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杂文随笔 >> 【文璞】并非年味变淡了(随笔)

编辑推荐 【文璞】并非年味变淡了(随笔)


作者:杨柳岸心醉 布衣,213.96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28发表时间:2025-01-25 12:25:24

多年来每到过年,经常听到有人抱怨,年味越来越淡了。起初我有同感,觉得过年确实少了曾经的趣味和激情。
   但是似乎又不应该啊。细细想来,体现年味的,主要是美食、新衣服、娱乐和仪式。仪式如贴对联、扫房屋、守岁、拜年等。仪式和娱乐有的是重叠的,比如唱戏、扭秧歌、耍舞会。总之简单的说,就是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这么说来,怎么看都不是年味变淡了,而是变浓了很多。
   比如吃的,小时候过年,不过买三斤二斤猪肉,现在过年家家户户都买十多斤几十斤猪肉,根据爱好羊肉、牛肉、驴肉、鱼肉随意屯买。穿的,小时候过年即使买身衣服,花色单调固定,现在过年,一买就可能买很多件,花色、款式各异,衣服档次高了很多。说仪式,小时候在农村过年,村里贴对联的很少,即使贴了也是红纸、手写毛笔字,纸小字小,文字内容千篇一律。现在过年家家户户红通通的对联、福字和门神,手写的印刷的五彩纷呈,大小各异,对联内容百花齐放。小时候我村六百多人,破旧的土坯房,村委会(那时称“大队”)将大街按上白炽灯路灯就是仪式。我现在县城居住,县城几万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望无际,大超市小门帘不可胜数,各种过年仪式不胜枚举。政府在广场摆放各种造型的花卉,街道两旁景观树挂上红色小灯笼,无数小灯笼里有灯泡,呈各种造型,晚上通电灯光闪烁,造型变幻,奇异美丽;冶河的音乐喷泉,嘹亮悦耳的《爱我中华》声中,五彩缤纷、色彩斑斓,互高互低,造型变化多端,堪称音乐盛宴、视觉盛宴。儿时过年都是各村(大队)百姓业余演出,现在过年唱戏是县剧团、市剧团、省剧团的专业演出,一流的乐队、国家一级、二级演员、梅花奖演员,水平比业余演出高了几十个档次。
   所以无论从吃、穿、玩哪个角度,似乎都不能说年味变淡了,应当是浓烈强盛了很多。但是确实很多人抱怨年味变淡了,不仅是经常听家人、亲戚、同事、朋友、邻居这样议论,我也由衷地有真切的同感。不得不拷问,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社会的发展,物资巨大丰富,文化巨大繁荣,幼年只有过年专有的享受,平时充分享受习以为常,感觉不新鲜了。曾经物资匮乏,饱暖无着,娱乐项目贫乏,只有过年时能吃白面大米、穿新衣服、看唱戏、走亲戚、挣压岁钱、逛庙会、放烟花,总之过年时能吃好的、穿新衣、玩开心。现在呢,吃的穿的,过年和平时差不多;娱乐项目如扭秧歌、唱戏等,过年虽然比平时更丰盛,不过这些项目平时在现场、电视、手机见得多了,激不起惊喜,感觉平淡淡的。所谓年货,曾经只有过年时才有,平时难得;现在大超市、小门帘平时就应有尽有,大部分店铺仅仅大年初一关门一天,更有的店铺过年照常全天开门迎客,何时购物、怎么消费,很少限制。
   物以稀为贵,以月饼为例,人们感叹月饼不香了,其实并非月饼不香了,而是月饼不缺了。儿时每年刚过五月初五端午节,就掰着指头数着盼望八月十五中秋节。当时月饼不是随随便便能买到的,必须中秋节前在大队登记,预交钱和粮票。大队统一到供销社购买,回来再分发给各户。我家六口人一斤,一斤六个,正好每人一个。我分到一只,先两手拿到鼻子前闻闻,一股浓郁的香甜味道早钻进肺腑,极力克制着冲动,闻半天,放半天,才舍得拿动嘴。不舍得一次吃完,每次吃一点点,先用牙齿刮一层薄皮,咀嚼享受一番,然后咬大米粒那么大的一小口,在嘴里慢慢地品味享受。咬几小口就放下,过一阵儿或改天再享受。现在月饼早已琳琅满目随便吃,刚入农历到六月就有卖的了,想吃多少就买多少。往往买得太多了,太多了就想不起吃,吃一口很香,香也不想多吃,因为平时吃的吃的也不差,因为月饼多的是,到十一月了还吃不完。
   其次是人的心态变淡了。说年味变淡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中老年人,经过了幼年的懵懂无知、新鲜好奇,经过了青年的血气方刚、激情飞扬,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可能品尝了悲欢离合,可能经过了成功失败,看惯了秋月春风,心智成熟,冷静不冲动,稳重而不唐突,平淡从容,豁达淡定。过年时的主要特征吃美食、穿新衣、玩耍娱乐,不是中老年人最关心的。他们最关心的、最追求的,是健健康康无疾病,平平安安无灾祸,全家人团聚和睦。所以,年味无论多么强烈浓郁,刺激不大,只感到平淡。说白了,并非年味本身变淡了,而是年味在其眼里、心里变淡了,健康味、平安味、人情味在其眼里心里变浓了。
   身逢盛世,年货年味不再是过年的专利,平时一直就在,贯穿了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何其幸运。说年味变淡了,并非坏事,而是好事!在社会层面,是国家发展、文字文化丰富的标志,在个人层面,是人成熟淡定的标志。
  
