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界(小说)
一
一阵风追着一阵风,越发强烈,从远远的不知名处吹过来,吹过来,在能听见的四周“哗哗”作响,带动钟楼鼓楼和大殿房檐上高高吊挂的惊鸟铃“叮咚”“叮咚”响不止。不停歇,继续乘势而去,像江河的流水一样滚滚奔泻,泻过后山漫漫松林竹海,还有那座千年屹立的巨石,发出“哗啦啦”的巨大声响,仿佛是惊涛拍岸的大海,在老君山上下久久激荡。
突然,像被谁一下合上了开关,风嘎然停了,山谷里顿时变得静悄悄的,死一样寂静,静得令人窒息。山谷中,只有白色的雾幔,在无声地漫延,漫延,漫过山,漫过水,漫过树,漫过山下的村庄,漫过山腰那条孤零零的小路。
寂静里,忽然“咿轧”的开门声在山谷里骤然响起,沉重,清脆而悠远,让人闻之撕心裂肺。
高大的山门被徐徐大开,也仿佛立即打开了苍天的魔盒。天边,一丝雪亮的曙光从茫茫暗黑里瞬间闪出,长长的电流似的迅速横过天际,刺眼的光芒穿透过海洋般波浪翻滚的茫茫云层,照耀在老君山上,照耀着古老的普光寺和它已经斑驳陆离的山门上。随之,一颗鲜红的圆溜溜的红孩儿似的火球从云层中猛地跳躍出来,天和地霎时间变得红彤彤—遍,呈为曙红色的世界,红的云海,红的山川,红的树林,红的飞鸟,连在山门里佇立的年轻小师父知瑜也变成了一个小红人。
知瑜圆溜溜的光头映着火球的光芒闪闪发亮,加上他面向火球灿笑的圆嘟嘟脸庞,显得尤其可爱。
“您好,太阳公公!”知瑜挥起手臂,向着火球调皮的高声招呼道。然后,庄严地立正,双手合十,再面向火球十分虔诚地深深鞠躬,颂道:“南无阿㢱陀彿!”
颂毕。“天亮啰!”知瑜突然蹦跳起来,高声呼喊着,回身向三门殿跑去,找出长长的大扫帚,在院坝里除尘。
院坝上,那几棵高大茂盛的菩提树、糖棕树,虽然轻易不掉叶,但经受不了大风的狂吹,绿色的树叶还是纷纷坠落,撤了一地,油光晶莹一遍,空气里飘逸着淡淡的清香。脚踩在落叶上面,软软的,滑滑的,发出轻微声响,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犹如踩在天空里腾云驾雾,巡游天宇。
知瑜很喜欢赤脚踩在落叶上面的感觉,有种说不出的愉悦,特别惬意,特别享受。依他的想法,尽让这些无边落叶萧萧下吧,一直在院里堆积,堆积。他闭上阳光似明亮的双眼想象着,自己能和许多叫不出名的小伙伴们一起,欢呼着,呐喊着,蹦跳着扑进落叶,沉入叶中,就如光溜溜赤条条地跃起,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展臂放情畅游一样。他想象着,这些落叶是成片成片的雪花,悠悠地飘下,在地上铺成了茫茫雪原,他和小伙伴们追逐着打雪杖、堆雪人,或者玩雪橇,你追我赶,奔驰在软软的雪地上,齐声唱着:“雪绒花,雪绒花,每天清晨迎接我。小而白,纯又美,总很高兴遇见我……”这首歌是他看着电视,学会的。
知瑜想得更多的是,这些树叶能变成一只飞船,最好与拉拉和小猴子的神奇飞毯一样,能随意飞出老君山,飞向天南地北,去看长江黄河万里长城,去游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去瞻仰天安门城楼和广场上高大的纪念碑,去逛五台山峨眉山青城山,去繁华的码头与机器人握手,去广袤的田野和农民交流,去山川和大熊猫中华鲟嬉戏等等。总之,凡是他能想像到的大千世界里美好的一切,他都想去尝试,去体验,去亲自参与。
