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韵】隐入尘烟(诗歌)
1
风吹来吹去,我看到,
那位田野中的人,
竟和麦子一样无声。
他弯腰和挺立的姿势,
没有什么不同。
当镰刀以风的姿势,
割破麦子的喉咙,
那些隐入尘烟的声音中,
并不存在血光。
荒凉的田野,其实从未真正荒凉,
这里,没有人间的歌颂与批判。
只有沉默后的目光中,
闪烁着火的淬炼。
2
坠落的,残缺的,即使
遭遇捆绑,鞭打,
天使仍旧是天使。
天使不懂谩骂,也不会反抗,
终如死寂的尘土般,
只懂把善意和属于别人的声音,
深藏心底。
3
对于土地,
黑暗与所有的不公没必要揭开,
人性中的残忍与冷漠,
也无须鞭策。
有人选择了沉默,接受,
不夹带任何愤怨,
像土地般归于宁静。
4
铁器与土壤的对话中,
所有的铁,都闪耀着不输金子的色彩。
在敲醒大地的情话里,
每一粒土都长出了铁的骨骼。
还有,在目光寻找的磨砺中,
即使粉身碎骨,
也能催生最初的光亮。
5
在“隐入”的尘烟中,
有马有铁,曹贵英,
也有我,有你。
隐入尘烟,
其实,只是一种生命的开始。
注:马有铁与曹贵英是电影《隐入尘烟》男女主人公。
(原创首发)
【编者按】这组诗歌,有限的语言却传递出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这组诗与电影《隐入尘烟》高度契合,且有着冷静客观的视角,并把“隐”的内涵深藏与延伸,有很强的可读性。电影《隐入尘烟》是一部很容易引起情绪难抑的电影,在好评的同时,有观众对于主人公苦难中,肮脏中那种坚守的善意与“纯净”表以歌颂,另一面有人在沉默中爆发,对人性的阴暗面,表以愤怒,批判,还有呼吁软弱中的抗争。而此诗却主要以包容万象的中性视角,带读者回到初始,更强调于在追寻美好的路途中深刻的悟性释放。《隐入尘烟》与同名电影在主题和情感上高度融合,共同构建了一幅关于生命、人性与土地的深邃画卷。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野中的人与麦子、天使与尘土、土地与人性等多重意象,深刻反映了生命的坚韧与脆弱、人性的善良与冷漠。与电影《隐入尘烟》中马有铁和曹贵英的底层生活相呼应,共同揭示了生命在困境中的顽强与尊严。诗中对生命的无常与脆弱的隐喻。与电影中麦浪翻滚、镰刀挥舞的画面相得益彰,也在美丑的对峙中“隐”含真谛。诗中流露出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对人性善良与美好的向往。构建着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世界。尤其是结尾诗末“隐入尘烟,其实,只是一种生命的开始”更是将生命的循环与重生这一主题推向高潮,与电影中人物命运的起伏与转折相呼应,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命态度。力推佳作,感谢赐稿! 【文韵编辑:流泪的飞鱼】【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190020】
1 楼 文友:流泪的飞鱼 2025-01-18 17:00:15
读完这首诗,忍不住回头看了电影《隐入尘烟》,发现《隐入尘烟》中的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场景都蕴含着丰富的隐喻和象征意义。与此诗相得益彰!结尾部分,“隐入尘烟,其实,只是一种生命的开始”这一升华之笔,将整首诗的主题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使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岁月从来不斟酌谁得到更多,笑看人生最洒脱。
回复1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1-29 18:25:38
感谢飞鱼老师的精心编辑,辛苦啦!
2 楼 文友:流泪的飞鱼 2025-01-18 17:02:15
为佳作点赞!
社长的诗歌多处运用了对比,比兴手法,增强了矛盾冲突,在碰撞中产生思想的火花。诗歌既真实又超现实,冷静而内敛的语言风格,张力尽显。
岁月从来不斟酌谁得到更多,笑看人生最洒脱。
社长的诗歌多处运用了对比,比兴手法,增强了矛盾冲突,在碰撞中产生思想的火花。诗歌既真实又超现实,冷静而内敛的语言风格,张力尽显。
回复3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1-29 18:26:05
感谢烟花妹子的支持关注!
回复4 楼 文友:绿叶红了 2025-01-29 18:26:33
感谢朋友一直以来的支持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