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烟火】瑞雪(散文)
临近年关,山东的大地被一场雪温柔地覆盖,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在天地间徐徐展开。这雪,如同久别重逢的老友,带着无尽的惊喜和祥瑞,翩然而至。
清晨,当第一缕曙光还未完全穿透那朦胧的晨雾,雪的精灵们就已经在窗外悄无声息地忙碌着。我推开窗户,一股清冷而纯净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是雪独有的味道,混合着泥土的芬芳和新年即将到来的喜庆。只见外面的世界一片银装素裹,屋顶像是戴上了一顶顶白帽,大树也穿上了洁白的银装,枝桠在雪的映衬下宛如珊瑚般精致美丽。雪花还在纷纷扬扬地飘落,它们像是一群自由自在的舞者,在空中轻盈地旋转、跳跃,而后轻轻地飘落大地。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望着这漫天的飞雪,我的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喜悦。这雪,就像是大自然在年关之际馈赠给我们的一份厚礼,它洗去了过去一年的尘埃与疲惫,带来了新的希望与憧憬。
市井之间,因为这场雪而变得热闹非凡。街头巷尾,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小孩子们是最兴奋的,他们不顾寒冷,在雪地里嬉笑玩耍。有的在堆雪人,将雪团成一个个圆球,小心翼翼地叠放起来,再用胡萝卜做鼻子,石子做眼睛,一个可爱的雪人便诞生了;有的在打雪仗,攥起雪球互相投掷,笑声和呼喊声在空中回荡,那清脆的声音仿佛是新年的前奏。
我和家人也不例外,被这雪的氛围所感染。母亲早早地就准备好了厚实的棉衣,催促着我们出门去感受这难得的雪景。父亲则站在门口,望着外面的雪,感叹道:“瑞雪兆丰年啊,这可是个好兆头。”
我和父亲并肩走在雪地上,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每一步都像是在与大地亲密对话。“爸,你说为什么雪总是在年前下呢?”我好奇地问道。
父亲微笑着说:“这雪啊,就像是新年的使者。它一来,就把旧的一年里那些不好的东西都盖住了。而且,这雪化成水后滋润大地,来年庄稼就会长得好,咱们的生活也就更有盼头了。就像古人说的‘一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听了父亲的话,我不禁对这雪又多了几分敬意。我们继续走着,看到街边的小摊贩们依旧坚守着自己的摊位,只不过他们的货物上都落了一层薄薄的雪,像是被大自然点缀了一番。卖春联的摊位前围满了人,那一幅幅红彤彤的春联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醒目。春联上的字写满了对新年的祝福,有“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也有“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这春联一贴啊,新年的氛围就更浓了。”父亲说道。
“是啊,感觉新的一年就在眼前了。”我附和着。
路过菜市场的时候,里面也是人头攒动。虽然下着雪,但人们采购年货的热情丝毫不减。新鲜的蔬菜被整齐地摆放着,翠绿的青菜上还带着晶莹的水珠,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生机。卖肉的摊位前,摊主熟练地切割着猪肉,一边还和顾客们谈笑风生。
“大哥,这肉新鲜着呢,过年包饺子肯定香。”摊主热情地招呼着。
“来两斤,包个大肉馅的饺子,全家都爱吃。”顾客笑着回应道。
我和父亲走进菜市场,母亲的叮嘱在耳边响起:“买点新鲜的菜,再看看有没有好的鱼,年夜饭可不能马虎。”我们穿梭在人群中,感受着这浓浓的市井生活气息。那熟悉的讨价还价声,那各种食材散发出来的混合香气,都让我觉得无比亲切。
走出菜市场,雪似乎下得小了一些,但整个世界依旧是一片洁白。远处的山峦在雪的覆盖下若隐若现,像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我想起小时候,每到年前下雪,一家人都会围坐在火炉旁,一边吃着烤红薯,一边听长辈们讲述过去的故事。那些故事里有艰辛,也有欢笑,就像这生活一样,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
“儿子,你看这雪下得真好。咱们回家把院子里的雪扫干净,再贴上春联,就等新年喽。”父亲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点了点头,和父亲一起加快了脚步往家走。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了热水,让我们暖暖身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热茶,商量着年夜饭的菜单。
“年夜饭要有鱼,年年有余嘛。”母亲说道。
“饺子也不能少,这可是传统。”父亲补充道。
“那我再做个红烧肉,孩子们都爱吃。”奶奶也加入了讨论。
我听着家人们的对话,心中充满了温暖。这场年前的瑞雪,不仅给大地带来了祥瑞,也让我们一家人的心贴得更近了。它让我们在忙碌的年关之际,停下脚步,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憧憬新的一年。
在这纷纷扬扬的瑞雪之中,我仿佛看到了新的一年充满了无限的可能。那是孩子们茁壮成长的画面,是家人身体健康的美好愿景,是生活越来越幸福的希望。这场雪就像是一个美好的开端,它为新年的画卷铺上了一层洁白的底色,等待着我们用五彩的生活去描绘。
我望着窗外那还在飘落的雪花,心中默默许下心愿:愿新的一年如这瑞雪一般纯净美好,愿家人平安喜乐,愿世间充满温暖与爱。
