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烟火】杀头年猪庆丰年(散文)

精品 【晓荷·烟火】杀头年猪庆丰年(散文)


作者:十月枫叶 秀才,1757.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8发表时间:2025-01-22 09:27:00

真正的过年,好像是从小年这天开始的。以前,每到小年人们就会大扫除、包饺子和杀年猪。可如今回到农村,再也看不到杀年猪的情景,这年味儿似乎也逊色了不少。好在,也有了很多革新的年俗,以更多元化的现代高科技项目补充了氛围。然而对于七零后的我来说,小时候的一些过年习俗还是记忆犹新的。特别是小年这天人们杀年猪、吃杀猪菜那热气腾腾的场面,想起来就有几分激动。
   杀年猪,是忙碌了一年的人们欢庆丰收、迎春纳祥的时刻。历来是北方农村地区延续的年俗之一,也是庄户人家的一件大事。人们无论平常日子过得是贫是富,今天都会把这桩事儿闹腾得轰轰烈烈。一般准备杀年猪的人家,往往在头一天就已经开始忙了。
   过年时每个村杀猪多少,也是一个村子的底气。杀猪逮鸡、买牛羊鱼,样样鲜肉都离不了,这也是家庭富裕的象征。很多年前的乡间,无论哪个村子,也不论村子大小,都会有个半职业化全义务劳动的热心杀猪匠。他们自备所有工具,和一根用拇指粗钢筋制作的“挺杖”,人们戏称这是“魔法棒”。我们村的资深杀猪匠是老木大爷,每年一进腊月,他就成了香饽饽,这家请完那家请,天天不得闲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的爸妈都年轻力壮,三个猪圈养猪,所以我们家基本每年都要杀一头年猪。往往杀猪头几天就得约好杀猪匠老木大爷,得排好顺序,以便做足准备工作,大家还得轮流着互相帮忙。原则上猪在杀之前的头一天就不用再喂食了,因为那都是浪费,它吃的营养已经补充不到身上。可是善良的妈妈总是执意把猪喂饱,说一天三顿喂了那么长时间习惯了。其实我们都知道,也都跟猪有了感情,就同意让每一头大猪都吃饱上路。然后,妈妈还会把猪的身上,以及猪圈和庭院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等老木大爷和爸爸,还有请来帮忙的叔叔大爷们,都进了院子我们就会都紧张起来。老木大爷总是腰里系着个长长的、油晃晃的黑皮围裙,手里掂着一个油亮的帆布挎包。我们都知道他那包里装的都是磨得锃亮的杀猪家伙,长长的尖刀、刮刀、砍刀、铁钩子等一应俱全。村里好多人都慌忙跑来帮忙了,孩子们也大群小群地聚来,院子里一时间热闹起来。
   猪特通灵性,一个个在猪圈里前腿趴墙上往外看。看着进院那么多人,就都警觉了起来。爸爸指定杀哪个,几个壮汉就不由分说跳进猪圈,上去就又拉又拽。然而被逮到的猪死活就是不出那个它往日总想出逃的猪圈。一圈儿一圈儿跑,闹得别的猪也心神不宁。无奈,我爸又让人都出来,妈妈去给它挠着痒痒,不声不响地又推又拉半天才弄出圈。杀猪行动才正式可以开始。老木大爷一见猪就拿出准备好的两副撩环钩,上去就迅速地从两边钩住了大猪的嘴巴。猪立即觉出不妙,脑袋左右摆动着,并发出了凄惨的尖叫。来帮忙的人一左一右分别使劲拉住撩环钩。后面一个人双手紧紧抓住猪尾巴,大家齐心合力挟制住了猪的反抗。抬上案子,几个人使劲按着。
   只见老木大爷眼疾手快,手起刀落间,已经全力以赴将他那一尺多长的锋利尖刀捅进了猪的脖子,鲜血也随即从刀口处喷射而出,哗啦啦流进了提前准备好的大盆里。可怜的大猪依然还在发出喘息声,四条腿也在挣扎地蹬着。大家还不敢松懈,紧紧按住它的身子不让动弹。鲜血不断流出,猪的动静也越来越小,终于停止,结束了短暂的生命!我们也都已泪眼朦胧!
   接下来,大猪被大家伙齐动心合力抬到已烧滚水的大锅边。老木大爷在猪后腿上划开一道小口,又用他那根两米多长的“魔法棒”捅一阵。就开始对着小口使劲儿地吹气,还边吹边用棒槌敲打,不一会儿,猪通体鼓胀起来,四条腿都伸得直直的。这时候好多人都可以上手给猪褪毛了,很快大猪就干干净净,白白胖胖。大猪被挂了起来,开了膛,扒出来内脏,就可以售卖了。
   乡村人卖猪肉的习惯,从来都是不剔骨头的,而且是一家一家都顺着茬砍割,赶上哪儿的肉就要哪的肉。不过也有挑三拣四主,特别是有些妇女,总是指指点点。嘟嘟噜噜地不想要肥肉、不想要膘子。主家就会反复解释:“这不像城里市场上,要是都挑好的,就没法卖了。”
   我爸妈都心地善良,对村里人总是舍去称肉和钱数的零头,所以买我们家猪肉的人很多。爸爸还会给家里儿子多的几户赊账,有的后来人死了帐也烂了。所以尽管每年比别人家猪大却没人家卖的钱多,不过爸爸妈妈现在讲起来也一脸笑容,从不为此后悔。
   那年月,乡村的猪肉吃起来都很香,因为喂的都是青草和粮食,一般都不喂饲料。留下来的肉腌在肉坛子里,或者加工成灌肠晾晒干,挂着存放,够吃大半年。而如今,人们随吃随买,都吃新鲜的,谁家也不再存肉。人们也都注重养生,超市各种蔬菜和肉类也新鲜而齐全,所以也不买那么多猪肉了。更主要是除了专业养殖户,人们都已经不再散养猪了。
   猪头、猪蹄子和猪尾巴,是不卖的,要留下来。猪头是要用来祭祀的,表示对今日拥有的幸福日子心怀感恩;猪蹄则象征着挠钱,意味着新的一年财源广进。除夕把这些都煮熟了,有序地放进大盆,就像一头完整的猪卧于盆中。除夕晚上,在院子正中敬拜,谢天与地,国家与祖先,感恩过去的一年风调雨顺,也祈祷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农村人生来为人质朴,也最明白“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因此,杀年猪兴大办杀猪宴,这也是融合村邻关系的一种好方式。一年中各自有各自的事,就利用这个冬闲杀过年猪的时候,请大家来相聚在一起。左邻右舍、同村长辈、同族兄弟、三亲六戚,都请来喝酒吃饭。办上个三五桌,老幼妇儒齐欢笑,年味儿和人气都有了。也尽显农家人纯朴大方、热情好客的爽快个性。
   时过境迁,杀年猪的年俗可能会永久地退出家乡的舞台,但却留给我们久久抹不去的美好记忆。今日是农历的小年,早早醒来写下此文,但心情依然沉浸在早些年看杀年猪的快乐里。小年好比岁月长河中一个温馨的驿站,让人们暂时可以停下匆忙的脚步,回归传统。重拾那些将要被遗忘的风土人情,也提醒我们,无论生活多么忙碌,都不要忘了那些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和对生活的朴素追求。
   2025.1.22
  

