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乌龙潭公园小记(散文)

精品 【东篱】乌龙潭公园小记(散文)


作者:罗莲香 秀才,2699.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85发表时间:2025-01-30 05:32:25


   十二月下旬的一个周末,我和老公在南京街头闲逛,无意间,“乌龙潭公园”几个大字闯入眼帘,我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老公心领神会,于是,我们移步“乌龙潭公园”。
   刚入大门紧走几步,就看见一尊伟岸的汉白玉坐像,是曹雪芹!坐像静静矗立在水中央的方石座上。他身穿一袭长袍,目光如炬,左手握一书稿,右手自然平放,书稿当然是《红楼梦》,那是他呕心沥血创作的文学巨著啊!我以敬仰的目光再次看向曹雪芹,与他深邃的目光相遇,感觉一个伟大的灵魂仍鲜活地存于人世间,他淡看浮华,将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都写进了书中。    
   坐像旁的“沁芳桥”源自《红楼梦》,是出入大观园的必经之路,连接着贾宝玉的怡红院和林黛玉的潇湘馆,见证了宝黛之间的凄美爱情。桥畔一棵明末清初的老桂树,距今约400多年历史,每年花开二度,芬芳浓郁,仿佛在释放着故事的幽香,也在诉说着岁月的悠长。
   曹雪芹的童年少年时代,家中经济非常优渥富足,锦衣玉食,生活悠闲,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他常来乌龙潭游玩,园内的一草一木、周围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休闲等状态,都成为他日后创作《红楼梦》的源源不断的素材。
   曹雪芹对南京的感情非比寻常,生于斯长于斯的他,乌龙潭见证了他童年无忧无虑的生活,承载着他对往昔生活的甜蜜回忆,寄托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思。曹家衰败后,奢华的生活化作一江春水,流淌在时光深处。关于乌龙潭的记忆在他创作时被深深唤醒,作品的每个章节都是他情感的自然流露,《红楼梦》充满了对家族曾经的兴盛与衰落的感慨。
   《红楼梦》内容博大精深,涉及诗词、建筑、医药、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各个领域,一代文学巨匠才学盖世,令人高山仰止。
          
   二
   已是深冬,公园内一片冷寂和萧索,那排灌木丛旁却有几棵花树正在绽蕊吐艳,阳光温柔地抚摸着每一朵花,抚摸着每一片花瓣,花瓣似绸缎,晕染了一层特别迷人的光彩,那么娇俏,那么夺目,哦,是茶花,开得真好,为这个寒冬时节的公园带来丝丝暖意和诗意。
   灌木丛斜对面是片青黄交织的芳草地,草地上“宝钗扑蝶”的石雕太逼真了,我看着“宝钗”,豆蔻年华的她面容皎美,梳着云髻,左手拿着一把团扇置于身后,右手成兰花指,身体略向前倾斜,形成一个微妙的弧度,其面部仿佛有香汗溢出,太美了!
   我凑近看,又退后看,恍惚间,眼前的“宝钗”竟然动起来了:时值春末夏初,宝钗信步走在桃红柳绿的大观园里,准备找潇湘馆的黛玉玩,却发现宝玉已进了潇湘馆,宝钗赶快识趣地返回。在回来的路上,她看见了两只一模一样的玉蝶在前方翩然起舞!她从未见过这么美的蝴蝶,晶莹剔透,若雪如珠,太惊艳!于是,她加快了步伐,挥动着手中的团扇,她要捉住这两只玉蝶!两只玉蝶发觉情况不妙,哪肯坐以待毙,于是十分机灵地躲闪,它们配合默契,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地飞呀飞,有时还双双调皮地落到宝钗的肩头,有时还对对淘气地栖于她的发簪,等宝钗察觉,俩玉蝶又灵巧地飞向别处了。宝钗急得直跺脚,心中暗暗发誓:坏蝴蝶,坏蝴蝶,我非捉住你们不可!就这样一人双蝶穿花拂柳,不知是蝶绕人,还是人缠蝶,就这样一直追到了滴翠亭。宝钗已是香汗淋淋,娇喘细细……
   “宝钗扑蝶”最终虽扑而未成,但一向谨言慎行、心思缜密、沉稳内敛的宝钗在这一情节中,显然丢掉了保护自己的“盔甲”,还其自然面貌,还其真性情,她的内心是火热的,是顽皮活泼的,是充满童真童趣的。
   也有人认为那两只玉蝶是宝黛的化身,宝钗扑蝶意在破坏宝黛的爱情,也在影射后面的故事情节。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认为宝钗正当天真无邪的年华,哪能心机如此泛滥?哪有心思如此阴险?当然宝钗是一个矛盾体,她有温柔宽厚的一面,也有冷漠自私的一面,但我宁愿相信扑蝶时的宝钗内心是纯净亮堂的,扑蝶时的宝钗是率性纯真的,她在放飞一个真实的自我,还自己短暂的心灵自由。因为,她很快又得包装好自己,与大观园的芸芸众生巧妙周旋,做最贤惠最大度最隐忍最完美的自己。
          
   三
   与“宝钗扑蝶”遥遥相望的是“宝黛共读”雕像。这座雕像制作得形象与神韵俱佳,一对才子佳人相偎相依,共读《西厢记》,多么温情温馨的画面!
