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爱心】父亲的手工挂面(散文)

精品 【丁香·爱心】父亲的手工挂面(散文)


作者:闰土 举人,5802.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91发表时间:2025-01-18 17:08:00
摘要: 新年不知不觉又到了,大街上摆满了摊位。有油盐酱醋、花生瓜子、衣服鞋帽,还有各种过年的用品,各式各样的对联琳琅满目,用“五花八门”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新年不知不觉又到了,大街上摆满了摊位。有油盐酱醋、花生瓜子、衣服鞋帽,还有各种过年的用品,各式各样的对联琳琅满目,用“五花八门”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大街上,人群川流不息、熙熙攘攘,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小孩哭闹声此起彼伏。再看看农村的街道,更是热闹非凡。家家门口挂着小小的火罐灯笼,分外妖娆。街道干净整洁,两旁落完树叶的树木亭亭玉立,仿佛像一个个卫士,守护着村庄。门前的一棵棵土槐树,庄后的一棵大皂角树,在寒风中摇曳着,不知谁家养的鸡,三五成群在庄前跑着,寻找吃的,一只大黄狗也在庄子周围跑着,偶尔狂叫上几声,给新年带来了欢乐。
   儿时的我,家里生活并不富裕,却也欢欢乐乐地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贫困的生活,丝毫没有冲淡欢乐而热闹的年味。
   那年正月初二,我穿上母亲精心制作的棉衣,戴上母亲做的“一把爪”帽子,提上两份礼当——四把挂面,还有母亲专门给外爷、外婆买的一斤红糖和一斤白糖,这在当时算得上是最好的礼物了。
   那挂面是父亲亲手制作的。他平时也会给左邻右舍挂些面,都是乡里乡亲的,父亲不收费用,只是把挂面掉下来的下角料——挂头留下来自己吃,但这根本抵不上加工的成本。
   一个冬季,父亲靠挂面的收入,用他的话说:“能红红火火过个好年。”运气好的时候再结余一些,二三月还能补贴家用。
   那时生活困难,许多农人编了两句顺口溜调侃:“一根蒜苗两根葱,欢欢乐乐过新春。”
   艰难的岁月令人难忘,父亲挂面的场景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凌晨,天空布满星星,不知谁家的鸡叫了起来。父亲披上衣服,打开门,月光洒下余晖,底窑门口的杂物被霜染白,杂草也被霜覆盖。他打了个寒颤,赶忙取下母亲用旧棉布做的棉门帘,紧紧闭上窑门,又给窑内的火添了几根粗壮的木头。窑洞内顿时温暖了起来。
   在明亮的灯光下,父亲熟练地搓着面条。他宽厚的双手揉着雪白的面团,那面团时而成堆、时而成条,他就像变戏法一样,双手用力地揉着。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他不是单纯为了挂面而挂面,仿佛是在为民间古老的手艺增添色彩,仿佛在传承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
   我看入了迷,坐在火堆旁不断添柴,小眼睛滴溜溜地望着父亲高大却略显驼背的身影。看着父亲把面搓成长条,那筋道的面团随着他熟练的动作慢慢拉长,逐渐由粗变细,变成一根根分明、韧性十足且十分筋道的面条。然后父亲把这些挂到早已搭好的架子上,这些面条仿佛成了一件件艺术珍品,又像伟大雕塑家雕刻的宝贝。
   父亲为人实在,挂出的挂面也实实在在。他把挂好的面用尺子量齐截断,再用细绳子捆紧,每把大小都一样。父亲常说:“挂面是个精细活,一般粗心人干不了,就得细心。”
   父亲挂面的名声传了出去。他挂的面,在锅里煮很久都不会烂,还很筋道,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知道父亲。
   记得有一次,我刚上小学三年级,一大早就在村不远处扫树叶。只见一个人推着自行车,车后用绳子绑着面,他问我:“你们这儿有个挂面的人在哪?听说是在一个底窑里。”我一听是问父亲,二话没说,就带他去了底窑。
