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金文圣地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金文·春天】汉城湖游记:穿越历史长河的心灵之旅(散文)

精品 【金文·春天】汉城湖游记:穿越历史长河的心灵之旅(散文)


作者:王金启 举人,368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94发表时间:2025-01-31 08:05:59

古都西安,有一处能让人瞬间穿越千年,触摸汉朝历史脉搏的地方——汉城湖。在汉城湖大风阁有一副对联是:一登两千年,再现古长安。我曾经两次在这里游览,第一次是和女儿一起于2017年秋季去首次游览了汉城湖。这一次是2025年1月26日,怀揣着对历史传统文化的敬畏,我又一次踏入了这片承载着厚重汉文化的圣地,开启了一场厚重的汉城湖之旅。
   多少次,我曾经遥望着汉城湖的大风阁,梦想着登临。多少次又因为各种生计的原因擦肩而过。
   记得第一次去汉城湖是2017年的秋天,女儿陪着我一起首次去的汉城湖。当我们初次抵达汉城湖景区的大门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恢宏的汉代风格建筑,它的外观古朴典雅,红墙黄瓦,斗拱飞檐,仿佛是从历史的画卷中直接搬来的一般。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用苍劲有力的字体写着“汉城湖”三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那是汉城湖正门口,那时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相互搀扶着,眼神中充满了对历史的追忆;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拿着相机,迫不及待地想要记录下这里的每一处美景;还有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玩耍,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汉城湖风景区大门口两边有两块巨石,一块石头上雕刻着项羽的《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另一块石头上雕刻着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看到这两首诗,情不自禁会想起楚汉相争,想起这片土地上的朝代更替,风云变幻,让人浮想联翩。
   未进大门,远远就可以看见巍峨耸立的汉城湖的核心景区——大风阁。走进大门,再看大风阁,更加高耸入云,令人敬仰。大风阁是汉城湖的标志性建筑,它以刘邦的《大风歌》为主题,高约63.3米,共七层,是西安市区内最高的仿汉建筑。站在地面仰望大风阁,大风阁气势磅礴,端庄威严,仿佛一位巨人,俯瞰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大门口两座威武的陶俑武士,手持兵器,两边站立,威风凛凛,神圣不可侵犯。
   走进大风阁,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浮雕壁画,画面上展现了刘邦在战场上的英勇身姿和他统一天下后的豪迈气概。壁画的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人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大风阁的一层,还设有一个汉代历史文化展厅,展厅内陈列着大量的汉代文物和历史资料,通过实物、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生动地展示了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沿着楼梯拾级而上,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主题展览。在二层,我们看到了许多汉代的陶俑和青铜器,这些文物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反映了汉代高超的艺术水平。在三层,展示的是汉代的科技发明和文化成就,如造纸术、地动仪、《史记》等,这些发明和成就不仅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四层,我欣赏到了许多汉代的书法和绘画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韵味十足,展现了汉代文人墨客的才情和风采。
   登上大风阁的顶层,凭栏远眺,整个汉城湖的美景尽收眼底。远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近处,湖水波光潋滟,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此时,微风拂面,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变迁。在这一刻,我深深地陶醉在了这片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上。
   从大风阁沿着湖岸向西,分别是张骞丝绸之路雕塑群,水土保持科学馆、汉朝历史浮雕群、神明台、水磨广场,中间还有一处大型儿童游乐广场。秋天的湖水清澈见底,微风轻拂,波光粼粼,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岸边的绿树红花。远处,几只水鸟在湖面上自由自在地飞翔,时而俯冲,时而盘旋,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优美身姿。汉城湖的前身是团结水库,它修建于文革时期,最初只是一条用于灌溉和防洪的水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水渠逐渐被人们遗忘,变得杂草丛生,垃圾堆积。直到2006年,西安市开始对团结水库进行综合改造,将其打造成了一个集防洪保安、园林景观、水域生态、文物保护和都市农业灌溉为一体的大型水利风景区,并正式更名为汉城湖。
   在改造过程中,设计师们充分挖掘了汉城湖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汉代文化为主题,融入了大量的汉代建筑元素和历史典故,使汉城湖成为了西安市民了解汉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如今的汉城湖,不仅是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更是一座生动的历史博物馆,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汉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大汉汉城湖,有一组别具一格的汉朝历史浮雕,宛如一部镌刻在石壁上的汉朝史书,无声地诉说着那个波澜壮阔时代的辉煌与沧桑。这组浮雕以细腻的线条、生动的形象,将一个个历史典故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每一幅画面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每一个人物都蕴含着一种精神力量。
