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写作为了一颗温软心(散文)

精品 【东篱】写作为了一颗温软心(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6506.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77发表时间:2025-01-23 06:04:36
摘要:入江山文学写作,六年了,突然问自己,我为什么写作?如果仅仅归于爱好,可能无法说服我,也是很浅的答案。我觉得,我是为了继续修炼一颗温软心。


   温软和柔软,词义不一样。“柔”,有着千指柔缠的功夫,这种“柔”,是不可乱用的。“软”,就像握住一根柳条的两端,可以弯折成360度。温,是心头始终保持有温度,不冷漠。冷漠是生活中最致命的病,保持温度,是生活和写作的必须;软,是人的同情心打开的前提,遇到事,我容易软下来。
   有一则禅师的故事,几乎改变了我一辈子的教育态度,我说的是态度,不是思想。有时候态度比思想重要得多。
   有一禅师,不知法号。一日晚间散步禅院,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便知弟子违反寺规翻墙而出了。禅师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不到半个时辰,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禅师的背脊跳进了禅院。小和尚惊慌失措,张口结舌,恭敬地站着,待禅师责备和处罚。禅师却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吧。”
   关于“心太软”的那首歌,似乎唱的是心软很后悔。我相信,小和尚上的任何一节禅课,都没有这堂课这么深刻。我觉得,一个人软下来的时候,他是最硬的。是眼光的硬朗,直戳透了别人的心。
   退休后,我常常想,写作也应该通过文字传递一颗温软心。
   初入江山,开始写作,我允许自己的肤浅。能把那些字词构成句子,把句子组成段落,连缀成一篇文章,这是基本功。能在江山摘上几粒红豆,能把文字变成油墨香,便觉得下笔有了意义。不敢说写作是为了精神成长,我只能认识到,写作让我的思维活跃起来,对事物发生了文学思考。这样的写作状态也无可厚非,因为这是入境,可能也是很多人的写作动力吧。
   恐怕99%的作者都无法产生写作“赚钱”,甚至谋生养家的想法,因为太难。
   慢慢地走进写作的意境,有人说,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锻炼我们的“思考深度”,我觉得,这种思考深度,不仅仅是作者对生活理解的哲学层面的深度,还应该有一种情感深度。从线性表现到曲线表达,从生硬叙述到温软抒情,锤炼的是自己的一颗温软心。
  
   二
   没有温软心,就看不透生活,看不透人性。
   就像我初入江山写作一样,我写作的第一篇蓝豆文章是《临窗听雨声声慢》,给我做责任编辑的是“墨竹抚寒”,他的两个句子打动了我——从文章里,看到了一份柔软,一份惬意。柔软和惬意,是及近我的文学观的。我不知“墨竹抚寒”今在何处,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抚寒”不也是一种温软吗?于是,我在长达六年的江山日子里,对每一篇编辑文章,我多是以“温软”的态度去鉴赏,去发现作者文字里的温度,叙事中的善良,在我心中,善良是每一篇文章潜在的主题,就像一条小溪,就像一条潜流,或裹卷,或承载,或荡起涟漪。善良之水,都是清澈无浊的,但却是最有味道,最恒温的软水。
   我暗自称这篇散文是我的江山奠基之作,奠定的是我的文学观。从此我不相信温软会被故事打败,会被时光冷落。
   初到江山的前几年,关于写作,当时的江山总编“航程心语”就曾有过一次和我谈文风的交流,尽管时间短,印象犹记得。她是就一篇文章里叙述的家庭变故,说那么多倒霉的事都落在了一个家庭。作者若不以温软之心化灾难为一碗温水,真是扛不住。我体会出总编的谈话意思,温软的力量,是励志中最强大的。这更让我的写作认定了温软路线,作者的成长,总有一股来自深处的力量,为写作而写作,为艺术而艺术,事实证明,都不会走远。
