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热爱】看海(征文·散文)
记得第一次去泰国的时间是2012年的春节,当时活动的范围是曼谷和帕提亚。十来年后第二次去泰国,就一下子飞到泰国南顶端位置的普吉岛上去了,时间则是2023年的暑期。仅隔了半年,即2024年的春节,我们又第三次去了泰国,这回是先飞到曼谷,然后又转机飞到苏梅岛。
去普吉岛和苏梅岛,这两次不光在时间上间隔很近,事实上这两个岛之间的距离也不远,中间仅插了一个马来半岛而已。即便从地图上看仅有好似象鼻子一样那么微细的一道隔阂,可到底就把这相邻的俩岛分割成两个海洋间那么遥远的事了。处在西边的普吉岛属于印度洋的范畴,而处在东边的苏梅岛则就属于太平洋了。从苏梅岛沿海路再向东就是咱们的南海。这段距离似乎也不长,理应还是邻居的范畴。
接二连三地去泰国,而且后边两次的间隔还这么短!难道在那里有“情况”?答案很简单:没有!哪为什么呢?原因也不复杂:性价比高。与咱国内具有极品海天的海南三亚相比,虽说都是相似的海水、相似的温度、相似的环境,可咱们三亚这边的人却实在太多!更兼萝卜快了不洗泥习惯式的接待和服务,以及畸高的宿费,稍稍一拨拉就能得出去泰国耍水更划算的结论。去泰国在航程上诚然远了些,但毕竟是出国,相应会卡下来不少人。人少松泛了,自然也就清静了。另外,泰国那边的服务、接待及条件也并不差,花钱却不比三亚多。两下相较,觉得与其在三亚低声下气活受罪,倒还不如洒脱地去泰国当个甩手掌柜的。
需要申明的是:泰国本就有很浓的华人因素,还是友好邻邦。虽然沾着两大洋,但始终却不在我们国人有关“洋”的概念之内。以故吹捧一下泰国也就算不上“崇洋迷外”了。
我们先后仅差着半年去的这两个海岛相距很近、也很相似。只是普吉岛在印度洋,而苏梅岛却在太平洋。要说到差别,大概就是随着航程的变远、路线的曲折以及费用的增加,咱们国人的脸在逐渐减少,而那些西方白人的脸在逐渐增加而已。咱国人去曼谷的最多,到普吉岛的就少了。至于苏梅岛,似乎因有曼谷再转机的周折?去的人就更少了。
其实这个苏梅岛的风景,当真也是二十年前来此闲逛的几个白人最早发现的。这地方在咱们同胞们中间爆红也才是近几年的事。
在到了曼谷再转机去苏梅岛时,因为这中间有个对接的时间差,故而就故地重游了那个杜拉拉水上市场,折回头还去泰王宫前打了个卡,还坐在那片绿草坪上照了几张相。轻车熟路自是很省心,可人实在就难以再专注了。这不专注的结果,就使得本该热络的故地重游到底就流于形式、匆匆而过了。
这时间想来也的确匆匆,弹指一挥就是十年多。只是在这并不算小的时间跨度里,泰国这边的变化却不大。十多年前是什么样子,如今见到几乎还是那个老样子。这让习惯了当今发展快节奏的我们不能不诧异。如此稳定的慢拍和与世无争的态度,恐怕也只有泰国人做得到。再看那街上,好像泰国人一直都是不慌不忙,不争不抢的样子。这不能不让人感叹:不愧是佛国,满满的佛性呵!
话又说回来,这世界上各人自有各自的生活,用自己的幸福观去衡量别人,显然就不恰当了。若泰国人也像我们一样拼了老命地去卷,那这里也就不是佛国了。没有了这个佛国,我们能不能再寻找到比这更清静、更悠闲而且还经济实惠的地方散心呢?