   浮雕的开篇,是张骞出使西域的场景。画面中,张骞骑着一匹矫健的骏马,眼神坚定地望向远方,身后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他们带着中原的丝绸、瓷器等珍贵物品,穿越茫茫沙漠,踏上未知的征程。风沙弥漫,却掩盖不住他们的壮志豪情。张骞肩负着汉武帝联合大月氏抗击匈奴的使命,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他在途中历经磨难,被匈奴俘虏后拘禁长达十余年,但始终不忘初心,逃脱后继续前行。他的这一壮举,不仅开辟了丝绸之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更让中原的文明远播四海,使世界开始认识中国。张骞的勇敢和坚韧,成为了中华民族探索精神的象征,激励着后人不断开拓进取。
   司马迁著《史记》的浮雕则充满了悲壮色彩。司马迁面容憔悴,却目光如炬,他在简陋的牢房里,奋笔疾书。遭受宫刑的他,身心遭受了巨大的创伤,但他并没有被命运打倒,而是忍辱负重,发愤著书。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宗旨,用生动的笔触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三千多年的历史,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更是一部文学经典,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坚韧不拔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班固著书的浮雕同样引人注目。画面里,班固正端坐在书桌前,手持毛笔,神情专注地书写着。他的身旁堆满了竹简和书籍,案上的油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照亮了他思考的面庞。班固继承父志,耗费半生心血编撰《汉书》,这部史学巨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一朝的历史,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班固在撰写过程中,严谨治学,广采博收,以卓越的史识和文学才华,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珍贵的历史典籍。他的著书精神,体现了汉朝知识分子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班婕妤的浮雕展现了一位温婉贤淑、才貌双全的女子形象。她身着华丽的服饰,手持书卷,仪态端庄地站在那里。班婕妤是汉成帝的妃子,她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才情过人,擅长诗词歌赋。在后宫的复杂环境中,她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品德,以礼相待,不与他人争宠。她的贤德和智慧,赢得了众人的敬重。然而,命运却对她并不眷顾,随着赵飞燕姐妹的得宠,她逐渐失势,最终在孤独中度过余生。班婕妤的一生,是封建时代女性命运的一个缩影,她的遭遇让人感慨万千。
   王昭君出塞的浮雕则充满了悲壮与豪迈之情。画面中,王昭君身着华丽的汉服,头戴凤冠,骑着骏马,在送行队伍的簇拥下,缓缓走向塞外。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无畏,脸上却又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为了汉朝与匈奴的和平,王昭君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远嫁匈奴。她的这一决定,换来了汉匈之间长达数十年的和平,使百姓免受战争之苦。王昭君的大义凛然和无私奉献,成为了中华民族民族团结的象征,她的故事也被后人传颂千古。
   浮雕主要是歌颂汉朝的丰功伟绩的,但我更喜欢那些为中华民族留下精神风骨的人。一个没有文化风骨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悲哀的民族。一个只知道歌颂皇帝的民族,是一个没有文明进步的民族。这一组汉朝历史浮雕,不仅仅是一组精美的艺术作品,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它让我们穿越时空,与那些历史人物进行对话,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领略他们的风采和精神。通过这些浮雕,我们看到了汉朝的繁荣昌盛和辉煌成就,也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奋斗与牺牲。这些历史典故,如同一座座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不断拼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当我们驻足在这组浮雕前,仿佛能听到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感受到汉朝的风云变幻。让我们铭记这些历史,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它们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石磨广场,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石磨。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2017年那次游览汉城湖,由于家中有事,我并未完全尽兴。但那次和女儿一起游览,带给我无限的温馨和温暖,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游览。
   今年春节期间,前两天由于西安雨夹雪天气,未能出行。1月26日,雨雪停止,天气放晴。虽说空气有些寒冷,但我对前往汉城湖依然豪情未减。早上十点左右到达,沿着大风阁一路向北,不仅游览了风澜桥、和平桥、明虹桥、水车广场、榆园和封禅广场,而且沿着对岸游览了汉城城墙遗址、西都赋、覆盎码头、楚汉风云等地。回头又一次旧地重游,内心百感交集。我不仅充满了对汉文化的敬重,也增添了对故乡的思念。回忆起七年前和女儿在一起的情景,不仅感慨万千。给女儿发过去这次游览的照片,女儿和我都感慨光阴似箭时光真快啊!
