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游凤凰古城万寿宫(散文)
一
2023年10月30日,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怀着满心的期待和对神秘湘西的无限向往,踏上了前往凤凰古城万寿宫的旅程。这座承载着悠久历史与独特民俗的文化古城,宛如一颗隐匿于尘世的璀璨明珠,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纷至沓来,去探寻它背后那如梦如幻的故事与风情。
当我缓缓踏入凤凰古城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瞬间置身于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前景色,那是一幅流动的画卷。绿波荡漾的河水宛如一条蜿蜒的翠色绸带,轻柔地缠绕着古城。河水清澈见底,河底的沙石与游动的小鱼都清晰可见,仿佛是大地睁开的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好奇地窥探着世间的美好。阳光倾洒在河面上,如同一幅细密的金纱,波光粼粼,闪烁着迷人的光芒,恰似无数细碎的金子在跳跃、嬉戏。微风轻轻拂过,河面泛起层层涟漪,那是大自然最温柔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动态的美景。
沿着河岸徐行,身旁的垂柳依依,恰似一群温婉的绿衣仙子,静静地伫立在水边。它们的枝条细长而柔软,如同绿色的丝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时而垂落在水面上,宛如在与河水亲密私语;时而又随风飘舞,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招手致意。那轻柔的姿态,恰似古城中流淌的诗意,让人沉醉其中。河水在垂柳的映衬下,更显灵动与澄澈,仿佛是大地的灵魂在低吟浅唱。
二
远处的黄永玉艺术馆犹如一颗艺术的明珠,镶嵌在这充满古韵的世界中,与周围的古建筑相得益彰。这座艺术馆是凤凰古城的骄傲,它不仅是艺术的殿堂,更是凤凰古城文化底蕴的象征。站在艺术馆前,我仿佛能感受到一位伟大艺术家的气息,那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踏入艺术馆,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扑面而来,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让人忘却了尘世的喧嚣。馆内的布局独具匠心,既有古典的韵味,又不失现代的简约。木质的结构、雕花的门窗,无不彰显着传统工艺的精湛。墙壁上、展架上,陈列着黄永玉先生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每一件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独特的故事。
先生的绘画作品色彩斑斓得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他用独特的笔触和色彩,描绘出了湘西的山水风光和古城中的民俗风情。那山水画卷中,巍峨的山峦、潺潺的溪流、葱郁的树林,在他的笔下交织成一幅和谐的乐章,仿佛能让人听见山间的鸟鸣和流水潺潺声。而描绘古城人物的作品,则更是栩栩如生。每一个细节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人物的表情、神态、服饰,都透露出凤凰古城独特的韵味。站在这些作品前,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先生创作时的激情与灵感,他不仅仅是描绘眼前的景象,更是将自己的情感和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融入其中,让每一幅作品都成为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存在。
雕塑作品则是先生对艺术的另一种独特诠释。那些用各种材料塑造的形象,或雄浑大气,或细腻温婉,无不展现出先生的匠心独运。每一尊雕塑都仿佛在讲述着一个故事,有对历史的缅怀,有对生活的赞美,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书法作品中,先生的笔法或苍劲有力,如老树盘根;或飘逸洒脱,似行云流水。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不禁对先生的艺术成就肃然起敬。
在艺术馆中徘徊,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艺术世界,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艺术的魅力和灵性。在这里,我不仅领略到了黄永玉先生的卓越才华,更深入地领略到了凤凰古城独特的文化魅力。这座古城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俗文化,还孕育了无数杰出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是古城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三
离开黄永玉艺术馆,继续前行,便邂逅了几位身着传统苗家服饰的苗家姑娘。她们是这座古城中最鲜活、最动人的一道风景线。苗家姑娘们宛如从古老的传说中走来的仙子,身上的服饰精美绝伦,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那服装以传统的苗绣为主要装饰,色彩鲜艳而又和谐。红、黄、绿、蓝等色彩在苗家姑娘们的身上交织成一幅绚丽的画卷。鲜艳的花朵、灵动的飞鸟、神秘的图腾,都在苗绣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绣品不仅色彩美观,而且寓意深远,每一针每一线都蕴含着苗族人民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和敬意。
银饰则是苗家姑娘服饰中的另一大亮点。她们身上的银饰叮当作响,仿佛是一首悠扬的乐章。银质的头饰、项链、手镯、耳环等,每一件都制作精良,工艺精湛。银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同星星般璀璨。这些银饰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苗族人民的信仰和传承的象征。它们承载着苗族人民的历史和文化,见证着苗族的发展和变迁。
