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威海之窗(散文)

精品 【东篱】威海之窗(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6506.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84发表时间:2025-01-17 05:55:30
摘要:来威海,不能不到威海之窗前留影,也摄下威海的美。


   介绍威海这个城市,我写过《威海之门》,还有一个“妹篇”,就叫“威海之窗”吧。这不是信口开河起个外号,而是国家地理杂志给了一个芳名。
   威海是一个优美的海滨城市,在城建理念上,要致力于打造一个“家”城市的温馨感。是家,才有门有窗。或许,就是这样的想法,一开始就把威海变成了寄托乡愁的地方。我的一个武汉的朋友说,威海给他的印象是“进门趴窗”,虽远,但找回了家的感觉。所以,不断有外地人来威海安家定居,出现了一个新词叫“威海家”,当然和作家、艺术家的“家”不同,威海家,有名气也有温暖。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创建风格,只要是独特的,不是模仿的,就值得我们去阅读和感受。
   威海之窗,也是有形的窗子,它位于中国最大的海滨公园内,公园就叫“威海公园”,它在“海滨南路”东侧,北起四方路,南至平度路,面向威海湾。长约3200余米,仿佛是给威海编织了一条绿色的丝带,也像安装在大海一边的一根超常的琴弦,更像一条长龙卧海。虽无山峰起伏,却公园内回转折错,别有洞天。即使再无想象力,也会将公园喻为“绿色长廊”。曾有文化人到访,给了一个“海派文化”的称谓,让威海处于文化领先的潮头。
   “海派”,首先是开放的。“威海之窗”就是对“海派”的具体诠释。它就在公园的中间段,在“唐人海湾假日公寓”前。
  
   二
   威海之窗的名字,很雅致,一睹便给人以通透的美感。威海之窗高10米,宽12.2米,是按照黄金分割率规制设计的,设计的初衷在于表达威海是瞭望世界的窗口,是瞭望海中刘公岛的镜头。窗子下面两个角,各被一只铜色的手紧紧握住,是正在建设的样子。把威海建设成窗口,这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理念。
   透过这个窗口,目击处就是威海的口岸,璀璨灯光,洒满海湾,就像我们的梦想池。我这样抒情。一窗的心事,无法关上,就送给对面的海吧。临窗临风,最宜抒怀。尽管窗口里从不留下花草的影子,但海的浪花,从不疲倦,捧给窗口以永不凋谢的花。我在窗口如此缱绻。我特意起早,站在窗口,等待那轮红日,不斜不偏,正好入窗,每日有这个窗口唤醒我的一天,多么好!可惜我不在威海主城内居住。我这样奢望着。窗子没有镶玻璃,一眼可千万里,日韩在海的那边,只有几百里。打开窗口,迎接世界。威海的理念,就是如此直接。
   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地标,地标是一张简约的名片,威海的名片是两张——威海之门和威海之窗。威海的地标,朴实而不花哨,在创意上不求豪华,直追意境。真正有内涵的风景,不是讲派头的,而是讲究独特性,能够让人悟出一些超越风景本身的东西。这也符合威海的城市特点,威海的名字是威震四海,但威海的城市印象是简约,就像它的门和窗,一点也不多加装饰和点缀,是怕影响我们的视线,绊住我们的理解。威海人觉得,太过包装是会失真的。威海的简约,就是一海湾,三条马路拓宽的城,三面被山围裹的宁静。它简约得就像一首宋词,几十个字,就可以吟出它清水出芙蓉的韵味。它小,是小巧;它简,是简明。要一眼看透,透过一门一窗即可。威海人常以门和窗来比喻自己,清爽透明。无需贴上门联,无需挂上窗花,一切都是原色的。它是含蓄的,是蕴藉的,绮丽婉转,只要入门,只要站在窗前,都会实在地把握这些美感。
  
   三