  

共 18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分析年味变淡的随笔。文章从周围人的感慨和个人的体会着笔,在主观感受相似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的看法:“体现年味的,主要是美食、新衣服、娱乐和仪式。仪式如贴对联、扫房屋、守岁、拜年等。仪式和娱乐有的是重叠的,比如唱戏、扭秧歌、耍舞会。总之简单的说,就是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这么说来,怎么看都不是年味变淡了,而是变浓了很多。”接着通过具体的年味描绘,回忆传统,也思考问题,虽然物质丰富了,但确实很多人抱怨年味变淡了,不仅是经常听家人、亲戚、同事、朋友、邻居这样议论,作者也由衷地有真切的同感。不得不拷问,这是为什么呢?文章条分缕析,既提出问题,又找寻答案:首先社会的发展,物资巨大丰富,文化巨大繁荣,幼年只有过年专有的享受,平时充分享受习以为常,感觉不新鲜了。其次是人的心态变淡了。说年味变淡的,基本都是中老年人。中老年人,经过了幼年的懵懂无知、新鲜好奇,经过了青年的血气方刚、激情飞扬,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可能品尝了悲欢离合,可能经过了成功失败,看惯了秋月春风,心智成熟,冷静不冲动,稳重而不唐突,平淡从容,豁达淡定。文中最后指出,身逢盛世,年货年味不再是过年的专利,平时一直就在,贯穿了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何其幸运。说年味变淡了,并非坏事,而是好事!在社会层面,是国家发展、文字文化丰富的标志,在个人层面,是人成熟淡定的标志。这是作者根据观察和生活体验得出的结论,也是文章提炼的主题,也许正如文中所说,并非年味本身变淡了,而是年味在其眼里、心里变淡了,健康味、平安味、人情味在其眼里心里变浓了。好一篇切中现实又接地气的随笔文章,给人留下思考的空间和余地。感谢作者赐稿文璞,期待新作。【文璞书苑编辑:别似幽居人】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净        2025-01-25 13:17:48
  时代变迁,社会高速发展,衣食住行应有尽有,每一天的生活都像过年一样,盼望渴望的东西少了,似乎变淡了,但愿人情味不要变淡!
2 楼        文友:杨柳岸心醉        2025-01-25 14:02:55
  说年味变淡了,并非坏事,而是好事!在社会层面,是国家发展、文字文化丰富的标志,在个人层面,是人成熟淡定的标志。
  
3 楼        文友:杨柳岸心醉        2025-01-25 14:03:29
  感谢精彩编发。
4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5-01-30 10:35:55
  年味在我们心里,那是时光的味道,亲情的味道,团圆的味道。祝杨柳岸老师新春快乐,蛇年大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