知瑜这个年龄,是做梦的年龄,五彩斑斓,万紫千红,美好的梦总是做不完。其中,他最最盼望的是能走进北京上海或者武汉成都的大学,和成千上万风华正茂的同学们坐在宽敞明亮的课堂里,聚精会神地听老教授讲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生物医学,现代科技等等。他想像着,自己身穿博士服头戴博士帽,愉快地走进工厂、农村、部队、学校、科研单位,忘我的幸福地工作,做大千世界里的一个光荣的普普通通的劳动者。
片片落叶,在知瑜的眼里,是有生命的精灵,是美丽的寄托,也是幻想的媒介,他爱这每一片落叶。
但是,师父说,佛门圣地,要一尘不染。于是,知瑜在师兄们都下山去后,就独自承担起天天晨除的工作,扫除落叶。庙里现在仅有他和师父两个人了,这工作也就非他莫属了。
昨天,师父下山去和佛教协会的领导见面,最后敲定普光寺因山下修大型水库,以及山上育林防火,需整体搬迁至山下的相关事项。师父还要在新寺地址处理搬迁的一些具体事宜,计划在山下住一个星期,山上就全交给他最喜爱的小徒弟知瑜打理了。
知瑜手脚灵敏,很快把落叶清扫干净,再十分迅速地把大殿洒扫整洁,使大殿显得更为庄严。
忙完了晨除,抬头看看东方的飞霞,知道时间已经差不多,该敲钟了,急忙飞速奔上钟楼。
面对悬梁垂挂的红铜大钟,知瑜庄严地行了个单手礼,虔诚地道一声“阿弥陀佛”,然后轻轻抚着悬吊的长长的圆木钟椎,向身后缓缓拉动,准备向前撞击,敲响清晨的第一道钟声。钟声放在往日,算是提醒寺内僧众该开始崭新一天的早课诵和宗教仪式了,然而,现在僧众们全下山了,山上只剩知瑜一人,师父仍然坚持让敲钟,知瑜明白,这是师父要求自己敲钟闻声,于无明长夜中觉悟,时刻保持清醒和警觉,激励自己修行不懈,做一个纯纯的人。
知瑜庄重严肃地先敲了三遍钟,间隔一会儿,再敲三遍,再间隔一会儿,再敲了最后一遍,不多不少竟然敲了一百零八声。
钟声悠扬,在宁静的清晨听来特别明亮,悠悠的在山谷里阵阵回响。
听着山谷的回响,知瑜傻傻地笑了,他相信山下的师父一定听见了知瑜敲击的钟声,会在心里赞道“阿弥陀佛!”
知瑜快乐地再次冲进院里,机灵地看看四周,挥动手臂,蹦跳几下,乘兴又练起“剑指站桩功”来。这是他最喜欢,每天必练又最擅长的一种功法,既练功夫、习内气,也是发放外气的必练功法,关键的这是一种形体与精神同修共练、动静相宜的功法。这功法知瑜理解得最深刻,玩得最娴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似入无人之地,知瑜目光如炬,精神爽爽地站立,挺拔的身姿端正笔直,挺胸昂首,圆润的下颌微微向后收,双眼平视前方,慢慢的全身放松。
静默片刻,收腹呼吸,鼻吸鼻呼,轻移两脚,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双手轻贴大腿,缓缓呼气。接着,徐徐屈膝下蹲,成马步桩式,双臂向正前方缓缓抬起,与肩平呈一条直线,双掌慢慢的变为剑指,保持着与肩平,掌心缓缓向下,修长白皙的指尖问前,并向外发气,很快就感到指尖有微风从剑指两旁向外发出。
知瑜精准有力的练功,一招一式威猛规范,灵活敏捷,如莲花脱俗,似白云般轻盈,飞鸟一样的灵动。
“啊!”忽然,山门外传来人声,虽然轻微,还是明显感觉是一声赞美的惊叹。同时,知瑜眼帘前一道白色的光影在山门外迅速闪过。
“来香客了!”知瑜心里道,庚即两腿直立,左脚收回半步,与肩等宽,平行站立。迅速松开剑指,变回掌形,双臂下落,落到肚脐两旁,成怀中抱月姿式,缓缓的全身从头至脚放松,把天地之气,四肢之气收回忧陀那。匆匆收起练功。
练功意外被打扰,虽有遗憾,但还是基本完成了全套动作,主观感觉也收到了天、地、人三者合一的效果。对此,知瑜还是满意的。
不能懈怠,匆匆整整衣衫,知瑜向山门口急急走过去,恭迎多少天以来,莅临的第一位香客。
二
果然,来香客了。
知瑜急忙双手合十,微微躬身,道一声“阿弥陀佛!”
