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新】又是新年到(散文)

精品 【宁静·新】又是新年到(散文)


作者:秦安 秀才,1003.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34发表时间:2025-01-29 10:55:12

腊月二十八,我坐在办公室,思绪翩跹,此时已无工作可做,明天就是除夕,中国大地处处溢满着春节的喜庆氛围,走在街上都能感到久违的节日气息。单位上班的人寥寥,这个时候谁也不会怪人去楼空,大家心照不宣地默许这一旷工行为,因为春节是最重要的节日。
   又是一年新年到,辞旧迎新喜气盈。菜市场、超市人满为患,家家都在准备着过年吃的、用的,高速公路上还在长长地排着队,归乡心切的人渴望着早点见到家人,千百年来除夕夜全家团聚都被视为一年里最重要的事情。大家辛苦了一年,只有这个时候才会享受节日的吉祥、家庭的温情。
   小时候最盼望着过年,过年时可以穿到新衣服、玩炮仗,可以到亲戚家拜年,家家户户点着红灯笼,照着人一身喜庆的红色。除夕当天母亲早早地就在准备年夜饭,中午只简单地吃点,年夜饭才是重头戏。85后的人生活已不像是上辈人那么拮据,过年时才能尝到荤腥,我们平时吃肉也吃惯了,只不过年夜饭更加丰盛,更加令人期待。猪肉、牛肉、羊肉、鱼、虾、丸子、腊肉、香肠等,各种荤菜素菜摆满一桌,看着人直流口水,5点钟烧完香拜完菩萨,父亲点燃一挂五千响鞭炮之后,等到6点便开始吃年夜饭。
   父亲常年在外做生意赚钱,平时我们见面并不多,过年了终于可以好好聚聚了。父亲坐在主位,母亲和我、姐姐坐在另外三方,家里就四个人,可桌上的菜满满当当。父亲高兴地喝点酒,不多,大概二两,只是应景象征性地喝点。我和姐姐则喝饮料,健力宝、汽水,喝完了通常会打嗝,打嗝的时候一股汽水味直冲大脑,搅得有点头晕。父亲和母亲聊着家里的事情,计划着新年做些什么生意,我和姐姐则是认真地听着,知道过完年不久父亲又要外出,心里忍不住有些许失落。父亲是个深沉的人,把感情都藏在心里,我的记忆里仿佛父亲都没有抱过我,也没教育我人生道理,只是一个劲地在外面赚钱供我和姐姐读书,供养着我们家的日常生活。
   吃完年夜饭,天完全黑了。这个时候就是小孩子放烟花的时候了。那个时候的烟花有窜天猴、二踢脚、闪光雷、小礼花等等。窜天猴胆大的拿在手上,胆小的插在地上,点燃后会“嗖”地一声窜到空中,然后爆炸,发出响亮的声音和耀眼的光芒。二踢脚是双响炮,地上响一声,空中响一声。闪光雷闪闪发光,响声震天。小礼花拿在手上,喷射着五彩斑斓的火花,我们一般都旋转着画圈圈,火花飞舞着像妖艳的花朵。火树银花点燃后会像喷泉一样喷出美丽的火花,每个喷放时间大约持续10秒左右。摔炮只需用力摔在地上就能响,这时大街小巷里时不时地就能听到摔炮的响声,小孩子走一路响一路,还有对着墙壁摔的,可以说是小孩子的最爱。
   魔术弹是买的最多的烟花,拿在手上对着天空喷烟花,在空中的每一束烟花都像响在小孩子的心上。魔术弹放的时候不能对着人,只能对着天空。有一年别人家放魔术弹竟然对着我们家,在门口的姐姐顿时脚上中了“弹”,脚背上留下一道几厘米的伤疤。姐姐疼的哇哇叫,我则骂着人家不长眼,只是天黑不知道是谁家放的魔术弹,只能作罢。当时心想幸好不是窜在脸上,不然可就毁容了,麻烦大了。
   那时家家都有会放几千响鞭炮,放的时候有时有哑炮。我们通常等上一会等哑炮彻底哑了就去收集哑炮。哑炮有的炮捻子没燃尽,这个时候就可以直接点燃然后听响;炮捻子燃尽的就把纸一层层剥开要的是最里面的火药,通常积攒好几个哑炮的火药堆在一起,然后划根火柴去点那堆火药。火药“滋”的一声一股白烟弥漫开来,我有次就被这火烧了眉毛、额头的头发,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乐此不疲。
   那时候有卖玩具枪的,有手枪、步枪的,这种手枪是塑料材质,子弹是塑料小圆珠,手枪冲击力大,我们通常打在玻璃、冰面上,有的脆弱的玻璃应声而碎,冰面上则被打穿个小洞。拿着这种枪,仿佛自己是军人,在敌人搏斗,我们经常扮演警察和军人,用手枪对打。不过我们不敢拿枪直接打人,都是冲着空气打枪,玩手枪主要是满足自己当英雄的小心思。