   看着雕像,令人神思缱绻,瞬间坠入一幅幅唯美深情的画卷:彼时,正是暮春时节,宝玉悄悄地坐在“沁芳桥”畔看着《西厢记》。众所周知,宝玉的父亲贾政是个方正古板迂腐之人,对宝玉严苛以待,期待宝玉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哪会允许宝玉看“闲书”,更何况《西厢记》并非普通的“闲书”,在那个被封建礼教禁锢的时代,压根儿就是一本“禁书”!若是光明正大地看,贾政不仅会狠狠批评宝玉: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而且定然会将书撕得粉碎,同时宝玉少不了一顿皮肉之苦!
   宝玉看得正带劲,黛玉提着香锄来葬花,与宝玉不期而遇。俩人青梅竹马,互不设防,于是共读《西厢记》,俩人读得如醉如痴,早已互生情愫的他们从未向对方表明心迹。看着聪慧矜持却美得不可方物的妙人儿,宝玉终于鼓起勇气,借《西厢记》中张生的话向黛玉敞开心扉: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城倾国貌”,黛玉在娇嗔中婉转接受了宝玉的满腔柔情,自此,俩人拉开了爱情的序幕。可叹,凡事都有因果,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前世绛珠草受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转世投胎后的黛玉终究要用一生一世的眼泪来偿还宝玉。如此凄美的故事,令人感慨万千,教人泪眼婆娑!
          
   四
   公园内泊着一湾蓝汪汪的水,澄明清透,岸边草木丛生,韵味十足,生动了时光。水面蜿蜒而狭长,像极了一条龙,龙首昂扬向上,龙尾则迷失在远方的树丛中。这就是乌龙潭。
   乌龙潭历史悠久,三国时,为运渎与潮沟交汇入江处,名“清水大塘"。每年夏天,因水中莲花灿然盛放,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又名“芙蓉池”、“白莲池”。晋代传说潭中有四处泉眼,终年喷涌不息。某年六月十九日,四条乌龙环绕泉眼戏水。此后,每年乌龙准时出现,“乌龙潭”由此而得名。
   清幽雅致的自然环境滋养了曹雪芹的心性,熏陶了他的审美,他对自然之美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和犀利的洞察力,难怪《红楼梦》中关于大观园中的自然景观的描写,那么地细腻入微,入木三分,出神入化!
