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何事能妨笑口开(散文)

精品 【晓荷】何事能妨笑口开(散文)


作者:心梦王水 举人,3469.9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4发表时间:2025-01-31 20:17:25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一过,老伴就开始忙碌起来。早上去菜场转一下,碰上合意的鱼货,就购来制作鱼鲞,于是家里的窗台就有了风景。后窗台顶上的横杆,吊上了几条一米多长的鳗筒,让它在风中慢慢干燥。这风鳗,跟呛蟹一样是舟山人的本色年货,过年不可或缺。不几天,风鳗干得差不多了,收藏冷贮了。窗台却又有新景象,似红绸的福袋,放大的鞭炮,一根细线组联成串,高高高低低挂在窗台,窗台就成了乐谱,充满了韵律与节奏。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香肠,请人加工而让之慢慢自干。过几天,窗台又换了风景,一块块酱肉,挂在窗口,像是挂上了一盏盏方灯笼,又如象展示着一排编钟。老伴常常自嘲说,这几年嘴变得刁了,只吃好吃了。这不,一般的鳗鱼不再剖鲞,换成沙鳗鲞。那沙鳗鲞吊在窗台,在阳光下像一幅幅白亮的绸缎在风中轻轻晃动。墨鱼剖鲞,我们叫螟蜅鲞,洗干净,晶白如玉,太阳一晒,如玉片晶莹剔透,很有一种珍馐玉食之感。终于香肠制了、酱肉干了、鱼鲞晒了,老伴高兴地说:这阵子忙,忙得开心,一开心,劳累就逃走了;要新鲜的每天都有,不用囤太多。
   腊月还没过半,快递却接连不断送来物品,竟是儿子寄来的年货。先是零食包裹,什么“诸记”“磕小熊”“趣味宝盒”,接着后陶的山茶油,绥德的山地苹果,而后有赤峰的猪肉酱,内蒙的黑木耳和风干牛肉……不多久,女儿邮购的快递也相继而来,河南的“招财进宝”汤团,辽宁的海参,青岛的扇贝,孝感的米酒,法国的红酒,香港的“东北冻梨”……自然我也没闲着,积极参与邮购队伍,德州的扒鸡、江西的糯米笋尖、云南的百香果,俄罗斯深海大鲍、湖北的麻枣麻蛋、贵州的蝉翼豆腐皮……随而选所好,集天下之美食。
   快递站点的小区保安,玩笑着说:就你家的快递多,天天都由好几个。我说,是啊,现在是物阜民丰,物华天宝,丰衣足食的时候啊。家里的冰箱冰柜塞不下了,贮物室也排满了食品的长队。经历过物质匮乏岁月的艰难,怎不感喟当今年代的丰盛。“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二
   年在这忙碌之间,悄然临近。人们常说,年味是团聚,是家的味道。家人团聚,感受家的温暖,不失为人生的快乐与幸福。
   读大三的外孙,考完试,就急忙返回家。今年“十·一”与高中同学一起去湖北、西安游历,未能归家,一别四个多月。外孙从呱呱出世,是老伴一手养大。这种亲情是刻骨铭心的。故而,外孙读大学,周末总会给我两来个电话,往后汇报一下。但毕竟不见人影。如今外孙就在身边,亲切地叫着“外婆”“外公”,一种美美的亲情就在家中洋溢。几天来,吃好饭,女儿忙着上班准备,外孙就陪着我们两老,聊他的生活,聊他出国考察的经历见闻,翻出照片给我们看,家里就多了热气与欢笑,生气与乐趣。
   回来后,外孙忙着看望老师,回访同学。而后他就报名参加春运志愿者活动。他说,让离家的人们顺利回家团聚服务,这是一件快事。老伴忙对外孙嘱咐怎么去好好服务乘客。我想做过亚运会棒球赛场的志愿者,当过全国日语教育论坛的志愿者,有这么些经历,已不用我们关照,就高兴地拍拍他的肩,说声“好”。
   儿子返回是在除夕前一天。收到儿子来家的信息,老伴脚骨就更勤快有力,忙着张罗午餐。一直高搁不用的圆桌面搬出来,装成桌子。近午,来信息说路有些堵,要迟些到,叫我们先吃饭。除女儿吃了去上班,谁都不像先吃,等着。老伴就拿给外孙几颗土豆填填肚。门铃喧响,外孙立即起身开门。“哥”孙子的声音,童音已变成了浑厚的男中音。随着“爷爷”“奶奶”的叫声,孙子亮相在我们的眼前。孙子虽然出生在嘉兴,老伴前去照养,我要照料三岁的外孙,半年以后来过年,才见到。他却毫不认生地扑入我的怀中。亲人总有一股血浓于水的情结。记得他小学快毕业的那年,他们一家先去他外婆家过年,正月初一,他妈给他换新衣服,他一定不肯换,说要到爷爷家去穿新衣。孩童无忌,正是真情的显露。当他叫着靠在我们的身上亲昵时,那种亲情的幸福,让我有种沉醉感。孙子八月初暑假探亲回去后,因为高三,“十·一”也没来,五个月不见,又长高了很多,成了一个小后生。我搂着孙子问着路上的情况。儿子、媳妇相继而入。问候,述说,房间一下充满了人气,响亮了人声,热闹了。当我们围坐在圆桌上吃饭时,忽然想,那个发明圆桌的人真伟大,把“团圆”的抽象意蕴,化成了具体形象的物质形式。
  