   威海之窗,在威海人口里还被喊成“大镜框”。如果是威海人,就懂得了这个叫法的念旧情怀了。在曾经的胶东人家,有炕头的屋子都放着桌柜,柜上的墙壁都要悬挂一个大镜框,这是一家人永远团圆的镜头,不管是单人照片,还是合影,最有纪念意义的,都镶嵌其中。威海人,见面亲,只要听见威海话,就被认作一家人,就是“同框”的意思。大概这个叫法就有这样的情感缘由吧。这大镜框可不是挂在家中墙壁,是放在几乎重合的海平线与地平线的中间,一边是水天一色,辽远无垠。一边是城市风景如画。这是威海人眼中的“放大”,放大眼界,放大格局。最热衷来入窗的,是海鸥,穿过来穿过去,是想把飘逸的身影镶嵌在大镜框吧?多少游人,首选大镜框留影,镜框截取一面海做背景,如果旅游留影太多,从来用不着刻意回忆这张照片来自何处。美丽的海景,俊俏的游人,尽收镜框,大镜框是人与自然的亲切中介,站在镜框前,每个人的影像,马上就入镜了,成为一幅作品,就像被曾经的照相馆放进了橱窗,成为美的招牌。我站在镜框前,就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得意和美妙感,和大庭广众之下出镜差不多。威海近年每年接待游客6000万,据说留影这大镜框前的起码有4000万(电子记录器数据)。这个大镜框,可能是最有热度的。游客为何这么青睐,我想,一张镜框,可能就是一个镂空,镜框能够给与游人的可能就在于更多的意象空间,引发最温暖最瑰丽的想象,从艺术化了的风景,到艺术人生,在镜框前,距离无限缩短,给自己留下美好的记忆,最通透的心灵空间。给心灵放个假,是闲散;让心灵在这里净化,收获的是深度旅游体验。
   普通人也有“艺术人生”,并非是舞台上的一个采访节目。大约就是最美的仪式感吧。生活里的艺术感,往往是一股不小的生活动力,就像女子逛街,一定要打扮得体面好看点,把自己弄成被人热眼欣赏的“艺术范”。艺术的终极目的是教育和感染,威海之窗,给了所有人艺术的视觉。艺术,一开始不一定要直接给人以启迪,但会让人反思,或者可以达到“关照”的高度,会让人有享受和放松。
   大镜框有时候就是对生活的高度聚焦。晨练的,慢跑的,漫步的,一一入框,当入框之时,一定有所沉思,应该怎样以一种精致的生活方式来表达此时的自己。这里是拍婚纱照的最热地,他们入框,喜欢的是把两个人的幸福“框”住。“框”字,在相爱的人心中,就是一生一世的意思。世上是没有时光机的,但有大镜框,一定会收住幸福的瞬间,并在留影人的心中成为永恒。
  
   四
   威海之窗,又叫“画中画”。我不知,这个叫法是否就来自苏轼对诗人王维诗的那句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踏进威海公园,的确有入画的感觉,公园中有绝不重复一个样子的步道,有“曲径通幽”的美感和禅意。单说这“威海之窗”的地面设计,是呈45度三角形的下沉广场,广场的铺装呈波浪状,就像海水被推送上来,又像是海唱着浪花的歌,心中可生推窗看景,启窗听歌的浪漫感觉。日出日落,月升月沉,云卷云舒,风来风去,潮起潮落,雨斜燕斜……皆入画中,不少老人,常闲坐威海之窗对面,也不见做什么游戏娱乐,或许,这些美好的词汇和风景,就是他们的游戏,一个人沉浸美好,其烦恼和无聊,不必找一个消遣来释放,风景的沐浴,会洗目静心。
   入画吧。可能每天悠闲地把自己放进威海公园,就是为了入画。晨钓的汉子们,不管鱼获,可能是只想给游人的镜头留下一个“垂钓一海春秋”的诗意,也用这番诗意慰藉着自己。在一棵树下摆着摊位,卖些小吃饮水,从不吆喝,不在乎卖多卖少,把自己入画就有了好心情。生活的样子,并不会精致,有谁可以把自己安顿在画中,这张窗的画,应该是让生活入画,影响着人们的眼光和脚步。
   在海边看的都是海景,但各处不同,威海之窗提醒了人们,要把海景纳入画中。网上就呈现一个专有名词,是给这处风景的词是——无敌海景。无敌,是不可替代的意思。威海湾周边的船坞塔吊高楼,入画入眼,海水波动,它们全在一幅画中跳舞。宽阔的海面,帆船点点,可以来一个妄想,一手握住,拉进画中画。好的季节里,花团锦簇,绿地闪花,藏匿于绿植间隙的雕塑,一旦注意,好像在羡慕入画观景的人。山石亭阁,各显姿态,连成长长的画卷,无法卷轴带走,是为了入画,考验我们鉴赏风景的眼光。威海独特的海草蘑菇亭,就像一个个童话,在画框处变一个角度,就取景进来,如果带着孩子,可以吩咐他跑到蘑菇亭,做一个童话色彩的梦,然后笑着入画,用手机,用心情,摄下一幅幸福的画。海天相衔处,被压扁成一条线,从窗子看,可放在任何位置,重新做个设计。威海湾里的刘公岛,恰如一个青螺,诗人刘禹锡说的“白银盘里一青螺”是给洞庭湖的,这里是“蓝锦托起一青螺”。美好的意象,不一定全是自然赐予,曾经的甲午战争,那里是一团火,一堆硝烟,一处灼痛我们眼睛的磷光,那时没有威海之窗,有的是威海抵御外侮的身躯。当我们睁大眼睛,穿透历史的阴霾,那些画面都带着黑白的旧色。