   乌龙潭岸边芦苇袅娜,苇花如绒似雾,堆叠出冬日特有的风情。蓦地,我眼前一亮,一位绾着青丝、外披深红色斗篷、二十岁左右的女孩,正在芦苇旁摆弄着裙子的下摆,体态婀娜,明艳动人,与林黛玉颇有几分神似,旁边一位身着羽绒服的阳光俊朗的小伙在用相机为女孩拍照,女孩不停变换着各种姿势,或站或坐或蹲,调整着不同表情,或嫣然一笑或低头沉思或遥望远方,“咔嚓咔嚓”,男孩极有耐心,微笑着摄下了女孩每一个美好的瞬间。我看着苇花,又看着那位有着古典气质的女孩,仿若陷入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梦境。此时,我想起《诗经》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些唯美诗句正是我眼中所见最真实的写照啊。我又觉得她是林黛玉穿越时空而来,在熟悉的地方寻找熟悉的印迹,嗅着熟悉的气息,慰籍一份久违的情怀。
          
   五
   沿着石子路蜿蜒前行,不知不觉间来到了“颜鲁公祠”,进门,里面有个清静的小院,再往里走,是“颜真卿纪念馆”,里面陈列着大量的文史资料、实物、书法珍品、古碑帖及拓片,翔实介绍了颜真卿的生平、政绩和他的书法艺术。颜真卿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他不仅是一代名臣,更是书法史上的巨星,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赞为“颜筋柳骨”。
   颜真卿纪念馆旁边有个展厅,里面展示的书法作品写得非常洒脱、遒劲,都是一些民间书法家习得颜体精髓后有所创新、自成一体的大作,每个字都是那么厚重且轻盈、挺拔又飘逸,万变不离其宗,颜体的风骨是每个字的灵魂。
   公元759年,颜真卿在升州(南京)刺史任上,深入民间,关心百姓疾苦。彼时,乌龙潭及太平桥常受水患困扰,他精心规划治理蓝图,带领民众疏沟渠、护堤坡,使得乌龙潭通往长江的水道畅通无阻,防涝灌溉一举两得。  
   此外,唐肃宗乾元二年,颜真卿上表请求建造放生池,旨在弘扬仁德,广施慈爱。他先后撰写了《天下放生池碑铭》《乞御书天下放生池碑额表》,唐肃宗批准后,他奉诏在全国36州县建放生池81处,而乌龙潭便是其中最大的一处。  
   我们来到“颜鲁公祠”外,放生池依然在,池中石雕乌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它昂首向前,似在水中缓缓、悠悠地划动,它的目光充满感恩,似有滚烫的泪水滑落,它用无比虔诚的眼神代表所有生灵在感激颜真卿,感激所有持悲悯之心的人们,让它们能与人类共同生活在蓝天下,在这个美丽的星球实现生存的自由,享受生命的灵动与岁月的静好。生命是平等的,放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世界是多元的组合,生命的多样性体现了人与万物的互爱与包容,和谐共生才是这个世界最美最动人的状态!
   坐落在鼓楼区清凉山东麓的乌龙潭公园,很小很低调,却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不朽的历史遗产。有史以来,众多文人墨客曾在此驻足,除了曹雪芹、颜真卿,还有茅元仪、魏源、方苞、陶澍、吴敬梓、袁枚……诸多文豪在这里或短居,或长驻,或游览山川,或著书填词,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阅历、动人心魄的故事传说,便与乌龙潭公园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铸就了千古流芳的美谈,与光阴共绵长。
   以上只是南京的冰山一角,南京是一座承载着悠久历史的六朝古都,恰似一部厚重的史册,每一章节都缀满了传奇,荡漾着诗韵。
        

共 38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乌龙潭公园——撞入作者的眼眸,就成了一见钟情的所在。曹雪芹手握《红楼梦》书稿的雕塑,成为公园的首要主题。这大观园也将红楼大观纳入其中,酝酿这岁月的幽香。想到曹雪芹的身世,不能不感叹他没有被优渥的生活扼杀,反而从中找到了时代的线索,创作出文学巨著,成为一代宗师。深冬的公园,一片茶花,点燃了诗意。公园里再现了红楼人物的故事,入境入情,令作者以为自己也走进了红楼人物,尤其是“宝钗扑蝶”这一细节,也表达了作者柔弱而唯美的情思。作者对人物,也有自己的独见解,从中体会出人情世故的深邃。作者关注“宝黛共读”的雕塑,再现了宝黛的爱情故事,作者得到一番熏染,禁不住垂泪于他们。作者叙述乌龙潭的历史,写出乌龙潭的底蕴,挖掘出曹雪芹创作的底色。今日的乌龙潭,今天的女孩,融入其中,仿佛是与曾经的黛玉来一番时空对接,让人不胜感慨。“颜鲁公祠”深藏一代书法大家的人生轨迹和墨宝,为乌龙潭公园注入了多样的人文,颜真卿的政绩也寄存在这处乌龙潭公园,成为人们垂吊的最好场所。乌龙潭公园是文化博物馆,历史上的人物,相继在这里留下了足迹,打开每一个人物,都是一卷乌龙潭的历史,更是一部部传奇。