   那时,我案头放着一本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一本散文集《我希望的尺度》,这是我到书店想买尼采的书未果,而碰到了这本书。作者说“我写作是为了光阴的流逝使我心安”。这话多么温软,既然阻止不了时光的无情流逝,那就温柔以待吧,怎样“心安”,他给出了答案,写作是一把拂尘,可去掉尘埃;是时间的魔棒,可将时间唤醒并停顿在笔尖。我给他的句子改了一个词——心软。时光无意于人,但人必须以柔情待之,写作就是将一腔柔情诉诸笔端,再转交给时光,虽不能改变时光,但可以改变时光在我们心中的感受,给时光加温,添软。
   于是我也理解了那些江山写作人,都是在温软地坚持着,生活的坎坷,时光的多舛,都无法折断写作人心底的那份温软。温软是带着人性的高度,所以我要发现作者文章里的人性表达,即使若隐若现,我觉得那才是文章的灵魂。
   前不久,“东篱采菊”文学社团的“天方夜谭”作者写了一篇《赠书》,我为他的温善之举感动了。还有一段后续故事是,他修改了一段文字——不知道这些书是否也像当年我们语文老师的做法一样,以成绩论,分给同学们,会不会有一个少年因没有得到书而去找同学借阅,如饥似渴地从中汲取知识的营养。“天方”说修补上这段,是为了结构上照应一下。我觉得这是他的托辞,是他的心需要温软的“照应”。
   我为江山人的精彩写编按感到胸腔里都如热泉一般在汩汩。江山人写作的意义在于用文字传递一份温软。有时候这种温柔的写作故事,尽管没有什么情节,但暖流比情节还可贵。
   我曾在东篱和“李湘莉”老师有过文学争论。她提出,历史上的“建安风骨”就是要求文学有锋芒。我的观点是,建安风骨是“四两”,这是它的锋芒,拨得动“千斤”。真正的文学,一般不是锋芒毕露,那是唬人的讨伐檄文,不是文学的风格。曹操的《蒿里行》就写“踌躇而雁行”这样的句子,悲怆而苍凉,正是诗人温软心关照风景的结果。
   我喜欢作家迟子建的散文,也是来江山促我读她几本书,还清楚记得,那些文章的题目——“最是苍凉起风情”,“我对黑暗的柔情”,“是谁扼杀了哀愁”,“寒冷也是一种温暖”,都是出自作家的温软心,不必细读文章,奇崛冷峻的人性态度中,充满了高温,她用一个个故事融化黑暗、寒冷,所以评论家把“温文尔雅”的词贴在了她的书的封面。作家若无温软心,就不能从负面的东西里提取出正能的种子,没有温软心,也不能把这粒种子浇灌发芽成株。
   我们可以相信文学能够一针见血,一语惊心,当然我们也必须相信一石可激起千层涟漪。江山文学网的封面闪动着“至尊骨”的大字,这是一部玄幻小说里的说法,到底什么是“至尊骨”,原来就是“至柔骨”,我觉得,这是江山文学代表的方向。
  
   三
   能够代表文学方向的有成就的作家,无一例外地追求人性的崇高境界,“温软”两个字,是作品的共同力量。儿童文学家郑栅洁说,他的写作是希望使小读者成为有同情心的人。说白了,是让小读者自小就有一颗温软心。怎样理解作品里英雄主义的勇敢呢?为了温软,为了善良,勇敢的心,归根结底也是温软心。他不是要灌输什么人生观,而是用童话去雕塑一颗童心。
   台湾作家林清玄说,“我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如莲花瓣,温柔而伸展”,“每一篇文章都洋溢着柔软心的味道”。所以有人评价他的散文是“纸上的活佛”。
   温软心就是灵魂,灵魂在文学里从来都是以情感的方式存在着的,如果一个作家,没有童心,爱心,温软心,他的文字就不会有力量,辞藻再怎么华丽犀利,都容易褪色,以至于无味。
   我始终觉得,没有温软心,是拾不起生活的一地鸡毛,一地零零碎碎,我们的日子,哪一个人不是鸡零狗碎的东西多,文学就是帮助人们去从中提取散落的美,从而使人发生共鸣。如没有这份温软心,也可能表达出哲学,我们可从中汲取一些鸡汤类的东西,就像禅道,但无法用心去撞开一个人的心门。
   古来,一些判断可能是错误的,谁说草木无心,草木无情!草木也在用心开花结果,从不违逆节令,忠诚于自然,温软而生,温软而枯。人应该和草木至诚相见,接受草木的无声语言,多一颗温软心。“凡夫”如草木,也有心,中间摁下一点,就多了一颗心。写一横,则为刚;写一点,才是明心见意。我是从一个小学老师纠正错别字中得到了这个理解。所以,一个作者写一个平凡的人,若不写出他的温软心,就是失败了。
   温软心从何而来,外在的启迪,将心比心,心就温软了。任性和脾气,不必修炼,随时可以发作,所以不能成为品质。而温软心则不同了,失去了也不觉得少了点什么,拥有则感觉可贵。退休后,我专注写作,算是在寻找自己的温软心吧,无聊了,冷漠了,温软心说失去就失去了,而写作则是培养这颗温软心的最佳方式,所以我一再坚持。
