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小小(散文)

精品 【菊韵】小小(散文)


作者:类猿人911 进士,6936.0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3发表时间:2025-01-19 23:02:58

【菊韵】小小(散文) 杭州西湖的西泠桥西侧有个慕才亭,亭下是南朝名妓苏小小的墓。
   苏小小,钱塘歌妓,一千五百年了,是否真有其人,不可考究。但她的存在,人们宁可信其有,不信其无。无它,精神追求和情感寄托罢了。白居易曾作《杨柳枝》:“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教员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比如,古时,教化百姓的戏剧,诸如《李陵碑》、《铡美案》、《周仁回府》、《赵氏孤儿》、《窦娥冤》、《李慧娘》……传奇或是演义,抚慰人心,人们需要它。
   忠义贞烈,悲悯哀怜,爱恨情仇,旧时,多不识字的老百姓就是如此熏陶出自己为人处世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一代代人的观念养成和文化传承就是这样积累的,耳熏目染,逐渐形成了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你说,故事的真伪还重要吗?
   文人则不同,他们往往通过文字,或寄情于山水去感悟人生,或凭吊怀古而抒发情怀,或写一女子来“瘦影自临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苏小小就是一例。
   我怀念苏小小,只是我老来那一点可怜的情愫:“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昨日,文化网红“意公子”讲苏小小。意公子无限惆怅地说:“拍摄时我在苏小小墓前站了有半小时,很多人经过,瞟了一眼就走了,但我还是想和你分享这个故事。我想,它不应该被遗忘……”
   当然,她也认为苏小小或许真得不存在。墓是空的。
   但,苏小小的故事长长久久,如钱塘江水潮起潮落,如西泠桥畔雪霁雨晴。苏小小,留在了文人们的眉上笔下心头:“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李贺的《苏小小墓》,写得绮丽浓艳,然而又空灵缥渺,“鬼气森森”。是啊,墓地兰花上凝聚的露珠,宛如她悲伤的泪眼。是啊,风雨中,冷翠烛般的磷火忽忽闪闪,香魂飘渺,哀啭凄凉。
   她,青春、美丽,婀娜,并有才华。她洒脱坦荡不自卑,敢爱敢恨,不怨不艾。她心底善良,心怀慈悲,急难纾困。
   我不知那个“镜阁”是不是小小的闺房别院,也不知题在“镜阁”上的楹联“闭阁藏新月,开窗放野云”,是不是苏小小的亲笔。但我相信,那首《钱唐苏小歌》“妾乘油璧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一定是她写的。西湖边,一定有过这么一个女子,有过这么一次爱的邂逅。
   阮郁来了。郎情妾意,一眨眼,两个月的时光匆匆而过。邂逅的阮郎走了,一去不返,苏小小病倒了。
   鲍仁来了。“阮郎!”,她看错了,这不是她日思夜想的那个“骑着青骢马”,哒哒而来的富贵公子阮郁,而是一个穷苦潦倒的书生。他步履蹒跚,粗布长衫,发髻凌乱,书箧破旧,消瘦的脸庞略带愁容。他欲进京赶考,袋中盘缠已尽。
   清时有一本短篇小说集叫《西湖佳话》,其卷六《西泠韵迹》是这样叙事的。
   “郎君若不以妓身为嫌,请至寒舍,聊申一敬。”
   夕阳西斜,“贵客”至,小小慕其才,有留鲍郎过夜之意。
   一个真君子。鲍仁道:“芳卿之情,已透骨入髓矣。至于芳樽眷恋,即通宵达旦,亦不为长。但恨此时此际,眉低气短,不能畅此襟怀,徒费芳卿之婉转,而触蜂蝶之憎嫌,倒不如领惠而去更佳。”
   一个女丈夫。小小道:“妾邀鲍先生到此,本当扫榻亲荐枕衾,又恐流入狎邪之私,而非慷慨相赠之初心。先生堂堂国士,志不在于儿女,奴家不敢强留。”
   说着,苏小小从屉内取银两碇,送与鲍仁。鲍仁辞谢:“等我回来。”
   故事依旧老套,我仍坚信不疑。
   曾受苏小小资助的鲍仁,中得功名,封为滑州(今江苏镇江)刺史。刺史回头报恩……然而,他来晚了,小小等不到了,眼前,“桃花流水窅然去,油壁香车不再逢”。
   红颜薄命。苏小小死时十九岁,有说是二十二岁。
   鲍仁不骑马也没有乘轿,一身缟素,跌跌撞撞直奔苏小小灵堂,抚棺恸哭:“苏姑娘啊,苏姑娘,你为何不等我鲍仁,就匆匆而去了呢?”他告诉苏小小的姨娘(鸨母)说:“人之相知,贵乎知心,小小一女子,在我贫贱之时,能知我心,慨然相赠,这份情谊我报答不了,岂不愧死。”
   鲍仁从苏小小的丫鬟那得知,苏小小在弥留之际曾有遗愿,“生在西冷,死在西冷,葬在西冷,不负一生爱好山水。”因之,鲍刺史请人在西泠桥畔为苏小小选地筑墓,亲自为她提笔立碑:钱塘苏小小之墓。下葬时鲍仁立于坟前,哭祭道:“若有一日,我鲍仁为官不能为民作主,一定回西泠桥畔为苏姑娘守墓!”
   岁月悠悠,小小的墓茔终成一邱荒冢,有人在荒冢上盖了一个亭子,名曰:慕才亭。
   西风残照,亭上有联曰:“十载青衫频吊古;一抔黄土永埋香”“花光月影宜相照;玉骨冰肌未始寒”。
   有人说,苏小小就是中国版的《茶花女》。我想,苏小小就是下凡渡劫的仙女。我见,苏小小是文人雅士胸口上的深深浅浅一道伤痕,不可触,触不得。
   “爱了就是爱了,给了就是给了,就即便是遇到了负心之人也不会影响这以后人生的精彩。命运给我太多的不公,我照单全收。也许会输,但绝不会败。”
   《西泠韵迹》写到。苏小小追逐者甚众,她不到二八便已经名满苏杭。“早有豪华公子,科甲乡绅,或欲谋为歌姬,或欲娶为侍妾,情愿出千金不惜,纷纷来说,苏小小尽皆辞去。”妓院老鸨贾姨劝她早点选择好人家嫁了,否则光阴虚度。苏小小答道:“姨娘之意,爱惜甥女,可谓至矣。但甥女却有一癖处,最爱的是西湖山水。若一入樊笼,止可坐井观天,不能遨游于两峰三竺矣。况且富贵贫贱皆系于命,若命中果有金屋之福,便决不生于娼妓之家。今既生于娼妓之家,则非金屋之命可知矣。”
   认命,但不向命运屈服,她爱西湖的迤逦山水,她爱自由。真性情也,一个妓女。
   意公子说,女子当如苏小小,不困于情,不乱于心。自在一生,从容一生。世俗中认为卑微的人,竟然活出了自己的洒脱和尊贵,照见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的那份渴望。意公子说“她,活得漂亮”。
   苏小小走了。苏小小到底是不是真有其人,至今是个谜。这并不重要。只是,从此,钱塘苏小小墓,就成为了杭州西湖西泠桥头的一个风景。它,还有一个凄美的名字,叫,西泠孤影。
   从白居易到李贺、杜牧、李商隐、刘禹锡、温庭筠,纷纷为她写过诗,纪念她。这,就足够了。
  