随着时间的推移,雪渐渐停了,阳光开始洒在洁白的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这光芒仿佛是新年的曙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带着满满的期待,走向那充满希望的新年。“瑞雪兆丰年”,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对雪的美好认知。年前的这场雪,就像是上天赐予人间的新年贺礼,悄然而至,洒落在山东这片大地上。
雪后的村子像是被大自然重新雕琢了一般,平日里熟悉的景象都变得陌生而又迷人。村头那棵老槐树,平时枝桠横斜,如今被雪包裹着,像是一位身披白色铠甲的老者,庄重而肃穆。几只麻雀在树枝间跳跃,不时抖落一些积雪,发出轻微的“簌簌”声,仿佛在为这雪景演奏着天然的背景音乐。
我和父亲拿着扫帚来到院子里扫雪。父亲一边扫,一边哼着小曲儿,那是他年轻时最爱的老歌。我好奇地问:“爸,你怎么这么高兴啊?”父亲停了一下,笑着说:“孩子啊,这雪下得好啊。你看这老话怎么说的,‘一冬无雪麦不结’,这年前下了雪,来年庄稼肯定长得好。咱们农民,就盼着个好收成呢。”我听了,不禁对这雪又多了几分敬意。
这时候,母亲也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个簸箕,准备把扫起来的雪运到墙角去。她望着院子里被雪覆盖的菜地说:“这雪啊,就像给菜地盖了一层厚厚的被子,那些菜啊,在下面暖和着呢。等雪化了,菜肯定长得更水灵。”我看着母亲,脑海中浮现出年夜饭餐桌上那一盘盘新鲜的青菜,那是来自自家菜园的美味。
“儿子,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吗?每到下雪天,你就盼着堆雪人。”父亲的话把我的思绪拉回了童年。
“记得啊,那时候堆的雪人可丑了,但是我特别喜欢。”我笑着说。
“哈哈,可不是嘛。你那时候小手冻得通红,还不肯回屋。”母亲也跟着笑了起来。
一家人在院子里忙碌着,笑声在雪后的院子里回荡。这种简单的幸福,就像这瑞雪一样纯净而美好。
午后,雪后的阳光洒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邻居们也都纷纷走出家门,互相寒暄着。
“张大爷,您这身体可真硬朗啊,这场雪没把您冻着吧?”一位邻居笑着问道。
“哈哈,这雪啊,看着就高兴。我这把老骨头还硬朗着呢,还能再过上几个好年。”张大爷爽朗地回答道。
孩子们在巷子里奔跑嬉戏,他们的笑声和呼喊声打破了雪后的宁静。有的在打雪仗,雪球在空中飞来飞去,击中目标后发出欢快的笑声;有的在堆雪人,努力地把雪堆成各种形状,还找来树枝和石子给雪人做装饰。看着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样子,我不禁想起了那句“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虽然场景不同,但孩子们那种天真无邪的快乐却是相同的。
我和父亲决定到村子里走走。沿着小巷前行,脚下的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雪的故事。路过村中的小广场,看到几个老人正坐在那里晒太阳聊天。
“这场雪下得可真是时候啊,新年肯定是个好兆头。”一位老人说道。
“是啊,这就叫‘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雪啊,就是来给新年添彩的。”另一位老人应和着,还吟诵起了韩愈的诗。
我和父亲听着老人们的话,心中也充满了对新年的期待。我们继续走着,看到不少人家的门口都挂起了红灯笼。那红色的灯笼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鲜艳夺目,就像黑暗中的灯塔,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回到家,天已经渐渐暗了下来。母亲和奶奶正在厨房忙碌着,准备着晚餐。阵阵饭菜的香气从厨房飘出,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今天晚上吃什么啊?好香啊。”我走进厨房问道。
“今天晚上吃面条,下雪天吃碗热面条,暖和。”母亲回答道。
“这面条可有讲究呢。”奶奶在一旁说道,“这叫‘长面’,吃了长面,新年里的日子就长长久久的。”
我坐在餐桌前,看着面前热气腾腾的面条,心中感慨万千。这一碗简单的面条,却蕴含着家人对新年的美好祈愿。
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着电视节目。虽然已经看过很多次了,但大家还是看得津津有味。偶尔还会讨论一下节目中的某个小品或者歌曲,笑声在屋子里此起彼伏。
夜越来越深了,我躺在床上,听着窗外偶尔传来的风声。想着这一天的经历,心中满是温暖。年前的这场瑞雪,就像是一根无形的纽带,把家人、邻居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也让我们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无限的憧憬。
我相信,新的一年,就像这瑞雪过后的大地一样,会充满生机与希望。孩子们会健康成长,大人们会努力工作,老人们会安享晚年。在这片被瑞雪祝福过的土地上,我们会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篇章。而这一切的开始,都源于这场年前的瑞雪,它是新年的使者,带来了祥瑞,也带来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愿每一个人都能在新的一年里,如同这瑞雪一般,洁白无瑕,心怀美好,向着梦想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