送我们去转机机场的是一个较年长的出租车司机。他个头不高,面皮白净,这倒是有别于那些奔波于街市上的泰国人。他对我们非常客气,还拿出自带在车上的饭团让我们品尝。他似乎很愿意与我们说说话,只可惜彼此语言不通,沟通着很费劲儿。好在我们的两个小朋友能学以致用,虽说在课本上学会的那些英语会话有些幼稚,但到底给我们大大帮了腔。即就这样也还是不顺畅,不得已时就只好加上手来比划。有时连说带比划忙活了半天,却往往还是他说他的城门楼子,我对我的上树的猴子。
不过,就这样东一句、西一句再辅以形体的比划,似乎也能凑合,也挺有趣。比如路过一个新的高楼时,他侧过脸来伸手喏、喏地指着,脸上现出自豪的神情。我大概明白他是在炫耀那座楼的或高、或新,抑或是富丽堂皇。见我回了一个赞叹的手势,他就现出了满足的微笑。我心里好笑:我们那边遍地都是,看见就让人头痛。过了一会儿,他又兴奋地指着路边一处在建的高架桥给我们看,嘴里还说了句什么没听清。我照例回了他个夸赞的手势。他也照例满足地点头微笑向我致谢。
在行到一个路口时,他却转过头对我们双手合十。我以为他这是又多礼地向我们问好,就随口用华语回了句:不客气。然而他却嗯嗯地直摇头,连连伸手向前方指,还做出了低首阖目、双手合十的样子。难道前面有警察设卡查车?我们可没有什么违法、违规的行径呵。我心里疑问着,同时也极力向前方搜寻着。前面确实没有警察,而能引人瞩目的不外乎就是那幅泰国国王的画像。我恍然大悟了:他原来是想请我们也向他们的国王致敬!这已是第三次来泰国,我当然知道泰国人是把他们的国王当神一样尊敬的。当我们很给面子地对着泰王像双手合十地行了礼时,他笑了,笑逐颜开。
我们的小朋友问他:“Howoldareyour?
他回答说:“Seventy-nine。”
我吃惊地随口质疑道;“真的?”
他似乎听懂了,微笑着朝我点点头。
我的个天,这么大年岁了还开出租!只是我心里却琢磨:这个泰国老头该不会是个文盲、不识数吧?可当看到他的副驾驶前面板上放着的纸和笔,以及下面压着的几张票据和字条,再加上他那张并不黑的脸,可以肯定他绝对识文断字。
适才我还暗自怨他事多,此刻我却对他有些肃然起敬了。看来泰国人的佛性与散淡仅是一个侧面,他们还有勤劳的另一面呵。只是他们平和、知足,并不像我们那么喜欢高调、那么爱攒钱而已。
苏梅岛本是以盛产椰子而知名,其优美的景色却是近些年才被人偶然发现的。似乎白人发现的景色白人们更喜欢,故而到了苏梅岛会给人这样的印象:无论在海滩上,还是在酒店、餐馆以及大街上,似乎到处都是白人。若不是看到那些在路边卖水果、以及开着三蹦子等着拉营生的黝黑瘦削的泰国当地人,人还真会产生错觉,误以为自己是一不小心闯进了人家白人的领地。
对于度假旅游者来说,这显然就是个年轻的岛。而上得岛来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也恰恰就印证了这一点。
在即将到达酒店时,从后面超越我们的那两辆摩托车很惊艳。那两辆黑色的摩托车很酷,车手的车技也很酷。但见他们从我们后面先是一分,继而响起一串炸街的轰鸣,瞬间从两侧超越我们,然后又潇洒地在前边聚到一起并驾齐驱,几乎是一气呵成。那有似在前面为我们开道的摩托车上是一男一女。男的头戴蓝色头盔,光着背,中着蓝角泳裤,脚踩人字拖;女的头戴红色头盔,身着两节系带式红色比基尼,脚上也是人字拖。从那体型,肤色以及露出头盔的头发看,他们是白种人,是一对白皮肤的青年人。此时此刻,在这两边遍布着椰树的静谧的林荫道上,他们那番操作虽略显疯骚,但的确充满了活力,很拉风呵!
我们下榻的酒店跟三亚的海棠湾九号很相像。这座隐逸在椰树丛中的酒店也是靠着海。楼下是游泳池,相连着的就是洁白的沙滩和碧绿的海水。只是这里的海水似乎更清、更绿些。
来到这里紧接着也出了海。出海后又潜了水,还在一个岛上爬了山。只是那山却是在与能泊船的这个岛相邻着的另一个岛上。按理说这两岛之间该有桥来联接,但实际上却只是在海面上拉了两道平行的绳子。按标示这两绳中间就是路,而那路却淹没在水下,实际就是天然的海底。
要从这两绳框定的路过去却很不轻松,即使扶着绳用脚摸着海底亦步亦趋、全神贯注地探索,可还是会被不时涌来的洋流弄得踉踉跄跄,稍不小心就可能会跌倒湿了全身。毕竟那路说是不深,实际上有的地方都有齐胸深了。更何况脚下那海沙里尽是散碎礁石和贝类的残片,很扎脚的!好在这段路也就一两百米远,也万幸没湿了身。而前前后后的人则时不时就有人变成了落汤鸡。只是落水者们除了尴尬和苦笑外,好像并没见谁表现出更多的不满,也没见谁因气急败坏而发作。
于是我就想,如此简陋的设施、如此粗放的管理,若是放在我们国内完全是不可想象的。而且万一有个什么闪失,相关单位可就摊着大事了!然而到了泰国这边,人家似乎以为大家都已是独立的法律行为人,自己该会给自己的身家性命负责的。也许也正是人家的这种粗放的不迁就谁、也不惯着谁的态度,让来到这里的大家就不得不长大了。至于矫情、娇贵之类的习惯和诉求,还是先收起来的好。
唉,看来许多东西往往都是在溺爱的环境里惯出来的毛病。
其实,我最大的喜好并不是到处转,而是喜欢呆在酒店里不出去。因为这酒店后面便是海,我来这里就是为看海!