   三
   过年的仪式感,使节日显得庄重而意味丰富。传统里似乎从腊月廿三开始每天都有内容,编排得井然有条。孩子们上班上学,没空参与祭灶、掸尘、谢年等仪式,而除夕,则是他们对传统仪式感受的经典时刻。
   除夕上午,新桃换旧符。孙子、外孙争相当先,撕下旧日的对联,一个站在凳上粘贴,一个扶持、递上粘贴工具,配合密契。儿子闻声,也出门来指点助力。在开心的话声,快乐的笑声中,崭新红艳的新对联和大大的“福”字换上了,门口就多了浓郁热烈的年味。
   下午三点,老伴开始忙起来。我指点孩子们摆开桌子,三面围上凳子,放上烛台香案,燃起红烛,点起高香。祭祖敬宗,是表达不忘本源的家族情结,寄托家业兴旺的希望、传递代代相聚的意愿,是感恩天地万物,孝敬长辈,家人团圆的传统显示。自然特别隆重和庄重。老伴掌勺,我打下手。供上满桌食品,合十鞠躬致礼,祈求祖宗保佑,平安幸福;儿孙们相继致礼祈愿祝祷,一个个庄重诚挚。香接三程,酒敬三巡,焚经卷银箔送别,祭礼完终。
   年夜饭开宴。回想物质匮乏的年代,年夜饭是儿时沉重的向往。而现在生活好了,物质丰盛,市场上什么都有买,天天都是年夜饭。除夕的年夜饭只是一次家宴吧,但自然是家宴中最隆重而丰盛的。年夜饭注入了传统文化意蕴,就有一定俗规。我们两老、儿子一家三口,加上女儿外孙,三个小家聚汇成一个大家,我们团团而坐,杯子斟上了酒,红酒或孝感米酒。已介酒的我,也倒上红酒。与家人们举杯祝福,碰杯共贺。桌上摆了好多鱼,黄鱼、鲳鱼整条烧,基本不动筷,以示“年年有余”,鳜鱼也摆上,希望“富贵有余”。满桌的菜肴。海参、大闸蟹、鲍鱼、扇贝、沙鳗鲞,山珍海味,任随喜欢。但有三样食品我们必吃:饺子,不只是好吃,更因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年糕,尽管只是一小块,寄意“年年高步步升”;汤团,寄托家人团圆,幸福圆满之意。儿孙们相继敬酒于我,并互相干杯庆贺;忆往昔,说今事,各表己心,笑语盈盈,其乐融融,满溢欢欣,飞扬亲情。
   宴罢席散。儿女陪着老伴洗刷,收拾厨房。孙子外孙在大厅伴我聊天玩乐。等厨房洗刷整理完成,齐聚大厅,我拿出压岁红包,分发给孙子和外孙。他们双手接过,躬身致礼,口道谢词。于是儿子、女儿、老伴分发压岁钱。自我上了古稀之年,儿、女每年都发送红包予我。大家笑声欢快,情感热烈。于是语声高扬起来,话语扩展起来,厅堂溢满了喧响,洋溢着亲和。
   守岁,本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的重要议程。如今已经淡化,而春晚、体育赛事,及各种游戏,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丰富快乐年节享受。女、儿外孙回他们家去看春晚,孙子也跟着走了,儿子与儿媳一起外出去看街头夜景。家里每个房间都开亮了灯光,我坐在老伴身边,回味着一天的亲情,观看电视上的喜庆倒春晚,笑意挂在眉梢,喜欣漾满胸襟……
  