   有人说,写作是为了遇见另一个自己。一个什么样的自己?不会改头换面,不是容貌上的改观,而是心在不断温软。所以写作是第二种成佛的方式。
   凡是面对人群,面对错综的社会关系,那些所谓的方术,都不能给我们指引人生方向,包括我们写作时,面对人和文字的关系,都应该时刻持敬一颗温软心,心可化开一切,包括坚硬的东西。
   我觉得,在温软心面前,写作上的选材,组材,布局,手法,修辞,都是雕虫小技了,写作的本质,就是作者把温软心输送出去,正所谓心心相印。
   曾在网上看到一句话,真“牛”。说——我有写出垃圾的自由。如果说,不在乎写作的藩篱桎梏,追求写作的自由,只要出自内心,这话不算任性的话。但这种“自由”必须由温软心驾驭,否则作者也不甘愿写出的东西是垃圾。
   欲念,是写作的绊马索,杜绝欲念,不易。温软心可以使欲念降温,以至于消散。
   温软心是什么,形象地说,就是一盏火光柔和的心灯,我们的文学虽不能发出强烈的光柱,但却以微弱而温软的光照见周围。
   写作需要温软的情绪的投入,一旦投入,面对写作的对象材料,就是温软心在爬行。
   问我在江山文学网写作是为了什么——为了一颗温软心。我愿使这颗心沥出的血滴在每一个字上,洇湿一张张格子纸。
   我相信文学是一个文字发热体,谁执笔谁知道它的温软。
  
   2025年1月23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379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汉语的词汇,一字之差,很可能就谬以千里。温软和柔软,虽都是“软”,但温软强调保持温度,不冷漠,是生活和写作的必须。软,是同情心打开的前提。一则小和尚借椅翻墙故事,说明态度的软之重要。作者入江山写作,不谋求精神成长,锻炼“思考深度”同时,也锻炼“情感深度”,从线性表现到曲线表达,从生硬叙述到温软抒情,锤炼的是自己的一颗温软心。没有温软心,就看不透生活,看不透人性。作者在长达六年的江山日子里,对每一篇编辑文章,多是以“温软”的态度去鉴赏,去发现作者文字里的温度,叙事中的善良,善良是最大的软度。谈到自己的文风,当时的江山总编“航程心语”的话,让作者意识到,温软的力量,是励志中最强大的。作者读过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一本散文集《我希望的尺度》,作者说“我写作是为了光阴的流逝使我心安”,心安,其实是心软,写作就是将一腔柔情诉诸笔端,再转交给时光,给时光加温,添软。至此,作者理解了那些江山写作人,都是在温软地坚持着,生活的坎坷,时光的多舛,都无法折断写作人心底的那份温软。作家迟子建的散文风格,也是温软的证明,若无温软心,就不能从负面的东西里提取出正能的种子,没有温软心,也不能把这粒种子浇灌发芽成株。能够代表文学方向的有成就的作家,无一例外地追求人性的崇高境界,“温软”两个字,是作品的共同力量。儿童文学家郑栅洁说,他的写作是希望使小读者成为有同情心的人。同情心,归根结蒂就是温软心。台湾作家林清玄说,“我的每一个行为都有如莲花瓣,温柔而伸展”,“每一篇文章都洋溢着柔软心的味道”。温软心就是灵魂,灵魂在文学里从来都是以情感的方式存在着的,如果一个作家,没有童心,爱心,温软心,他的文字就不会有力量。一个作者,若无温软心,无法用心去撞开一个人的心门。一个作者写一个平凡的人,若不写出他的温软心,就是失败了。温软心从何而来,外在的启迪,将心比心,心就温软了。在温软心面前,写作上的选材,组材,布局,手法,修辞,都是雕虫小技了,写作的本质,就是作者把温软心输送出去,正所谓心心相印。温软心是什么,形象地说,就是一盏火光柔和的心灯。 写作需要温软的情绪的投入,一旦投入,面对写作的对象材料,就是温软心在爬行。文学是一个文字发热体,谁执笔谁知道它的温软。文章题材新颖,超凡脱俗。表达了老师的文学观、创作观,对文学爱好者,不啻是一盏指路明灯,一把开门的密钥。仔细品阅,必会收获满满。【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23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1-23 06:06:52