   之所以说卞之琳的《断章》是诗歌的经典,我看好他的取景入画的才气。站在桥上,藏在桥对面的窗户里的,都在风景中,都无遗地入画。在威海之窗也是如此。当另一个人把另一个人的画面摄进自己的眼中,谁知道谁成了谁的画,谁的梦。美好是分享的,谁也不计较这些。
   要谨慎点啊,表情要酝酿好,不然你入画的样子有点瑕疵,那就可能是败笔。处处皆入画,人人在画中。色彩,线条,位置,表情,动作,在一幅画前,都要有点艺术性,极尽我们的浪漫,一点都不觉得造作和生硬。
  
   五
   威海之窗,也是一个取景镜头,站在窗前的人,无需经师,便学会了怎样取景,美好是主题,何时也不变。
   窗子,是人们从洞穴走向土屋的产物,用于采光和通风,很多故事,也是从窗子发现的。窗,是所有建筑的灵魂,给自己打开一扇小窗,让灵魂活起来。这个雕塑正是强化了这样的意义,于是,那些艺术家看好威海之窗,用艺术的小窗,带走威海的故事。一部电视剧《小城故事多》就是从这扇窗开始的。
   有人说,威海这个小城的出名,应该归于一门一窗,这话虽偏颇了些,但就其名片价值而言,是恰当的。2024年中国最具潜力文旅城市,威海在榜首,推介的画面就是一门一窗。威海是在200多个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人们看重的是一窗可见“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这扇窗,拦怀的是蓝天蓝海,让人看到的是“蓝色的幸福”。有人这样形容这扇窗,透窗所见是“一半山海,一半浪漫”。或许,每个人面对这扇窗的感觉不同,但这扇窗也是真实的“世界之窗”,从威海之窗看威海湾,各国的客货轮,进进出出,往来穿梭,将世界拉到了窗前,这扇窗在不断地生成岁月的底片,记录着发展的光与影。
   世界性的表达,也要借助艺术表现,威海之窗的风景群里就有一尊音乐家肖邦的雕塑。他的音乐是穿透时空的美声,威海人听到了他的时光舞曲,在威海,带上港湾的醉人夜调,再传到世界,奏鸣一个更和谐的乐章。如此说来,这扇窗又是一部强大的留声机和播放器。
   粗犷而苍劲的两只手,紧紧地握住了这扇窗。这是威海的力量。一个窗口,摆在那,就不怕人随便当作镜头取景,这是威海人的底气。也正是这样的意象,让威海人的言行有了最文明的表达。以前,谁干了不文明的事,会给一句“真丢威海人的脸”;现在,会戏谑地说“请战在威海之窗反思”……
   威海人自觉把自己放进威海之窗的窗口,也收获着威海的故事,深情地留下每一个游客的身影,将美好收藏在心窗里。
   推窗开启每一天,这是威海人最浪漫最具仪式感的生活。那天,在威海饭店吃完饭,朋友说,走,我们去看一窗心情。一窗,就指威海之窗。这是个好句子,是威海人给威海的诗。
   但愿每个来威海的游客,能带走一窗的风,装走一门的景。威海这边,风丽景秀,真的好!了解威海,请走进威海之门;把握风情,请临威海之窗。
  
   2025年1月17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48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威海,位于山东半岛东端,是一个著名的宜居海滨城市,历史悠久,景色优美。威海,有家的感觉,有门有窗。威海之窗,也是有形的窗子,它位于中国最大的海滨公园内的中间段,公园就叫“威海公园”。长约3200余米的“绿色长廊”,呈现“海派文化“风格。“威海之窗”就是对“海派”的具体诠释。威海之窗高10米,宽12.2米,把威海建设成窗口,这是理念。一窗心事,送给对面的日韩,打开窗口,迎接世界。威海之门和威海之窗,是威海的地标。威海小巧简明,透过一门一窗,即可看透。威海人常以门和窗来比喻自己,清爽透明。威海之窗,在威海人口里还被喊成“大镜框”。美丽的海景,俊俏的游人,尽收镜框。据说每年留影这大镜框前的起码有4000万游客。从艺术化了的风景,到艺术人生,在镜框前,距离无限缩短,给自己留下美好的记忆,最通透的心灵空间。大镜框有时候就是对生活的高度聚焦。大镜框,一定会收住幸福的瞬间。威海之窗,又叫“画中画”。各色人等,各种风景,市井生活,海光山色,均入画中。处处皆入画,人人在画中。 威海之窗,也是一个取景镜头,站在窗前的人,无需经师,便学会了怎样取景,美好是主题,何时也不变。窗,是所有建筑的灵魂,给自己打开一扇小窗,让灵魂活起来。威海这个小城的出名,应该归于一门一窗,这话虽然偏颇,但就其名片价值而言,是恰当的。这扇窗,也是“世界之窗”,从这扇窗看各国客货轮,来往穿梭,将世界拉到窗前。