这篇散文,问候气息相当浓厚,涉及的历史文学,具有专业性,作者精心选择,纳入文中,结合自己的学识和情感,加以解读,写出了乌龙潭的文化特色。行文上,不以罗列景点为主,而是选择文化景观加以描摹,进行深入解剖。同时,也将游人和作者的感想拿来和公园的人文故事加以碰撞,笔法活泼,情趣顿生。作者语言唯美精炼,具有诗意,作者的语言风格最适合这种文化风景的解读,精要不繁,恰到好处,别有韵味。文章在繁简处理上也见功夫,也使文章有了留白的空间,真可谓疏密有致,波澜风生,摇曳成趣。这篇文化散文,具有内质的美,还需读者用心体会。【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30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1-30 08:42:09
  这篇乌龙潭公园的散文,文化气息浓郁,专业性强。作者以独特视角解读历史文学,不以罗列景点为主,而是深入剖析文化景观。语言唯美精炼,繁简得当,将人文故事与感想碰撞,尽显内质之美。问候罗老师,祝你春节快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1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1-30 14:32:14
  感谢善斋老师大年初二抽出宝贵的时间为拙作留墨,鼓励之情甚浓,令人感动!乌龙潭公园,之前未尝有闻,这次碰巧遇见,算是意外的收获,收获到的不仅是公园自然的风景,更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心灵得以熏陶,情怀得以濡染!再次感谢善斋老师一直以来的支持,谨祝新春愉快!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30 08:45:29
  作者笔下的“公园”,乌龙潭公园,颠覆了公园的概念啊,简直是堪称乌龙潭博物馆,或者说是第二红楼,是历史上走过这里的名人的走廊……作者以精当的笔法,不俗的才气,抓取了公园里的精彩镜头,一一打开情思与历史,文学与人生。请欣赏!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继续,遥握,问候罗老师初二好,谨祝蛇年大吉!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1-30 14:43:41
  深谢怀才老师亲自编辑拙文并留评!按语唯美深邃精粹,为小文作了全方位立体的解读,升华了小文的意境!文字因美按而增色!乌龙潭公园是无意间遇到的,的确是露天的文化博物馆,那里文脉绵长,文气浓郁,文学巨匠的思想光辉如日月闪耀,游人游览风景,更在仰望文豪的灵魂,他们开创的文学成就彪炳千古,流芳百世!他们对中国文学、对走在文学路上的所有人的影响力无限深远!再次感谢怀才老师对小文的关照,对我的鼓励支持!值此新春佳节,谨祝怀才老师身体康健,吉祥顺遂!
3 楼        文友:枫桦        2025-01-30 09:29:29
  《红楼梦》的原名叫《石头记》,而南京城的古名叫石头城,它们之间的联系,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这篇文章以乌龙潭公园为背景,展开的视角,让人觉得那么的唯美,拜读老师的好文!
回复3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1-30 14:49:29
  正如枫桦老师所说,《石头记》与石头城的关联、曹雪芹与南京、与乌龙潭的关联真的是千丝万缕。乌龙潭留下了曹雪芹幼时少年时活动玩耍的脚印,激发了他创作的灵感,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感谢枫桦老师大年初二还抽空给小文留墨支持,感谢精彩解读!问候枫桦老师,谨祝新年大吉!
4 楼        文友:岚亮        2025-01-30 09:43:50
  一个山中的水潭,因为长在繁华的六朝古都,便是寻常女子变成相府的“秋香”了。很喜欢那句:“乌龙潭公园,很小很低调。”其实吧,这里很风景,很历史,很文化,很风雅,很高贵,很深重,很精彩。走进乌龙潭,相当走进了红楼的梦,水中的月,镜中的花,曹雪芹的心。本文隽永清丽,婉约柔美,详略得当,收放自如,诗意悠长,堪称绵绣之作。妹子才情了得,大赞特赞。问好新春,深深祝福!
回复4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1-30 14:59:17
  亮哥对小文的解读十分精彩!乌龙潭公园小巧玲珑,精致曼妙。冬日寒意萧萧,但不影响游人的热情。一进大门,曹雪芹的雕像就把文气拉满,将人带入他笔下《红楼梦》斑斓的意境,宝钗扑蝶和宝黛共读的雕塑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象那一帧帧妙趣横生的画面。只是我的笔力不济,表达不够灵动、巧妙,亮哥鼓励之意甚浓,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再谢支持,谨祝蛇年大吉!