   后来我在军校里拿的真枪,本来最后会实弹射击的,但是后来因为“两会”取消了,害怕出现走火伤人事件。我练了半个月的据枪,最终还是没有开过真手枪。只不过后来打过真正的步枪,而且不止一次,算是过了小时候打枪的瘾。
   年夜饭都吃过以后,二叔三叔一家会来我家拜年。我和姐姐也要给二叔三叔拜年。二叔三叔端坐椅子上,我和姐姐会给他们磕头,而后他们会给我们压岁钱,通常有一百。如果碰到其他长辈,那除夕夜能弄到好几百块钱,这些钱父母不会要我们的,我们会在下学期买早餐和零食吃。
   上初中以后就不再磕头拜年了,基本上没什么压岁钱了。压岁钱本来就是小孩子的专属,大一点了都不好意思要了,可没有压岁钱好像过年缺少了那么一点趣味,只不过十几岁的孩子对放烟花依然是很喜欢的。
   然后我上高中了,举家都搬到市一中附近,高中三年是我学习最专注的三年,每天的重心就是学习,后来也如愿上了军校。只不过那时二叔三叔大姑姑小姑姑都在镇上,年夜饭吃完再也没有串门子的了,我们一家只好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
   那时的春晚真是能引人发笑,尤其是赵本山的小品,基本上赵丽蓉去世后春晚看的就是赵本山。赵本山的小品演完,有的人就洗洗睡了。而我们小时还会听话的守岁,守到十二点,母亲端来红枣鸡蛋糖水,我们吃完差不多就睡了。每年的除夕夜就是这样度过,尽管一年一年都是如此地重复着,但我们完全没有厌倦,或许这过年的情结早就流淌在每个中国人的血液里,不管是不是重复动作都会意犹未尽地兴致勃勃地过年。
   之后的年味则越来越淡,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过年也变得越来越顾忌太多。因为考虑到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城市里不让放烟花了,这使过年少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现在住在居民楼的住户几乎不串门不说话,只有家里人在无聊地看春晚,而春晚也不再精彩,只是完成着几十年下来的传统,给中国人过年增添一点慰籍罢了。记得,十几年前还会有人津津乐道春晚的梗,现在则完全不提了,看了好像没看一样。现在的年味因为春晚的质量下降也不再那么浓厚了。
   现在的我过年一般到十点钟就睡觉去了,不再像小时候守岁。尽管年味淡了,但对过年的期待还是非常浓厚的,也许对小孩子来说压岁钱放烟花是过年,但对于中年人的我们来说一家人热热闹闹吃顿饭欢欢喜喜地唠唠嗑才是有意义的过年呢。

共 25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又是一年新年到,辞旧迎新喜气盈。在传统春节即将到来的腊月二十八,作者被中国大地处处溢满着春节的喜庆氛围所感染,浮想联翩,挥笔写就此文。年年有春节,因此一个“又”就把人拉到节庆的气氛中,文章围绕春节展开叙事,从大街小巷的节日气氛,回忆起小时候的过年,盼年夜饭,盼穿新衣,盼放鞭炮,趣味横生,趣事多多,写出了一个欢喜过大年的景象,抒发了对小时候过年的喜爱之情,民情、民俗尽在作者细腻的描写中呈现。特别是放鞭炮、做游戏的情节真实有趣,透出孩子们过年的喜庆劲。因为描写细腻,所以令人感同身受,引发读者回想自己小时候的春节趣事,过去时光里过年的故事。当然,时代在发展,我们也在与时俱进,新时代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赋予春节更多的意蕴,因此说,不是年味淡了,而是年味变了,变得更加富有时代特色。好文,推荐阅读,在这个喜气洋洋的节日里,大家一起感受新的一年新气象。【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29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1-29 11:00:16
  守望团圆,希冀美好,向着新的一年出发。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1-29 11:00:58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