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烟雨漓江游(古韵七首)
摘要:“烟雨漓江墨彩柔,如真似梦醉中游。”桂林山水甲天下,而漓江烟雨更是诗意盎然,美不胜收。可惜本人功力甚拙,吟一组绝律,怎能道尽烟雨漓江之魅力……。
◎七绝·烟雨漓江(平水韵)
其一
烟雨漓江墨彩柔,如真似梦醉中游。
团团诗意沉波底,我请渔翁洒网收。
其二
谁挹漓江彩墨投,濛濛烟雨笼清流。
一篙水绕重重景,两岸峰奇幻影留。
其三
漓江烟雨醉双眸,若觅仙音入此游。
旋律扬波山足韵,词泉奔涌不需求。
其四
重峦叠影承烟雨,百态千姿被水收。
候鸟避寒飞至此,漓江波暖请卿留。
◎七律·烟雨漓江游(平水韵)
其一
竹排远去入烟波,山影朦胧雨打蓑。
点点云帆纷绰绰,层层雪浪共哦哦。
三湾九转连番景,百鸟千吟数叠歌。
远客漓江寻雅趣,赛离凡俗逛仙河。
其二(偷春格)
两岸奇峰翠崄峨,一江倒影绿婆娑。
云笼雾渺层层景,无际波兴尽是歌。
阵阵风吹岩接浪,潇潇雨洒水翻涡。
画廊十里迎骚客,索韵拈词醉我哦。
其三(藏春格)
烟雨漓江剪影多,光迷端炮紧奔波。
买舟逐趣光圈换,拍罢残阳摘素娥。
叠翠危峦姿入镜,藏云款浪景萦歌。
人都惊叹临仙界,我却怀疑堕梦柯。
(原创首发)
【编者按】◎七绝·烟雨漓江:烟雨漓江千首诗。一,漓江是画,墨柔;是梦,梦醉。渔翁最懂诗意在,捞取波底网网诗。二,烟雨如诗,一篙划开,两岸奇峰更入诗。三,漓江烟雨燃睛眸,醉在其中莫忘寻仙音,水有韵,泉入词。四,一水收烟雨,为腾美溪给候鸟。各首所吟,各有侧重,画面精彩,诗意清晰,构成了漓江富有诗意的连绵画卷。◎七律·烟雨漓江游:一,远客入梦幻,是凡是仙,有谁知道。二,最入画廊几千里,莫忘索韵拈词给美景。三,是仙界,是梦柯?有谁分得清。买买舟泛波只为影,喜观残阳为素娥。如果没有热爱,没有深入实景,难以连篇歌漓江。诗歌长于描摹漓江柔情,将欢愉的心情注入字句,尤其是在诗意表达上,一改那些诗啊酒啊的粗俗比拟,而是力求新意雅趣。例如,浓浓诗意沉波底,我请渔翁洒网收。这个句子,写出了诗人和渔翁之间那种亲密关系,也是戏了渔翁,只为诗人求得趣味。这个句子是叙事,也是抒情,也是描写,“波底”有什么,一定是游鱼潜底藏,水草轻轻摇,鹅卵石晃水影,美感不胜收。诗歌用词精当,符合古韵特色,不奥古,但有讲究。步韵正确,袍泽无讹,读感特别,仿佛就醉在作者笔下的烟雨中!【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0170009】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17 06:35:51
南国之美在烟雨,朦胧浪漫如纱飘。漓江之秀在山水,在烟雨,这里的烟雨是烟雨诗,是摇摇晃晃的醉,是抽象派的画。作者从多角度,以精美的遣字造句,拨开烟雨,直取景之心,这组古韵,主题集中,读感甚佳,力荐赏读。感谢冯老师投稿,谢谢你对东篱的热爱,祝创丰!