5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1-30 10:38:51
  我去南京几次,但这座公园还没到过,老师给我补上了,跟着老师,初二游园,别有意境。这个公园,典型的文化公园,《红楼梦》中情节的雕塑、颜真卿纪念馆等等,无不散发着文化的气息。陶醉于老师美妙的解读,语言精粹精美,感悟见解独特,读罢受益匪浅,回味无穷。拜读学习老师佳作,顺祝新年愉快,万事如意!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5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1-30 15:06:35
  韩格老师为小文的留墨精当精妙,说实话,我不擅长写人文景观,这次写乌龙潭,也是瞎折腾。此处文脉流长,我重点写了与《红楼梦》相关的雕塑,还有颜真卿纪念馆,感觉语言表达方面还是欠缺的。感谢韩格老师一直以来的鼓励支持,值此新春之际,谨祝蛇年好运连连!
6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1-30 11:15:02
  拜读罗老师大作,是一次绝美的艺术享受!小小的乌龙潭公园,被老师开渲染得如此繁花妙景,处处留香。几处典型的场景,竟有如此美妙深厚的韵味,感佩罗老师才情妙笔!一个小公园,浓缩着一座大城浓郁的文化底蕴。祝老师节日愉快,幸福安康。
回复6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1-30 15:11:24
  郑老师于新年百忙中抽空为小文留墨,令人感动!去乌龙潭公园小游,觉得留下点履痕,于是写下此文。此公园是风水宝地,多少文人雅士在此留下千古奇篇。我带着崇敬之情与大师们灵魂对语,感觉这是一趟特别有意义的小游!再次感谢郑老师的精妙解读,今天是大年初二,谨祝蛇年万事胜意!
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1-30 15:26:35
  有温度有温暖情怀的作者,一定看到的是每一个字里的温度。罗老师的回复,带着恭谦和暖流。遥握,谨祝初二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7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1-30 20:50:30
  感谢怀才老师再次留墨美评,怀才老师对东篱的坚守和厚爱令人动容!好长时间未曾提笔,此次小游总算留下淡淡的履迹。再谢怀才老师关爱,问好,愿多喜乐、长安宁!
8 楼        文友:石叶六        2025-01-30 17:53:11
  逛过北京的大观园,亭台楼阁,但环境喧哗,在潇湘馆有弹奏二胡的,怡红院有唱歌的,园内还有跳广场舞的,无法让人沉浸其中去感受红楼的韵致。老师的美文,细腻入微,文学艺术完美结合,“乌龙潭”公园仿佛穿越时光,更有红楼的韵味,令人流连忘返!拜读学习,祝莲香老师新春快乐,吉祥如意!
回复8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1-30 20:55:14
  感谢石叶老师百忙中关注小文,留评温暖,满满的鼓励,令人感动!乌龙潭公园身处闹市,却独享幽静,游人走进这样的园子,仿佛陷入沉思与遐想,真的没什么喧哗声,耳畔只有清风徐徐,那种氛围一下子让人跌入名著的情境不能自拔。再谢石叶老师支持,问好,祝蛇年吉祥!
9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1-31 12:24:21
  跟着莲香老师的笔墨也逛了逛南京的乌龙潭公园的一角。以公园的景点味线索,老师对曹雪芹本人,对《红楼梦》的解读,实是韵味十足,诗意盎然,让读者也沉醉其中,久久回味。佩服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真真的美文佳作,我很是受益。祝老师新年新气象,万事如意!
回复9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1-31 13:20:33
  红花老师那么忙,还不忘给小文留墨,非常感谢!留评温暖,不吝溢美之词,解读精当!冬日的乌龙潭公园游人寥寥无几,很是幽静,看着文学巨匠的雕像和相关雕塑,令人浮想联翩。红花老师田地、家务、写文三不误,令人叹服!问好,祝新春愉快,蛇年好运!
10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1-31 22:00:32
  读了老师的美文,真的让人长知识。原来《红楼梦》与南京、南京与曹雪芹还有一定的渊源。祝老师新年吉祥、如意!
回复10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1-31 22:58:19
  塞翁老师晚上好,感谢您百忙中关注小文,的确,曹雪芹、《红楼梦》与南京的渊源极深,南京是盛产故事之所,南京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写满了故事,摇曳着岁月的风情。再谢留墨支持,谨祝塞翁老师新春愉快!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