但那段历史却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它是会昌人民心中的一座精神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会昌人奋勇前行。在这片土地上,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红色基因,如今已深深融入到会昌人民的血脉之中。
   会昌岚山烽火,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在当今时代,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依然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困境时,不妨想想岚山的烽火岁月,想想那些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革命先辈们。他们能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中坚守信念,浴血奋战,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退缩呢?
   如今,我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也离开每天都要攀爬的岚山,但那座山、那段历史,却始终萦绕在我的心间。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岚山上那座庄严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以及红军战士们英勇战斗的身影。它们如同火炬,照亮我前行的道路,给予我继续奋斗的力量。
   岚山的烽火,虽然已经远去,但它所承载的红色精神,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0二五年一月十六日星期四
  

共 22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岚山烽火:岁月长卷中的红色回响》一篇岚山激情燃烧岁月的赞歌,让读者身临其境领略到岚山前世今生的壮美画卷。文章由毛主席脍炙人口的诗词《清平乐·会昌》入手,一下子将读者带入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作者饱含激情,将笔下的岚山风骨,书写得既波澜壮阔,又是那样情深意浓。岚山,以其不催不朽的红色基因,钢铁般的战鹰精神,让世人经年铭记,永固心中。抚昔追今,新时代,岚山精神已融入了时代的最强音,作为新时代的象征,岚山精神有了更深更强更具影响力的内涵,岚山精神,有如新时代的战鼓,激励着我们向前大踏步迈进。文章严谨庄重,情感激扬充沛,人物刻画鲜活,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一篇正能满满的佳作,好文推荐共赏。【编辑 高朋满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5-01-16 22:21:14
  情感饱满的一篇散文,激起我们对往昔岁月的缅怀。作者笔下的岚山,是时代精神的象征,是催人奋进的时代最强音。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1-16 23:03:22
  感谢高老师在百忙中给予我编发与鼓励,问好老师,敬茶,祝您万事如意!
2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1-16 23:04:59
  你用心雕琢的每一个字句, 都如春风拂面般温暖我心;你每一次的精心编辑, 都是你对我作品的深情呵护 !谢谢高老师,祝工作顺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诗情画意,悦读人生!
3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5-01-17 09:36:26
  燕双鹰老师沉心创作,成绩斐然,愿同您携手,共同努力,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一起打造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回复3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1-17 12:06:22
  "感谢高老师的陪伴与支持,在这条充满文字与创意的道路上,我们共同前行,相互学习,不断成长。2025年的每一天,都因有你和各位老师的智慧与努力而更加精彩。愿我们继续携手,共创更多美好的文字篇章,记录这个时代的每一个重要瞬间。感谢有你,一路同行!
4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1-19 11:04:02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4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1-19 12:39:33
  感谢纪老师点评,向您学习、致敬!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