   原来这人离我家有三十多里路,他儿子说好了媳妇,他和老伴去提亲,女方家长听说他们这儿有个挂面的,面挂得好,特意提议来时带上些挂面,又赶上春节快到了,所以他提前来打下面,前一天打听好路线,和老伴把面捆好,天刚亮就出发了。
   挂面的工序比较繁琐,父亲听说这面是给亲家送的,就格外细心、认真,让他在窑洞里住了一天,才把面挂好。
   父亲常说:“挂面调醋,有盐在先。”意思是挂面最关键的是掌握好盐的用量,盐放合适了,面就筋道。
   后来听说女方家长对父亲挂的面十分满意,这门婚事也成了。据说那挂面他们自己都舍不得吃,只有来了客人才下一点。
   父亲后来跟我说,那年生产队为了办事,需要送些土特产,不知队长怎么突然想起了父亲。队长从队里仓库拿了麦子,磨成上等面粉,给父亲三天时间,要挂三十斤面,还派了个人给父亲帮忙。父亲用了三天时间挂好了面,和队长一起包装好。
   不知是挂面好,还是事情顺利,那事很自然而然地办成了。队长一高兴,不但表扬了父亲,还当场给父亲奖励了二十分工,相当于多给了两天的劳动日。
   我知道,村上百分之七八十人家的面都是父亲亲手挂的,包括走亲戚拿的挂面。时间久了,父亲一吃就能知道是不是自己挂的。有些人走亲戚,到亲戚家第一句话就是:“这挂面是晁留人挂的。”
   父亲挂面成了一种荣耀,他脸上也有光彩。
   小时候我走在路上,熟人见了就说:“这是晁留挂面那家的娃。”我心里也感到自豪。
   我上中学的时候,快放寒假了,班上几位同学把我拉到一边,开玩笑地悄悄说:“听说你爸面挂得好,我们先排个队,到时给我们挂几十斤面。”我满口答应,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我结婚后,只要丈人来我家,父亲都会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挂面,再配上燣好的臊子,那香喷喷的挂面,味道不亚于大厨师做的。
   父亲的手工挂面红火了十多年,那个挂面的底窑也跟着红火了十多年。有时过年,父亲都吃住在那个窑洞里。
   父亲去世都十多年了,许多人还对父亲当年的挂面手艺念念不忘,时常议论着父亲。他们都说我没有传承父亲的手艺,我嘴上没说,心里却在想,现在谁还能吃得了那份苦。
   如今,市场上、超市里的挂面种类繁多,有空心挂面、手工挂面、机器挂面,但我买了几次,都觉得没有父亲的挂面好吃。
   父亲的挂面,是我心中的太阳,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原创首发)
  

共 22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手工挂面是名副其实的手艺活,过去没有和面机,光和面就是一道相当费时费力的工序。“看着父亲把面搓成长条,那筋道的面团随着他熟练的动作慢慢拉长,逐渐由粗变细,变成一根根分明、韧性十足且十分筋道的面条。然后父亲把这些挂到早已搭好的架子上,这些面条仿佛成了一件件艺术珍品,又像伟大雕塑家雕刻的宝贝。”作者详细客观地记述了父亲挂面的传统手艺,一个精明强干的伟岸父亲形象跃然纸上,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钦佩有加。现代所谓的文明社会,却深深伤害了我们朴素无华的生活,现在对食品安全的最低渴求,不参掺任何添加剂,所以传统手艺那时兴旺发达。“记得有一次,我刚上小学三年级,一大早就在村不远处扫树叶。只见一个人推着自行车,车后用绳子绑着面,他问我:“你们这儿有个挂面的人在哪?听说是在一个底窑里。”我一听是问父亲,二话没说,就带他去了底窑。原来这人离我家有三十多里路,他儿子说好了媳妇,他和老伴去提亲,女方家长听说他们这儿有个挂面的,面挂得好,特意提议来时带上些挂面,又赶上春节快到了,所以他提前来打下面,前一天打听好路线,和老伴把面捆好,天刚亮就出发了。”写出了真情实感,写出了父亲挂面的声誉,娓娓道来,回味无穷。作者行文质朴、自然,情感细腻深沉,既陈述了历史,勾起了回忆,又展示了现实,引发了深思。好文推荐!【丁香编辑:张若俞】【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19003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张若俞        2025-01-18 17:23:28