   水车广场上摆放着许多古老的水车,这些水车造型各异,大小不一,它们曾经是古代农民灌溉农田的重要工具。如今,虽然这些水车已经不再用于灌溉,但它们却成为了汉城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在水车广场上,我还看到了一些游客亲自体验踩水车的乐趣,他们在水车的转动声中,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踏入封禅天下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气势恢宏的雕塑群,它们犹如一部部凝固的史书,生动地再现了汉武帝在泰山封禅这一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广场的布局巧妙而严谨,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封禅,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心中,是一项至高无上的典礼。封,是祭天,祈求上天庇佑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禅,是祭地,感恩大地赐予五谷丰登、物阜民康。汉武帝选择泰山封禅,不仅仅是对自身功绩的一种彰显,更是对大汉王朝鼎盛国力的一种宣告。在那个时期,汉武帝北击匈奴,开疆拓土,使大汉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张;他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和经济的交流,让大汉的威名远扬四海。泰山封禅,便是他在这一系列丰功伟绩之后,向上天和世人展示大汉荣耀的盛大仪式。
   封禅天下广场是汉城湖的重要景点之一,它以汉武帝在泰山封禅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雕塑、壁画等形式,生动地展现了汉武帝时期的辉煌与繁荣。广场上,一座巨大的汉武帝雕像矗立在中央,他身着龙袍,头戴皇冠,手持宝剑,目光炯炯有神,仿佛在俯瞰着他的江山社稷。雕像的周围,环绕着一群形态各异的人物雕塑,他们有的手持乐器,有的翩翩起舞,有的跪地朝拜,生动地再现了汉武帝封禅时的盛大场面。
   广场上的雕塑栩栩如生,每一尊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汉武帝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冕旒,神情庄重而威严,他的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在俯瞰着他的万里江山。在他的身后,是浩浩荡荡的封禅队伍,有文臣武将,他们身着朝服,手持笏板,神色恭敬;有仪仗队,他们高举着旌旗,步伐整齐,气势磅礴。雕塑中的人物形象各异,有的面容刚毅,有的温文尔雅,但都透露出一种对汉武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的使命感。这些雕塑不仅展现了汉武帝时期的服饰、礼仪和军事制度,更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民族自豪感。
   封禅天下广场,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是精神的守护者。让我们走进这个广场,穿越时空的隧道,感受汉武帝时期的辉煌与繁荣,汲取历史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而努力前行。
   汉城湖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虽然是初春天气,春寒料峭,这里依然绿树成荫,枝叶繁茂。沿着湖边的步道漫步,我欣赏着沿途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湖边的垂柳依依,随风摇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它的故事。湖中碧波荡漾,美丽如画。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在这片美丽的自然风光中,我仿佛忘却了很多烦恼和疲惫,忧愁减少了很多。
   虽说风景优美,历史文化厚重,但是这次汉城湖的经历,也让我深深为目前的经济运行忧虑。昔日热热闹闹的汉城湖,如今已经门前冷落。我在这里步行了五个小时,碰到的游客总共不到200人。要知道,这可是国家投入巨资兴建的重点工程啊,光占地就高达850亩。前几年的熙熙攘攘,如今的冷冷清清,今昔对比,怎能不让人平添忧愁。
   两次次汉城湖之旅,收获很多,感想很多,给我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共 523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汉城湖游记》以生动的笔触和细腻的观察,为读者展现了汉城湖的独特魅力,让人仿佛身临其境,一同踏上了这场精彩的旅程。游记开篇引人入胜,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介绍了前往汉城湖的初衷和期待,迅速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随后,按照游览的顺序,依次描述了汉城湖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湖光山色、亭台楼阁、仿古建筑等,让读者对汉城湖有了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在描述景色时,作者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词汇和细腻的描写手法,让读者不仅看到了景色,更能体会到作者在旅途中的愉悦心情。汉城湖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作者在游记中巧妙地穿插了对汉城湖历史背景的介绍,如对汉代建筑风格的解读、历史典故的讲述,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加了游记的知识性和文化价值。这篇汉城湖游记是一篇优秀的作品,它成功地将汉城湖的美景、文化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给读者带来了一次美好的阅读体验。建议推荐阅读申报获精!【金文编辑:东夷三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1310010】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1-31 08:07:51
  致敬东夷三子老师,祝福老师愉快
  
  
   1
2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5-01-31 08:08:44
  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融合在一起,体现出这篇游记的特色,值得阅读!
3 楼        文友:王金启        2025-01-31 08:08:55
  感谢东夷三子老师敬业编辑,祝福老师节日快乐!
4 楼        文友:东夷三子        2025-01-31 08:10:23
  读王老师游记,读到了这个春节过得相当愉快!祝贺老师新年快乐!
5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5-02-09 14:18:57
  王社长文思泉涌,佳作连连,金文圣地社团领路人,致敬!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5-02-09 14:19:51
  祝贺佳作获精,新春快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 楼        文友:晚秋枫叶        2025-02-09 14:21:06
  感谢东夷社长倾情编辑,辛苦了!致敬。祝新舂快乐,笔健文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