苗家姑娘们的脸庞如同古城中的花朵一样娇艳,那纯净的笑容如同阳光般温暖人心。她们的眼睛明亮而又清澈,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透着一种质朴和热情。她们或是在河边洗衣,纤细的手指在水中轻轻揉搓着衣物,与同伴们欢声笑语,那笑声仿佛是古城的乐章中最清脆的音符;或是在巷口售卖一些苗族特色的小饰品,热情地向过往的游客介绍着自己的家乡和手工艺品。她们的出现,为这座古城增添了几分灵动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了一种与世无争的宁静与美好。
四
而古城中的农家饭店也是别具一格的存在,它们散落在古城的各个角落,宛如一颗颗温暖的明珠,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这些农家饭店大多是由古老的民居改建而成,在保留传统建筑特色的同时,又融入了现代的舒适与便捷。
走进饭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充满古韵的木质结构。木质的梁柱、雕花的门窗,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岁月。墙壁上挂着一些具有湘西特色的装饰品,如干辣椒、玉米棒等,让整个饭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饭店的菜品以湘西特色菜为主,每一道菜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酸汤鱼无疑是这里的招牌菜之一。那酸汤鱼的味道堪称一绝,鲜嫩的鱼肉在酸汤中炖煮,酸汤的酸味浓郁,仿佛是一种独特的魔法,将鱼肉的鲜美充分激发出来。酸汤中还加入了辣椒、花椒等调料,增添了口感的层次。鱼肉入口即化,那鲜嫩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再加上酸汤独特的酸味,让人食欲大增。
腊肉炒笋干也是不可错过的美味。腊肉是湘西地区的传统美食,经过长时间的腌制和晾晒,腊肉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咸香味道。笋干则是山中鲜笋经过晾晒而成的,保留了鲜笋的清香。腊肉与笋干相互搭配,腊肉的咸香与笋干的清香相互交融,口感丰富而有层次。腊肉的肥瘦相间,肥而不腻,笋干则脆嫩爽口,两者搭配在一起,仿佛是一首和谐的交响乐,在味蕾上演奏出动人的旋律。
坐在饭店里,品尝着地道的美食,看着窗外的古城景色,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慢了下来。窗外的街道上行人寥寥,偶尔有几只小鸟飞过,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远处的高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是一幅水墨画卷。这种宁静而又美好的氛围,让人感到无比的惬意和放松。
五
终于,我来到了期待已久的万寿宫。万寿宫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凤凰古城中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宛如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静静地诉说着古城的历史与沧桑。
进入万寿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大的戏台。戏台的建筑工艺十分精湛,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技艺。戏台的上方,木质的横梁和立柱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龙凤呈祥、花鸟鱼虫等,每一幅图案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从戏台上走下来。戏台的栏板上也雕刻着各种人物故事,那些人物的表情、动作都刻画得细致入微,让人仿佛能看到他们在舞台上表演的场景。
戏台的前方是一片宽敞的庭院。庭院的地面用青石板铺就而成,岁月的痕迹在石板上留下了斑驳的印记。庭院的两边是厢房,厢房的墙壁上绘制着精美的壁画。这些壁画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大多描绘的是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民俗风情。壁画的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和谐,每一幅都仿佛是一个时空隧道,带人们穿越回古代。有的壁画描绘了盘古开天辟地的壮观场景,巨人挥舞着巨斧,将混沌的世界一分为二,那震撼的画面让人不禁为之惊叹;有的壁画描绘了牛郎织女的浪漫爱情故事,牛郎和织女隔着银河相望,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思念和眷恋,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与无奈。
在庭院的中央,有一口古井。这口古井是万寿宫的生命之源,它已经默默地流淌了数百年。古井中的水清澈透明,宛如一面镜子,映照着天空和周围的建筑。井口的石栏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站在古井边,我仿佛能够看到过去万寿宫中的香客们在这里取水祈福的场景。他们虔诚地跪在井边,双手合十,祈求神灵的庇佑。那袅袅的青烟在空气中飘散,仿佛是他们的祈愿在时光中流转。
万寿宫的建筑结构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其屋顶采用了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结构,既保证了建筑的稳定性,又使建筑外观造型优美。屋顶的瓦片排列整齐,瓦片上的青苔像是岁月的痕迹,见证了万寿宫的沧桑变迁。建筑的飞檐翘角犹如飞鸟展翅,给整个建筑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檐下的斗拱结构精巧,每一处斗拱都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展现出古代工匠们的匠心独运。
在万寿宫内,我还看到了一些古老的祭祀用品和宗教文物。这些物品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却依然保存完好。它们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万寿宫曾经的辉煌与繁荣。
祭祀用品的种类繁多,有精美的香炉、庄严的佛像、古朴的牌匾等。香炉的制作工艺十分精湛,炉身雕刻着精美的图案,香气在炉中袅袅升腾,仿佛是人们与神灵沟通的纽带。佛像庄严肃穆,慈祥的面容让人感到无比的敬畏。牌匾上的字迹苍劲有力,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仿佛在诉说着万寿宫的历史和信仰。
