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烟火】偏爱清粥小菜(散文)
昨天去集市上逛,我除了买了一些年货外,又买了一些黄瓜、辣椒、香菜和胡萝卜。回到家,腌了一盆小咸菜。
过去那个年代,家里贫困,每天早饭除了红薯就是土豆。所以,我和哥每天会趁奶奶不注意,偷着跑着去姥姥饺子店。姥姥那时开了一个饺子馆,一早都会煮好一大锅粥,拌好小咸菜放在桌上。有来吃饭的客人,吃饺子再送一碗粥一碟小咸菜。我和哥每次一早去,姥姥都会给我俩盛上一碗热乎乎的粥,外加几个饺子一碟小咸菜。姥姥腌的小咸菜很好吃,脆生生的,鲜香可口。每天早晨加几个饺子,一碗清粥一碟翠绿的小咸菜,也是绝配了,可比红薯土豆强太多了,吃进肚子里热乎乎的,一上午肚子都是饱饱的。即使有时我俩去,没有饺子只喝粥吃小咸菜,我和哥也很满足。
“姥姥腌的小咸菜太好吃了,它可比咱家前院林子他妈腌的臭咸菜好吃!”哥自豪地说。
哥之所以这么说,只因为林子他妈有个酱菜部,平时专卖芥菜疙瘩以及一些酱黄瓜和一些酱菜。那些酱菜也不知道从哪进的,或许是时间久了卖不出去的原因,黑乎乎的咸菜摆放在摊位上,散发着一股不好闻臭哄哄的味道。奶奶说,林子他妈过日子抠缩,有些进的咸菜卖不了的时间久了从不舍得扔掉,也混在一些新进的咸菜里卖,以次充好。所以,林子他家的一些咸菜的味道也跟着变味了。有的乡邻买了吃后,闹肚子拉稀找到他家摊位,林子他妈还胡搅蛮缠不讲理。有时,她还会放出家里的狗吓唬人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为那点咸菜也不值得,因此,也很少和他妈较真。但久而久之,买他家咸菜的人也就没有多少人了。
林子他妈有一次来姥姥饺子馆吃饺子,和姥姥唠起嗑来说如果论起远房亲戚的话,算来算去按辈数她应该管姥姥叫表姨。奶奶那天也在姥姥店里,她听后直接给否掉了,她说:“我们亲家可没你这样亲戚!”奶奶的意思很明显,林子妈名声不好,我们家咋能认她这个名声不好的亲戚呢?但姥姥是个忠厚老实的人,她也是最认亲的人,何况人家叫她一声“姨”呢。但姥姥却是一个极其好面子的人,她觉得如果林子妈是她的亲戚,那咋也得帮帮林子妈呀!让她在村里有个好名声。哪有亲戚不帮亲戚的呀?于是,姥姥第二天特意去林子家串门,劝说林子妈处理掉那些臭咸菜,自己动手腌咸菜,这样既能节省下一些钱,还能保证咸菜的质量。姥姥说,她可以教林子妈腌咸菜。姥姥在村里可是有名的腌咸菜好手,姥姥有个雅号叫“清粥小菜”。为啥叫她清粥小菜呢?只因为姥姥一生节俭,即使开个饺子馆有钱了也从不胡吃海喝,平时就喜欢吃清粥小菜。而且但凡是来店里吃饺子的客人,姥姥都会给送上一碗清粥小菜,让客人吃完饺子,溜溜缝。人家饺子馆送饺子汤,姥姥送清粥小菜。
林子妈和姥姥套亲戚无非就是想有求于姥姥,她看姥姥店里生意好就想学一手。因此,姥姥那天特意和林子妈一起去了集市买了一些绿色蔬菜,把自己腌咸菜的技术传授给了林子妈。从此后,林子妈就卖自己腌的小咸菜。一时间,她家的酱菜部又起死回生了,后来她由于腌咸菜有了名,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来她家买小咸菜。
母亲腌咸菜也好吃,她完全来自姥姥的真传。母亲继承了姥姥简朴持家优秀品质。我们一家来承德时,姥姥舍不得母亲离开她,曾和母亲和父亲商量:“别去承德了,我把饺子馆送给你俩。我和你爸还可以帮你们经营管理,在店里干活儿,你俩尽管当甩手掌柜的,就等着收钱就行。”