   四
   “新春新景开新宴,看取新年乐事绵。”新的一年开始了。感受宋时赵长卿《探春令》所言的“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菜传纤手青丝细。和气入、东风里。”想这家人欢聚一堂,笑语盈盈,推杯换盏,不正是幸福时光。我家过年很少上餐馆、饭店去。老伴说,自己家里菜品安全卫生,吃啥随意自在,家里亲热温馨。儿子说:我们回家就是享受家的味道,感受亲情的温馨传递。新年之初,我勇作主勺,请妻子打下手,儿子、女儿随时加入做帮手,一家人和和融融,团团圆圆,围坐一起,幸福悠悠然然。自然,我花了点时间,照着菜谱学几样;动点脑筋,将老家乡土菜格调改造一下,想出点新口味。几道常规菜品,几道新味花样菜肴。将梭子蟹肉、鸡胸脯肉、小菌金针菇、鸡蛋清丝,做成菜肴,上面撒上红红的蟹膏颗粒,滑嫩细腻、营养丰富、味美适口,端上桌来,孙子一见连声说:好看好看,雪地红梅,红梅报春,好兆头。于是,这道菜就名为“雪地红梅”。用黄豆芽和海蜇炒成的“春芽蜇花”,家人争着品味,齐赞“味道清幽”。紫菜一改做汤的身份,与肉丝、笋丝烧炒程盆菜,端上桌时冒着热气,外孙冲口道:“紫气东来。”孙子即刻接续说:“幸福临门!”于是,这道菜就名之为“紫气东来”……家人们吃得开心,品尝美味,那种快感难以言说。
   新年踏春,这是旧时的习惯。孩子们依我的提议,初一全家相携而行,登魁星阁,上状元阁,入文昌阁,祈愿、祝祷、盟誓。孙子刚刚进行了升学首考,还要面对六月的终考;而外孙,过去一学期成绩有了大进,将要从大三跨入大四,正需勤学励志。去那里领领运气,鼓鼓学气,长长文气,争争豪气。前几年,一家人去过岱西双合,东沙古镇。今年,孩子们自由活动,看电影,会朋友,游文廊,逛新城,玩得爽,乐得欢。
   最让人开心的是孙子与外孙,两个人从小一起成长。小时候孙子好胜,来我家时总要欺负比他大的外孙。外孙总会让着他,和谐相处。孙子读高中后,喜好读书,成绩优良,在学校组织学生读书活动,颇受师生好评;高考首考,成绩理想。他说,年后,将全身心投入到高考冲刺之中,争取考上理想的高校。外孙读大学,学科成绩从初始的马马虎虎及格,如今达到了优秀,他坚定地说,新的一年一定要门门优秀,争个一等奖学金。两个小后生,相伴游乐,互相交流,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题;他们在身边说说笑笑,欢欢快快,亲亲热热,和和乐乐,传递给我的轻盈的快乐和幸福。
   为工作、学习,孩子们将会离开我们的家去奔波生活。而我的心境如陆游所说的“人生自在常如此,何事能妨笑口开”;我的心愿则如晏殊所言的“岁岁年年,共欢同乐,嘉庆与时新”。

共 39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完这篇满是生活温度的过年记录,内心被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暖与幸福填满。作者笔下的春节,不是简单的节日,而是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珍视与岁月沉淀下的满足。过年,从老伴忙碌的身影开始,窗台成了展示舟山特色年货的小天地。风鳗、香肠、酱肉依次登场,每一道工序,每一次晾晒,都是对传统年味的坚守,对家人深深的爱意。这不仅是食物的准备,更是对家的味道的雕琢,承载着往昔岁月的记忆与对新年的期待。年货不仅来自亲手制作,更有儿女们跨越千里的心意。各地特产纷至沓来,快递不断,这是物质丰盛的时代馈赠,更是亲情在空间上的延伸。往昔物资匮乏,如今应有尽有,怎能不让人感叹时代的变迁与生活的美好。作者一家尽享这丰饶,也感恩当下的富足。亲情,是春节永恒的主题。外孙的归来,让家中充满欢声笑语;孙子的成长,每一次相见都带来惊喜。一家人围坐圆桌吃饭的时刻,圆满的不仅是桌面,更是每个人的心。这团圆,让发明圆桌的人成为了幸福的代言人,将抽象的“团圆”具象化,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除夕的仪式感满满,从贴春联时的欢声笑语,到祭祖时的庄重肃穆,再到年夜饭的丰盛与温馨,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对传统的尊重,对家族的传承。饺子、年糕、汤团,这些简单的食物,承载着“招财进宝”“年年高”“团圆”的美好寓意,将家人的心紧紧相连。新年的家宴,作者化身大厨,精心烹制新菜品,每一道菜都有独特的名字和寓意,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巧思。家人的夸赞与喜爱,让这顿饭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更是情感的交融。踏春祈愿,一家人在传统习俗中,为新的一年积蓄力量,传递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孙子和外孙的成长与进步,是家庭的希望之光。他们的欢声笑语,相互鼓励,让我们看到了亲情的传承与延续,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力量。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作者一家用最质朴的方式过年,享受家的味道,感受亲情的温暖。他们的春节,是平凡日子里的烟火团圆,是人生自在、笑口常开的真实写照。愿我们都能从这篇文章中汲取力量,珍视身边的亲情,用心感受生活的美好,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充满幸福的味道。【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201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31 20:18:48
  看这篇过年记录太有共鸣了!年货的准备、家人的团聚、满满的仪式感,字里行间都是家的温暖,超爱!
回复1 楼        文友:心梦王水        2025-02-02 10:54:28
  谢谢本家小汪,编辑辛苦了。公主新春快乐幸福如意!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1-31 20:19:23
  被作者笔下的春节狠狠治愈!从年货到团圆饭,从传统仪式到家人互动,幸福满溢,平凡日子里的美好太戳人!
回复2 楼        文友:心梦王水        2025-02-02 10:55:57
  共同感受传统节日的美好,发扬中华文化的精锐。谢谢小汪的精妙点评。新年好!
3 楼        文友:何叶        2025-02-01 21:03:20
  恭喜精品!心梦老师真棒。过年好!
何叶
回复3 楼        文友:心梦王水        2025-02-02 10:56:32
  新春吉祥,心想事成!
4 楼        文友:陌小雨        2025-02-05 17:08:07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