2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1-17 06:56:14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3 楼 文友:文平 2025-01-17 09:13:27
本组诗词以“烟雨漓江”为主题,展现了漓江在烟雨蒙蒙中的绝美风光与诗意情怀。七绝四首,以精炼之笔勾勒烟雨漓江的柔美与奇幻,每一首都如同一幅水墨画卷,令人陶醉其中。诗人以渔翁洒网、烟雨投彩、仙音旋律、候鸟留连等意象,生动描绘了漓江的烟雨之美,以及这份美景给予诗人的无尽诗意与灵感。
七律三首,则进一步拓展了烟雨漓江的诗意空间。诗人乘竹排入烟波,感受山影朦胧、雨打蓑衣的自然韵味;又赞两岸奇峰翠崄,一江倒影婆娑的绝美景观。在风雨交加中,漓江展现出层层景致,无际波涛化为歌声,引人入胜。诗人与骚客共赏此画廊十里,索韵拈词,醉心于漓江的美景之中。最后一首更以藏春格之巧思,将烟雨漓江的美景与诗人的惊叹之情融为一体,令人仿佛置身仙境,又疑堕入梦境。
本组诗词不仅展现了漓江的自然之美,更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每一句诗都如同珍珠般璀璨,串联起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烟雨漓江的无限魅力。
本组诗词以“烟雨漓江”为题,细腻描绘了漓江在烟雨笼罩下的绝美风光,以及诗人由此触发的无尽诗意与感慨。以下是对其中部分词句的妙用分析:
在七绝《烟雨漓江》其一中,“烟雨漓江墨彩柔”一句,以“墨彩柔”三字精准地捕捉了烟雨漓江如水墨画般的柔美与神秘,将自然景色与艺术创作巧妙融合。“浓浓诗意沉波底”一句,则通过“沉波底”的具象描写,将无形的诗意具象化,仿佛诗意真的随着水波沉淀,增添了诗词的意境深度。
其二中,“谁过漓江彩墨投”一句,以“彩墨投”形象地比喻了烟雨对漓江景色的装点,使得漓江如同一幅正在创作的画卷,充满了动态的美感。“一篙水绕重重景”一句,则通过“一篙水绕”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乘舟游览时,水波轻拂、景色变幻的生动场景。
在七律《烟雨漓江游》其一中,“点点云帆纷绰绰,层层雪浪共哦哦”一句,运用了叠词“点点”、“纷纷”、“绰绰”以及拟声词“哦哦”,既增强了诗词的音乐性,又生动地描绘了云帆点点、雪浪层层的壮丽景象。“远客漓江寻异趣,似离凡俗逛仙河”一句,则通过“寻异趣”与“逛仙河”的对比,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探寻自然之美的内心向往。
其二(偷春格)中,“云笼雾渺层层景,无际波涛尽是歌”一句,以“云笼雾渺”四字描绘出漓江云雾缭绕、景色朦胧的绝美画面,而“无际波涛尽是歌”则将波涛的汹涌转化为歌声的悠扬,将自然之声与诗人内心的欢愉融为一体。
其三(藏春格)中,“叠翠危峦神入镜,藏云细浪画萦歌”一句,以“神入镜”与“画萦歌”的巧妙比喻,展现了漓江山水如神来之笔、如画中仙境的绝美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景的无限赞美与留恋。
综上所述,本组诗词在词句的选用上,既注重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绪,使得每一句诗都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七律三首,则进一步拓展了烟雨漓江的诗意空间。诗人乘竹排入烟波,感受山影朦胧、雨打蓑衣的自然韵味;又赞两岸奇峰翠崄,一江倒影婆娑的绝美景观。在风雨交加中,漓江展现出层层景致,无际波涛化为歌声,引人入胜。诗人与骚客共赏此画廊十里,索韵拈词,醉心于漓江的美景之中。最后一首更以藏春格之巧思,将烟雨漓江的美景与诗人的惊叹之情融为一体,令人仿佛置身仙境,又疑堕入梦境。
本组诗词不仅展现了漓江的自然之美,更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景的热爱与向往。每一句诗都如同珍珠般璀璨,串联起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烟雨漓江的无限魅力。
本组诗词以“烟雨漓江”为题,细腻描绘了漓江在烟雨笼罩下的绝美风光,以及诗人由此触发的无尽诗意与感慨。以下是对其中部分词句的妙用分析:
在七绝《烟雨漓江》其一中,“烟雨漓江墨彩柔”一句,以“墨彩柔”三字精准地捕捉了烟雨漓江如水墨画般的柔美与神秘,将自然景色与艺术创作巧妙融合。“浓浓诗意沉波底”一句,则通过“沉波底”的具象描写,将无形的诗意具象化,仿佛诗意真的随着水波沉淀,增添了诗词的意境深度。
其二中,“谁过漓江彩墨投”一句,以“彩墨投”形象地比喻了烟雨对漓江景色的装点,使得漓江如同一幅正在创作的画卷,充满了动态的美感。“一篙水绕重重景”一句,则通过“一篙水绕”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乘舟游览时,水波轻拂、景色变幻的生动场景。
在七律《烟雨漓江游》其一中,“点点云帆纷绰绰,层层雪浪共哦哦”一句,运用了叠词“点点”、“纷纷”、“绰绰”以及拟声词“哦哦”,既增强了诗词的音乐性,又生动地描绘了云帆点点、雪浪层层的壮丽景象。“远客漓江寻异趣,似离凡俗逛仙河”一句,则通过“寻异趣”与“逛仙河”的对比,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探寻自然之美的内心向往。
其二(偷春格)中,“云笼雾渺层层景,无际波涛尽是歌”一句,以“云笼雾渺”四字描绘出漓江云雾缭绕、景色朦胧的绝美画面,而“无际波涛尽是歌”则将波涛的汹涌转化为歌声的悠扬,将自然之声与诗人内心的欢愉融为一体。
其三(藏春格)中,“叠翠危峦神入镜,藏云细浪画萦歌”一句,以“神入镜”与“画萦歌”的巧妙比喻,展现了漓江山水如神来之笔、如画中仙境的绝美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景的无限赞美与留恋。
综上所述,本组诗词在词句的选用上,既注重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绪,使得每一句诗都充满了诗意与美感。
回复4 楼 文友:微尘冯 2025-01-17 21:00:48
谢谢!老师辛苦!祝快乐!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