  手工制作挂面,工序多,耗时长,但面相好,风味佳,想想都垂涎欲滴!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25-01-18 19:41:46
  谢谢关注,老一辈人的手艺,现回想起来,无不打动人心。手工挂面,这也是一门技术,要发扬光大。
2 楼        文友:张若俞        2025-01-18 17:32:49
  作者感情充沛,满含深情地回忆了父亲手工制作挂面的精湛手艺,不失为一种思念父亲的绝佳方式。
回复2 楼        文友:闰土        2025-01-18 19:43:21
  谢谢,挂面,是那个年代人们走亲访友的佳品,念念不忘,吃起来方便、可口。
3 楼        文友:娇娇        2025-01-18 17:51:13
  “挂面调醋,有盐在先。”意思是挂面最关键的是掌握好盐的用量,盐放合适了,面就筋道。有道理,学习一下,也是门手艺,哪天自己试着做做。
娇娇
回复3 楼        文友:闰土        2025-01-18 19:45:27
  谢谢娇娇社长关注留评,陕西农村挂面,人人皆知,吃起来可口,特别是手工挂面,更令人亲昵?
4 楼        文友:娇娇        2025-01-18 17:56:09
  父亲的手擀面,文字淳朴,故事接地气,一篇烟火气十足的文章!祝社长新年快乐,心想事成!敬礼!
   编辑老师辛苦了,祝新年快乐!敬茶!
娇娇
回复4 楼        文友:闰土        2025-01-18 19:47:18
  再次感谢社长,对文章剖析的好,挂面是个好东西,你如果爱吃,方便了给你带些。
5 楼        文友:张若俞        2025-01-18 18:18:04
  祝娇娇总编美丽与岁俱增,才气随年益进!
6 楼        文友:金刚指        2025-01-18 19:47:00
  手工挂面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可以归类于“非遗”。但文章中的手工挂面是父亲的荣誉。有点馋人哦。
回复6 楼        文友:闰土        2025-01-18 19:49:07
  谢谢金刚指留言,挂面是陕西特产,特别是手工挂面,现在几乎找不到了,机器挂面多,但不大好吃。
7 楼        文友:娇娇        2025-01-18 22:07:21
  感谢社长温暖关爱,好开心!好想吃您家那20多碗的汤子面!嘻嘻!您说过让我吃2O多碗面,我回答谁能吃那么多啊,您说一碗汤里没几根面条,难怪要吃2O碗!太有意思了,这种面可是文化遗产!
娇娇
回复7 楼        文友:闰土        2025-01-19 19:44:26
  挂面好吃,比哈尔滨的名吃还好吃,娇娇你吃下不下二十碗就是看不起主人,吃入了三十碗才遵重客人,您能吃三十碗吗?哈哈哈。
8 楼        文友:娇娇        2025-01-18 22:09:09
  感谢张若俞哥哥美好祝福,祝您新春快乐,万事如意!帅帅哒啊!敬礼!
娇娇
9 楼        文友:一季阑珊        2025-01-19 06:17:29
  挂面情深,回忆里温润,心中的太阳,岁月的光芒
10 楼        文友:小罗先生        2025-01-19 11:16:37
  手工挂面是手艺活,技术活,力气活。老师的父亲会这们技艺,而且精湛,更能显出老父亲的精明,强干。如今工业技术发达,更让人怀念那个手工挂挂面的朝代,更让老师怀念他的父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以文养心!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