   2025。01。19。于浐灞半岛

共 251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美好的散文,作者以洒脱无羁的流畅笔法,为我们介绍了南朝钱塘歌姬苏小小的故事。一个生动鲜活的美好的女子形象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正如作者说的,历史上的事情演绎的很多,但人心所向,是正义是担当是对自由的追求。无论苏小小是否真有其人,不影响她在古来文人雅士心中的印象。她拒绝权贵,不做笼中的金丝鸟,她热爱杭州西湖山水,向往自由,她急贫纾难,慷慨解囊资助落魄考生。所以,她不卑微,她心照光明。所以,意公子说她“活得漂亮”。一个女子,渴望爱情,但苏小小敢爱敢恨,不困于情,不乱于心。自在一生,从容一生。世俗中认为卑微的人,竟然活出了自己的洒脱和尊贵。她活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如钱塘江水潮起潮落,如西泠桥畔雪霁雨晴。所以,作者写道“有人说,苏小小就是中国版的《茶花女》。我想,苏小小就是下凡渡劫的仙女。我见,苏小小是文人雅士胸口上的深深浅浅一道伤痕,不可触,触不得。从白居易到李贺、杜牧、李商隐、刘禹锡、温庭筠,纷纷为她写过诗,纪念她。这,就足够了。”谢谢作者投稿菊韵,推荐大家阅读。【编辑:叶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124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雨        2025-01-19 23:16:39
  猴哥的文写得很有深度,把苏小小这个人物剖析的很透彻,点个赞!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1 楼        文友:类猿人911        2025-01-19 23:30:23
  谢谢叶社编辑,辛苦,年好!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