  其实,包括我本人在内,写了多年之后,写了很多文章之后,仿佛就遭遇了瓶颈,人在“山”中,陷于迷途。读了老师的温情大作,似有醍醐灌顶之感。对写作走向的把握,我们不是心太软,很可能是心太硬了。当然,这软硬并非物质的软硬,也并非一味地柔,需要用心去慢慢揣摩。感谢老师赐稿东篱,顺祝身体健康,写作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23 07:57:13
  可能是国人都习惯到了年终做个总结吧,我如江山6年,不自觉地回顾起自己走过的文学写作历程,好像有些变化,一是容颜老了,但心态还行;二是患病了,患病是时光给我的一个坎,也算是写作给我了一些安慰和胜之的信心,胜之的法宝也是温软。三是人老了其言也善,应该属于温柔乡使然。我们每个人执笔写作,都可能问自己为什么要写,为了什么而写作,统统归为爱好,笼统了,但骨子里都有一种追求,这种追求可能是起伏的,朦胧的,需要沉淀二获得,我想我是觉得写作的好了,起码让人沉静下来,温软起来。每个人的写作走向都是不同的,但我觉得必须有一个追求,不然,驾驭不了自己的主题。年龄可以使人温软下来,但容易消磨了激情,写作没有这个担忧,激情总是在每一篇文章中爆发一次。本文的观点不一定被人接受,但我发自内心,感受到这一点,所以坚持。谢谢韩老师给小文的精彩编辑,谢谢美评,谢谢我们之间的温软交流。遥握,问候冬祺,好好准备过年,祝你春节快乐!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1-23 08:05:07
  这篇散文深刻评论了写作与温软心的关系。强调汉语词汇一字之差含义不同,温软心是写作的灵魂,它让文字有力量,作者需输送温软心。文章新颖脱俗,是文学爱好者的指路明灯和开门密钥。 问候怀才老师,祝你身体健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23 09:08:07
  的确,温软心是文章的灵魂,即使文学所表现的高亢之声,也需要去撞击读者的温软之心才会发生共鸣。在我看来,文学是一种修养,修养自己的性情和善良度。即使什么也没有学会,也要学会温软一点。文字写在纸上和刻在青铜器上是不一样的。谢谢滴善斋老师的点评,遥握,继续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1-23 08:38:39
  这是一篇非常有高度的文章,作者以自己的写作经历谈写作,对“温”、“软”的诠释非常到位,且富有哲理。作者认为,“没有温柔心,就看不透生活,看不透人生”这句话是不是哲理,我还没有揣摩出深度,但这是作者入江山五六年写了八百多篇才有的感悟,应该是写作的真谛。态度比思想重要,认定温软路线就应该走下去。“温”、“软”到底是什么?一则禅师故事,便是最好的答案,让我番悟,似乎也明白了“写作是为了光阴的流逝是我心安”这句话。明白了,也应该为温软而坚持。我入江山已两年多了,应该跟着作者的温软足迹走下去。好文拜读学习,今天是南方小年,祝作者小年快乐!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23 09:28:24
  谢谢吴老师的留墨鼓励。借助文学,给自己加温,一开始也并非是为了表现文学要去干预什么,这是我的对文学的初见,做人作文,我觉得温软是最可贵的东西,所以坚持。温软地看生活,面对时光,不容易受到伤害,否则有太多的看不惯。态度比思想重要,我崇尚这个观点,生活很多时候并非是理性左右着我们,而是态度决定了我们的言行。在这般年纪,还能用文字留住我们的一些东西,足够了。我们失去的并不多,一部分藏在我们的文学里了。可以说,东篱这个地方是适合温软的人相聚的,或许就是人以群分使然。南方小年迟了一天,我知道,却不知为何,但不影响我们对年的持敬和热爱。遥握,问候冬祺,谨祝吴老师创丰!
4 楼        文友:蔚蓝枫叶        2025-01-23 08:40:09
  拜读老师佳作问好老师!文如其人,怀才抱器老师是位心地善良,心软之人!认识怀才老师真好!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23 09:01:10
  谢谢枫叶老师的留墨。写作的人,心都是温软温软的,因为我们笔下流淌的是文学的温度。就像枫叶老师的文字,始终关注平凡生活里的平凡人物,他们没有叱咤风云,但有醉醺时光的气息。遥握,问候冬祺,谨祝创丰!
