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年味(随笔)
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在忙碌的生活节奏里,常常能听到人们由衷地慨叹,如今的年味似乎愈发稀薄了。这一声叹息,仿佛一阵寒风,吹过记忆的长廊,让往昔那些热热闹闹的新年画面,在心头渐渐清晰起来。
曾几何时,过年的氛围与当下截然不同。往昔岁月,过了腊八,便意味着年的大幕缓缓开启。一旦踏入腊月,尤其是在品尝过那碗香甜软糯、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之后,年的氛围就如同渐旺的炉火,日复一日地炽热起来。街头巷尾开始悄然弥漫着一种独特而又难以确切描述的气息,那是人们对新年的满心期盼和难以抑制的喜悦相互交融而成的。走在街头,北风虽凛冽,却吹不散空气中弥漫的年味。街边的大树上,开始挂上了一串串红灯笼,在寒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人们招手,诉说着新年的临近。
孩子们满怀憧憬,掰着手指头,一天天地数着日子,心心念念着崭新漂亮的衣裳、甜蜜可口的糖果以及那充满惊喜的压岁钱。他们在雪地里嬉笑玩耍,脸蛋被寒风吹得红扑扑的,却丝毫不减对新年的期待。大人们则开始忙碌不迭地筹备年货,集市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喧闹异常。卖春联的摊位前,红通通的春联挂满了整个架子,那龙飞凤舞、苍劲有力的字体宛如灵动的音符,传递着对新年最诚挚美好的祝愿,让人看了不禁心生欢喜,仿佛瞧见了新的一年里那红红火火的景象。旁边卖年画的铺子中,一幅幅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有的画着胖乎乎的福娃抱着大鲤鱼,有的画着威风凛凛的门神守护着家门,每一幅都仿佛在轻声诉说着一个美好的故事传递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卖鞭炮的小贩们扯着嗓子高声吆喝,那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虽尚未真实响起,却仿佛已经在人们的耳畔欢快地回荡,勾起了人们对新年的无限向往。
各家各户也纷纷开始大扫除,把屋子里外打扫得一尘不染、干干净净,寓意着彻底扫除过去一年的晦气与阴霾。厨房里不时飘出炸丸子、蒸年糕的诱人香气,那是独属于家的味道,更是年的味道,它承载着无尽的温暖与幸福。那刚出锅的金黄酥脆的丸子,热气腾腾的软糯年糕,都饱含着家人对新年的满满期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这些美食,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温馨而又美好。
到了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人们在灶台前恭恭敬敬地摆上糖果糕点,怀着虔诚的心,祈求灶王爷能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多美言几句,保佑来年家里风调雨顺、丰衣足食。此时,厨房的炉火映红了人们的脸庞,那份对生活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期许,在这小小的仪式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后,年味愈发浓郁醇厚。在外漂泊打拼的游子陆续归家,那归心似箭的心情难以言表。他们带着对家的思念,对亲人的牵挂,踏上归程。火车站、汽车站里,人头攒动,人们拖着行李箱,脸上洋溢着回家的喜悦。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着饺子,谈论着一年的所见所闻,欢声笑语此起彼伏。长辈们关切地询问着晚辈们的工作生活,晚辈们则讲述着外面世界的新奇与变化,温馨与欢乐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如今这一切美好的景象似乎都已渐渐远去,年味也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淡了。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似乎丢失了那份曾经对年的深深期盼和浓浓的热情。或许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让传统的过年方式逐渐被简化;或许是因为生活的压力,让人们无暇去精心筹备过年的种种;又或许是因为科技的进步,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却也少了那份面对面的亲切与温暖。但无论如何,年,依然是我们心中那份最珍贵的情感寄托,那份对团圆、对幸福的渴望永远不会改变。我们应当努力去寻回那份失落的年味,让年重新焕发出它应有的光彩。在这新的一年里,不妨放慢脚步,重拾那些传统的过年习俗,让温暖的年味再次弥漫在我们的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