随后,缓缓抬起头,望向香客。顿时,惊讶得倒吸一口冷气,不由得满脸通红,手不自觉地微微啰嗦。抬起的头颅慌乱地垂下,眼睛里呈现的又是香客白色软鞋里露出的修长双脚,以及十片被染成鲜红色的半圆指甲,好似十朵开放的莲花。
知瑜屏息大气不出,害怕惊扰了眼前的香客。
香客二十岁上下,头戴一顶大大的红色的太阳帽,着一身乳白色的连衣裙,高挑婀娜的身材,凹凸有致,细细的腰肢柔若无骨,皮肤白晢如瓷,五官精致美丽,乌黑修长的双眉,长长的弯弯的睫毛下,大大的眼睛似两汪深深的秋潭,高高的鼻梁,红润的双唇,微微上翘的嘴角,显示着她倔强的性格。
“尤物!尤物!天人!天人!”知瑜心头直呼叫。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天下竟有如此完美的女人!师父教过自己学习绘画知识,自己也读过美学书籍,知道美的概念。自己也长到了十九岁,虽然不曾云游四海,不曾阅人无数,但是从电视里,电脑上还是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明星美女,知道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算美丽。然而,此刻,那些明星们比起眼前这位香客来,逊色得太多了,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不可同日而语相提并论。
知瑜实在抑制不住自己狂乱跳动的心,勇敢地再次抬起头,望向香客。刹那间,正好和香客眼睛里射过来的一道强烈电光“滋滋”相碰撞了。
香客深潭似的双眼里的波光激烈翻腾,正盯视着眼前这害羞的仪容堂堂的小师父,心旌好一阵荡漾。刚才,偷偷见到小师父在院坝里练习功法的矫健姿态,猛然间惊呆了,这正好与自己心中憧憬幻想过千百次的,真正的男人英俊潇洒的形象重叠,立刻魂魄出窍,几欲冲上去和他一起,双双舒袖共舞。但女性固有的矜持,让她不敢上前,禁不住从内心里发出“啊”的赞叹。
而此刻,近在咫尺的这个魁梧挺拔健美,浑身散发着浓郁而迷人的男子汉气息,气度温文尔雅的小师父,不,小青年,不就是自己心目中的谦谦君子吗?她端详着眼前这俊美的男人,幻想着小师父一定具有志趣高远、心静如水的修养,一定具有卑以自牧,如切如磋,温润如玉的完美品质。心中暗暗称奇,没想到,在这深山老寺里竟藏有如此潘安似的美少年,竟然和他突然地神奇相遇。
她久久地注视着少年,好长时间以来,她一直郁闷的心情,此时竟意外无踪无影,反而变得异常地兴奋不已,慌乱地怦怦狂跳。少女的心,第一次为一个陌生的少年而狂乱。
“阿弥陀佛!”知瑜毕竟是主人家,很快镇静下来,收回崩出的凡心,再次双手合十,微微躬身道:“女施主,是上香还是进香?”他礼貌地注视着香客,眼睛里是欢迎的神色。
“进香?你们够格吗?”香客从沉思里回过神,脸蛋微微红了,目光扫一眼知瑜直爽地问。语气有点傲慢,但声音却清脆甜美如夜莺似的动听。
“南宋始建,千年古刹。”知瑜不卑不亢,侧身扬手扫向寺内大殿介绍说,并谦卑地恭请香客进寺观看。
香客眼里掠过一丝崇敬,点点头表示回敬,说道:“小师父,您请!”
知瑜恭敬地走在前侧引领,友好地问:“施主是第一次莅临敞刹吧?”眼角再挂一眼香客,竟发现她神情中有些许抑郁,心中随之不免有些疑惑。
香客淡淡地说:“久闻贵刹,心驰神往。”
知瑜直接引领香客跨进大雄宝殿,说道:“施主,请!”恭敬地退至一旁,静静地陪着敬香。
香客神色庄严地向前两步,面向精致的彩色坐佛塑像,虔诚地行了三鞠躬礼。再后退一步,抬头看看香炉的位置,回身从知瑜手里请过三根香,走到佛前,香头向上,面朝大佛,深深鞠躬一拜,接着将香头朝下,朝向自己,再鞠躬一拜。
拜毕,她侧头看看知瑜,眼光里问,我进香的程序和行为对吗?
见知瑜微微点头,自己也微微点点头致谢。遂将请来的香在油碟里沾点油后,就着长长的红色香烛上的火苗点燃,走近佛前的香炉,把香按先中间后左右顺序植入香炉中,随后再次鞠躬一拜,感谢佛祖的保佑。
仰望着佛,略停一会,她再后退半步,双手合十朝向佛再半拜,心中祈祷,虔诚而无声地陈述自己的愿望,祈求神明护佑。最后,她跪在拜垫上,连拜三次,准确地完成了一般人很难做到的“头面接足礼”,十分诚恳地向佛祖表达了她的敬意和祈愿。
香客连贯的进香过程,让知瑜频频点头,赞叹难得见到这么虔诚进香的香客,尤其是如此时髦的年轻女郎。从她娴熟的进香程序和行为来看,即使不是老香客,也是对进香规矩很有研究的。可是,她为什么要进香,进香祈愿什么,知瑜感到这香客不一般,不免对这妙龄香客产生了几分好奇。
香客抬头静静凝望着庄严肃穆的大佛,似在告别,又似在陈述。一会儿,才移步缓缓后退,静静地出了大雄宝殿。
殿外阳光灿烂,院坝上,树上鸟儿鸣唱,地上好几只鸟儿在追逐跳跃,有的在着浅草里用尖嘴啄食在着什么,寺里的小狗狗修圆跳上跳下逗趣着小鸟。
站在殿外雕柱经幢前,香客向着知瑜莞尔一笑,再抬起目光望向天边悠悠的霞云,霞云里,两只雄鹰在比翼飞翔。香客胸脯起伏,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香客要离去了,知瑜心里莫名其妙涌起几分不舍。这么多年了,经历过的事不少,见过的香客无数,还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心神恍惚的感觉。知瑜想请香客多留一会儿,甚至想找话题和她多说说话,那一定是很愉快很幸福的。可是,出家人“六根清静”,需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明,他不敢这样做。
香客收回目光,轻叹一声,仍然心事重重地移步下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