共 23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岁月流转,年味却在记忆深处愈发醇厚。这是一篇充满烟火气与人情味的佳作,作者生动地勾勒出了北方农村杀年猪的热闹场景,同时也细腻地展现了乡亲们对生活的质朴热爱与感恩之心。从猪圈里的忙碌,到院子里的欢声笑语,再到邻里间热气腾腾的杀猪宴,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温情与希望的年关。如今,杀年猪的习俗或许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那些关于团圆、感恩与分享的记忆,却永远不会褪色。这不仅是作者对过往岁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她对传统年味的深刻诠释。此文让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质朴与温暖,重新找回那些被岁月遗忘的年味儿。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24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1-22 09:27:42
  为老师点赞,祝美女老师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1-22 09:29:15
  这篇作品生动地还原了北方农村杀年猪的热闹场景,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作者通过丰富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热情,以及人们对生活的感恩和对传统的坚守。文章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与温暖的人情,是一篇充满烟火气的佳作。
回复2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5-01-22 09:48:49
  谢谢老师支持
3 楼        文友:十月枫叶        2025-01-22 09:50:06
  感谢编辑老师神速编辑,小年杀猪的习俗已经消失,回忆往昔的美好,今天应个景。老师小年愉快。
4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23 08:41:31
  读罢这篇文章,心中满是感动与怀念。作者笔下的杀年猪场景,如同一幅鲜活的民俗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从妈妈执意喂饱猪,到众人齐心杀猪,再到邻里相聚的杀猪宴,无不洋溢着浓浓的烟火气与人情味。文中细节生动,猪的挣扎、老木大爷的利落动作,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尽管时过境迁,杀年猪的年俗渐远,却留下了温暖美好的回忆。作者借小年写下此文,让我们在忙碌生活中,重拾对传统的眷恋,感受到那份简单纯粹的快乐,实在是一篇充满深情与温度的佳作。
5 楼        文友:何叶        2025-01-24 18:37:00
  恭喜精品!加油!
何叶
6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2-05 17:26:08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