母亲却说:“我俩也有手有脚的,咋能让你们二老替我俩遮风雨呢?绝对不行!”姥姥劝说不了母亲,只好抹着眼泪,给我们拿了一坛子她腌的咸鸡蛋,又给装了两坛子她腌的小咸菜给我们带上。她知道母亲就喜欢吃她腌的咸鸡蛋和小咸菜,总是吃不够,这次来承德前,她还特意教会了母亲腌小咸菜的手艺。她拿的两坛子小咸菜吃完之后,母亲开始自己腌小咸菜。那年,我家吃得最多的就是母亲腌的小咸菜就红薯或者土豆就咸菜。我们来承德后,早晨很少喝粥,那是因为母亲每天工作很忙,早晨四点就得去工地,根本没时间给我们煮粥。为了节省时间,母亲晚上回到家后,会蒸一大锅土豆或者红薯。蒸熟的红薯或土豆放在火墙上,第二天一早,我和哥拿着红薯或土豆就去学校。奶奶还会给我俩装一罐头瓶母亲腌的小咸菜,奶奶说吃土豆或红薯必须吃点小咸菜,这样不会烧心。
邻居邹娘和我家走动很勤,经常会来家里串门,有时她来我家,会给我家拿一些粮食或者油之类的东西。邹娘的大儿子在粮食局当书记,家里比较富裕。邹娘每次拿了东西,奶奶也没啥给人家的,会给母亲腌的咸菜给捞一些,或者给拿了一些东北的粉条,高粱米和粘豆包。邹娘很喜欢吃母亲腌的小咸菜,她也学着腌过几次,但都腌不好,不知啥原因,没等腌好就都烂了。所以她每次来家里,奶奶或母亲都会给捞一大碗咸菜。奶奶经常说的话是:“家里也没啥好吃的,给你拿点我儿媳妇腌的咸菜吧。自家腌的,绿色的好吃。”
我们来承德的几年里,姥姥也没少把她腌的小咸菜让开火车的老叔给我们送来。有时实在想母亲了,她还会坐老叔的火车,来承德我家住一些日子。她在我家的那些日子,也是我们一家人最幸福的日子,姥姥会三点就起床给我们一家人准备早餐,清粥咸菜,还有姥姥最拿手的素馅蒸饺。母亲每天早晨也终于能吃饱肚子,去工地工作了。那些日子,母亲的脸色红润了,也有精神了。哥高兴地和我说:“还是姥姥在咱家好呀!即使每天清粥小菜也吃着香甜呀!”
可是这种日子毕竟是短暂的,姥姥还有东北家人等她回去,还有她经营的饺子馆等着她回去经营。姥爷和大舅也忙不过来呀!姥姥离开我家那天,临走时紧紧拽着母亲的手不肯松开,她哽咽地说:“闺女呀!换个工作吧!即使不换工作,早晨也要吃饱饭呀!如果你总是没日没夜地工作,再连饭都吃不饱,以后恐怕我都会见不到你了!”
母亲生怕姥姥替她担心,强把眼泪忍住,她安慰姥姥道:“妈,你就放心吧!等我再干几年苦力,家里人都能过上好日子了,到那时我就换个轻松点的工作。即使是每天吃清粥小菜,我也会吃饱肚子再去工作的。”
姥姥回东北后,母亲还仍然干她的苦力活。我和哥又恢复了早晨两个土豆或一块红薯,一罐小菜的生活。而母亲呢,也是每天匆匆忙忙早出晚归,早饭还是随便对付吃口土豆红薯的,就去工地。
我大二时,母亲终因经常超负荷工作,营养又跟不上严重贫血,造成各器官衰竭去世了。母亲去世后的一段时间里,姥姥一直住在我的家里。每天,姥姥很早起床,给我和哥准备早餐,一碗清粥,一碟小咸菜。然后,端着粥和咸菜去母亲墓地端给母亲……
如今,家里生活条件好了,对于大鱼大肉也有吃腻烦的时候,而那些让我吃着舒服一直陪伴的清粥小菜,愈发显得珍贵。这几年里,姥姥的微信名字也一直都是“清粥小菜”。姥姥说,这辈子她最满足的就是过清粥小菜这种质朴简单的生活。姥姥说得没错,清粥小菜也是我喜欢的生活,我也偏爱清粥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