粗犷而苍劲的两只手,紧紧地握住了这扇窗。这是威海的力量。威海人自觉把自己放进威海之窗的窗口,也收获着威海的故事,深情地留下每一个游客的身影。这篇文,以威海的标志性景点“威海之窗”为抓手书写,窗里窗外,是威海人的幸福生活,是海湾绮丽无比的景色,是威海的今天和未来。文中美景的勾画,奇妙的想象,令人拍案叫绝。很棒的美文,倾情荐读。【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17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1-17 05:56:43
  这篇美文,是老师威海之门的姊妹篇。文中联想丰富,感悟独到,奇思妙语,层出不穷。这类文,如何针对一点,发散思维,再收拢回来,老师的文字,做出了榜样,值得大家深入学习。感谢老师对东篱的坚守,顺祝冬日安好,写作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7 11:38:36
  谢谢韩老师的就像编辑,谢谢美评鼓励,辛苦了!我们的眼光往往关注外面的城市的多,忽略了本地的特色。应该补上几篇,写写家乡的风景。威海之门之窗,都带着艺术性,有着强烈的艺术意蕴,揭示它,获得深度的风景美感,不负这些雕塑的设计初衷。一扇窗,除了让我们透过窗口看风景,还应该是让我们去阅读品味,生怕写这类风景流于平面,写不出深度,努力为之而已,文学是帮助我们去不断认识,获得一种精神。把握这一点,就不会俗。遥握,期待韩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枫桦        2025-01-17 07:14:44
  那个窗口所看到的世界是很美的!湛蓝的海,金黄的沙滩,空中的鸥,还有影影绰绰的刘公岛。文章如一个立体的多棱镜,折射出威海的美是让人留恋的!真美!那里我也去过,却是匆匆而过,太快了,像一阵风刮过去!只记得海湾里有人在玩滑翔冲浪,水平不一般,好像一只只大鸟一样!好文拜读!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7 11:48:14
  季节适合在海上活动的时候,威海的海,那是一绝,五彩的帆板,天上的海鸥,上下互动,即使不进入画面,静静地欣赏,也是非常美妙的。刘公岛在远处,是一个青螺一样的玉山,大自然给威海的安排真的好,耐看。一扇窗,我总想解读出不同的视觉,便于游者观赏。枫桦老师下次来威海,我开车带你游遍,留住威海印象。威海这里常年有海上滑板项目和自行车沿海行,比赛也不少。自行车骑行,选择威海,可能是因为负氧离子达到3万,这是别处无法企及的数量。谢谢枫桦老师的美评,遥握,期待佳作,谨祝创丰!
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1-17 08:32:58
  威海之窗,这座城市的标志性景观,承载着历史与未来。它是有形之窗,也是心灵之窗。窗里是幸福生活,窗外是绮丽海湾。其奇妙想象与美景勾画令人赞叹,展现了威海的独特魅力,不愧是威海的一张亮丽名片。 问候怀才老师,祝你身体健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7 11:55:25
  窗和门,是建在房屋上的,迁移到海景地,就有了深刻的艺术含义。多情的摄景之窗,取景的幸福之窗,抽象的东西,往往更容易让人放飞想象力,让人有艺术的感观。滴善斋老师来吧,一定会在窗和门这里生出更多的诗意。谢谢滴善斋老师的美评。期待你的美文,谨祝创丰,来一个文丰的时期。
4 楼        文友:佳华        2025-01-17 09:27:50
  威海很美,深藏在天地之间,通过形式上的“窗”,可以窥见蕴含于内的美。透过窗口看风景,是一种设计理念,很有意象。威海有威海之窗,其实威海也完全可以作为齐鲁之窗。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7 12:16:30
  如佳华老师所言,也可视为齐鲁之窗,可能在地理位置上偏远了一点,靠海的地方一定是偏远的。威海是小城市,但办法大艺术,我这样看,门窗的设计很有艺术特点,理念进步。佳华老师有机会来看看吧。谢谢你的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丰!