这些物品每一件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的宗教信仰和社会文化风貌。它们不仅是万寿宫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瑰宝。
万寿宫不仅是宗教祭祀的场所,也是古城中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在庙会期间,万寿宫前会聚集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人们在这里观看表演、品尝美食、参加民俗活动,那热闹的场景仿佛是人间的狂欢节。
舞龙舞狮是庙会上必不可少的节目。只见那蛟龙在舞龙者的手中上下翻腾,时而盘旋在空中,时而穿梭在人群中,仿佛是天地间的神灵在降临。狮子则在锣鼓声中憨态可掬地跳跃着,时而威风凛凛地吼叫,时而温顺可爱地嬉戏,引得观众们阵阵喝彩。舞龙舞狮的表演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还有一些民俗艺人现场展示传统的手工艺制作,如剪纸、刺绣、捏面人等。剪纸艺人手中的剪刀挥舞间,一幅幅精美的图案便应运而生;刺绣艺人用细腻的针线绣出绚丽的花朵、灵动的飞鸟;捏面人艺人用灵巧的双手捏出动物的形状,栩栩如生。这些传统手工艺充满了民间智慧,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们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艺人们心血的结晶。
六
除了万寿宫本身,周围的古建筑群也别有一番风味。这些古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的建筑,它们沿着街道有序地排列着,形成了独特的古建筑群落。
古建筑的外观造型各异,有吊脚楼、四合院、三坊一照壁等。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底部悬空,仿佛是建在半空中的楼阁。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美感,还具有防潮防洪的功能。四合院则围合而成一个庭院,庭院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三坊一照壁的建筑布局则体现了对称之美,照壁上的壁画精美绝伦,为建筑增添了几分艺术氛围。
这些建筑的风格融合了汉族、苗族、土家族等多个民族的建筑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湘西建筑风格。汉族建筑的典雅、苗族建筑的灵动、土家族建筑的质朴,在这里相互交融、相互映衬,构成了一个多元而和谐的文化空间。
在这些古建筑中,我看到了许多古老的门窗。这些门窗的雕刻工艺十分精美,有花卉图案、动物图案、人物图案等。门窗上的雕刻线条流畅,层次分明,每一处雕刻都蕴含着工匠们的心血和智慧。花卉图案栩栩如生,仿佛能闻到花香;动物图案活灵活现,仿佛随时会从门窗上跃出;人物图案则刻画得细致入微,仿佛在讲述着古老的传说。
透过这些古老的门窗,可以看到室内的一些陈设。室内大多采用传统的木质家具,这些家具造型古朴、质感温润,充满了浓郁的古典气息。木质的桌椅、床榻等家具,散发着淡淡的木香,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家具上的雕刻也十分精美,与门窗的雕刻相得益彰。
沿着古老的街道漫步,我感受到了凤凰古城那慢节奏的生活方式。街边的小店里,店主们悠闲地坐着,或是在编织着一些手工艺品,如精美的竹篮、古朴的草编等;或是在和顾客们聊天,讲述着古城的历史和故事。孩子们在街道上嬉笑玩耍,他们的笑声清脆而又响亮,为古城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古城中的人们依然保持着传统的生活习惯,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让人敬佩。
走到桥上,俯瞰整个古城。那纵横交错的河道如同古城的血脉,将古城分割成一个个美丽的小岛。河面上,一艘艘小船缓缓驶过,船夫们悠扬的歌声在河面上飘荡。小船的两岸是古色古香的建筑,那建筑的倒影在水中摇曳,仿佛一幅水墨画。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像是古城的守护者,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当夕阳西下,古城被染成了一片金黄色。夕阳的余晖洒在河面上,河水变得更加波光粼粼。此时的万寿宫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古朴庄重。它那古老的建筑轮廓在夕阳的阴影下显得更加深邃,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夜幕降临,古城中亮起了一盏盏灯火。灯光映照在河面上,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光影画卷。万寿宫周围的街道上,灯火通明,游客们穿梭其中,感受着古城夜晚的魅力。在灯光的照耀下,万寿宫的建筑细节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那精美的雕刻、古老的门窗都仿佛在诉说着它们自己的故事。
在这座古老而又神秘的凤凰古城中,我度过了难忘的一天。在这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夜晚,我在古城的一家客栈住下。躺在客栈的房间里,能够听到窗外传来的潺潺流水声和偶尔的欢声笑语。我想,这就是凤凰古城万寿宫的魅力所在吧。它不仅有着古老的建筑、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有着一种让人陶醉的氛围。这里的人、这里的景、这里的文化都像是一首悠扬的诗歌,让人回味无穷。
凤凰古城万寿宫之旅是一次难忘的体验。在这里,我领略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感受到了湘西独特的民俗文化,品尝到了地道的美食,看到了美丽的风景。这座古城就像是一部活着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传承。我相信,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凤凰古城万寿宫都将永远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探寻它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