5 楼        文友:枫桦        2025-01-23 09:56:52
  写作许多年了,只觉得少了浮躁,多了恬静!深夜里,静数心声,如入定老僧!读老师的文,才想起那份温软的心。因为在文中把一个人物写死了,而伤神了好几天!我的心也太软,见不得别人不好,包括文章里的人物!心太软,难改变的性情!文学是人学,写作者本人,需要有一颗内柔外刚的心!不知道这么理解对不对!问候走师!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23 11:26:56
  枫桦老师说得对,的确是让人少了浮躁,多了恬静。虽人不是老僧入了禅道,也略通一点处世的道理,不再惊惊慌慌。创作是一份责任,责任就由温软心驱使的,所以对书中人物总是挂怀。我觉得为人首先是心软才好,见不如己的人同情之,见超过自己的人物羡慕之,这就是心态,这就是温良。所以如家把人的温度置于首位,提出温良恭俭让的美德要求。温软一点好,起码不至于让自己看不惯的东西太多。谢谢枫桦老师的美评,遥握,期待佳作,谨祝创丰!
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1-23 14:20:10
  温软心,源于对文学的热爱,源于童心未泯和心性的纯粹,源于对事物通透睿智的认知和宽容,与时光和解,与自己和解,与人为善,在茫茫无边的暗夜里字斟句酌,却能得到欣喜和满足。世事浮华,外界喧嚣,有了温软心,便能淡定从容,和煦如春风。怀才老师的文总是那么富有哲理和诗意,令人赏心悦目,受益良多。好文,布局精美,语言洗练,鞭辟入里,启人深省。感佩才情,问候怀才老师,冬安!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23 14:42:12
  也是因为我们有着相同相似的体性才相聚在一起,温软心,生善良,善良可以改变性格,即使改变是轻微的,也是想着温良的方向。我觉得,写作在我这里,似乎就是一种修为吧,所以我说是第二修佛。谢谢罗老师的美评。快过年了,年货准备好了吧?剩下的就是放松身心,赴一场幸福相约了。谨祝过年快乐!
7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5-01-23 18:44:09
  温软心,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选择,这是怀才老师的生命追求,温软创新了高度,云淡风轻,从老师的文字和言语中都能感受到,老师对每一个东篱作者,总是温暖的对待,真挚的付出,向老师致敬。问好怀才老师,冬暖笔丰,身体康健!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23 18:52:41
  谢谢欣然老师留墨。东篱人能够和谐相聚,除了缘分,还有温软的性情,不然,性情不对,也无法相处。其实,文学就靠一种温软的人生表达不断触及人的灵魂,相处多日,欣然老师也是如此温软的作者,文字里透着温度和灵性,常常想到,为之暗赞。遥握,问候冬暖,谨祝创丰!
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1-23 19:50:36
  写作为了一颗温软心,老师总结的=得多好,这也正是我应该学习的地方。我觉得我的温软心还很不够,特别是遇到不平事,心中又怨气时,我的心就不能温软,总带着偏激。读老师文,对我的写作真的是有很大的帮助,谢谢老师,祝老师健康每一天!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23 19:56:23
  但愿怀才小文能给红花草老师一点价值。我觉得,针锋相对,未必就是锋利,刀剑的力量不是看锋利度,而是看怎样使用。时光温软我也温软,文学本来就是温软的艺术,拿起来就是一条情感的绳儿,捆绑着我们的情思,如果用来抽打,我们就不喜欢了。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遥握,继续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丰!
9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1-23 20:24:03
  老师人如其文,文如其人,对人总有一颗温软之心。遥握问候老师!冬安笔丰!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23 20:27:17
  释放温软,就像不打送礼人的脸,温软是品质,一直如此修养。谢谢塞翁老师留墨,期待你的佳作!
10 楼        文友:乡笛        2025-01-23 21:06:13
  文学的路艰难,但又有不少乐趣。各有各的世界观,就各有各的方法论。文章构思巧妙,有感而发。好文章,学习了。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23 21:20:19
  谢谢乡笛老师为小文留墨。你说得对,各有各的文学观,表达自己的内心就好。祝你过年快乐!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