我喜欢海,更喜欢看海。喜欢看波来波往,喜欢看潮起潮落。我也更喜欢海边的这份舒适。清早赶海,傍晚踏浪。中午酷热时就躲在椰树阴影下,把身体泡在泳池里,拿着手机看小说、听音乐;有时也会躺在沙滩的凉椅上似寐非寐地看潮头,也看那些撒欢闹潮的人。
那天,我一往如故地躺在海滩椰树的阴影下,边翻手机边看大海时,忽然看到了一个有趣的景象。一个身材高大的白人老头,只穿着个大裤头,正在那里专心致志地戏水。但见他侧着身,不时转头看向海面,待等一个滚滚的潮头涌过来的刹那,他就奋力地向上一跃,然后将他那硕大的臀部自上而下重重地向潮头砸下。不等潮退,他就又站起身来,抹一把脸上的水,再等着下一个潮头的过来。然后就再跃,再砸,再起,再抹。一而再,再而三,有似海怪戏水,特立独行、自得其乐。看他在潮头上如此夸张地撒着欢,我一下子也受到了感染,一时间也觉得很开心。
这里的海水总是这么温润,也总是不知疲倦地涌过来、又退回去。表面上看似乎有些单调,其实却不然。我以为,这每一波、每一浪,都有自己跟别个不同的的特色,也都是有着自己的宿命的。大海有时安静、有时活泼,有时狂放、有时柔和,似乎有感情、也有思想,简直就跟人一样。而他的胸襟也是足够博大的,到底是能容纳百川的长者。当你烦恼时,你尽可以朝他愤怒地吼叫;当你孤独时,他也会娓娓地与你谈心。我觉得我与大海早就结了缘、早已是朋友了,即便我一直都是个旱鸭子。
思想这么一跑锚,一时就忘了周围的一切。等回过神来再看海边时,却不见了那个老头。我一时就有些担心:难道他被波浪卷走了?没听见一点儿响动啊!
忽然有个哥们给我发微信问我在干什么?我答复说在苏梅岛看海。他马上来了兴致:“据说那里到处都是老外,游完泳了还都喜欢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正面晒过了翻过来再晒背面,一个个还都一丝不挂?”我嗤嗤笑着对他说:“那些都没说错,人家却没光着呵。别看人家身上的泳衣那么小,可就是没暴露重点。千万别把这里想象成野人岛。不信我拍给你看。”
于是我就调好手机摄像头,然后把手机自然地倒捏在手上,装出一副悠闲的样子,若无其事地从旁边一长溜享受着日光浴的人面前横穿而过。这些有卧有爬的白人男男女女们,虽有睡有醒,可他们到底没有发现我手上拿着的手机有猫腻。他们也许就不屑于去发现我这小把戏。可当我从他们身边走过时,却分明发现了刚才那个戏水老头的身影。他此时正半躺在一个沙滩椅上面对着大海玩手机。
过后见那哥们在我那个视频下回复说:“不咋样!原先还以为是天女香浴,能让人养养眼。可实际上看到的却更像是烧烤场!”后面还附加了两个露着牙齿的坏笑。
我给他回复了两个呲着牙的笑脸作结。
……
苏梅岛的椰子很出名,我在苏梅岛也确实把椰子汁没少喝。特别是躺在海滩的椰子树的阴凉下悠闲地看着海,再来几个绿皮的新鲜椰子摆旁边。在尽情享受着大海给予的这番精美的视觉和心灵的盛宴时,时不时转过头叼着吸管吸上几口这里的特产。那带着热带植物所特有的清甜滋味的天然汁液,入口滑爽、下肚滋润,一时间竟还真让人有了点荡气回肠的感觉,妙极了!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