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新】好好说话(随笔)
说话,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从婴儿呱呱坠地时的啼哭,到咿呀学语时吐出的首个音节,再至成年后用语言抒发复杂的思想情感,说话如同一根金线,贯穿了我们的整个人生历程。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离不开说话,犹如鸟儿凭借啼鸣婉转展现自我,人类则依靠丰富多样的语言传递思想。世界上民族众多,语言自然也是形形色色。幸而有翻译在其中牵线搭桥,即便语言存在差异,人们依然能够通过说话实现相互交流。
然而,想要做到自由且恰如其分地说话,实非易事。先辈们对于说话有着诸多精妙的描绘。“一言九鼎”,凸显出说话所具有的重大分量和关键作用。此类人说出的话语仿若沉重的鼎,落地有声,每一句都力重千钧。他们的言辞极具权威性和影响力,令人不得不心悦诚服、谨遵其言。“一语中的”,代表着一句话就能直击要害。这般的人思维敏捷,洞察力超凡,能够在纷繁复杂中迅速抓住关键要点,并用简洁精准的语言加以表述,使人瞬间豁然开朗。“一诺千金”,着重强调了承诺的珍贵无价。信守诺言,言出必行,所说之话价值连城,令人由衷地信任与尊重。“言为心声”,意味着话语是内心想法的真实袒露,真诚的言语足以触动人心。“巧言令色”,则是在提醒我们要对那些花言巧语、虚伪谄媚之人保持警惕。诸如此类的精妙表述,不胜枚举。
今时今日,人们说话的情形可谓五花八门。有的人说话绵软乏力,即便滔滔不绝,却始终不得要领,犹如过眼云烟,纵然万句,也抵不上切中要害的一句。而另有一些人说话,却有如佛光笼罩,无论所言为何,都被奉为“最高指令”、金玉良言,可谓“一句顶一万句”。这或许是因其地位尊崇,或许是因其见解独到深刻,亦或许是当下的环境土壤造就了此种情形。
说话需要注重方式和效率。简洁且有效的说话方式能够节省时间,提升效率。在商务谈判当中,清晰明确地陈述观点与要求,避免冗长繁琐的铺垫,能够迅速吸引对方的核心关注,有力地推动谈判进程。例如乔布斯,在介绍苹果产品时,其话语简洁明了,却能够精准地传达出产品最为独特、最具吸引力的功能,让消费者能够快速理解产品的价值所在。
同时,说话需看对象、顾场合,有所权衡。有的场合人声鼎沸,众人七嘴八舌,喧闹嘈杂,然而真正能让人理解并铭记于心的少之又少,甚至有人只是盲目叫嚷,根本无意倾听,场面混乱不堪。就如当下的网络世界,南腔北调,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充斥着大量废话,此时有声仿若无声。而有时无声的情境反而更能让人感同身受,正应了“此处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比如在庄重肃穆的葬礼上,默默的哀悼远比千言万语更具感染力;在令人动容的重逢时刻,激动得难以言表的热泪却胜过任何华丽的言辞。
在不同的情境中,说话的状态差异显著。在正式的学术会议上,应当运用严谨、专业且富有逻辑的语言来分享研究成果;在朋友聚会时,则适宜采用轻松、诙谐、充满生活气息的方式交流。在葬礼上,需保持庄重、肃穆和同情的语气;在赛场边为运动员加油助威,则应热情奔放、激情满满。有的地方人人都能自由表达、相互回应,形成活跃的交流氛围,让思想的火花在言语的碰撞中璀璨绽放;有的地方只有部分人拥有话语权,其他人只能默默倾听,这种不平等的交流模式可能导致信息单向传递和观点受限;还有的地方只有一人独掌话语权,众人皆为听众,这样的环境容易催生专制和压抑,限制创新与进步。
有时人们不敢说话或不善表达,局面犹如“万马齐喑”,古人曾感慨“万马齐喑究可哀”。在某些社会环境中,人们因内心恐惧而噤若寒蝉;在某些缺乏教育和引导的群体中,人们因不知如何开口而选择沉默。说话的意愿往往与听者紧密相连。若对方广纳良言,说话者便能畅所欲言;若对方闭目塞听,说话者则会缄口不言。良好的倾听态度和积极的回应能够激发说话者的积极性与表达欲,而冷漠与忽视则会令说话者丧失热情和兴致。学会倾听亦是说话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唯有认真聆听对方的观点和想法,方能做出适宜的回应。在交流中,我们常常急于表达自身,却忽略了对方的发言,此乃不可取之举。说话亦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对亲人说出“我爱你”,能够传递深厚的亲情;对朋友表示“有你真好”,可以表达真挚的友情;对心仪之人倾诉“我一直在等你”,这是爱的表白。而不恰当的说话方式或许会给他人带来伤害。相同的一句话,以不同的语气和态度表述,效果会大相径庭。提升说话能力,既可以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从中汲取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表达方式;也可以多参与社交活动,于实践中锻炼自我。说话具有巨大的力量。一句鼓励的话语或许能让濒临绝望之人重燃希望之火;一个幽默的笑话也许能驱散他人内心的阴霾;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讲可能点燃民众的爱国热忱。
好好说不只是一个技巧问题,也不是市俗的所谓情商问题。它更是一种内心态度的外在呈现,是对他人尊重与关怀的深度表达。在生活的喧嚣与纷扰中,我们常常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却忽略了好好说的重要性。好好说并非仅仅是用温和的语气、恰当的措辞来交流,而是在每一次对话中,都能真正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当我们与家人产生分歧时,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立场,哪怕言辞委婉,也并非真正的好好说。真正的好好说,是放下自我,用心去倾听他们的想法,用爱去包容彼此的差异。在职场中,面对同事的错误,不是简单地指责批评,而是以鼓励和引导的方式提出建议,这才是好好说的体现。好好说不是为了迎合他人,也不是为了避免冲突而选择妥协。它是一种真诚的沟通方式,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一个能够好好说的人,内心必然充满善意和包容,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好好说或许需要我们放慢脚步,静下心来,但它所带来的温暖和力量,却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人既然拥有嘴巴,就必然要求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让人能够畅所欲言,尽情享受言语表达带来的自由。其一,该发声时就发声。遇见光明,应以激昂的言辞予以歌颂;身处黑暗,则应以悲切的话语发出呻吟;饥饿难耐时,要大声呼喊以求摆脱困境;遭受冤屈时,要愤怒揭露以申不平;面对不公,要据理力争以追求正义;心存感激,要真诚表达以传递善意。其二,要懂得自律,谨慎言语,切不可信口开河、肆意乱说。不能睁着双眼胡编乱造;不能为了谄媚而阿谀奉承;不能装腔作势说空洞的官话;不能巧舌如簧说虚情假意的假话;不能心怀叵测编造谎言蛊惑人心;不能心存侥幸妄图用谎话蒙混过关。
说话是本能,说好话是本事。在恰当的时刻说出恰当的话语,言语就能既有力又温暖。但愿我们都能好好说话,以实现顺畅交流,传递思想、增进理解!
20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