5 楼        文友:简柔        2025-01-17 10:42:52
  威海之窗,不同俗响,聚焦自然,聚焦城市的生活,聚焦旅游的热度。威海的特点,威海人的性情,通过这扇窗可见端倪。山海般的情怀,美丽的想象,辽阔的视野,灿若夏花的文字,令人沉醉。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7 12:19:43
  是啊,威海之窗,聚焦精彩,蕴含着很多人文精神。我喜欢自尊简约的雕塑作品,样子不豪华,但内涵不浅。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向和要求,所以看着振奋。简柔老师有机会可以来威海走一走,我陪你看看门窗,看看大海。遥握,继续期待你的佳作,谢谢你对东篱的坚守和热爱,加油!
6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1-17 10:58:34
  老师成了威海文字的代理人了。看了门又看窗,对威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海的湛蓝,滩的金黄,鸥的欢叫,文的优美,学习了!祝您健康愉快!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7 15:19:05
  威海人,就要说威海,因为熟悉,因为热爱。我觉得,威海的地标性建筑,真的不多,除了在奈山上的明代环翠楼,再就是威海之门和威海之窗。这两个建筑,也是雕塑艺术,简洁而抽象,是最好的威海名片。谢谢森林老师的留墨,来威海的话,一看环翠楼,二看门窗,三是沿着千里海岸线走一遍。遥握,祝你成行!期待森林老师投稿!
7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1-17 13:56:31
  威海之窗,又叫“画中画”,人物、风景、市井烟火,海光山色,均入画中。诗情画意是威海的写照。威海之窗,也是一个取景镜头,美好是主题,何时取景、取什么景,都妙不可言,美不胜收。作者以丰盛的想象、丰沛的情感驾驭此篇,文字如花如画、若歌若吟!盛赞才思,问候怀才老师,冬安心怡!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7 15:30:57
  期末考试结束了吧?罗老师过年放假可以放松一阵子了。怀才属于转圈写的那种,外面的写了,倒是把家里的忘记了,补上吧。威海的地标真不多,如果有一个北固亭,那就好了。威海的环翠楼是明代地方,不甚出名。但是威海保护维护最好的,除此,威海之门威海之窗两个抽象雕塑,承了打卡地。大多数游客以此为镜头愿望大海,感觉真不错。我喜欢叫它是大镜框。把风景镶嵌在镜子里。谢谢罗老师的温暖留墨,谨祝快乐!
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1-17 14:38:42
  “威海之门”,“威海之窗”,威海的门和窗,都是老师深爱的家乡,有着独特的思维,奇异的想象,景中有画,画中有景,景中有情,情中有感,感中有悟。佩服老师的想象力,点赞学习,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7 15:34:31
  威海之门威海之窗算威海的名牌了,但我不是打广告的,是想把威海风景特色写出来。到处建设出来,可能没想到能这么火,居然成为我们审美的一个视觉。时间还是会给真正的艺术以名分的啊。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遥握,谨祝创作快乐!
9 楼        文友:石叶六        2025-01-17 22:05:45
  从威海之门转向威海之窗,简约之框,却像是包罗万象的大舞台。从山水画般的海岸线、如青螺镶嵌的刘公岛、穿梭的国际货轮、普通人的“艺术人生”,一幕幕汇集成威海的独特魅力,令人大开眼界,无限向往!拜读怀才老师佳作,祝冬安,开心快乐!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8 07:59:09
  趴窗看了,人家说那是审美,体验就不一样了。认识威海,从门窗开始,当然这是入门临窗,威海深度的美还需要沿着千里海岸线走一走才会考看得清。谢谢石叶老师的美评,期待你的作品,谨祝创作快乐。
10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1-18 06:39:58
  老师,我刚才的留言里应该是“画眉”,不是“黄眉”,是家乡的俗语,以前没有认真想过。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8 08:00:22
  两种鸟吧?学习知识,什么鸟都要了解一点。塞翁老师不必在意这个。、遥握!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